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雷[1]2004年在《盐胁迫下13个树种反应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采用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Mill) Swinge), 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 L.)、苦楝(Melia azedarach L. )、白榆(Ulmuspumila L. )、乌桕(Sapium sebiferum (L.) Roxb), 本槿(Hibiscus syriacus L.), 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 )、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 )、 法桐(Platanus orientalis L. ), 君迁子(Diospyros lotus L.)、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白蜡(Fraxinuschinensis Roxb. )等13个树种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用0%、0.2%、0.4%、0.6%NaCl盐溶液处理苗木,每4天一次,每次1升。盐处理第12天、24天、36天、48天,对胁迫症状、细胞膜透性、膜质过氧化产物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SOD、POD、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指标进行了测定,旨在探讨不同胁迫时间树种抗盐机理的差异。破坏取样后,对盐胁迫下根系活力、根系吸收面积、叶面积、植物不同组织离子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多重比较、逐步回归、相关分析等数学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系统论述了酶系统与非酶促防御系统,酶系统与渗透调节物质,渗透调节物质与离子运转等问题,特别注重了形态与生理生化指标、地上与根系、生长与生理生化指标的结合。研究结果表明: 苗木存活率是衡量苗木抗盐性大小的可靠指标,13种苗木耐盐顺序为:臭椿>刺槐、白榆、白蜡>乌桕>苦栋>木槿>栾树>旱柳、黄栌>君迁子>紫荆>法桐。 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升高苗高生长受到抑制程度加大,且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增长,处理间苗高差距逐渐增大。叶片胁迫症状与盐处理浓度和时间也具有这样的效应。盐胁迫下13种苗高受抑程度和叶片受害症状,也能反应出树种耐盐差异。 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13种幼苗的总生物量鲜重、干重,单株叶面积都呈下降的趋势,这表明随NaGl浓度的增加,抑制植物生长的强度逐渐加大。盐胁迫对臭椿、刺槐、苦栋、白榆、木槿、紫荆、栾树、黄栌、君迁子、早柳等10树种冠/根值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盐胁迫对地盐胁迫下13个树种反应特性的研究上部分的影响要大于对地下部分的影响。对乌柏、法桐、白蜡等树种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的影响不明显。 盐胁迫下细胞膜透性随盐处理的增大而增大,叶绿素分解加速,类胡萝卜素较叶绿素稳定,根系吸收面积、根系活力下降和净光合速率下降。对大多数树种而言,随盐胁迫时间的增长,SOD、POD、Pro、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并不呈单一的变化趋势。 SOD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在整个盐胁迫过程中均正相关,细胞膜透性与脯氨酸均正相关,类胡萝卜素与Chla、Chlb、Chl均正相关,且类胡萝卜素与Chla、Chl均极显着正相关,说明类胡萝卜素对Chla、Chlb、Chl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苗木生长与可溶性蛋白负相关。 细胞膜透性、叶绿素、根系活力、根系吸收面积是衡量苗木抗盐性大小的可靠指标,Pro、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要针对不同的树种和生长阶段慎重使用。存活率、胁迫症状、苗高、生物量等大田指标与细胞膜透性、根系吸收面积、SOD、POD等有机结合来评价苗木抗盐性是一种可靠选择。 不同盐胁迫时间,各因素在缓解盐害所起的作用不同。在苗高与细胞透性、丙二醛、Pro、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SOD、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主成分分析中可知,盐胁迫12天,第一主成分是叶绿素,第二主成分是可溶性蛋白;盐胁迫24天,第一组主分是叶绿素,第二主成分是细胞膜透性;盐胁迫36天,第一组主分是叶绿素,第二主成分是丙二醛;盐胁迫48天,第一组主分是叶绿素,第二主成分是Pro,第叁主成分是SOD。综合来看,叶绿素的分解是苗木各个生长阶段生长下降的主要原因。 将生物量与影响其生长的形质、生理、生化等21个指标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结果发现,只有臭椿、君迁子生物量的下降是主要由单株叶面积的下降引起的。根系活力的下降也是抑制植物生物量的关键因子。因此,盐害有可能是根系可能向上传递某种信息的过程。 本研究认为不能仅用单株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来预测树木的生长潜势,因为抑制苗木生物量降低的原因是复杂的,13个供试树种中只有君迁子可以用PN xA表示盐胁迫下的生长潜势。因此,对大多数树种而言,用P、xA来表示盐胁迫下生长潜势是不适宜的。 一—一些追些塑型登些迷一一一一一 盐胁迫下,根中Na+分布根最多,茎次之,叶最少。叶片是植物伤害的主要部位。臭椿、刺槐、苦糠、白榆、木模、奕树、黄护、君迁子、自然柳等树种受盐害主要部位在叶片,根、茎是乌柏、紫荆受盐害的主要部位。臭椿、刺槐、苦糠、木模、白蜡等树种的根向茎、叶选择性地运输K+而限制Na+地运输,这也许是这些树种耐盐的原因,紫荆、黄护、君迁子等树种的根向茎、叶选择性地运输Na+而限制K+地运输,过量的有毒离子Na+对细胞膜系统的伤害,导致细胞膜透性增大,电解质外渗,大量的Na+流入细胞,影响一些酶的结构和功能,破坏细胞的新陈代谢。由于在相对高浓度的Na+的存在下,干扰了植物对营养元素K及N等的吸收,造成植物?
吕廷良[2]2010年在《白蜡等4个树种盐胁迫下生理生化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①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 Torr.)无性系36号、②沙柳(Salix gordejevii Chang et SKV)、③红花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 )、④金叶莸(Caryopteris clandonensis‘Worcester Gold’)4个树种一年生无性系苗为材料。研究它们对盐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以了解它们的耐盐机制。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分对照0‰(CK)、2‰、3‰、4‰、5‰、6‰6个不同含盐量土壤梯度水平,每7天测定一次。6月12日、6月19日、6月26日、7月3日和7月10日对胁迫症状、细胞膜透性、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SOD、叶绿素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破坏取样后对Na+、K+、Cl-离子含量和根系活力进行了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等数学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了4个树种的抗盐能力大小。研究各树种的在盐胁迫下的反应特性并初步探讨木本植物的抗盐机理。为得到试验所需6个盐梯度的土壤含盐量,先进行土壤含盐量配制预试验。土壤含盐量预试验测定得到:3.0‰的盐水灌溉土壤可得到2.06‰的土壤含盐量;4.5‰的盐水灌溉土壤可得到3.18‰的土壤含盐量;7.0‰的盐水灌溉土壤可得到4.16‰的土壤含盐量;8.0‰的盐水灌溉土壤可得到5.00‰的土壤含盐量;9.5‰的盐水灌溉土壤可得到5.92‰的土壤含盐量。为了确保试验的持续性,每天直接用湿土粗略测定含盐量,通过试验说明测定结果和自然风干后的测定结果相差不大。盐胁迫下4种苗木受抑程度和叶片受害症状,能反应出树种耐盐差异:白蜡>沙柳>金叶莸>红花金银花。盐胁迫下细胞膜透性随盐处理的增大而增大,叶绿素分解加速,根系活力下降和净光合速率下降。且随盐胁迫时间的增长,这些指标的下降幅度也随之增大。SOD、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并不呈单一的变化趋势。且随着盐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各指标之间差异性大部分显着。综合4个树种,盐胁迫下Pro变化量金叶莸最大,白蜡次之,沙柳和红花金银花最小,以Pro在盐胁迫下的变化量评价树种的耐盐能力大小,则认为树种的耐盐能力为:金叶莸>白蜡>沙柳、红花金银花。盐胁迫下,钠离子分布根最多,茎次之,叶最少。叶片是植物伤害的主要部位。根、茎可能是沙柳和绒毛白蜡受盐害的主要部位。植物可以利用积累在根部的钠离子进行渗透调节,有助于降低植株的水势,保持植株吸收水分的能力,防止造成生理干旱。叶片中离子含量较低,可能与根部和茎部积累了大量的离子,限制了离子的向上运输有关系,这就减少了盐胁迫对地上部的毒害。分析茎部离子含量,木质部中Na+、K+、Cl-离子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说明离子的转移和运输主要在韧皮部中进行。4树种叶片中的Cl-含量无明显的变化。红花金银花在5‰和6‰盐胁迫梯度下死亡,可能是由于根、茎中积累了大量Cl-,使植株产生了毒害作用。细胞膜透性、叶绿素、根系活力、Pn、Gs、Tr等与苗木抗盐性大小有较大的相关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Ci等单一指标难以准确反映树种耐盐性的强弱,必须对多个生理性状综合测评,以此综合评价品种耐盐性的强弱才是准确可靠的。胁迫症状等大田指标与细胞膜透性、SOD、Na+、K+、Cl-离子含量等有机结合来评价苗木抗盐性是较为准确的方法。SOD活性因不同树种,不同盐胁迫时间而有所差异,这说明植物的抗盐性是多基因控制的性状,这也决定了抗盐机理的复杂性。通过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可得,可溶性蛋白可以作为红花金银花抗盐性评价的较可靠的指标;MDA、Pn和Cl-可以作为沙柳抗盐性评价的较可靠的指标;MDA、Pn和Tr可以作为白蜡抗盐性评价的较可靠的指标;金叶莸各指标之间相关性复杂,抗盐指标体系的确立还需要更深一步的研究。
宋尚文[3]2011年在《盐胁迫下6个桑树品种反应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农桑12号、昂绿1号、湖桑32号、鲁插1号、昌盛、桂桑优12号6个桑树(Morus alba L.)品种一年生嫁接苗为材料。研究它们对盐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以了解它们的耐盐机制。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分对照0%(CK)、0.2%、0.3%、0.4%、4个不同含盐量土壤梯度水平,每7天测定一次。6月12日、6月19日、6月26日、7月3日和7月10日对胁迫症状、细胞膜透性、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SOD、叶绿素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破坏取样后对Na~+、K~+、Cl~-离子含量和根系活力进行了测定。并运用多重比较、相关分析、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等数学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了6个品种的抗盐能力大小。研究桑树各品种在盐胁迫下的反应特性并初步探讨木本植物的抗盐机理。为得到试验所需4个盐梯度的土壤含盐量,先进行土壤含盐量配制预试验。土壤含盐量预试验测定得到:0.3%的盐水灌溉土壤可得到0.206%的土壤含盐量;0.45%的盐水灌溉土壤可得到0.318%的土壤含盐量;0.7%的盐水灌溉土壤可得到0.416%的土壤含盐量。为了确保试验的持续性,每天直接用湿土粗略测定含盐量,通过试验说明测定结果和自然风干后的测定结果相差不大。在盐分胁迫下,最先表现出胁迫症状是桂桑优12,随着盐分梯度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胁迫症状越加明显和严重。盐胁迫下6个桑树品种的胁迫症状,能较直观的反映出各品种耐盐性差异:农桑12号>鲁插1号>昂绿1号>湖桑32号>昌盛>桂桑优12号。随盐分处理的增大,桑树幼苗叶片的质膜透性和MDA含量显着增大,叶绿素分解加速,根系活力下降和净光合速率下降。SOD、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并不呈单一的变化趋势。盐胁迫下6个桑树品种均能通过提高脯氨酸量来适应盐胁迫。在高浓度盐分胁迫下, 6个桑树品种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在胁迫的初期呈明显上升这说明盐分胁迫初期,桑树体内可以通过产生游离的脯氨酸借以维持各器官较强的渗透能力,以提高对盐分胁迫的适应性。随盐分浓度增大,桑树幼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下降,而细胞间CO_2上升,Pn降低主要受非气孔因素控制。试验期间,CK处理下与0.2%盐分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差异不显着,在0.3%、0.4%盐分胁迫对净光合速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盐胁迫下,光强和CO2浓度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桑树幼苗的Pn,促进光合作用。不同盐离子在6个桑树品种中,Na~+含量最多,Na~+的大量吸收积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K~+、Cl~-等矿质元素的吸收,从而使桑树幼苗导致单盐毒害、营养失衡。可见,桑树幼苗产生的盐害可能主要是由单盐离子毒害引起的。盐分胁迫下,6个桑树品种中叶中Na~+含量最多,茎次之,根系中含量最少,叶片是桑树受盐分伤害的主要部位。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根系活力7个指标衡量苗木抗盐性大小的可靠指标,其他指标作为参考指标,进行综合评价。6个桑树品种的抗盐性能力大小排序为:鲁插1号>农桑12号>昂绿1号>湖桑32号>昌盛>桂桑优12号。
张金凤[4]2004年在《盐胁迫下8个经济林树种苗木反应特性的研究》文中指出本试验通过盆栽控盐的方法,对桃、樱桃、无花果、桑、枣、石榴、花椒和海棠 8 个经济林在盐胁迫下的生长及生理生化表现进行了测定。并对各参试树种的耐盐机理及抗盐性大小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盆栽观察结果表明 8 树种抗盐能力不同,其抗盐性大小顺序为海棠>石榴、花椒>桑、枣>无花果、樱桃、桃。将此抗盐性等级作为该次试验中8 树种抗盐性大小的标准,用于抗盐性大小和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分析。8 种非盐生经济树种的光合作用对盐胁迫反应非常敏感,低盐胁迫下气孔关闭,净光合速率降低。但 Ci 分析表明气孔关闭不是导致净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子。盐胁迫使 8 树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色素降低对于大多数树种来说发生在重盐胁迫水平上。但耐盐性最高的海棠叶片色素不稳定,叶绿素在低盐胁迫水平上就比对照明显降低,其净光合速率降低可能与之相关。叶绿素比叶黄素对盐胁迫的反应更敏感,叶绿素稳定性与树种抗盐性等级大小无明显相关。脯氨酸是非盐生植物对盐胁迫响应的一种普遍性渗透调节和保护物质,盐胁迫后 8 树种叶片内脯氨酸含量明显增高,脯氨酸相对增量大小与树种抗盐性成明显负相关。对于非盐生树种来说,同样重盐胁迫条件脯氨酸相对上升量是反映树种受害程度的指标,作为耐盐性指标不合适。盐胁迫后在 8 树种可溶性糖含量无明显变化,其作为渗透调节物质作用不明显。盐胁迫后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桑树叶片内下降,枣树叶片内升高,其他6 树种上无明显变化。盐胁迫能诱导一些新蛋白合成,但是盐胁迫后可溶性蛋白相对增量大小与树种抗盐性大小无明显相关。盐胁迫导致 8 种非盐生树种细胞膜透性增大,细胞膜发生过氧化作用,自由基清除系统酶中 POD 活性普遍升高,而 SOD 的保护作用不明显。大多数树种叶片细胞膜受害反应发生在重盐胁迫胁迫水平上,但是花椒叶片细胞膜对盐胁迫反应敏感,在低盐胁迫后膜透性明显增大。除花椒外,盐胁迫促进其他7树种叶片 NR 活性升高,花椒 NR 活性降低。盐胁迫下 8 种非盐生树种根部和叶片积累 Na+,根部积累 Na+优先于叶片,使 Na+保留在根部,减轻了对地上部分的毒害。枣树根部在轻盐胁迫 1
郝胜大[5]2009年在《盐胁迫对木兰科树种和杨梅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采用盆栽法,研究了阔瓣含笑、金叶含笑和乐东拟单性木兰3个木兰科树种及东魁种和荸荠种2个杨梅品种在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后,其光合作用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盐胁迫第5天时,供试树种(品种)叶片细胞膜透性与对照相比均显着增加(p<0.05),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Pn、Gs和蒸腾速率均降低,降低的幅度在不同树种(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值法对供试树种(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耐盐性强弱顺序为:荸荠杨梅>东魁杨梅>乐东拟单性木兰>阔瓣含笑>金叶含笑。2.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和程度的加深,金叶含笑、阔瓣含笑和乐东拟单性木兰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和POD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SOD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Pn、WUE、Fv/Fm和ΦPSⅡ均降低;盐胁迫初期3个树种Ci均呈上升趋势,Gs下降,后期阔瓣含笑和金叶含笑叶片Ci持续升高,说明整个盐胁迫处理期间,Pn下降主要是由于非气孔因素,乐东拟单性木兰在高浓度处理第5天后Ci降低,Gs缓慢上升,此时主要是气孔限制;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也反映了盐胁迫处理后,3个树种叶片PSⅡ均受到抑制,光合机构受到损坏;乐东拟单性木兰在低盐浓度和高盐浓度胁迫期间表现的耐受性均比阔瓣含笑和金叶含笑强。3.盐胁迫使得乐东拟单性木兰叶片Pn、Gs和WUE下降,Ci上升,通过Ci的上升和Gs的下降可知非气孔限制是其Pn下降的主要因素,Fv/Fm和ΦPSⅡ在低盐浓度处理时无明显下降,在高盐浓度处理时明显下降;快速光曲线显示高盐浓度处理时初始斜率α显著下降,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半饱和光强变化不显着,因此盐胁迫引起乐东拟单性木兰光合作用的下降可能与捕光能力和高盐浓度时产生的光抑制有关。
夏尚光[6]2005年在《美国岩榆的引种育苗技术与耐盐耐旱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植物在水分胁迫和盐分胁迫下的生理特性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乡土树种白榆和自美国引种的岩榆、南方岩榆3 树种种源进行了育苗试验,在温室条件下对该3 种la 生榆树苗进行盐分和水分胁迫盆栽试验,定期测量耐盐耐旱的生理生化指标,然后分析研究,最后对它们的耐盐耐早性进行综合评定。l. 在对岩榆、南方岩榆和白榆进行育苗试验过程中,分别对3 个树种苗期物候特征、高生长、地径生长规律、抗病虫害能力、根抵抗外力能力等进行研究得出:1a 生岩榆、南方岩榆地径生长量、根的抗拉强度均大于白榆:但苗高生长量和抗某些病虫害能力不及白榆;岩榆、南方岩榆春芽萌动期、种子发芽时间、秋季落叶时间均比白榆晚约2-3 周左右: 它们的平均分枝角在60 左右,而白榆平均分枝角在65 一70 之间。2.对上述3 种la 生盆栽榆树苗分别进行7 个盐分水平处理CK(0.0%)、A(0。1%)、B(0.2%)、C(o.3%)、D(0.4%)、E(0。5%)和F(0.6%),设6 个重复。定期测定包括叶片中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叶绿素、电导率、存活率以及盐分胁迫下的光合作用等生理指标。研究表明:1)随着盐分浓度的提高和时间的推移,3 种榆树叶片中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电导率呈增大趋势,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净光合作用和存活率也下降明显。2)盐浓度高低和作用时间长短对3 种榆树的生长有显着的影响。在盐分浓度为0.1%一0。2%时,岩榆、南方岩榆生长势表现比对照更强;白榆表现在0.1%一0.4%的盐分浓度下正常生长,岩榆、南方岩榆表现在0.3%--0.5%的盐分浓度下正常生长,在0.6%情况下仍有部分苗木存活,但白榆已全部死亡。3.对上述3 种la 生盆栽成活的榆树苗进行6 个梯度的水分胁迫处理,分别为6d、12d、18d、24d、30d 和40d 不供水。设6 个重复,定期测定包括叶片中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土壤含水率、叶片相对含水率、叶绿素、叶片相对电导率、存活率以及田间部分时段的光合作用等生理指标。研究表明:1) 随着水分梯度的提高和时间的推移,3 种榆树叶片中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电导率、膜透性呈增大趋势,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作用能力呈下降趋势,土壤含水率、叶片相对含水率、存活率也明显下降。CAl 活性呈上升趋势,不同树种各种指标的上升及下降幅度不同,这对于喀斯特地区的植被恢复树种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水分胁迫梯度高低和作用时间长短对3 种榆树的生长有显着的影响。3 种榆树苗均表现出较强的耐旱性,但岩榆、南方岩榆生长势表现比白榆更强;白榆表现在连续50天不浇水的情况下正常生长,岩榆、南方岩榆在连续60 天不浇水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存活。最后,应用隶属函数法和和坐标综合法分别对叁种榆树的耐早、耐盐性进行综合评定, 结果表明:岩榆、南方岩榆和白榆均表现有较强的耐旱耐盐性,但它们俩俩之间仍存在较明显的差异。3 种榆树的耐盐性排序为:岩榆>南方岩榆>白榆:3 种榆树的耐旱性排序为: 岩榆>南方岩榆>白榆。可见,岩榆、南方岩榆均适宜在我国引种栽培,尤其可作为石灰岩山区植被恢复的首选生态型参考树种。
朱振贤[7]2007年在《几种主要造林树种盐胁迫响应及耐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通过盆栽控盐的方法,对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墨西哥落羽杉(Taxodium mucronatum)、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香椿(Toona sinensis (A.Juss.) Roem)、楸树(Catalpa bungei C. A. Mey.)、北美红栎(Quercus rubra L. )、常绿白蜡(Fraxinus griffithii )7个树种在盐胁迫下的生长及生理生化表现进行了测定。并对各参试树种的盐胁迫响应、耐盐机理及抗盐性大小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盆栽观察结果表明7树种抗盐能力不同,其抗盐性大小顺序为:刺槐、墨西哥落羽杉>日本柳杉、香椿、楸树>北美红栎、常绿白蜡。盐胁迫抑制了树种的相对高生长量和相对地径生长量。盐胁迫下,5个阔叶树种气孔关闭,净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减少,但胞间CO_2浓度呈上升趋势,其Fv/Fm、Fs、Fv’/Fm’、ETR、ФPSⅡ值均降低。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以及胁迫时间的延长,细胞膜透性增大,MDA含量增加,自由基清除系统酶中SOD的保护作用不明显,叶片的相对水分亏缺和脯氨酸的含量呈上升趋势。树种根部和叶部Na~+、叶部的K~+、Mg~(2+)和Ca~(2+)含量增加。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耐盐性相对较低、受盐害症状较明显的常绿白蜡和北美红栎的各指标的变化较为明显,而耐盐性较好的刺槐和墨西哥落羽杉的各指标则较稳定。各树种盐胁迫响应不同,其耐盐机理各异。刺槐叶中Na~+的增长明显小于根中的增长,这表明根吸收的Na+很少量地向地上部分运输,其耐盐机制以避免盐为主。同时在盐胁迫过程中积累大量脯氨酸,来平衡渗透调节,减少水分亏缺,维持细胞膜的结构。墨西哥落羽杉对照处理下根部的Na+含量较其它树种高,有较好的盐适应性,并且在盐胁迫时通过控制根部对Na+的吸收,从而减少对植株的伤害,维持膜系统的稳定。日本柳杉、香椿和楸树在盐胁迫过程中通过分解可溶性蛋白来增加脯氨酸作为渗透调节物质,维持膜的结构,减少水分亏缺,减轻盐害程度。常绿白蜡和北美红栎对盐胁迫敏感,耐盐性较差。7个树种耐盐性用坐标综合评定法结果表明:墨西哥落羽杉>刺槐>日本柳杉>香椿>楸树>北美红栎>常绿白蜡。聚类分析法结果表明:第一种类型是刺槐和墨西哥落羽杉,耐盐性较强,能够适应较高的盐度。第二种类型是香椿、楸树和日本柳杉,耐盐性中等。第叁种类型是常绿白蜡和北美红栎,耐盐性比较弱。
许晖[8]2014年在《天津滨海地区耐盐杨树田间试验生长效果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在天津滨海地区开展杨树田间对比试验,对生长指标进行了连续观测,并对不同试验地环境条件下各栽植品种的生长效果进行对比,同时测定了不同品种杨树的叶绿素含量变化,探究它们在天津滨海地区盐碱地上的生长规律及适宜的生态条件,筛选适合天津滨海地区生长的耐盐杨树新品种,最后通过对栽植后土壤环境变化的评价,分析种植耐盐杨树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从而为天津滨海地区耐盐杨树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论如下:(1)在盐分含量分别为0.35%和0.39%的地块上,JY-17、JY-24、JY-26、JY-27、JY-31、JY-36、JY-42的造林保存率达到100%;在含盐量0.35%地块上,因为盐碱化水平比0.39%地块轻,树木的总体生长状况显着优于0.39%地块,方差分析表明各杨树品种的生长状况差异明显,平均树高变动在4.17~7.01m之间,平均胸径变动在3.16~5.98cm之间,平均冠幅变化范围为0.72~2.40m,从年均生长量指标分析,有20个品种的树高生长量超过了1.0m/年,有13个品种的胸径增长量超过了1.5cm/年;在含盐量0.39%地块上,平均树高变动在3.39~6.00m之间,平均胸径变动在2.71~6.52cm之间,平均冠幅变动为0.92~2.96m,从年均生长量指标来看,有16个品种的树高生长量超过了1.0m/年,个别品种表现突出,有11个品种的胸径生长量超过了1.5cm/年。(2)在土壤含盐量分别为0.35%和0.39%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不同杨树品种在造林保存率、树高、胸径和平均冠幅的生长量的比较显示,各生长指标具有显着的差异性,说明各品种在天津滨海地区进行种植表现出了不同的生态适应性。通过隶属函数法进行计算,综合考量筛选出了6个表现突出的高抗优良品种,分别是:JY-27、JY-44、JY-24、JY-18、JY-26、JY-36,在天津盐碱地区应予以优先推广应用。(3)选取测定青杨派JY-44,黑杨派JY-26、JY-21、JY-17、JY-18,白杨派JY-42在7-10月份叶绿素含量的变化,随着季节的变化,叶绿素含量大致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含盐量0.39%地块上的叶绿素平均含量要高于含盐量0.35%地块;不同派系耐盐杨树的叶绿素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青杨派<黑杨派<白杨派。(4)通过测定造林叁年后土壤环境的变化,种植耐盐杨树后可以使土壤pH值略有下降,含盐量明显降低,有机质含量也有所提高,K+、Na+、Cl-、SO42-的离子含量有所降低,CO32-含量增加,但Ca2+和Mg2+的含量无明显变化。(5)为了达到田间试验的效果,使耐盐杨树的生长具有较好的重现性,进行了局部改土试验区的栽种。经过叁年的生长对比,同一品种进行的不同改土试验条件下,排名依次为JY-33加肥、JY-33加沙加肥、JY-33加沙、JY-33;在相同改土条件下的各品种JY-24、JY-26、JY-33、JY-52、JY-10生长表现较好,与田间试验地结果一致,验证了树种的较高耐盐程度。
范玲玲[9]2008年在《四种柃属植物(Eurya)的耐盐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翅柃(Eurya alata)、柃木(Eurya japonica)、格药柃(Eurya muricata)、滨柃(Eurya emarginata)两年生苗为研究对象,对它们在不同NaCl浓度下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比较分析。结论主要如下:(1)低、中盐浓度对滨柃、柃木的高生长及生物量累积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盐浓度对四种植物具有抑制作用。滨柃在各盐浓度下全部存活,柃木在高浓度下有少许死亡,翅柃在高浓度下存活率45%,格药柃在高浓度下全部死亡。(2)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各树种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含量总体均呈下降趋势,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波动变化。(3)在各盐浓度、各胁迫时期四个树种的质膜透性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滨柃变化趋势平缓,格药柃的质膜透性大幅度增大。各树种的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质膜透性一致。随着胁迫时间的持续,柃木和滨柃的SOD活性在各浓度下均呈缓慢上升趋势,且滨柃的上升幅度大于柃木;格药柃与翅柃呈“上升—下降”趋势。翅柃、格药柃在各盐浓度下,各时期的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柃木在胁迫过程中呈“升—降—升”趋势;滨柃在各时期脯氨酸含量先下降再上升。在低盐浓度下,可溶性糖含量在盐胁迫初期先升高,然后随着胁迫的持续而下降;在中、高浓度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在初期降低,而中期迅速升高,其中以滨柃可溶性糖的水平最高而格药柃最低。格药柃茎截留Na+的能力差及根中高水平的Ca2+是其不耐盐原因。柃木和滨柃离子含量较其它树种变化平稳,维持较好的营养平衡,而不耐盐的格药柃则维持矿质营养平衡的能力较差。(4)盐胁迫能提高滨柃叶肉细胞质膜和液泡膜上ATPase的活性,而柃木酶活性虽提高但表现不明显。(5)综合分析,得出四个树种的耐盐能力大小排序为:滨柃>柃木>翅柃>格药柃。
吴丽云[10]2006年在《盐胁迫下刺槐混交林土壤水盐运动、土壤养分及土壤酶变化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20年生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混交林(刺槐臭椿混交林、刺槐白榆混交林、刺槐绒毛白蜡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大田试验(试验I)通过跟踪采集一年混交林及其纯林中五个层次(0-20、20-40、40-60、60-80、80-100cm)的土壤并进行含水量和含盐量的测定,研究了混交林中水盐的年动态变化规律;同时对混交林及纯林土壤分别在4、6、8、10月份采集根际土和林地土并进行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测定,研究了混交林及其纯林中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差异及其相关性。盆栽试验(试验II)采取刺槐纯栽、刺槐臭椿混交、刺槐白榆混交、刺槐杨树混交、刺槐绒毛白蜡混交的方式,通过持续加盐进行盐胁迫试验,研究盐胁迫对刺槐及其混交树种的生长、光合及其渗透调节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试验I:刺槐纯林及其混交林中树木生长状况、水盐年运动变化规律及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存在差异。分析结果如下:从树木生长状况来看,刺槐生长效益的大小排序为刺槐绒毛白蜡混交林>刺槐臭椿行状混交林>刺槐臭椿块状混交林>刺槐纯林>刺槐白榆混交林。刺槐纯林及混交林中水盐运动的总体规律是:伴随着雨季的来临,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表现出两个高峰阶段,即6-8月份和11-12月份水分含量较大,相应的此时土壤盐分含量也达到低峰阶段,纯林与混交林相比,混交林中土壤水分含量略大而盐分含量略小,具体混交林略有差异:刺槐绒毛白蜡、刺槐臭椿混交林较好,刺槐白榆混交林次之。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季节变化为4月<6月<8月<10月,有机质含量在土层中的分布是随着土层深度的逐渐加深而逐渐减少,即根际土>非根际土(林地土0-20cm>林地土20-40cm)。混交林有机质高于纯林,主要是刺槐的作用。刺槐混交林中,以刺槐绒毛白蜡混交
参考文献:
[1]. 盐胁迫下13个树种反应特性的研究[D]. 李国雷. 山东农业大学. 2004
[2]. 白蜡等4个树种盐胁迫下生理生化反应的研究[D]. 吕廷良. 山东农业大学. 2010
[3]. 盐胁迫下6个桑树品种反应特性研究[D]. 宋尚文. 山东农业大学. 2011
[4]. 盐胁迫下8个经济林树种苗木反应特性的研究[D]. 张金凤. 山东农业大学. 2004
[5]. 盐胁迫对木兰科树种和杨梅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D]. 郝胜大. 南京农业大学. 2009
[6]. 美国岩榆的引种育苗技术与耐盐耐旱特性研究[D]. 夏尚光. 南京林业大学. 2005
[7]. 几种主要造林树种盐胁迫响应及耐盐机理研究[D]. 朱振贤. 南京林业大学. 2007
[8]. 天津滨海地区耐盐杨树田间试验生长效果的研究[D]. 许晖. 天津理工大学. 2014
[9]. 四种柃属植物(Eurya)的耐盐性研究[D]. 范玲玲. 南京林业大学. 2008
[10]. 盐胁迫下刺槐混交林土壤水盐运动、土壤养分及土壤酶变化规律的研究[D]. 吴丽云. 山东农业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