张云刘锦霞(山东潍坊市中医院261041)
【中图分类号】R57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8-0378-01
【摘要】肛肠疾病多发于成年人,部位隐蔽,虽发生在局部,但与精神情志有很大的关系。随着科学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转变反映了人们对健康和疾病本质认识上的深入,心理学知识也已渗透到医疗卫生领域的各个方面。从心理-行为-疾病模式探讨肛肠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临床上除应用药物及手术治疗,再针对病人的不同情况,配合适当的心理治疗及护理,可以达到身心同治,缩短病程,使之利于疾病的转归与健康恢复之目的。
【关键词】肛肠疾病心理学治疗
1导致肛肠疾病的心理因素
中医学把社会信息刺激机体而产生的情志反应分为七种:喜、怒、忧、思、悲、恐、惊,即七情。七情失调,可引起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常而患病。[1]《黄帝内经·素问》载:“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古人重视“心”,心为五脏六腑的主宰,故七情失调,首先务及于“心”。人体的一切脏腑组织只有在心的主宰下才能发挥正常功能。肛肠疾病虽发生在局部,但与五脏六腑有密切关系。大肠为六腑之一,泻而不藏,传道水谷糟粕,因情志所伤,五脏功能失调,必定影响肛肠而发病。
2肛肠疾病的心理治疗
医护人员不但要有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还要学会利用医学心理学来沟通医患之间的关系,克服致病因素,把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有机的结合起来。
2.1转移注意法就是把患者的注意力从疾病上转移到其他方面去,以打破情志上的恶性循环,建立良性循环,以便减轻病情或使疾病转向痊愈。一般规律是当患某种病时常把注意力集中在疾病的患处,怕病情加重未治愈留下后遗症,而影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陷入苦闷、烦恼与忧愁之中,甚至紧张恐惧惶惶不可终日。为此,需采取多种方法如“由内痛转为外痛,移心病为腿病”,以及防卫乃治,可收到不药而愈的效果。如我科收治一位68岁的老年患者,做肛裂混合痔手术后,常感肛门部瘙痒,怀疑肛门外口愈合而无法排便,安静时尤甚,以致影响睡眠。喜用热水洗肛门,并常将手指伸进肛门以扩肛,因而影响刀口愈合。但多次检查并无异常,仅有一手术刀口。在了解病史及征得家属同意后,即顺其想法让病人上手术台再假作一次手术,病人高兴接受,实际上仅是换了一次药,用戴指套的手指伸入肛门,让病人知道肛门口并没有愈合而能正常排便。病人解除了思想负担及难以纠正的手触创面等不良习惯,一周后痊愈出院。
2.2放松训练当人心情紧张时,不仅主观上“惊慌失措”,连身体各部分的肌肉也变得紧张僵硬。放松训练是经由人的意识可把“随意肌肉”控制下来,再间接的使主观体验松弛下来。[2]如早期肛裂的病人,主要针对病人排便怕疼及情绪紧张这个因素,向病人做耐心解释,指出其危害性及预防的办法,使其消除紧张焦虑心理,降低其主观体验度;嘱其定时排便,多吃蔬菜水果再配合药物内服外用,不用手术也可自愈。
2.3行为疗法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治疗控制不良的行为模式,进行重建恢复良好的行为模式,消除或纠正人们异常或不良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如厌恶疗法,满灌法,认知情绪疗法等。不健康的心理和异常行为是造成肛肠疾病的原因之一。如嗜食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及不良习惯引起肛肠病的发生和加剧等,这就需要用心理治疗来调整或矫正,建立一种新的有利于疾病恢复的行为模式。医护人员对病人应讲清其不良行为的危害,使对其产生厌恶感,以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自动阻止及消除不良行为。
综上所述,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做好心理护理通过改变人的认知思维来控制和调动自身的生理机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达到防病治病,促进疾病恢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德金,赵佩霞.中医护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21.
[2]郭念锋,虞积生.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