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宫观建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道教,建筑,道观,清宫,院落,汉水,青城山。
宫观建筑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晖,陈佳俊[1](2019)在《道家宫观建筑的格局与装饰研究——以辽宁千山道教官观建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道教是中国古代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道家与儒家、释家共同构建出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体系。本文在分析道教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千山道观建筑具体案例,通过对辽宁千山道观建筑格局与装饰的理解与剖析,探讨辽宁千山道教文化内涵与道教建筑的特色。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千山道教建筑的遗存,也为促进千山文化资源开发和旅游经济实现良性发展,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本文来源于《艺术工作》期刊2019年05期)
王鲁辛[2](2019)在《论道教宫观建筑的衍变脉络》一文中研究指出道教建筑并非于某个时点上突然出现,而是有着一个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但这一过程也绝不是沿着某一路径作线性的衍化。从整个发展历程上把握,道教建筑的衍化呈现出有章可循的脉络特征,大体上说,道教建筑经历了由早期道人们用于修炼的山中石室到汉末五斗米教"领户化民"的教区,又到魏晋"斋戒致诚"之所的靖室,再到南北朝时期"以道化民""招揽幽逸"的道观和道馆,最后到隋唐国家祭祀及祀神之用的宫观这一衍变过程。(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尹波,苏中钰[3](2018)在《明清时期汉水流域皇家道教宫观的建筑形制与美学特征——以钟祥元佑宫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钟祥元佑宫是明世宗嘉靖皇帝在出生地修建的一组皇家道教建筑群,也是集合了明清时期皇家建筑、汉水流域道教建筑、民居建筑特征的宗教建筑典型实例。该文以元佑宫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建筑规模、形制特征、构造装饰特征,并评估元佑宫古建筑群的美学价值。(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22期)
贺海燕[4](2018)在《道教宫观建筑选址与规划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道教宫观建筑的选址和规划有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由于诸多原因,当前此类建筑在选址及规划设计中存在着如:选址破坏生态、与所处环境不协调、其建筑人性化尺度缺失等问题;在此,本文拟从以下叁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通过对道教思想中人、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梳理,基于对称、均衡、虚实等现代美学原理的视角,对道教形势派风水思想关于天地尺度中的物理环境空间美学和心理环境空间美学等这些选址和规划的策略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基于现代视知觉原理的视角,对道教形势派风水思想关于人性化尺度的物理空间尺度原则和心理空间尺度原则进行研究;此外,对道教宫观建筑的内涵与外延及其形式发展演化进行梳理研究。道教宫观在天地尺度中的选址策略不但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包涵着现代美学相关原理,其人性化的建筑规划策略既符合现代视知觉相关原理,又具有科学性,此乃是对现代同类建筑的选址和尺度规划所具有的普适意义与价值之所在。(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6-30)
魏本貌[5](2018)在《“道教祖庭”大上清宫基址重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南昌1月21日电 (记者魏本貌)记者从鹰潭大上清宫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获悉:经过对近4年考古发掘工作的评价以及对照历史文献记载,专家认为,大上清宫遗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揭露地层关系最清晰、出土遗迹最丰富的具有皇家宫观特征的道教(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8-01-22)
王春晖,刘璐[6](2017)在《道教宫观建筑装饰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筑和文化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国内大地上处处开花的道教建筑、绚烂多姿的建筑装饰也是传统装饰艺术研究的肥沃土壤。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反映在一些图案、纹样的产生上,这也折射出文化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对这些图案纹样进行研究,就能探寻道教文化对道教建筑装饰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四川建材》期刊2017年11期)
桂国敏,魏雯[7](2017)在《黑龙潭宫观园林建筑空间营造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道教是中国本土的一种多神信仰的宗教,以追求延年益寿、得道飞仙为目的。唐代时期道教传入云南,元、明时期,道教在云南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发展。道教宫观作为道士修道、祀神和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是道宫和道观的合称。近代由于云南地区商业往来频繁,与会馆在滇大批修建,也受到其他省份宫观在云南地区分建的影响,从而形成云南道观建筑独有的特色。(本文来源于《园林》期刊2017年10期)
王雪凡[8](2017)在《青城山宫观建筑空间与环境特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城山因其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和清幽的自然环境,自张道陵创教于大邑鹤鸣山、传教于青城洞天,遂成为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本文以青城山修建于清代至民国的六所大型宫观建筑空间与环境特色为切入点,研究青城山宫观的历史沿革、选址分布、建筑形制、空间环境、园林环境以及构筑技术与装饰艺术特色。以研究青城山宫观自身地域性特征为主线,把对比其他地区宫观、其他类型传统建筑作为隐线,以此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形成青城山较为系统的宫观建筑环境观。本文分为六个章节,首先明确了本文研究范围和内容,并梳理前人的研究,对道教的概况以及道教宫廷化的改造与宫观入道简要地概述,为后面对青城山宫观研究做铺垫。接着,在第二章探讨了青城山作为古蜀各族祭祀的神山以及秦汉时期的山川祭祀圣地,其祭祀建筑是后来宫观建筑的重要来源。并结合道教的发展演变,探讨了宫观的地域化入道。接着着重梳理了道教在青城山的传播和宫观历史沿革,探讨了青城山宫观兴建的历史文化背景。并概括了青城山宫观的地域性总体特色,起总领全文的作用。紧接着,在实地调研与测绘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青城山宫观选址、分布规律以及建筑布局特色。大量宫观集中建于青城山,这与青城山的自然风水环境、交通环境以及道教对名山大川的追求息息相关。青城山宫观按选址位置可以分为山巅、山间、山麓、洞穴四类,并强调与环境景观融洽、与传统风水理念融汇。宫观以散点分布来强调整体宗教氛围,形成这样的分布特点原因有两点。其一,符合宫观选址的基地环境在自然环境是散点分布。其二,宫观的组织自古是独立的,各观保持一定距离,能避免因宗教和经济原因争夺香客。青城山宫观采用合院的建筑布局,结合地势,不强调轴线的对称,灵活的组合。宫观功能包含神膳舍园四个方面,围绕轴线上的神殿展开功能,通过下穿的手法组织流线。其中供奉的神仙包括了民间民俗信仰,以及客舍占用宫观大部分用房,是宫观世俗化特征的重要表现。接下来,以丰富的测绘资料和实地调研为依据,重点探讨了青城山宫观的建筑环境空间特色。宫观选址山林,建筑秉承道教顺应自然的思想,强调建筑与环境融合:宫观通过高低变化的屋顶,重楼、跌落、披檐、迭楼等体量处理手法营造融入环境的建筑形态;通过依山就势的空间组织,围透结合的建筑界面处理形成与环境融合的空间环境;利用植物景观、地形高差以及牌楼式建筑形态,增强宫观建筑入口空间的序列与昭示,解决宫观隐于环境带来的矛盾。宫观随形就势的台地合院,收放空间的节奏、明暗空间的过渡和下穿空间的渗透形成丰富的山地空间体验,以及利用筑台、附崖、吊脚、出挑、跌落、梭坡、迭楼等山地空间处理手法智取空间,都表现出明显的山地空间特色。以周围景物为园林景观,以及朴素的庭院园林造景,使宫观表现出混然天趣的山地宫观园林特色。最后,文章着重探讨宫观地域营造技术与装饰艺术。宫观殿堂明间面阔取尺丈叁尺八,进深双步落地,通过减柱移柱创造供奉神像的大空间,形成特色的平面布置。穿斗式构架与抬梁式构架组合使用,以及石柱与木构架组合使用,是青城山宫观的结构重要特色。宫观屋顶采用平、骑、穿、迭、迭等组合方式,结合山墙不收分的歇山顶,形成丰富的屋顶形态。通过采用嫩戗发戗的翼角,简化的如意斗拱,特色的出挑以及廊轩顶棚,构成丰富多彩而形象突出的檐下空间。结合道教宗教文化、地方民俗文化的雕刻装饰,是构成了宫观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六章,笔者对本文研究探析进行了总结。通过本文的写作,在学习和运用研究道教传统建筑方法的同时,也能从青城山宫观多反映的建筑特色及手法中汲取营养,使用到当代建筑创作中,以此弘扬传统建筑文化。(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7-05-01)
严米金,祝学庆[9](2015)在《考古发掘启动 龙虎山道教祖庭将露真容》一文中研究指出8月5日上午,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考古发掘正式启动。据了解,这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道教遗址发掘。 据史料记载,自汉魏道教在龙虎山地区兴起以来,道教传播不断壮大。唐武宗赐额“真仙观”,北宋徽宗敕改“上清观”,元武宗加名为“大上清正一万寿宫”(本文来源于《江西日报》期刊2015-08-07)
梁虎[10](2015)在《福州重修宫观主要建筑特色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道教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杰出代表。福州于21世纪80年代后重修的许多道教宫观,在对传统道教建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中,体现了地域特色。文章以福州市区宫观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与综合比较,阐述了宫观建筑现状,从选址、布局、空间感等方面剖析了重修建筑的主要建筑特色,反映了新修宫观对社会环境和地域文化的适应,彰显了传统建筑艺术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宫观建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道教建筑并非于某个时点上突然出现,而是有着一个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但这一过程也绝不是沿着某一路径作线性的衍化。从整个发展历程上把握,道教建筑的衍化呈现出有章可循的脉络特征,大体上说,道教建筑经历了由早期道人们用于修炼的山中石室到汉末五斗米教"领户化民"的教区,又到魏晋"斋戒致诚"之所的靖室,再到南北朝时期"以道化民""招揽幽逸"的道观和道馆,最后到隋唐国家祭祀及祀神之用的宫观这一衍变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宫观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丽晖,陈佳俊.道家宫观建筑的格局与装饰研究——以辽宁千山道教官观建筑为例[J].艺术工作.2019
[2].王鲁辛.论道教宫观建筑的衍变脉络[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尹波,苏中钰.明清时期汉水流域皇家道教宫观的建筑形制与美学特征——以钟祥元佑宫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8
[4].贺海燕.道教宫观建筑选址与规划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18
[5].魏本貌.“道教祖庭”大上清宫基址重现[N].人民日报.2018
[6].王春晖,刘璐.道教宫观建筑装饰艺术[J].四川建材.2017
[7].桂国敏,魏雯.黑龙潭宫观园林建筑空间营造特征[J].园林.2017
[8].王雪凡.青城山宫观建筑空间与环境特色研究[D].重庆大学.2017
[9].严米金,祝学庆.考古发掘启动龙虎山道教祖庭将露真容[N].江西日报.2015
[10].梁虎.福州重修宫观主要建筑特色探析[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