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蜜蜂白垩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白垩,蜜蜂,幼虫,延边,雄蜂,菌丝体,蜂群。
蜜蜂白垩病论文文献综述
张大利[1](2019)在《如何防治蜜蜂白垩病》一文中研究指出张老师您好:我饲养意蜂已经有十几年了,今年春天蜂群开始繁殖时,我发现蜂群得了白垩病,而且比较严重,许多蜂箱前都有一堆石灰质样的蜂子。每年虽然也有发生,但都不是很重,但随着蜂群的发展,紧脾以后,慢慢的就好了,所以我也没当回事,但今年比较严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应该如何防治?(本文来源于《中国蜂业》期刊2019年08期)
杨春红,常志龙[2](2019)在《蜜蜂白垩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垩病是由蜜蜂球囊菌引起的真菌性传染病。在患病蜂群中,蜂球囊菌可快速蔓延,导致大幼虫和封盖的幼虫死亡,死虫表面布满白色的丝状菌,虫尸失水干燥,慢慢变成石灰状硬块,颜色由灰色逐渐变成黑色或白色,故该病又称石灰子病。白垩病对蜂群危害较大,严重时甚至可以造成一个蜂场的全部蜂群灭亡。转地养蜂,由于蜜蜂过度劳累,其抗逆性下降,蜜蜂患白垩病的几率大大增加,蜂群极易患病。2014年吉林省养蜂所在本省范(本文来源于《特种经济动植物》期刊2019年02期)
杨春红,常志光,王志[3](2018)在《蜜蜂白垩病的研究进展与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蜜蜂白垩病(bee chalkbrood disease)是Priss在1911首次发现的,是由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寄生而引起蜜蜂幼虫死亡的真菌性传染病。1981年在第28届国际养蜂大会上,正式命名为白垩病。该病1992年在我国爆发,逐渐影响了全国范围内的意大利蜂,成为影响我国蜂业发展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该病虽然得到一定控制,但危害时有发生。就白垩病的病理与防治的研究概况进行介绍,以期引起大家对该病的重视。(本文来源于《蜜蜂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马兰婷,王颖,赵光栋,胥保华,郭兴启[4](2017)在《山东省蜜蜂白垩病防控技术建议规程》一文中研究指出蜜蜂白垩病(Bee Chalkbrood Disease),又称石灰子病,是由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引起的一种顽固性真菌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蜂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蜜蜂疾病之一。自2016年以来,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蜂产业创新团队对全省17地市127家蜂场的蜜蜂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蜜蜂白垩病严重制约山东省蜜蜂产业的发展,大部分蜂场均面临白(本文来源于《山东畜牧兽医》期刊2017年11期)
黄文忠,张学锋,罗岳雄,陈华生,赵红霞[5](2017)在《蜜蜂白垩病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蜜蜂白垩病(bee chalk-brood disease)是由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引起的真菌性传染病,主要侵染对象为蜂群中抵抗力较差的幼虫,是养蜂业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全世界范围内的蜂群均有较大影响。文章就蜜蜂白垩病的研究现状,分别从该病的发生情况、发病因素、球囊菌胞外酶、蜜蜂的防御反应、分子检测、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总之,通过本文以期深入了解蜜蜂白垩病的研究现状及其发病机理,为今后更好地指导生产中科学饲养蜜蜂,做好蜜蜂病害防治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7年15期)
杨宾[6](2017)在《蜜蜂白垩病诊断与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永宁乡位于泸西县南部,距县城23km,属山地高原地形,地处低纬高原,海拔高差较大,最高海拔2234m,最低海拔870m。全乡立体气候明显,全年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0℃,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900~1100mm,种植农作物品种多样,为饲养蜜蜂提供了良好的养殖环境,产出的蜂蜜品质较高,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因此,近年来本乡不少农户通过饲养蜜蜂,出售纯正蜂蜜,以售价120~150元/kg,增加家庭收入。但在蜜蜂饲养过程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文摘》期刊2017年01期)
梁以升[7](2016)在《蜜蜂白垩病综合防制》一文中研究指出1病原导致蜜蜂白垩病的蜜蜂球囊菌属真菌界较低等的原始菌种,蜜蜂球囊菌菌丝的生长和子囊孢子的形成与其他低等菌类无异,其成熟的子囊孢子囊在条件适合的环境下破壁长出菌丝体,菌丝体的营养生长期由有丝分裂来完成。蜜蜂幼虫体表的充分暴露和大量进食使它(本文来源于《四川畜牧兽医》期刊2016年05期)
李绚,龙敏仪[8](2015)在《蜜蜂白垩病的草药防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意大利蜜蜂和蜜蜂球囊菌为主要试验材料,通过记录外界温湿度、幼虫脾的温湿度、蜂群的储蜜量和储粉量以及发病幼虫数,研究养蜂生产中白垩病发病时上述指标的变化趋势,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桧木、喜久二醇、黄藤碱和蛇床四种中草药制剂以及蜜蜂球囊菌为主要的试验材料,研究实验室条件下这四种中草药制剂对蜜蜂球囊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试验组内,外界湿度、幼虫脾温度、储蜜量与发病幼虫数之间的相关性显着;对照组内,外界湿度与发病幼虫数之间的相关性显着;在6.5%、5.0%、3.5%、2.0%和0.5%5个浓度的药剂溶液中,喜久二醇、黄藤碱、蛇床3种中草药制剂对蜜蜂球囊菌没有抑制作用;而桧木在5.0%的溶液浓度上表现出一定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蜜蜂白垩病的发病与食物储蜜量、外界湿度和幼虫脾温度有关,而蜂群的食物储备量是导致白垩病发生的关键诱发因素;桧木中草药制剂对蜜蜂球囊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家畜生态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侯丽娜[9](2015)在《延边地区蜜蜂白垩病流行病学调查及PCR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地区”地处长白山区,拥有天然的环境优势,并且也有很好的自然资源。这里有很好的椴树蜜源,并且也有多种多样的草木本蜜粉植物生长在这里。主要优质蜜源植物有椴树、胡枝子、荆条等300多种。据专家测算,按照延边地区现有蜜源面积可载蜂80万箱。目前,拥有蜂群22.4万群。蜜蜂白垩病(bee chalkbrood disease)病原为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幼虫死亡的蜂病,为重要的检疫性病害。它的孢子抗逆性很强,在花粉中存活12个月没问题,即使在干燥的环境下,也能存活15年。白垩病在国内和世界其他地方都有发生,近年在国内部分地方的蜂群中传染病发展流行特别快,随着到延边地区转地放蜂的蜂群不断增多,蜜蜂疫病传播途径和机会不断增加,传播的速度不断加快,蜜蜂白垩病已经排名延边地区蜜蜂疫病发病前叁位,严重阻碍了养蜂业的发展,并且不利于提高蜂蜜的品质和产量。这种病主要的传播媒介是水、饲料和养蜂工具等,其传播媒介多种多样,非常广泛。蜂群内部的传播主要是在内勤蜂在进行饲喂活动时,将孢子通过花粉传给了健康的幼虫使幼虫染病,而且,菌丝体也可以直接侵染健康幼虫。此病发病后控制难度高,对蜂群的危害也极大,甚至影响整个蜂群的生存,因此,白垩病流行病学研究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根据蜜蜂白垩病流行病学基础研究,初步建立了一套以PCR为基础蜜蜂白垩病分子诊断技术,该分子诊断技术具有准确、灵敏和快捷的特点,完全不依赖于典型症状,所以可用于蜂群无典型症状或症状不易发现的发病初期或处于潜伏期的病原检测。本研究为蜜蜂白垩病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筛选功能基因,并为利用PCR诊治蜜蜂白垩病奠定基础,从而推动我国特色蜜蜂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5-03-01)
王志柏[10](2014)在《蜜蜂白垩病的防治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蜜蜂白垩病又名石灰蜂子,是由蜜蜂球囊菌寄生而引起蜜蜂幼虫死亡的真菌性传染病,若不及时治疗,在2~3个月内全场多数蜂群都会染病。一经感染,不易根除,严重可导致蜂场垮掉。1蜜蜂白垩病症状一般4日龄的幼虫极易感染,雄蜂幼虫较工蜂容易感染,被感染的幼虫出现虫体膨胀并长出白色的绒毛充满整个巢房,虫体呈现六边形状,然后褶皱、变硬、发白、头部发黑,房盖常常被工蜂咬开。大量干尸状坚硬发白的虫体被拖出蜂箱门口。染病初期,不仔细检查蜂群很难察觉已患白垩病,巢内常见满脾卵虫,(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文摘》期刊2014年09期)
蜜蜂白垩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白垩病是由蜜蜂球囊菌引起的真菌性传染病。在患病蜂群中,蜂球囊菌可快速蔓延,导致大幼虫和封盖的幼虫死亡,死虫表面布满白色的丝状菌,虫尸失水干燥,慢慢变成石灰状硬块,颜色由灰色逐渐变成黑色或白色,故该病又称石灰子病。白垩病对蜂群危害较大,严重时甚至可以造成一个蜂场的全部蜂群灭亡。转地养蜂,由于蜜蜂过度劳累,其抗逆性下降,蜜蜂患白垩病的几率大大增加,蜂群极易患病。2014年吉林省养蜂所在本省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蜜蜂白垩病论文参考文献
[1].张大利.如何防治蜜蜂白垩病[J].中国蜂业.2019
[2].杨春红,常志龙.蜜蜂白垩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9
[3].杨春红,常志光,王志.蜜蜂白垩病的研究进展与防治[J].蜜蜂杂志.2018
[4].马兰婷,王颖,赵光栋,胥保华,郭兴启.山东省蜜蜂白垩病防控技术建议规程[J].山东畜牧兽医.2017
[5].黄文忠,张学锋,罗岳雄,陈华生,赵红霞.蜜蜂白垩病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
[6].杨宾.蜜蜂白垩病诊断与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
[7].梁以升.蜜蜂白垩病综合防制[J].四川畜牧兽医.2016
[8].李绚,龙敏仪.蜜蜂白垩病的草药防治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15
[9].侯丽娜.延边地区蜜蜂白垩病流行病学调查及PCR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D].延边大学.2015
[10].王志柏.蜜蜂白垩病的防治方法[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