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品市场保证金系统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衍生品市场保证金系统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卢亮[1]2006年在《衍生品市场保证金系统的国际比较及借鉴》文中提出随着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成立,衍生品市场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将与日俱增。但是,衍生品市场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一国经济有效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要使衍生品市场顺利、有效的发展,就要确保对其风险的控制。而保证金制度是防范衍生品市场风险的第一块基石,保证金作为买卖双方履约的财力担保,确保了合约结构的完整性,并能够提高衍生品市场的流动性,平抑价格波动,防范市场风险。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保证金系统主要有SPAN、TIMS等系统。SPAN和TIMS系统以市场风险为计算基础,能够正确处理投资组合内各项投资的相关关系,这使得SPAN和TIMS系统下的保证金水平更符合“审慎性原则”和“机会成本原则”。SPAN和TIMS除了在对各项投资间相关关系的处理方法以及对价格波动率的处理不同外,二者在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而Clearing21、DCASS和OMSⅡ等保证金系统,都是在参照了SPAN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Clearing21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跨现货与衍生品结算的系统,OMSⅡ系统针对SPAN系统的非线性问题进行了较大的改进,成为更有效的保证金系统。我国目前期货市场的保证金设计方法具有静态、一刀切的特点。这种保证金设计方法虽然能够很好地控制总体市场风险,但因为其收取的保证金水平过高,会降低衍生品市场的流动性,阻碍了衍生品市场的有效运行。本文在比较了各种保证金系统的基础上,以SPAN系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SPAN系统与传统方法相比,在能够很好地控制风险的同时,也大幅度地降低了保证金水平。最后,在比较保证金制度国际经验并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基础上,本文对我国衍生品市场的保证金制度提出了一些的具体建议:在SPAN、TIMS等系统基础上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保证金系统,建立动态、风险基础保证金系统,并在合适时候在全国范围内的交易所实行交叉保证金制度,在保证市场安全基础上尽量降低交易成本。

王莹[2]2008年在《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际经济发展实践证明,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对一国货币与资本市场的规模、效率、功能、完整性、安全性、流动性、国际化、产品创新、产业升级等诸多方面大有裨益;对一国社会资源与社会风险配置效率的提升、一国经济参与全球化资源配置的能力与吸引力的提升大有帮助。总之,在经济货币化、证券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社会经济功能日渐突出。目前我国的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还处于起步阶段,股权资本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壮大已日趋成熟,股权衍生品创新所需的政策环境、市场基础与市场需求已完全具备,基于此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将国内首支交易所金融衍生产品确定为沪深300股指期货。显然,有效的产品设计是股指期货成功推出的前提与基础,而合约设计则是整个股指期货产品设计的重中之重。论文即以股指期货的合约设计为命题,分十一个章节展开研究。第一章为绪言,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框架。第二章为合约设计的总体规划,内容包括合约结构与功能分析、基于投资者需求与市场质量指标的合约设计约束原理分析、股指期货的定价机理分析以及合约条款的统一研究路径设计。第叁至十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按照第二章中建立的统一研究路径分别对合约乘数、到期月份、到期日、最后结算价格、每日结算价格、保证金水平、最小价格变动单位以及价格限制等八个股指期货合约的核心条款展开系统深入的设计研究,得出相应的合约设计结论。第十一章为全篇的总结。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对国内外已有的关于股指期货各合约条款设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按条款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综述研究;同时对国际股指期货市场已有的典型合约的合约条款进行了系统的实证比较研究。(2)对于每个合约条款的设计,论文都从不同类型投资者需求和市场质量指标约束两个角度进行了严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逻辑完整的实证分析体系或建模决策体系,进行基于国内证券市场主体结构与交易结构的实证检验分析或数据推理分析,实证结果既支持了论文结论,也为后续股指期货产品设计工作的深入展开及上市后的监管提供了参考。其中对合约乘数、最后结算价格、保证金水平、价格限制以及到期日的建模研究可以说是一种科学、严谨且精确的研究方法创新。(3)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既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又符合中国国情的股指期货合约设计方案,多数设计结论已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所采纳。(4)首次提出了距离加权移动平均基准保证金计量模型,该模型经济意义明确、计算简便、经实证检验在效率方面没有显着提高社会成本,但在稳健性方面优势突出,综合而言优于现有的各类基准保证金计量模型。(5)形成了一套按“理论综述研究——国际比较研究——基于投资者结构和市场评价目标的合约参数设计二维约束原理分析——基于中国资本市场数据的实证检验——合约参数设计结论”路径展开的严谨、科学的股权衍生品开发的研究范式,为后续股指、股票、利率与汇率等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了研究方法参考。

冷平生[3]2007年在《金融衍生品结算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紧扣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对结算业务和风险控制提出的挑战,以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做法为借鉴,在有关经济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国内期货市场结算体系的现状,在涉及场内交易金融衍生品结算体系的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结算机构、风险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和优化建议,为健全国内金融衍生品结算体系、促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现实借鉴。论文共七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导论部分点明了论文研究的目的及现实意义,回顾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了研究定位和思路。第二部分,阐述了金融衍生品市场及证券结算体系,重点论述了国内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国内基础证券结算体系的基本情况。第叁部分,构建了证券结算体系的理论基础,本文选择性回顾了与结算体系构建相关的政府监管理论、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风险管理理论以及X效率理论等。这些理论为健全金融衍生品结算体系的法规架构、监管体制,实现结算体系的安全,促进结算体系及其结算机构降低成本和高效运行提供了理论指导。第四部分,通过金融衍生品结算体系的国际比较,借鉴国际经验,本文按照结算体系的四个支柱进行了详细考察。考察发现,在法规架构方面,成熟市场虽然没有专门针对金融衍生品结算的法律,但涉及金融衍生品结算的法律法规内容一般比较完善;在监管体制方面分为两种监管方式,一种是衍生品和基础证券监管体制基本独立(以美国为代表),另一种方式是衍生品和基础证券监管体制合而为一,该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推崇;在结算机构及会员制度方面,结算机构倾向于共同结算,并普遍实施结算会员制度;在风险管理方面,成熟市场的制度虽然略有差异,但基本相当完善,借鉴价值较大。第五部分,包括第四、第五、第六章。主要通过前文理论基础的分析和国际比较,从法律法规建设和监管体制完善、结算机构及其会员制度设置、风险管理制度完善等方面,构建了金融衍生品结算体系。在法律法规建设和监管体制完善方面,本文分析了国内有关衍生品结算的法规建设和监管体制的现状及其不足之处,提出以《期货交易法》的制定为契机,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统一结算体系,实施共同结算。同时,应确立衍生品结算的基本制度与基本原则,将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结算会员制度、保证金制度、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结算担保金制度等上升到法律的层次,继续坚持和完善目前已有的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重视发挥行业协会和交易所、结算机构的自律监管作用,解决政府监管层容易出现的“监管越位”问题。在结算机构及其会员制度设置方面,本文分析了国内现行做法的优点和缺陷,提出应借鉴国际经验,建立统一的金融衍生品结算机构,逐步实现共同结算。具体有两种选择:一是成立独立的期货结算公司,为所有场内衍生品交易提供结算服务,并可逐步将结算业务进一步延伸至场外市场;二是扩充目前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业务范围,使其承担起国内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期货的结算业务。另外,本文还建议国内叁家商品交易所放弃目前的全员会员制,分步实施结算会员制,并对会员适当分级。在风险管理制度完善方面,本文梳理了国内期货交易所现行的结算风险管理制度,提出以风险管理理论为指导,完善和优化保证金制度;完善结算担保金制度,实现风险共担;建立现货与衍生品的统一结算平台,防范跨市场风险。总体而言,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叁点:第一,开拓性地建立了国内金融衍生品结算体系的框架,在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结算机构设置及风险管理等方面,为立法部门、监管层、交易结算机构等相关者提供了比较明确的建议;第二,以政府干预和监管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法经济学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以及效率理论等研究成果为指导,构建了金融衍生品结算体系的理论基础,为金融衍生品结算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借鉴;第叁,依托国内已有的证券结算体系,提出符合国内实际情况的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如对于衍生品结算的监管,本文从国内新兴市场阶段投资者对衍生品认识不足、风险意识淡漠等现实情况出发,提出应加强监管的建议,而不是跟随国外正在流行的适度监管风向。但是由于相关资料无法获得,本文未能以某一金融衍生品种(比如股指期货)为例,在结算组织、结算平台、结算流程及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解剖,成为论文的缺憾。另外,本文也未能以有关数据为基础,进行适当的实证分析。作者今后将继续寻求有关资料,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深入研究,以使论文进一步趋于完善。

徐毅[4]2007年在《我国期货市场结算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阅读和理解了国内外相关领域学术文章后,从期货结算机构角度,对我国期货市场结算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具体包括:期货结算风险成因研究、期货结算机构设置与中央对手方研究、期货保证金制度研究、分级结算会员制度研究、结算担保金制度研究和我国期货市场结算风险管理体系研究。期货结算系统的效率与安全直接关系着整个期货市场的健康运行,因此期货结算系统常被喻为期货市场的“心脏”。本文对期货结算风险的定义是期货结算机构在结算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而结算过程是指期货交易撮合登记后至合约交割或对冲平仓前的阶段。期货结算风险的大小,影响的范围受到期货结算制度、期货交易机制、结算银行体系,投资者交易行为,以及外部法律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本文首先逐一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期货结算的影响,对期货结算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期货结算风险管理做了概括性的研究。期货结算机构作为结算服务的组织者和承担者,在期货结算风险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的管理风险,结算机构需要与交易所保持良好的沟通。因两者不同的控制权关系而导致期货结算机构的不同设置对结算风险管理影响巨大。同时,中央对手方被越来越多的期货结算机构应用,这一举措提高了结算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也给其带来了许多的不确定性。为此,我国期货结算应合理设置结算机构,长期目标是建立中央期货结算公司来提供统一结算服务,而现有的中央对手方则需要从法律、法规和结算机构风险管理措施上给予支持。期货保证金制度作为期货结算风险管理的核心,是期货结算机构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国际各期货交易所和结算机构纷纷采用动态保证金制度来管理风险,并运用日中保证金制度来缩短结算周期。根据大商所大豆一号合约和上期所金属铜合约动态保证金的实证结果,现行的静态保证金制度已不适应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需求,应尽快建立动态保证金机制,引入日中保证金制度,根据各期货合约的特点确定适宜的保证金算法,并加强对保证金封闭运行的监管。分级结算会员制是国际上各结算机构非常通行的一项制度。结算机构在设计结算会员制时需在提高风险防御能力和降低会员结算成本两个目标间权衡。我国期货市场的抵押品管理(抵押品管理与会员结算成本密切相关)存在明显的缺陷,商品期货市场中现行的全员结算会员制又极大的阻碍了结算风险管理的发展,为此,应改革现行的抵押品管理办法,在商品期货市场中引入分级结算会员制度,并进一步加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对结算会员的日常监督。作为我国期货市场的新生事物,结算担保金是结算机构防范风险的重要环节。基础担保金的标准,变动担保金的计算方法,非违约会员担保金在风险事故处理中的次序是各界关注的焦点。通过比较和分析国际上各期货结算机构的担保金制度,以及基于沪深300仿真交易的结算担保金实证研究,本文提出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应尽快建立结算担保金制度,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可以考虑在结算风险事故处理中引入其他财务安全措施,并在结算担保金计算中采用风险价值方法。基于前面几章对期货结算风险管理的研究,本文最后提出了建立我国期货市场结算风险管理体系的总体设想。即我国期货市场结算风险管理应建立事前风险识别,减少风险发生概率;事中风险共担,激励结算各方参与风险管理;事后风险承担,对风险事故的损失进行弥补和追偿,这样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而有效的政府监管、期货行业的自律、期货结算机构的内控和期货结算银行的积极配合是这一体系的支柱。

虞立戎[5]2004年在《中国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为研究的主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风险控制的机理与过程系统化,按照“风险的识别→风险的度量→风险的预警→风险的处理”这样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展开,层层递进,并比较与借鉴了国外成熟期货市场的自律监管体系和保证金制度,提出了建立我国期货市场风险控制体系的总体框架。本文包括导论共分八章。第一章“导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主题、选题意义、研究思路、论文的主要内容结构、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文献综述”按照历史演进的顺序依次介绍了风险控制的前人研究成果,主要分为叁大块。第一部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风险、信用、虚拟经济等理论;第二部分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价格波动、投机、风险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理论,第叁部分是金融工程学关于价格波动性数理方法的介绍。随后,笔者对我国期货风险控制研究现状做了简要介绍,并分析了风险控制研究的未来趋势。第叁章“风险的识别”从风险一般谈起,论述了期货市场风险的特殊性,继而按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分类方法对期货市场的风险进行划分。随后笔者阐述了我国期货市场风险产生的根源、对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投机是造成期货市场风险的原因”的观点进行了重新认识,区分了投机和过度投机。最后,阐述了应从哪些方面来识别期货市场的风险。第四章“风险的度量”以期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为切入点,运用恩格尔的ARCH模型详细论证了我国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性(以大连商品交易所黄大豆一号期货合约为例),并与国际最大的期货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货合约比较,说明我国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程度。第五章“风险的预警”首先介绍了我国期货市场风险预警体系和相关指标,随后对国内历史期货合约(大连商品交易所的S0307合约),用实证的方法验证了这些指标设立的合理性,并提出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正常值”、“一级预警范围”和“二级预警范围”。应该说,这些指标体系预警范围对我国期货市场风险控制的实际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第六章“风险的处理”从监管机构、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叁个层面,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比成熟市场的风险处理原则和实际程序,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我国期货市场的风险处理方法。然后,以去年影响较大的郑州商品交易所硬麦WT309期货风波为例,详细回顾了风险发生的前后,交易所处理风险的程序,指出风险处理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体现了我国期货市场风险处理己走向成熟。 第七章“期货市场的自律管理体系与保证金制度的国际比较”首先介绍境外成熟期货市场自律监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对比我国期货市场自律管理现状,提出了境外期货市场自律监管的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作为期货市场最重要的风险控制制度的保证金制度,笔者对国内外保证金制度进行了综合比较。 第八章“我国期货市场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介绍了我国期货市场目前的风险控制制度,详细论证了目前的风险控制制度存在的缺陷,针对这些缺陷,笔者大胆提出了制度规则的一些改进建议。文章的最终落脚点是中国期货市场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控制体系的总体思路,并讨论了在这一过程中应着力完善的儿个方面。

王夏萌[6]2012年在《我国期货交易保证金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期货交易保证金制度是期货市场的重要制度之一,被誉为防范期货市场系统风险的第一道屏障,我国期货市场从产生到发展,一直采用的是以合约价值为基础的、按一定比率收取的静态保证金制度,这对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本身的缺点,即并不以风险导向为基础,也成为阻碍我国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目前,世界上主要期货市场一般实行的是以风险为导向的动态保证金制度,通过利用系统模型,充分考虑风险因素,综合得出保证金的收取比率,这种方式更为灵活,有利于提高投资者的资金使用效率,也是期货保证金制度的主流发展方向。此外,我国期货市场保证金的总额收取方式和交易日结束后的结算制度也是影响我国期货市场效率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文献对于我国期货市场交易保证金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国际主流交易保证金制度的比较方面,强调动态保证金制度的重要性,以及中国适时引入动态保证金系统必要性。其次,国内学者的学术论文也详细介绍了诸多动态交易保证金系统以及相关的模型、方法、统计原理等等。本文在国内外已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以我国期货市场静态交易保证金制度和国际主流的动态交易保证金制度的对立比较为主线,通过建立目前国内还较少采用但颇有成效的VaR-Garch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历史交易结算数据,指出我国目前期货交易保证金比较偏高的现状,并据此说明引入动态交易保证金制度的必要性。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运用VaR-Garch模型进行交易保证金水平预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从研究方法上看,本文采用了理论剖析法、实证研究方法、逻辑推理法等,在考虑了论文整体思路的前提下,本文的研究方法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规范理论分析为主,辅之实证研究;国际比较与动态归纳相结合等特点。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期货保证金制度进行详细分析,指出期货市场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期货保证金制度防范风险的机制及原理。从静态保证金制度和动态保证金制度对比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两者的利弊,以及引入动态保证金系统的成本和收益。第二部分着重比较国际主要期货交易所的保证金制度,以及我国现行保证金制度与国际上主流制度的区别。第叁部分为实证分析,利用基于Garch模型利用VaR(Value at risk)法,通过对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合约,在一定观测期间内结算价格的分析,计算出VaR值,据此说明我国的静态保证制度下,保证金的收取比例不再适合期货市场的发展,应该建立以风险为基础的动态保证金制度。第四部分是对我国期货市场保证金制度未来发展的思考,对于完善我国期货市场保证金制度提出发展意见。本文在研究我国期货交易保证金方面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值得进行持续关注并及时修正,具体而言,首先,本文实证部分中,通过对观测日数据的基本分析,可知对数收益率序列并不服从正态分布,而是具有尖峰尾厚的特征,那么在具体VaR法的运用过程中即不能选择方差—协方差法,鉴于蒙特卡洛模拟的较高要求,本文选择的是较为传统的历史数据模拟法,此方法运用较为普遍,但是有其固有的缺陷,因此使得可能存在分析结果不够精确的问题。其次,本文最后一部分提出对我国期货市场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只是鉴于对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个人思考,并不全面,而且需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检验,值得持续关注,纳入到以后的研究当中。

邵振文[7]2018年在《股指期货波动特征及其成因的国际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股指期货是一种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资产,具有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两个重要的功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诞生之后,学者们就对股指期货展开了广泛的研究,近些年随着各国股票市场出现频繁的波动引起了更多国内外学者对股指期货波动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波动的特征和溢出效应方面。其中,通过对波动特征的研究能够发现股指期货价格波动的相关规律和趋势。本文选取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美国、日本、英国、中国香港、中国、印度和巴西)对各股指期货市场的波动特征、期现货市场的溢出效应进行分析,并从波动成因的根源出发深入分析交易制度及监管制度对股指期货波动的影响。旨在帮助监管者和投资者更清楚的了解各市场股指期货的波动特性和规律、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的联动性以及制度构建等内容,为监管者的政策制定以及投资者的风险决策提供数量分析基础,对今后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首先,分析样本中七个国家和地区股指期货的波动特征。通过描述性分析以及图形的展示,初步发现了各市场数据存在尖峰厚尾性以及波动的集聚性特征。在此之后进行了ARCH效应检验,发现各市场股指期货都明显存在异方差效应,并构建了MRS-GJR-GARCH模型,运用MCMC估计方法,分为高波动和低波动两种区制分别对波动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七个国家和地区的股指期货都普遍存在显着的波动特征和非对称性效应。就波动的持续性而言,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在两种波动状态下都有明显的波动持续性,效果显着。而英国富时100指数期货的波动则比较稳定。其次,对七个国家和地区股指期货与现货的波动溢出关系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波动溢出指数,衡量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总波动溢出效应、方向性波动溢出效应以及净波动溢出效应。同时,研究了股指期货成交量对现货波动率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存在双向溢出效应。其中,美国和中国香港市场的双向溢出效应比较明显,表明现货和股指期货间信息流动均衡且流动速度较快。中国股指期货对现货存在较大的波动溢出效应,远远大于现货对期货的溢出效应,说明股指期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股灾的影响。巴西和印度两个市场间流动性较差,存在较弱的双向溢出效应。通过对股指期货成交量与现货波动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通常情况下,期货成交量会放大现货波动率。再次,针对各股指期货市场的一系列交易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交易制度及监管制度如何对股指期货的波动产生影响。成熟市场的股指期货交易制度比较先进完善,能够有效控制价格的波动,控制结算风险的发生。尤其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对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设置的交易规则相对完善,采用价格波动限制和熔断机制对股指期货合约尤其在结算日的价格波动进行管控。另外还设计推出了全球领先的SPAN保证金计算方法,受到众多国家的认可。而大部分新兴市场则借鉴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并结合本国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制定合适的交易制度。本文研究发现,使用熔断机制以及SPAN保证金计算方法会降低股指期货的波动率,有助于维持股指期货市场的平稳运行。除交易制度外,股指期货市场的监管制度同样会对股指期货波动产生影响。本文梳理了七个国家和地区监管机构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七个国家和地区监管制度的特点。结果表明,监管制度相似的国家和地区,其波动特征也比较相似。另外,股指期货监管制度与交易制度的差异会导致投资者结构的不同,投资者结构会对波动特征产生影响。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国际比较研究的结果,对中国股指期货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殷晓峰, 邓云胜, 贾倩, 文山[8]2016年在《境内金融期货市场引入SPAN保证金的体系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境内金融期货市场仅上市交易期货类产品,保证金制度采取单向大边的组合收取方式。随着境内市场加快研究推出期权类产品,为了更有效的管理风险,需要改进现有的保证金制度。从境外成熟衍生品市场来看,在期货与期权多产品并存的情况下普遍使用以SPAN为代表的高级形态投资组合保证金收取模式。本文借鉴境外市场经验,结合境内市场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境内金融期货市场对SPAN的需求以及实施SPAN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引入SPAN的体系设计,努力构造一套符合境内市场特点的SPAN保证金系统,从而更好的度量期权产品上市后的投资组合风险,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皮六一[9]2013年在《中国证券交易制度的设计与变革研究》文中指出资本市场的功能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证券交易活动,相应地,证券交易制度始终是证券市场的关键制度之一。证券交易所历来是证券交易制度设计与变革的核心,在经济发展和竞争进入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证券交易制度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个证券市场的竞争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证券交易制度的研究已经成为现代金融学和制度经济学的重要领域。因此,证券交易制度的设计与变革研究不但是中国证券市场研究的核心课题,更是中国如何建设一个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匹配的强大的证券市场必须回答的紧迫课题。本文在研究方法上综合采用了形式逻辑、数理模型、几何分析、计量分析、比较制度分析、博弈论、行为金融学分析方法、法经济学分析方法等多种研究分析工具。本文试图通过对大量第一手资料的比较分析,由此来分析和验证国内外证券交易制度设计与变革的关键因素、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从中抽象出具有一般意义的经济理论,从而逐步建立一个中国证券交易制度设计与变革的整体研究框架。世界各地的证券交易所无论其规模大小和业务多少,其核心功能始终是证券交易,证券交易制度也因此成为证券交易所的核心制度。世界证券市场200多年的发展历史表明证券交易制度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无论哪个市场在设计与变革证券交易制度时都必须认识规律、尊重规律,顺势而为。现行的中国证券交易制度适应封闭条件下新兴加转轨时期的中国资本市场,但不适应人民币国际化时代的全面开放和走向成熟的中国资本市场。证券交易所在组织证券交易的能力上与国际一流交易所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已经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致命弱点之一。为此,本文采取统分结合的方式,对中国证券交易制度的设计与变革进行系统研究,逐一分析证券交易制度怎么做的、现在怎么样、谁来变、将来怎么变等重大问题。本文首先专题研究海外市场证券交易制度的具体实践,回答全球证券交易制度到底是“怎么做的”。交易制度是为交易业务服务的,因此服从于业务发展,受制于实现模式。考察证券交易制度发展演变的历史,可以发现两条主线:一是交易机制,二是交易组织体系。交易机制旨在解决使用什么交易方式去交易证券,以及如何控制交易进程的问题。交易组织体系旨在解决证券与机制的搭配问题和市场定位问题。不同的证券市场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分别形成了复杂型和简单型的交易组织体系。本文比较研究了海外主要证券交易所的具体实践,专门分析证券交易所交易组织体系的范例、成因及发展趋势,并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例重点剖析证券交易业务的基本类型、创新策略与发展趋势。其次,本文把中国证券交易制度放在国际视野中进行比较分析,回答中国证券交易制度“现在怎么样”。如何客观地评估一个市场证券交易制度是证券交易制度设计与变革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从横向的国际比较与纵向的历史分析两方面来回答这一问题。一是根据证券交易制度设计的目标与原则,建立了证券交易制度评价指标体系,从横向上基于国际视野对我国市场证券交易制度的现状进行评估。二是从纵向角度,通过建立证券交易制度效率指数,为计算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同一证券市场证券交易制度的质量提供了定量分析工具。基于上述工作,本文设计了纵向与横向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测算相配套的一整套的证券交易制度比较分析工具。本文重点研究了证券交易制度设计与变革的主要影响因素,回答“谁来变”的问题,通过分析证券交易制度的发展演变历史,可以发现证券交易所历来在证券交易制度设计与变革中起着关键作用,而且随着从会员制向公司制的演变,证券交易所的决定权也不断扩大,交易制度的设计目标也逐步由注重公平转向强调效率。本文通过系统研究沪深证券交易所前端控制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揭示出了隐藏在中国证券交易制度中的“监管之手”,提出监管者的意志嵌入是是中国证券交易制度设计与变革研究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中国证券交易制度的异化现象以及在国际比较中处于落后地位的重要原因所在。本文提出证券交易制度位于证券市场制度体系的基础部位,对证券交易制度的研究与变革能起到多米诺骨牌的效应,即通过改革在制度中位于最基础部位的制度结构,像推倒多米诺骨牌那样地对相互关联的制度结构进行改革。本文重点了研究中国证券交易制度的变革战略及具体实施方案,回答了未来中国证券交易制度“将来怎么变”的问题。本文认为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关键在于解决两大主要问题,一是必须真正把消费者利益放在首位,二是监管体系必须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因此,中国证券交易制度变革必须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和差异化的目标,处理好创新、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处理好产品创新与投资者保护之间相互匹配的关系;处理好现货产品与衍生品平衡发展的关系;处理好金融创新参与各方利益均衡的关系。本文专门设计了证券交易制度变革的叁维空间战略,即市场变革战略、交易方式变革战略、产品变革战略。本文具体设计了五类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衍生品市场和柜台市场)根据各自产品类型和交易方式两维度结合后的系列创新矩阵,作为今后交易制度变革发展的指导框架。本文提出了建立差异化交易制度、大力发展大宗交易市场、尽快建立基础衍生品市场、建立做市商制度、逐步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制度等五项证券交易基础制度变革的具体措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从一个完全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程度日益深化的经济体,随着人民币海外化进程的深入,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保护程度最高的部分之一也正面临全面的开放。而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基于美元本位制度之上的动荡不安的全球经济金融环境,美国、英国、日本等西方主要国家通过把持国际组织、联合制定国际标准并强制其他市场采用等方式事实上垄断着国际证券交易制度,因此,深入研究中国证券交易制度的设计,积极推进其变革完善,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徐传平[10]2016年在《杠杆率管理框架:理论与应用》文中提出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于金融因素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有关作用的认识,并促使金融实务界和理论界在金融监管、货币政策以及金融与经济的作用机制等领域进行多方面的反思与革新。在金融监管方面,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巨大破坏力引发了全球范围内金融监管理念的重大转变,危机之前宽松化、自由化的监管方向得到较大程度的逆转。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监管当局纷纷出台更为严厉的监管措施,并随着巴塞尔协议Ⅲ的推出开始着手建立更为严格和全面的监管框架。立足于单个机构稳健性的微观审慎监管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形势下风险管理的要求,以整体视角将全部金融体系纳入监管范围的宏观审慎监管理念已经日渐兴起并慢慢开始走向规范。微观审慎监管需要宏观审慎监管的引导,宏观审慎监管需要微观审慎监管的支持,两类监管需要更多的搭配与更好的融合已经成为当前监管理念的共识,而如何将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更好的结合起来以预防和控制系统性风险的爆发和传染也正是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经济话题之一。在货币政策方面,旧有的框架正在遭受越来越多的挑战,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与升级已经迫在眉睫。危机之前以物价稳定为主的最终目标正在遭受越来越多的质疑,货币政策也应该适度关注金融稳定问题已经慢慢成为新的共识。进一步的,如果货币政策确实应该关注金融稳定的话,货币政策应该如何与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更好的融合?以利率为主的单一工具调控体系能否在新的环境下较好的行使货币政策的职能?新的政策工具能否被开发出来?既有的政策工具能否发挥更好的效力?传导机制是否已经在既有认识的基础上发生了某些或大或小的改变?等等这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都有待我们更为深入的研究。然而仔细梳理目前有关宏观审慎政策的有关研究我们却发现,立足于整个宏观审慎框架对其监管理念、最终目标、构成要素、工具构成以及框架实施等方面做全景式分析的研究较多,但是围绕着宏观审慎的目标来深入的挖掘其某一类政策工具的角色定位、传导机制、实施框架等方面内容的研究却较为缺乏。实际上,在目前宏观审慎的监管理念与实施框架已经慢慢走向成熟的背景下,这类工作往往却具有更为现实而重大的意义,因为宏观审慎政策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一套政策合集,它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是由一个个更为具体的子政策框架构成,而不同的子政策也往往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笼统地以整个政策合集为对象来讨论它的政策构建与实施容易陷入泛泛而谈的窘境,这反而不如将精力集中于某一类子政策上对其深入挖掘更为具体和明晰。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试图选择杠杆率这一具有较长历史的政策工具进行研究,通过对杠杆率的决定机制、杠杆率管理的相关影响、杠杆率管理的指标选择、风险评估、政策校准、与其他政策的关系以及机制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最终来构建一个围绕着杠杆率这一政策工具为核心的合理可行的管理框架。杠杆率指标作为一种横跨货币政策、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工具,我相信关于它的深入挖掘对于各类政策的实施必将具有非常重大的启示意义。同时,在巴塞尔协议Ⅲ新引进的杠杆率要求即将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正式施行的关键时期,相信本文关于杠杆率管理框架的探讨对于巴塞尔协议中杠杆率监管的相关方面也必将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为完成杠杆率管理框架的构建,本论文分为9章依次展开论述。首先,我们在第1章讨论了本论文研究的背景与研究目的,揭示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以及主要的创新和不足。然后在第2章我们首先对本文中所使用杠杆率以及杠杆率管理框架的涵义进行了明确的界定,然后又围绕着我们所关注的几个核心问题回顾了相关的研究文献。之后,为探究杠杆率周期的变化规律以及杠杆率变化对经济的各类影响,我们在第3章首先从长期的视角对总杠杆率水平的演变状况进行了回顾和梳理,然后还分别针对居民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部门以及政府部门的杠杆率变化状况进行了结构性分析。之后,我们还讨论了次贷危机以后全球范围内的杠杆率变化状况。此外,在本章的末尾我们还重点总结了杠杆率周期与经济周期演变关系、去杠杆过程的相关经验,并用描述性的方法详细分析了杠杆率的变化对产出、物价水平以及投资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从而先从定性方面对杠杆率在经济周期中的角色进行了揭示。在从定性方面回顾了杠杆率周期演变和其对经济影响的基础上,第4章我们开始从定量方面探讨杠杆率内生决定机制这一核心问题。为此,我们首先在一个抽象的抵押品资产市场上探讨了杠杆率的均衡决定过程,之后交代了杠杆率周期理论的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杠杆率周期分析框架以分析杠杆率变动所产生的一系列微观层面的影响,而且在本章的最后基于这些分析我们还以美国的次贷危机为例对杠杆率周期机制的运用过程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对杠杆率周期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在第4章之后,为最终完成杠杆率管理框架的构建,我们还在第5章从演变历程与理论推演两个角度对杠杆率管理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从已有的杠杆率实施经验来看,虽然各国在实施的过程中面临了很多的难题和不确定性,但是总体来讲杠杆率管理政策已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在此之后,为便于从理论上讨论杠杆率管理的影响,我们从信用供给端与信用需求端两个角度来分别展开分析。在供给端我们基于Kiema和Jokivuolle(2014)的模型构建了一个包含风险加权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双重资本要求的理论模型,在完全竞争的银行业市场结构下讨论了杠杆率监管对资产价格以及风险状况的影响。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杠杆率监管的引入能够促使整个银行业朝着风险专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如果监管杠杆率的水平设定比较合理的话杠杆率监管的引入确实可以抑制资产价格的上涨,并且还可以降低整个银行业的风险状况,即杠杆率管理政策存在着“价格效应”与“风险效应”。这就从理论上说明了我们可以通过对杠杆率的控制有效预防杠杆率周期的产生和发展。但是如果杠杆率的监管水平设定的过低或过高都会对经济体系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这也要求我们必须非常审慎地设定杠杆率的监管水平以最大程度地平衡监管的收益和成本。而在信用需求端,我们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包含融资约束的跨期优化模型,以贷款价值比(LTV)上限管理为例来探讨了在信用需求端实施杠杆率管理的理论效果。经过求解与对均衡状态的分析我们发现,贷款价值比上限管理政策除了可以直接作用于资产杠杆率即存在“直接效应”之外,还会对抵押品需求产生正向的影响,即还具有“信用需求效应”。另外,在此部分我们还从定性方面讨论了信用需求端杠杆率管理的影响,指出了杠杆率的定性管理可以通过“稀缺性效应”与“结构性效应”对抵押品市场产生多种影响。在这些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在第6章和第7章正式开始了杠杆率管理框架的构建工作。为此,我们在第6章先对杠杆率管理的政策含义及其构成要素进行明确界定,并详细讨论了杠杆率指标的选取与测算问题。之后我们又从杠杆率角度构建了对系统性风险进行评估的框架,此外在本章的最后两节我们还对杠杆率管理工具的选择以及设定与调整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以便为杠杆率管理工具自身的充分运用提供指导。在完成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在第7章开始将杠杆率管理框架的构建与实施拓展到杠杆率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关系这一层面,基于杠杆率工具的交叉性特征,我们首先着重对杠杆率政策与风险加权资本充足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这叁大政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此之后还对杠杆率政策的机制设计问题进行了论证。这样,在本章的最后一部分,我们最终提出了杠杆率管理的政策框架,从而就初步完成了本论文构建杠杆率管理框架的主要目的。在完成了这些主要工作之后,最后我们在第8章主要讨论杠杆率管理框架在中国的运用这一问题。沿着第6章与第7章所构建的杠杆率管理框架,在此章中我们分析了中国各部门的杠杆率水平并从杠杆率的视角对我国当前的系统性风险状况进行评估,回顾了我国银行业杠杆率监管的演变历程和实施状况,并试图运用杠杆率周期机制对A股和楼市最近一轮的周期运行给出一个杠杆率视角的解释。除此之外,我们还对我国银行业以及房地产市场杠杆率管理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自从我国银行业引入杠杆率监管政策以及房地产市场引入第二套房首付比上限动态变动政策以来,我国的信贷增长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而且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也受到了较好的约束,应该说我国杠杆率政策的实证结果较好的支持了本文前几章对于杠杆率管理效果的论证,同时也说明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强信用供给端和需求端的杠杆率管理以更好的预防系统性风险的产生和传播。在第8章的末尾,我们还在第6、7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讨论了我国杠杆率管理框架的构建问题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启示。最后,在第9章,我们对本论文的全部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若干有待解决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衍生品市场保证金系统的国际比较及借鉴[D]. 卢亮. 东北财经大学. 2006

[2]. 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设计研究[D]. 王莹. 同济大学. 2008

[3]. 金融衍生品结算体系研究[D]. 冷平生.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4]. 我国期货市场结算风险管理研究[D]. 徐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

[5]. 中国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研究[D]. 虞立戎. 复旦大学. 2004

[6]. 我国期货交易保证金制度研究[D]. 王夏萌. 西南财经大学. 2012

[7]. 股指期货波动特征及其成因的国际比较研究[D]. 邵振文. 吉林大学. 2018

[8]. 境内金融期货市场引入SPAN保证金的体系设计[J]. 殷晓峰, 邓云胜, 贾倩, 文山. 证券市场导报. 2016

[9]. 中国证券交易制度的设计与变革研究[D]. 皮六一.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10]. 杠杆率管理框架:理论与应用[D]. 徐传平. 中国人民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衍生品市场保证金系统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