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与共产国际(论文文献综述)
石蕾[1](2021)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农村社会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社会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大的事业,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的最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也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局部执政的重要实验基地。在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谱写了中国革命和社会治理的壮丽史诗,其成功的经验和曲折的探索,值得后人认真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进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生治理,探讨其经验和启示。文章首先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大环境着手,全面地分析中央苏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思想基础、现实基础。其次文章介绍了中央苏区农村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从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四个角度作了全面的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中央苏区的农村社会治理是比较成功的,它在提高生活水平、提高农民思想觉悟、培育良好生活习惯、稳定社会秩序等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治理经验不足,受到“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路线的影响及盲目听从共产国际的指导,这导致苏区的农村社会治理过程较为曲折和艰辛。尽管如此,中央苏区的农村社会治理仍然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如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对苏维埃政权的领导,全面引领社会治理的开展;在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工作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治理的全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当代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治理工作的发展也可以从中央苏区农村社会治理的经验中得到启示。基层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以社会调查为基础,时刻关注民情民生,以农民为中心,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从而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农村社会治理必须多方发力,为了充分发挥农民在基层自治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着力于提高村民自治治理能力。新时代农村社会治理更要发挥法治的根本作用,在法治的基础上再通过德治引领农村社会新风尚。
郝丹梅[2](2020)在《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张闻天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张闻天早年投身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经过五四时期先进思想的洗礼,张闻天在“五卅”运动的革命风暴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他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和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革命生涯。延安时期是张闻天革命生涯中的重要时期。张闻天领导和参与党的各项重大工作实践,为实现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转变,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为这些历史贡献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撑,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宝库。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思想来源、时代的实践需求和良好的个人条件。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加强党员队伍思想建设、清除“左”右倾路线错误,实现全民族抗战的理论武器,是张闻天长期坚持理论学习和担任领导工作丰富经验积累的必然结果。张闻天的思想认识在经历遵义会议前的重要转变的基础上,经过延安整风运动的进一步反思,最终转变到以毛泽东为代表和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正确轨道上来。张闻天的思想转变为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张闻天在党内职务的变动促成了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重心转变。遵义会议至六届六中全会前,张闻天在党内“负总责”,决定了这一阶段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主要围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而展开;六届六中全会后,张闻天兼任中央宣传部部长和干部教育处处长,因而这一阶段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主要以理论宣传和干部教育为中心来进行。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主要依托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等干部院校,借助《斗争》《解放》《共产党人》等报纸刊物,采用报告发言,利用《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马列经典着作、中级读物和辅助读物等教材文本为实践载体,在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原则、党的绝对领导的党性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原则下,运用说服教育、实践锻炼、自我批评等重要方法,形成了以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内容,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为根本出发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心任务,坚持路线和策略教育为主线的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丰富内涵。延安时期张闻天不仅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理论,而且将其贯穿于党建工作、军队工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文化运动、青年运动等诸多重要实践领域,为推进党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在指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呈现出科学性、务实性、前瞻性的理论特色。这一理论不仅在丰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充实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宝库、推进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三个方面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而且对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今天,在经济全球化越发深入,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国际背景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内背景下,立足新的时代要求,借鉴延安时期张闻天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应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守党的中心任务,四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从而为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魏婷婷[3](2020)在《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的群众动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纵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坚持群众路线并深入动员群众,一直是我党克敌制胜、勇往直前的重要法宝。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群众动员?群众动员有何规律和方法?这些问题值得学界深入探讨。本文对中央苏区时期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问题的研究,正是基于对此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群众动员是以一定社会历史机缘为背景的。在一定的组织基础和动员条件下,通过组织领导并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为实现整体利益或满足群众生存和发展需要,实施一系列有目标、有组织、有宣传、有队伍的活动。中央苏区粮食运动是我党在革命重要关头发动的大规模的动员群众参与粮食生产、收集等系列农业生产活动。该运动也是我党审时度势,整合有利资源,有组织、有目标的运用动员方法和手段引导群众参与根据地建设以巩固革命政权为目的的活动。这一系列的群众动员对当时苏区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考察了粮食运动的具体过程,阐述了粮食运动和群众动员的历史意义;还借助社会动员理论对粮食运动中的群众动员问题做了全面分析。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时期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动员理论虽然尚不完备,但在粮食运动中却表现出卓越的动员能力和领导能力。其在动员过程中塑造动员主体凝聚力和信服力、全方位动员群众等举措为中国革命事业提供了积极的经验。研究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的群众动员问题,为我们今天做好群众工作提供重要的启示意义。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党为做好群众工作并有效地组织和动员群众就必须做到:注重动员主体的自身建设,增强动员的信服力和凝聚力;重视动员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完备的动员系统和组织架构;充分尊重动员客体,切实考虑动员客体的利益诉求;动员宣传要因客体而异;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动员客体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李志龙[4](2020)在《中央苏区党的土地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央苏区党的土地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带领广大农民在中央苏区制定并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历史演进的逻辑起点,在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历史地位。中央苏区党的土地政策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通过实施中央苏区土地政策,实现了革命根据地内土地制度由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向农民土地所有制的转变,对革命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囿于历史局限,中央苏区党的土地政策也存在一些不符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中央苏区党的土地政策的背景条件、历史回视、主要内容、目标原则及特征等展开研究,以期从唯物辩证的立场审视中央苏区党的土地政策,总结出现实启示,从而为当前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土地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中央苏区党的土地政策研究的逻辑在于:引言部分主要概括了中央苏区党的土地政策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第一部分阐述中央苏区党的土地政策制定并实施的背景条件。主要包括土地革命的开展及深入,中央苏区经济社会状况,共产国际的影响。第二部分论述中央苏区党的土地政策的历史回视。中央苏区党的土地政策历经土地政策的酝酿及初步制定、土地政策的调整和土地政策的进一步调整的发展过程。第三部分分析中央苏区党的土地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土地没收政策、土地分配政策和土地税收政策。第四部分阐释中央苏区党的土地政策的目标原则及特征。党在中央苏区土地政策的目标是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巩固红色革命政权和巩固工农联盟;原则是农民所有原则、公平原则和阶级原则;特征是革命性、人民性和动态性。第五部分阐明中央苏区党的土地政策的评析和现实启示。通过评析中央苏区党的土地政策,揭示出现实启示,即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保障农民利益为基点;重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旨归。
刘悦悦[5](2020)在《植入与演化 ——“苏维埃”话语的产生、演变和发展》文中研究说明“苏维埃”即“Совет”,是一个音译词。词起源于苏联,因此是在苏联本土文化中形成的。“苏维埃”在十月革命之后传入了中国,在异质文化中发展,并且成为中国政治中的主要政党话语。其发展和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指苏维埃作为一个异文化概念,如何在植入中国文化后与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与政党实践的相互融合的过程。“苏维埃”引入中国后,其发展变化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首先面临的就是“苏维埃”代表的是一种无产阶级的专政思想中的“专政”如何为广大知识分子以及广大民众接受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代表者李大钊、陈独秀等知识分子在引入前和引入初期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清末中国国门洞开,中国知识分子一直都在寻找殖民国家优于中国的原因,究其根源,知识分子认为主要是因为西方自由民主的文化。因此学习和引入西方文化成为主要的潮流,也正是这一潮流给中国知识分子后期接受“苏维埃”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做好了思想铺垫。引入西方自由民主思想过程中,政治上最突出的是学习西方议会制度,以及构建议会制度的民主思想基础。而“苏维埃”是一种无产阶级的议会制度,代表的是无产阶级当家做主的思想,而其专政也只是针对压迫阶级的专政,因此陈独秀将其理解为“开明专制”,“苏维埃”迅速获得了思想上的合法性,在张君劢音译为“苏维埃”之后,植入和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话语。“苏维埃”在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即写入的党章,但是在1927年八七会议之后才明确树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旗帜。主要是因为期间的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响应“国民革命”的口号,原本反对资产阶级为代表的剥削阶级的“苏维埃”话语被联合大小资产阶级的“国民革命”话语取代,“苏维埃”话语处于蛰伏期,但是随着中国共产党对革命认识的深入,逐渐将无产阶级领导“国民革命”推上话语的前沿。倡导国共合作的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反对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随之破裂,共产党遭受国民党残杀,中国共产党被迫重新树立“苏维埃”的旗帜,模仿苏联模式,走上了中共自己的道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绝大多数人认可苏联的模式,寄希望于通过走苏联相同的城市道路获得中国苏维埃革命的胜利。以李立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是因为坚持教条主义,通过激进的方式,企图获得大城市的苏维埃政权,强调革命的高潮来临,未正确分析中国的具体国情而盲动,最终使得苏维埃革命损失惨重。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坚持的是农村的苏维埃道路,通过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红军,以武装扩大农村苏维埃政权,最终获取苏维埃革命的胜利。鉴于中国革命的形势以及朱毛实践的胜利总结,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向农村道路偏转,“苏维埃”革命道路实际上实现了归一化。但是由于王明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未正确认识共产国际的本意,中国苏维埃革命走了很多的弯路之后才最终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华民族意识到民族危机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开始致力与联合战线,从最初的排斥蒋介石集团的联合战线宣传到最后的联合蒋介石的统一战线宣传,与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阶级的蒋介石国民党政权相对立的工农“苏维埃”话语也随之终结,国共联合抗日,“中华民主共和国”成为唯一的宣传口号。
方华[6](2020)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全体人民精诚团结、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落脚点。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充分肯定了以“文化建设促进人民精神团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显着优势”,作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重要部署,并且强调:“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被提升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离不开既有的思想资源和实践基础,离不开对党领导文化建设历史及经验的研究和总结。抗战时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党领导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党领导的文化建设,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总结其历史经验及当代价值,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引言部分,概括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依据、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问题。文章的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和考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条件,阐明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二部分从理论探索和理论形成两方面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理论进行研究。在理论探索方面,文章梳理了党对于科学化、大众化、民族化文化思想的理论探索,分析抗战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并最终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在理论形成方面,文章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及最终形成进行分析研究,阐明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在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事业中的指导作用。第三部分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实践进行研究和梳理。分别从党在扩大文化队伍、开展抗战的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学术研究、进行党内文化建设、加强党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化工作等方面,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具体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四部分对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进行总体分析和评价,阐明了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历史贡献,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抗战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阐明了这一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经验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事业中的价值体现及重要启示。
赵灵飞[7](2020)在《中央苏区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的力量源于基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的局部执政尝试和伟大预演为新中国执掌全国政权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期间更是一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史。党在中央苏区时期对基层组织建设进行实践探索,产生了一些理论,积累了一些经验。历史的经验是给当下实践提供经验的借鉴典范。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迫切需要汲取党的建设发展的历史经验,本文从历史的角度,以中央苏区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的前提下总结和把握这个时期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背景、历史实践、特征和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启示。对新时代继续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党建设的更加坚强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苏区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在艰难险恶的环境下开展的,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有益途径,勇于创新方式方法,坚决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更加有力。同时,中央苏区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还体现出为革命战争服务,具有鲜明的革命性、进行的曲折性和极大的开拓性,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相关概念界定。第二部分为文章主体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央苏区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背景、历史实践、特征和成效、存在的问题和为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的启示。第三部分则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
陈静[8](2020)在《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要求党员干部注重提升政治能力。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就形成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时期面对日益严峻的革命形势,积极开展对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教育,不断加强党的廉政建设、政治纪律建设等,使党的政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本文将党的政治建设放置中央苏区时期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来源与现实背景,认真梳理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时党的政治建设的成效与局限性,最后结合当今时代背景思考出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当代启示。第一部分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和早期党的领导人的党建思想为支撑,以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为现实基础,梳理了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来源与现实需要。第二部分回顾了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实践。主要从党的政治信仰、政治领导、政治生态和政治纪律等四个方面考察中央苏区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实践,概述了党在中央苏区时期用科学的政治理论武装头脑、如何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本领和加强党员干部纪律教育等实践和经验。第三部分总结了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成效与局限性。结合具体的历史史实,党在中央苏区时期积极发挥群团组织政治作用,开展各项政治思想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在艰难的革命过程中党内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脱离实事求是原则和偏离党内民主原则的失误。第四部分归纳了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当代启示。以史为鉴,以现实为依据,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文化,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促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巩固和发展。
徐杭燕[9](2020)在《从城市到农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变迁研究(1927-193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大革命失败后到红军长征前,即从1927年至1934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经历了多次变更,党的中心任务也多番调整,城市和农村革命路线的张力逐渐形成,国内与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中国共产党开始在革命根据地作为执政党制定和执行新闻政策。这一时期是考察中共新闻政策变迁的重要时间窗口之一。本研究以1927年8月至1934年10月间的中共新闻政策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运用列宁党报理论及政策科学的相关理论,着重分析了在中共革命力量从城市转向农村的过程中,新闻政策在制定和执行方面发生的变化,并进一步探究这些变化背后的复杂动因。研究发现,这一阶段的中共新闻政策是自大革命失败以来,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和新闻统制的背景下,对党的新闻事业进行系统化的组织和规范。新闻政策制定的理念主要来源于苏联和共产国际。中共新闻政策的变迁具有连续性与突变性交织共存的特点。这一时期,新闻政策的历史特征是党性持续增强,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党报系统不断发展,全国发行网和通讯网走向健全。但随着党内“左”倾趋势的不断发展,中共在新闻政策上过度依赖共产国际的指令和苏联模式,开始变得僵化与教条,还未能与中共的革命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刘恒[10](2020)在《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包括运用和发展两个方面,运用是指首先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中国实际,其次它是中国的,必须使之具有中国作风和气派。发展是指马克思主义要与时俱进,就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经验上升为理论,形成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很多不同的阶段组成,每一历史阶段的理论或实践都为下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开拓奠定了基础。长征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转折点。这一时期不间断的行军作战状况,使得成文的理论成果鲜见,实践历程最为凸显,进而积累了大量经验,特别是毛泽东总结出的党的“三大法宝”,历经长征实践的反复磨练,锋利了领袖们的思维,在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中反思和总结着经验,为把这些经验上升为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宝贵的积累。长征独特而复杂的实践历程,为后续延安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成熟和飞跃奠定了坚实的经验基础。本文以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经验为主题,循着从历史考察到现实思考的理路,通过回顾、梳理和研究长征时期的历史,对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一个较为全面的审视,着重系统梳理和深刻总结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经验,进而发掘其当代价值,力图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缘起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之处,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必要的说明和阐释;第二部分系统梳理和总结了长征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成果、严重曲折与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三部分着重探究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经验,从长征时期最为突出的统一战线工作、军事工作与党的建设三个方面归纳概括。第四部分充分发掘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经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二、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与共产国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与共产国际(论文提纲范文)
(1)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农村社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创新点 |
1.4 基本概念及界定 |
1.4.1 土地革命时期 |
1.4.2 中央苏区 |
1.4.3 农村社会治理 |
第二章 中央苏区农村社会治理的历史条件 |
2.1 历史背景 |
2.1.1 国际背景 |
2.1.2 国内背景 |
2.2 思想基础 |
2.3 现实基础 |
2.3.1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
2.3.2 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
第三章 中央苏区农村社会治理的举措 |
3.1 加强制度建设,实行民主政治 |
3.1.1 加强基层党建,壮大基层力量 |
3.1.2 实施民主选举,实现民主参与 |
3.1.3 健全法律制度,实行民主监督 |
3.2 变革生产关系,发展农村经济 |
3.2.1 开展土地革命,落实土地分配 |
3.2.2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发展农业生产 |
3.2.3 开展劳动互助合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
3.3 普及文化教育,发展农村文化 |
3.3.1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
3.3.2 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
3.3.3 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
3.4 解决社会问题,营造良好环境 |
3.4.1 解决宗族及会匪,改善农村风气 |
3.4.2 提供社会保障,维护苏区社会稳定 |
3.4.3 提倡妇女解放,增添革命力量 |
第四章 中央苏区农村社会治理的成效评析 |
4.1 中央苏区农村社会治理的成效 |
4.1.1 提高农民政治觉悟,壮大革命力量 |
4.1.2 保障农民基本权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
4.1.3 推动文化教育发展,提高农民思想觉悟 |
4.1.4 创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 |
4.2 中央苏区农村社会治理的不足 |
4.2.1 思想理论水平有待提高 |
4.2.2 “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 |
4.2.3 听从共产国际的盲目指导 |
第五章 中央苏区农村社会治理的经验和启示 |
5.1 中央苏区农村社会治理的经验 |
5.1.1 改善民生是农村社会治理的首要任务 |
5.1.2 坚持党的领导是农村社会治理的方向保证 |
5.1.3 保障农民基本权利是农村社会治理的根本准则 |
5.1.4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农村社会治理的基本要求 |
5.1.5 健全法律制度是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依托 |
5.2 中央苏区农村社会治理的启示 |
5.2.1 以农民为中心,时刻关注民情民生 |
5.2.2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
5.2.3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村民自治能力 |
5.2.4 以社会调查为基础,坚持群众路线 |
5.2.5 加强法治和德治,注重民风体系建设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张闻天研究成果的介绍 |
1.2.2 关于张闻天思想的研究述评 |
1.2.3 关于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形成条件 |
2.1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 |
2.1.1 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理论 |
2.1.2 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理论 |
2.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时代需求 |
2.2.1 实现全民族抗战时代任务的需求 |
2.2.2 加强党员队伍思想建设的需求 |
2.2.3 清除“左”右倾路线错误的需求 |
2.3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个人因素 |
2.3.1 扎实的理论功底 |
2.3.2 丰富的实践经验 |
3 延安时期张闻天的思想转变及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发展 |
3.1 延安时期是张闻天个人思想转变的主要时期 |
3.1.1 遵义会议前后张闻天思想的重要转变 |
3.1.2 延安整风运动是实现张闻天思想重大转变的关节点 |
3.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发展的两个侧重点 |
3.2.1 六届六中全会前聚焦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路线的确立 |
3.2.2 六届六中全会后集中于理论宣传和干部培养 |
4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重要载体 |
4.1 干部院校是集中有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 |
4.1.1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
4.1.2 陕北公学 |
4.1.3 延安马列学院 |
4.2 报纸刊物是进行广泛宣传、鼓动群众的锐利武器 |
4.2.1 《斗争》 |
4.2.2 《解放》 |
4.2.3 《共产党人》 |
4.3 报告发言是进行时政教育的主要形式 |
4.3.1 理论深刻、主题明确的会议报告 |
4.3.2 文本简短、观点鲜明的总结发言 |
4.4 教材文本是进行深入学习、系统教育的重要读本 |
4.4.1 编着《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 |
4.4.2 领导编译马列经典着作 |
4.4.3 指导中级读物与辅助读物的编辑出版 |
5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基本内涵 |
5.1 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是核心内容 |
5.1.1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地位 |
5.1.2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目标和基本原则 |
5.2 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是根本出发点 |
5.2.1 党的领导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的核心力量 |
5.2.2 民主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的组织保障 |
5.2.3 教育引导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的重要方法 |
5.3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心任务 |
5.3.1 两条战线的斗争是主要武器 |
5.3.2 中国共产党与红军领导权的争取是核心要素 |
5.3.3 文化统一战线的建立是重要方式 |
5.4 坚持路线和策略教育是主线 |
5.4.1 党的策略路线的宣传教育 |
5.4.2 革命前途的宣传动员 |
5.4.3 同错误路线作坚决斗争 |
6 延安时期张闻天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与方法 |
6.1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
6.1.1 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原则 |
6.1.2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党性原则 |
6.1.3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原则 |
6.2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 |
6.2.1 说服教育的方法 |
6.2.2 实践锻炼的方法 |
6.2.3 自我批评的方法 |
7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实践运用 |
7.1 党建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1.1 培养能够统一理论与实际的干部 |
7.1.2 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认识 |
7.1.3 党组织机构的建立 |
7.1.4 党内民主建设 |
7.2 军队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2.1 取得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
7.2.2 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大基本任务 |
7.2.3 强化政治教育,规范军队政治行为 |
7.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3.1 上层统一战线与下层统一战线的辩证关系 |
7.3.2 “抗日反蒋”向“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的转变 |
7.3.3 抵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左”倾关门主义 |
7.3.4 批评王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右倾错误 |
7.4 文化运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4.1 文化运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
7.4.2 肯定文化人与知识分子在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
7.4.3 重视文化人,培养文化人 |
7.4.4 正确指导文化团体,保障文化人利益诉求的实现 |
7.5 青年运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5.1 青年团的改造与优化 |
7.5.2 青年救国组织的指导 |
7.5.3 青年理想观的培养 |
8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启示 |
8.1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主要特色 |
8.1.1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科学性 |
8.1.2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务实性 |
8.1.3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前瞻性 |
8.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历史贡献 |
8.2.1 丰富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
8.2.2 充实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宝库 |
8.2.3 推进了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 |
8.3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现实启示 |
8.3.1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
8.3.2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 |
8.3.3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守党的中心任务 |
8.3.4 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的群众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群众动员 |
1.5.2 中央苏区 |
1.5.3 粮食运动 |
第二章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的历史前提 |
2.1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的时代背景 |
2.1.1 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并存 |
2.1.2 中国革命进入土地革命的新阶段 |
2.1.3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
2.2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的客观因素 |
2.2.1 地理环境和人口状况 |
2.2.2 社会经济状况 |
2.2.3 政治文化状况 |
2.3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2.3.2 中国共产党早期群众动员理论 |
第三章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的具体开展 |
3.1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三个阶段的动员 |
3.1.1 准备阶段的动员 |
3.1.2 具体实施阶段的动员 |
3.1.3 后期阶段的动员 |
3.2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出现的问题 |
3.2.1 劳动力不足 |
3.2.2 政策宣传不到位 |
3.2.3 机会主义屡禁不止 |
3.2.4 部分领导干部工作懈怠 |
3.2.5 查田运动的影响 |
3.3 中国共产党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
3.3.1 全方位动员人民 |
3.3.2 加大宣传力度和强度 |
3.3.3 创新群众教育模式 |
3.3.4 加强干部培训 |
3.3.5 正确引导查田运动 |
3.4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的历史作用 |
3.4.1 引导苏区群众大兴建设,改善农业发展条件 |
3.4.2 凝聚苏区群众民心,保障革命后援 |
3.4.3 打破资源封锁,储备战斗物资 |
第四章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的综合分析 |
4.1 从动员主体的动员能力角度分析 |
4.1.1 动员主体的动员理论 |
4.1.2 动员主体的动员实践 |
4.1.3 动员主体的组织性和权威性 |
4.2 从动员客体的响应度角度分析 |
4.2.1 动员客体的利益导向 |
4.2.2 动员客体的性格导向 |
4.2.3 动员客体的心理状态 |
4.3 从动员模式、动员方法和动员规律角度分析 |
4.3.1 垂直动员模式和辐射动员模式的初步运用 |
4.3.2 组织动员和实践动员等多种动员方法的配合 |
4.3.3 利益联动规律和实践强化律的融合 |
4.4 从动员阶段的运作系统角度分析 |
4.4.1 宣传与土地革命——准备阶段 |
4.4.2 组织与互助——实施阶段 |
4.4.3 巩固与扩大影响力——反馈阶段 |
第五章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的历史作用、经验和启示 |
5.1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的历史作用 |
5.1.1 改善苏区群众的生活条件,凝聚苏区群众民心 |
5.1.2 夯实苏区根据地经济基础,提供战斗物资 |
5.1.3 唤醒苏区群众阶级意识,点燃革命火种 |
5.2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的经验 |
5.2.1 重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 |
5.2.2 重视舆论宣传工作 |
5.2.3 重视党的自身建设 |
5.2.4 重视组织机构建设 |
5.2.5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
5.3 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群众动员的启示 |
5.3.1 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
5.3.2 健全舆论宣传体系 |
5.3.3 继续做好党建工作 |
5.3.4 完善组织机构 |
5.3.5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中央苏区党的土地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中央苏区党的土地政策的背景条件 |
(一)土地革命的开展及深入 |
1.国民革命失败后的革命形势 |
2.土地革命的兴起 |
3.土地革命的深入 |
(二)中央苏区的经济与社会 |
1.中央苏区的经济状况 |
2.中央苏区的社会状况 |
2.经济与社会的特点 |
(三)共产国际的影响 |
1.对土地革命的影响 |
2.对土地政策内容的影响 |
二、中央苏区党的土地政策的历史回视 |
(一)土地政策的初步制定(1927.4—1929.4) |
1.土地政策的酝酿及初步制定 |
2.初步制定期间土地政策内容 |
3.初步制定期间土地政策特点 |
(二)土地政策的调整(1929.4—1931.2) |
1.土地政策调整的因由 |
2.调整期间土地政策内容 |
3.调整期间土地政策评析 |
(三)土地政策的进一步调整(1931.2—1934.10) |
1.土地政策进一步调整的因由 |
2.进一步调整期间土地政策内容 |
3.进一步调整期间土地政策评析 |
三、中央苏区党的土地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一)土地没收政策 |
1.土地没收及所有权的政策规定 |
2.没收对象的政策规定 |
(二)土地分配政策 |
1.分配原则的政策规定 |
2.分配标准的政策规定 |
3.分配对象的政策规定 |
(三)土地税收政策 |
1.征收土地税的政策规定 |
2.使用土地税的政策规定 |
四、中央苏区党的土地政策的目标原则及特征 |
(一)中央苏区土地政策的目标 |
1.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
2.巩固红色革命政权 |
3.巩固工农联盟 |
(二)中央苏区土地政策的原则 |
1.农民所有原则 |
2.土地的公平原则 |
3.土地的阶级原则 |
(三)中央苏区土地政策的特征 |
1.革命性特征 |
2.人民性特征 |
3.动态性特征 |
五、中央苏区党的土地政策的评析与现实启示 |
(一)中央苏区党的土地政策评析 |
1.土地政策的实践成效 |
2.土地政策的问题审视 |
(二)中央苏区党的土地政策现实启示 |
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2.以保障农民利益为基点 |
3.重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
4.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旨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植入与演化 ——“苏维埃”话语的产生、演变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起源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特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苏维埃”概念的引进和阐释 |
第一节 “议会”和“民主”概念的引入 |
一、从“巴厘满衙门”到“议会” |
二、“民主”概念的早期发展:从“民主国家”到“民主思想” |
第二节 “民主”与“议会”概念的进一步发展 |
一、“民主”向“平民(劳工)主义”扩展 |
二、“议会民主”转向开明专制的“劳工专政” |
第三节 劳工专政的“苏维埃”概念的植入 |
一、“苏维埃”的观念叙述 |
二、“苏维埃”概念的公共叙述建构 |
第二章 国共合作背景下的“苏维埃”话语辗转确立 |
第一节 国共合作:由苏维埃式的“劳工联合”转向“各阶级大群众联合” |
一、“民主革命”概念的衔接 |
二、“国民革命”概念下“各阶级大群众联合’ |
三、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叙述的细微变化 |
第二节 “国民革命”中的话语分立:“各阶级大群众联合”话语摇摇欲坠 |
一、“国父之死”:三民主义话语重构 |
二、“国民革命”话语权的“抢夺”:国共正面交锋 |
第三节 国共分途:中共确立“苏维埃”的旗帜 |
一、共产国际“留恋”和“不舍”:“苏维埃”话语踯躅不前 |
二、“苏维埃”革命旗帜的树立 |
第三章 中共“苏维埃”革命话语归一化进程 |
第一节 政权话语切换:“农会”政权话语过渡到“苏维埃”政权话语 |
一、国民革命时期的农民自治团体:农民协会 |
二、国共破裂之初:“一切权力归农会” |
三、广州起义之后:“一切权力归苏维埃” |
第二节 政权话语分立:“城市中心”政权与“农村包围城市”红色政权 |
一、“苏维埃”政权话语与“城市中心论” |
二、“苏维埃”政权话语与“农村包围城市”论 |
第三节 政权话语归一化:“农村中心”战略方向的确定与实施 |
一、共产国际十月来信:革命重心向“农村为中心”方向转化 |
二、六届四中全会:“农村为中心”战略部署 |
第四节 政权话语推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苏维埃”政权话语宣传与互动 |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苏维埃”政权话语的宣传 |
二、“苏维埃”政权话语的互动 |
第四章 中共“苏维埃”话语的终结 |
第一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话语的形成 |
一、共产国际七大:季米特洛夫“统一战线”理论形成 |
二、停战议和一致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话语形成 |
第二节 苏维埃革命话语终结 |
一、“苏维埃革命”话语与“抗日统一战线”话语并存 |
二、“中华民主共和国”口号提出:“苏维埃”话语终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条件 |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背景 |
(一)日本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专制 |
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现实条件 |
(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
(二)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三)苏区的文化建设及其经验借鉴 |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 |
一、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科学化的探索 |
(一)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文化问题 |
(二)对中国新文化建设道路的思考 |
(三)以唯物辩证法作为认识一切学问的基础 |
二、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大众化的探索 |
(一)“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提出 |
(二)“左联”对文艺大众化发展的推动 |
(三)由文艺大众化向文化大众化的转变 |
三、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民族化的探索 |
(一)唤醒全民族的民族化文化意识 |
(二)提出文化民族化问题 |
(三)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
四、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任务的提出 |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正式形成 |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
第三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
一、壮大革命文化队伍 |
(一)党对革命文化队伍的关怀与领导 |
(二)陕甘宁边区文化团体的蓬勃发展 |
(三)文化团体的历史贡献 |
二、大力开展抗战的文化教育和宣传工作 |
(一)开展国防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 |
(二)进行道德建设,引领根据地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
(三)指导文艺工作,明确文艺发展方向 |
(四)重视新闻宣传,营造抗日救国舆论氛围 |
三、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学术研究 |
(一)深化马列主义理论研究 |
(二)加强哲学研究 |
(三)重视史学研究 |
(四)全面推进其它各领域社会科学研究 |
四、进行党内文化建设 |
(一)提高全党马列主义理论水平 |
(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与增强党性修养 |
(三)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五、加强党在国统区和沦陷区的文化工作 |
(一)党在国统区开展的文化工作 |
(二)党在沦陷区开展的文化工作 |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总体评价 |
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 |
(一)宣传与学习相结合 |
(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
(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
二、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历史贡献 |
(一)掀起了抗日救国的新高潮 |
(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境界 |
(三)创生出民族文化的新样态 |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理论创新 |
(二)坚持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
(三)坚持文化建设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价值取向 |
(四)坚持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四、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当代启示 |
(一)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与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相统一 |
(二)将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先进文化的现实发展相统一 |
(三)将先进文化的制度体系与文化效能相统一 |
(四)将繁荣先进文化的实践与国家的未来发展相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7)中央苏区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选题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1.中央苏区 |
2.党的基层组织 |
一、中央苏区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背景和基础 |
(一)中央苏区时期党的基层建设的历史背景 |
1.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并存的历史环境 |
2.中国革命进入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新阶段 |
3.中国革命力量逐步由城市向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 |
(二)中央苏区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社会背景 |
1.赣南、闽西的地理条件 |
2.赣南、闽西的社会状况 |
3.赣南、闽西的革命基础 |
(三)中央苏区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论渊源 |
1.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相关理论 |
2.思想铺垫: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组织的认识 |
3.理论基石:党成立以来到中央苏区形成前的实践探索 |
二、中央苏区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实践 |
(一)加强政治建设 |
1.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抓好基层班子建设 |
2.坚持民主集中制,巩固组织纪律 |
3.制定条例法规,完善制度建设 |
(二)抓好组织建设 |
1.完善基层组织设置,建立健全支部生活 |
2.抓好典型和重点,建立中心支部和模范支部 |
3.加强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壮大党的组织 |
(三)强化思想建设 |
1.重视改造非无产阶级思想 |
2.重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
三、中央苏区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特征和成效 |
(一)中央苏区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特征 |
1.革命性 |
2.曲折性 |
3.开拓性 |
(二)中央苏区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效 |
1.基层党组织迅速发展,党员人数明显增多 |
2.党支部广泛成立,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
3.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苏区干部好作风 |
四、中央苏区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问题和启示 |
(一)中央苏区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
1.上级对党的基层组织存在指导不当的问题 |
2.党的基层组织自身工作建立不起来存在的问题 |
(二)中央苏区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启示 |
1.必须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堡垒作用 |
2.必须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坚定理想信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1.中央苏区时期 |
2.政治建设 |
一、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来源与现实需要 |
(一)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来源 |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 |
2.早期党的领导人对有关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 |
(二)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现实需要 |
1.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需要 |
2.克服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的需要 |
二、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实践 |
(一)坚定政治信仰 |
1.用科学的政治理论武装头脑 |
2.执行党的政治路线 |
3.站稳政治立场 |
(二)坚持党的政治领导 |
1.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 |
2.发挥群团组织政治作用 |
3.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本领 |
(三)净化政治生态 |
1.加强政治制度的建设 |
2.批判和抵触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
3.开展党内斗争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 |
(四)严格党的政治纪律 |
1.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维护党的纪律建设 |
2.加强党员干部纪律教育 |
3.建立健全中央苏区党内纪律监察机制 |
三、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成效与局限性 |
(一)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成效 |
1.提升了大批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 |
2.提高了人民群众拥党拥军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
3.巩固了党在苏区执政的政治基础 |
(二)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局限性 |
1.“立三路线”脱离实事求是原则 |
2.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偏离党内民主原则 |
四、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的当代启示 |
(一)坚持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
(二)牢固政治根基,严肃开展党内政治生活 |
(三)传承政治风范,加强党的廉政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从城市到农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变迁研究(1927-1934)(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历史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新闻政策相关研究 |
二、中共新闻政策相关研究 |
三、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新闻事业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理论、方法与研究框架 |
一、列宁党报理论 |
二、政策科学相关理论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框架 |
第二章 1927-1931 年中共新闻政策的制定与更迭 |
第一节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新闻事业的危机 |
一、“白色恐怖”下的组织破坏 |
二、国民党的新闻统制与新闻检查 |
第二节 从公开到地下:中共新闻政策的重建 |
一、八七会议确立新的路线方针 |
二、重新制定中共新闻政策 |
三、瞿秋白与新闻宣传活动的秘密恢复 |
第三节 完善党报系统:中共新闻政策的发展 |
一、中共六大确立“争取群众”的总路线 |
二、新闻统制背景下党报系统的发展 |
三、扩展新闻政策客体 |
四、农村工作获得关注 |
五、党报系统下“立三路线”的传播 |
第四节 “集体的领导者”:中共新闻政策的强化 |
一、六届四中全会与“国际派”的出场 |
二、强化党报的领导作用 |
三、完善全国发行网 |
第三章 1931-1933 年中共新闻政策的两条战线 |
第一节 中共中央在上海的新闻宣传工作 |
第二节 中央苏区的新闻宣传工作 |
一、中央苏区的形成 |
二、红军内部的新闻宣传工作 |
三、苏区党部与苏维埃政权下的新闻宣传工作 |
第三节 过渡时期中共新闻政策的执行差异 |
一、中共中央向苏区转移的过渡阶段 |
二、上海地区与中央苏区新闻政策执行的差异 |
第四章 1933-1934 年中共新闻政策完成转移 |
第一节 中共临时中央迁入苏区 |
第二节 中共新闻政策在苏区的发展 |
一、进一步借鉴列宁的党报理论 |
二、强化苏区新闻宣传的组织建设 |
三、建立新闻人才培养办法 |
四、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
第三节 新闻政策在中央苏区的执行效果 |
一、改革苏区报刊 |
二、增强党报的组织能力 |
三、为苏区建设营造舆论 |
第四节 中央苏区新闻事业的短暂辉煌 |
第五章 1927-1934 中共新闻政策变迁的历史特征 |
第一节 中共新闻政策的党性增强 |
第二节 中共新闻政策走向系统化 |
第三节 中央苏区环境下的一次政策实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价值 |
2.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说明 |
(一)长征 |
(二)长征时期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一章 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一、长征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成果 |
(一)对中国国情的初步把握 |
(二)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初步回答 |
1.对适合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 |
2.对统一战线理论的曲折探究 |
3.对军队建设理论的波折探寻 |
4.对党的建设思想的艰难探求 |
二、长征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严重曲折 |
(一)陈独秀右倾错误与大革命的失败 |
(二)三次左倾错误与中国革命的危局 |
1.“左”倾盲动主义 |
2.“左”倾冒险主义 |
3.“左”倾教条主义 |
三、长征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一)理论主体方面:成熟集体缺乏 |
(二)思想路线方面:主观主义泛滥 |
(三)行动指南方面:理论准备不足 |
(四)实践行动方面:独立自主不够 |
第二章 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经验的基本内容 |
一、统一战线工作经验 |
(一)必须灵活运用统一战线的策略方法和原则 |
(二)必须重视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 |
二、军事工作经验 |
(一)必须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
(二)必须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 |
三、党的建设工作经验 |
(一)必须建立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 |
(二)必须采取正确的处理党内矛盾的原则和方法 |
第三章 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经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
一、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经验的历史意义 |
(一)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
(二)初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三)奠定了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指导思想的基石 |
二、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经验的现实启示 |
(一)反对主观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排除“左”和右的干扰,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三)加强党的领导,确立领导核心,依靠集体智慧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与共产国际(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农村社会治理研究[D]. 石蕾.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D]. 郝丹梅.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中央苏区粮食运动中的群众动员研究[D]. 魏婷婷.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4]中央苏区党的土地政策研究[D]. 李志龙.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5]植入与演化 ——“苏维埃”话语的产生、演变和发展[D]. 刘悦悦.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1)
- [6]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D]. 方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中央苏区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 赵灵飞.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8]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研究[D]. 陈静.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9]从城市到农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变迁研究(1927-1934)[D]. 徐杭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10]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经验研究[D]. 刘恒.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