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血细胞形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异常淋巴细胞,有核红细胞,相关性分析
血细胞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周仲煜[1](2019)在《血细胞形态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血常规检测因其快捷、准确的反应机体当前状态,被临床作为常规且重要检测项目之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操作简便,结果迅速;而血液形态学在细胞形态上观察更为直观,两种方法的结合使血常规这一检测手段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分析两种检测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12月在我院做血常规的500例标本,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至12月进行血常规检验500例血常规标本。(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侯霞,邓德耀,田维娟,朱丽红,李端萍[2](2019)在《3种抗凝剂对血细胞分析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及其形态影响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_2)、肝素、枸橼酸钠3种抗凝剂对血细胞分析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及其形态的影响。方法使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分别用EDTA-K_2、肝素、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标本,同时推片进行瑞氏染色观察血细胞形态是否发生改变。结果与EDTA-K_2抗凝组相比,使用肝素抗凝时,白细胞、红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数量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瑞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白细胞、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易见血小板聚集。使用枸橼酸盐抗凝时,未进行稀释校正时,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稀释校正后,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氏染色后,红细胞及白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化,血小板多散在分布,偶有聚集现象。结论 EDTA-K_2是一种良好的抗凝剂,在血细胞分析中可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肝素会使血小板聚集,不宜作血细胞分析抗凝剂。在一定条件下,可用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替代EDTA-K_2抗凝的静脉血细胞计数,但计数结果需进行稀释校正,并同时观察血小板是否有凝集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田丽[3](2019)在《血常规联合血细胞形态检查在婴幼儿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常规联合血细胞形态检查在婴幼儿缺铁性贫血(ID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濮阳市人民医院在以血常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检查判定为IDA的患儿84例及血细胞形态检查判定为IDA的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同时所有患儿均行血清铁和铁蛋白水平检测。以血清铁与铁蛋白+血常规+血细胞形态3者联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判定单独血常规或血细胞形态检测及联合诊断IDA的准确率。结果血常规诊断IDA的准确率为82.14%(69/84),血细胞形态诊断IDA的准确率为70.73%(58/82),血常规联合血细胞形态诊断IDA的准确率为94.73%(55/58),血常规联合血细胞形态诊断IDA的准确率高于单一血常规或血细胞形态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常规和血细胞形态检查均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血常规和血细胞形态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风险。(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16期)
秦跃红,吕心路,曹季军[4](2019)在《血常规指标及散点图与外周血细胞形态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析血常规指标及散点图与外周血细胞形态尽早发现急性白血病。方法抽取我院初诊的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血常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并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探讨对早期诊断急性白血病的意义。结果在50例急性白血病中,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白细胞平均水平较健康组减低外,其他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细胞平均水平升高,各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平均水平减低;根据血常规散点图报警信息提示,50例外周血可检出原幼细胞45例,检出率为90%。结论对血常规及散点图、外周血细胞形态采取尽早的严密观察,使急性白血病的漏诊现象得到有效避免。(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68期)
刘丽亚,莫红梅,罗燕萍,刘梦云,林喜荣[5](2019)在《血细胞形态检查对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分析血细胞形态检查在临床中对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在2014年5月至2018年2月时段到我院就诊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80例,归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时间段到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人员80例,归为对照组。所选择研究对象均行血细胞形态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经过血细胞形态检查之后,对照组未发生明显的改变;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的红细胞大小变化情况显着,而且随着单核细胞含量、淋巴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含量的增加,细胞核会出现核左移、空泡、原始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等现象,除此之外,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指标水平也会随之出现异常。结论在确诊血液系统疾病的时候,需要同患者的头晕、贫血、淋巴肿大等多项临床症状相结合,然后同血细胞形态检查的结果进行结合分析,便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从而可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确保生命健康。(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45期)
杨翌翔,韦薇,彭亮,侯彦强[6](2019)在《区域化医疗网络内检验人员血细胞形态识别能力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区域化医疗网络内检验人员血细胞形态识别能力。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对检验人员血细胞形态识别的符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10位被调查对象平均识别准确率为61.3%。区域性检验中心组、二级医院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合格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48,P<0.05)。中级职称组、初级职称组、未定级组合格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5,P<0.05)。系统培训组、季度培训组、无培训组合格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34,P<0.05)。≤5年工龄组、6~10年工龄组、>10年工龄组合格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24,P>0.05)。结论基层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人员血细胞形态识别能力较差,有必要构建统一、规范的平台为基层检验人员提供培训。(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刘书兰[7](2019)在《血液疾病诊断中血细胞形态检测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血细胞形态检测用于诊断血液疾病的作用。方法随机在2016年5月~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血液疾病治疗的患者中,选择84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在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人员中,随机选择84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分析血液病患者与非血液病患者血细胞形态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液细胞形态异常检出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贫血患者以红细胞异常为主、感染患者以中性粒细胞异常为主,出血性疾病患者以血小板异常为主,白血病以及淋巴瘤患者以淋巴细胞异常为主。结论血细胞形态检测可有效筛查出异常形态细胞,可为血液疾病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14期)
刘书兰[8](2019)在《梅毒病人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梅毒病人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效果。方法院内门诊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早期获得性梅毒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后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为两组患者开展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和免疫细胞因子检测,对比两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异型淋巴细胞、白细胞变化、细胞性贫血的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IL-2含量、TNFα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与血清免疫联检可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40期)
李忠琴,雷娇娇,刘雨欣[9](2019)在《绘图教学策略在外周血细胞形态教学中的应用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实践性强,外周血细胞形态不仅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主观意识判断性较强。笔者通过教学经验的积累,探索绘图教学策略在外周血细胞形态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卫生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10期)
罗鹏[10](2019)在《不同染色法对克氏原螯虾血细胞形态与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GIMESA染色法、瑞士染色法和光学显微镜观察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克氏原螯虾的血细胞进行分类;采用PAS染色和苏丹Ⅲ染色法检测克氏原螯虾血细胞的组成。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血细胞可以分为叁大类,即透明细胞、小颗粒细胞以及大颗粒细胞,其在整个克氏原螯虾血细胞中所占比例分别是64.3%、15.5%、20.2%。另外,所有类型的克氏原螯虾血细胞均含有多糖成分而不含脂质成分。(本文来源于《基层农技推广》期刊2019年05期)
血细胞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_2)、肝素、枸橼酸钠3种抗凝剂对血细胞分析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及其形态的影响。方法使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分别用EDTA-K_2、肝素、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标本,同时推片进行瑞氏染色观察血细胞形态是否发生改变。结果与EDTA-K_2抗凝组相比,使用肝素抗凝时,白细胞、红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数量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瑞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白细胞、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易见血小板聚集。使用枸橼酸盐抗凝时,未进行稀释校正时,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稀释校正后,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氏染色后,红细胞及白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化,血小板多散在分布,偶有聚集现象。结论 EDTA-K_2是一种良好的抗凝剂,在血细胞分析中可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肝素会使血小板聚集,不宜作血细胞分析抗凝剂。在一定条件下,可用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替代EDTA-K_2抗凝的静脉血细胞计数,但计数结果需进行稀释校正,并同时观察血小板是否有凝集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细胞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1].周仲煜.血细胞形态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相关性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
[2].侯霞,邓德耀,田维娟,朱丽红,李端萍.3种抗凝剂对血细胞分析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及其形态影响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
[3].田丽.血常规联合血细胞形态检查在婴幼儿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9
[4].秦跃红,吕心路,曹季军.血常规指标及散点图与外周血细胞形态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5].刘丽亚,莫红梅,罗燕萍,刘梦云,林喜荣.血细胞形态检查对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6].杨翌翔,韦薇,彭亮,侯彦强.区域化医疗网络内检验人员血细胞形态识别能力调查[J].检验医学.2019
[7].刘书兰.血液疾病诊断中血细胞形态检测的作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8].刘书兰.梅毒病人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9].李忠琴,雷娇娇,刘雨欣.绘图教学策略在外周血细胞形态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
[10].罗鹏.不同染色法对克氏原螯虾血细胞形态与组成的影响[J].基层农技推广.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