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及其在中国苏我的实践

论生态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及其在中国苏我的实践

一、试论生态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及其在中国梭嘎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吴晓梅,吴秋林[1](2021)在《从社区呈现到全景融合: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视域转型》文中研究表明生态博物馆的理论基础问题是生态关系的建立和表达,其主要路径是把社区区域等同于生态博物馆的展示区域,并且使用布展方式在区域内建立标牌,以实现博物与环境的生态关系的建立。中国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全景式地实践了这一过程,并且在早期的"六枝原则"中明确了这一理论。其在早期的生态表现中确立了博物与环境关系的经典范式,后期多元化生态表现中,还实现了生态学与生态博物馆的融合。

王学蕾[2](2021)在《生计文化变迁背景下草原旅游地文化传承方式构建研究 ——以包头市希拉穆仁镇为例》文中认为生计方式是人类群体为快速适应不同生活环境所需要采取的一种谋生主要手段。生计方式的选择,是在国家政策及地区发展背景下当地居民做出谋生手段选择的主观意愿。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许多草原牧区开启了旅游化进程,草原旅游地居民利用草原风光、乡土风情等旅游资源谋求新的生存方式,生计方式与生计文化的变迁成为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希拉穆仁草原是内蒙古旅游开发最早、旅游化程度最高的草原旅游地,居民生计方式及文化传承模式的变迁具有典型性。以文化堕距理论研究为基本指导,从草原旅游地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不同角度出发,对希拉穆仁镇的传统产业、景观传统建筑、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民俗文化、社会结构、传统价值观、中华民族认同等进行审视,发现在人们生计文化不断变迁的大背景下,国家政策的具体走向、旅游业的发展进程和当地居民的生计选择,是促推草原旅游地文化传承方式变迁的重要动因。生计文化的变迁,改变了草原旅游地文化的传承环境,如何构建适宜的传承方式,关乎草原牧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值得深入思考。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本文的主要研究重点,包括学术研究背景、研究的学术意义、文献资料述评、研究主要内容、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方法等;第二章重点突出界定本文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并重点突出阐释了基础理论;第三章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维度对希拉穆仁镇生计文化变迁进行透视;第四章分析了希拉穆仁镇居民生计方式变迁对文化传承的影响;第五章为生计变迁影响下草原旅游地文化传承模式的构建;第六章为研究的总结与展望。本文研究的结论主要有三点:一是牧业生计是当地居民传统文化产生与传承的基础,是风俗、道德、礼仪等依附的载体。生计方式的文化变迁主要可以从各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维度透视。二是希拉穆仁镇多元的生计方式对文化传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表现在文化传承主体变化、传统文化涵化、对政府的依赖加强、传承方式变迁、活动载体缺失等方面。三是要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选择建设生态博物馆、开发演艺产品、引领草原生活体验、研发特色商品、推进草原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等方式的保护、传承与弘扬。

王立东[3](2020)在《生态博物馆在渝东南传统村落保护中的作用研究 ——以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村落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核心体现,也是我国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组成的有机整体。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特有的城乡二元对立结构,加速了乡村的消亡,传统村落的保护迫在眉睫。重庆渝东南地区作为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区,也作为重庆传统村落数量最多的地区,探讨如何妥善保护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对实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态博物馆作为舶来品,在中国第一代生态博物馆到第四代生态博物馆已有30余座,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选择重庆唯一的生态博物馆,全国唯一的土家族生态博物馆—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作为主要案例,详细论述生态博物馆对于所在传统村落(新建村)的保护作用。总结独特的保护模式和经验,并以社区参与为视角,分析该模式下传统村落保护的层次关系以及各社会角色参与的正确定位。本文共分为5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进行介绍,同时对国内外有关生态博物馆与传统村落保护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阐释渝东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渝东南地区所具备的典型性,并引出是否可以利用生态博物馆作为传统村落保护的合理路径。第三章从侧面论证生态博物馆介入传统村落保护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通过相关资料与同类生态博物馆优秀实践案例总结两者之间的关联。第四章通过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的个案分析,揭示生态博物馆对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产生作用,总结独特功能定位,即原址保护、生态保护、开放保护、活态保护四个方面。第五章总结生态博物馆介入传统村落保护的价值与路径。以社区参与为视角,参与的“人”为核心,总结生态博物馆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发挥的价值,即自然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真实性(继承)、本地村民对区域文化的自我认知(激活)、博物馆概念与功能的延展与进化(完善)、人与遗产的活态关系与长效对接(互动)。

韩启轩[4](2020)在《新博物馆理论视角下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遗产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地工业活动的重要成果,是各国、各城市进入工业时代后的重要见证,对于当地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科教价值。自“工业考古学”出现以来,世界各地对工业遗产的研究一直在进行,如何科学的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将它们和现阶段人们的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至今仍旧存在的难题。武汉市是中国近代以来最有代表性的工业城市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工业遗产,经过社会各界十余年的努力,武汉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体系,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仍存在着发展的瓶颈与困境,急需新的理论和思潮进行突破。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需要对新博物馆理论和实践进行准确的把握,同时还要对武汉工业遗产的形成过程和现状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归纳。只有将新博物馆理论的内涵、类型和核心理念梳理清楚,并明确武汉市工业遗产的形成背景及现有的价值,才能够做基于新博物馆理论对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武汉市工业遗产和新博物馆理论结合的相关对策措施。本文主要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首先交代了这篇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和重难点、研究方法和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并对包括新博物馆理论、工业遗产和武汉市工业遗产在内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正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新博物馆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分析了新博物馆理论在国内外的各种实践,着重研究了新博物馆理论和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实践案例。第二部分对1860年至1960年间武汉市工业遗产的形成和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第三部分是在对武汉市工业遗产的特征和价值进行归纳的前提下,结合新博物馆理论,对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第四部分是在结合新博物馆理论的基础上,探索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相关对策。结语主要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和概括,对文章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对未来的期望。

尚珈羽[5](2020)在《基于生态博物馆理念下的理县休溪村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羌族是中国西南的古老民族,目前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古羌族人喜好在高山、半山地带以村寨形式聚居。羌寨不仅是羌族人世代传承的民居形态,更是羌族人民精神寄托和文化载体。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加深,乡村旅游业迅猛发展,羌族村寨正面临因过度开发而导致特有的文化逐渐被破坏甚至消失的危险,不利于我国文化的多样性保护与发展。因此,迫切需要积极探索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保护模式,在当下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生态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表现出有一定的优势。本文选择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蒲溪乡休溪村为研究对象,将生态博物馆的理念运用于羌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中,针对传统村落的日渐衰败以及羌族文化逐渐消逝等问题,尝试构建村落活态保护的可行模式。首先阐释了生态博物馆的相关概念以及国内外生态博物馆实践案例,分析了生态博物馆模式运用于传统村落保护的可行性。其次,归纳总结了目前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休溪村的特殊困境,结合国内外传统村落保护的经验,对比传统村落保护的其他模式,提出在休溪村建立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后,从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休溪村生态博物馆模式构建的构想,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休溪村生态博物馆的构建方法,重点从休溪村生态博物馆的保护规划和建立生态博物馆管理体系两方面进行阐述。希望以此为休溪村的保护提供可行的方向,同时也为生态博物馆“中国化”提出新的思路,为此方面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秦树景[6](2019)在《非遗文化生态保护中的文化权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非遗文化生态保护是我国非遗保护运动的一项重要策略,旨在将非遗项目纳入所在地的文化生态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以促进遗产所在地本土性现代化发展的实现。其中涉及到的文化权利及其兑现问题在实践中成为非遗文化生态保护持续展开的关键一环。因此非遗文化生态保护中文化权利的内涵是什么、当前非遗文化生态保护中文化权利的兑现程度怎样、如何更好地促进非遗文化生态保护中文化权利的落实便成为我们首要关注的问题。

黄智维[7](2019)在《西双版纳章朗村生态博物馆与社区茶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70年代,欧洲某些社区受到城市化、工业化的巨大冲击,甚至消失在工业化浪潮中,这一现象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生态博物馆就在这样一个“反思工业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旨在有效地保护和抢救那些区域性和独特性的文化。中国的少数民族也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地区的特色文化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到了 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开始引进生态博物馆这—概念并加以实践,用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从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到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国内的生态博物馆经历了三代的发展,它们都为国内生态博物馆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如何更好地促进当地社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寻找符合当地新型发展模式,是当下生态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方向。本文选取位于西双版纳的章朗生态博物馆,以当地茶产业作为切入点,运用文献分析、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论述了章朗生态博物馆与茶产业之间的关系,在大量资料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章朗生态博物馆如何与茶产业相互影响。本论文希望通过对这两者的研究探索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新模式:生态博物馆与特色产业相互融合、相互推动,使其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生态博物馆的理论和实践,梳理了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介绍章朗村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以及章朗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历程和基本情况。第三部分通过实地调研所收集的数据,详细整理了当地茶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第四部分在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细致分析后,探讨生态博物馆对当地茶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五部分以生态博物馆价值评估体系为切入点,分析茶产业如何推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为其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孙佳[8](2018)在《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中指出诞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新博物馆学是人们对多样性文化及其生存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的努力成果,旨在对社区内的文化遗产及自然环境进行原地的、整体的、活态的保护,通过社区居民自下而上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自我管理的方式保护社区文化遗产,构建社区文化认同,实现社区居民的文化自主权,进而促进社区发展。从新博物馆学兴起到鼎盛再到裂变,不过短短数十年历史,我国历史街区的新博物馆实践探索也不过经历数年,新博物馆学是否能够成为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想模式目前还难以定论,但起码提供了值得探索的方向。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新博物馆学的理论研究始终落后于实践探索,以至于至今仍未建立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导致新博物馆实践中问题重重。因此,本文将用两个章节的篇幅,在对新博物馆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全面把握新博物馆学理论的内涵与特征,为之后的实证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一章以社会结构分析法从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文化危机与生态危机,后工业时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生态的失衡与本土意识的觉醒,后殖民时代的到来与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兴起,遗产运动的勃兴和以“物”为中心的博物馆学的后现代转向等五个方面深度分析新博物馆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剖析新博物馆学的理论渊源,包括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社会文化史理论、文化生态理论、人类学理论、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理论、社区发展理论等。进而依据雨果·戴瓦兰等学者的理论,将新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分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的萌芽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的形成时期、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裂变与再生时期。通过爬梳国际新博物馆学在不同时期的理论发展轨迹及各国的实践探索,从发展中总结其规律和经验,为把握新博物馆学理论的内涵与特征奠定基础。第二章根据新博物馆学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各国新博物馆学实践,总结出新博物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强调“以人为本”“整体性保护”“集体记忆”“保护多元文化”等基本理念与原则;保护社区文化遗产,服务社区发展等目标与任务;以及新博物馆的基本要素、类型及方法。在总结新博物馆特征时,运用比较方法,通过将其与传统博物馆在产生模式、核心旨归、价值取向、场所精神、教育方法、运行机制、文化政治等方面进行比较,提炼出新博物馆之于传统博物馆在功能与内涵上的转向和衍变。第三章总结西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经验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在理论面向、内容与方法上的耦合,从理论上明确新博物馆理念和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契合点。最后对新博物馆学理念下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欧洲、美洲及亚洲代表性国家地区的经验加以总结,以期鉴照我国新博物馆理念下的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第四章在对中国早期新博物馆实践探索的代际更迭加以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早期新博物馆实践的特点。之后在对我国两个典型历史街区新博物馆在街区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其成效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实践中存在的矛盾与畸变,以及导致矛盾与畸变产生的深层原因,为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打下基础。第五章提出了新博物馆学理念下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原则及策略,包括从终身教育、社区参与、重建集体记忆、整体保护、完善制度等方面,最终实现还权于民,维护历史街区场所精神,优化历史街区文化生态,实现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与街区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最后,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创意产业两种语境下对历史街区新博物馆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罗宇昕[9](2018)在《六枝特区梭戛乡陇戛苗族文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全球化的进程使人类文明总量不断增多,文化的差异性却随之减少。就如同人们无法抵挡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一般,文化层面的涵化与变迁也是阻挡不住的。梭戛苗族因1998年与挪威政府合作建立民族生态博物馆而闻名于世界,博物馆选址于陇戛苗寨,无疑为陇戛社会带去了诸多改变。外界的媒体游客、专家学者、资源资金等逐步进入其中,建馆20年来,陇戛苗寨社会及其文化发生了剧烈的变迁。从宏观上看,陇戛苗族的生计方式由传统的山地耕猎型转变为务工务农为主,并伴有乡村旅游的特色;文化教育水平由极度落后的情况转向九年义务教育覆盖,并连续走出数十位大学生;社会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改变了过去12个传统箐苗社区“岛链式”的社交模式,但由支系内部通婚所决定的互为亲属的关系还在顽固的留存于其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陇戛苗族是一个半开放半封闭的社区,开放于文化交流和经济交往之中,封闭于族际通婚之外。在微观层面,民居建筑风格发生显着变化;涉及原料加工、制作等环节的服饰文化发生变迁;民间长老权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点滴弱化;社区成员的观念在“传统”与“现代”的相逢之中发生改变。总之,深层次的经济社会改革作为一项基本的因素推动着陇戛苗族社区发生全方位的变迁,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对陇戛苗族文化变迁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并对历史以来学界关于梭戛苗族的研究进行述评。在概念界定部分,除了对陇戛苗族、梭戛苗族乡、高兴村等名词以及文化变迁的概念进行明确之外,还增加探讨了“箐苗”与“长角苗”这对学界惯以用来代称梭戛苗族的词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一章主要讲述了陇戛苗寨的基本概况,包括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历史沿革与族源迁徙等内容。苗族同胞在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中辗转,于春秋战国时期迁入武陵郡,并在秦汉和元、明、清两个阶段不断深入到贵州、云南等地。在此基础上,还分析梭戛这一支箐苗由水西地区迁入织金与大方交界处深山的时间段及原因。并详细阐述了陇戛苗寨在梭戛箐苗这一“岛链式”社区中“金色吊坠”的特殊地位。第二章,陇戛苗族文化及其变迁,这一部分主要从微观的角度和文化现象的具体变化上描述陇戛苗族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变迁情况。文化变迁可被归纳为适应环境,这个适应是一个重要的创造过程。以陇戛的服饰文化变迁为例,牛角头饰从“力量的象征”到社区对妇女是否干练、勤快的评价,反映了箐苗同胞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迁。第三章,以人为“个案”的民族学考察,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人,群,以及人与群的关系,一直是民族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笔者根据田野调查所获得的信息,悉心筛选了四个角色作为深度考察的对象。记录他(她)的历史,观察他(她)的态度,从“个人”或“家庭”的视角侧面反映陇戛苗族社会的变迁以及变迁的原因。这一部分没有直接写陇戛苗寨的过去或是现在,而是选择了一个进步家庭反映教育与扶贫对陇戛社区的时代意义;选择鬼师这一“神圣”职业,反映陇戛人医疗意识的变迁和扫寨祭山的意义;选择博物馆的文化馆长,他是一位长期工作于陇戛的“外人”,利用这一视角审视外来的生态理念与社区行政之间的冲突,并揭示博物馆在陇戛苗寨社会文化变迁的过程中不可否认的作用;最后选择了一位新时代女子,描述青年的价值观与传统社会之间的冲突,并折射她在冲突中纠葛的原因。总之,本文既有对陇戛苗族文化微观的考察,又有对整个陇戛苗族社会变迁的宏观分析。以及在田野工作和分析研究中得出了关于梭戛箐苗这一支系的迁徙来历、长角苗和箐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梭戛箐苗社区实行族内婚制的原因等结论。意图用区区三到四章的篇幅来呈现他们,自然显得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然而,如果文中关于陇戛文化变迁的描述或概括,以及“以人为个案的民族学考察”能够被大家所理解,甚至引发共鸣的话,那么对于完整地认识陇戛苗族社会及其文化变迁,就可能是一点贡献了。

尚国峰[10](2017)在《社区参与视角下的生态博物馆 ——以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1998年,中国乃至亚洲第一所生态博物馆梭嘎生态博物馆建立。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实践正式应用到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中。发展至今天,梭嘎生态博物馆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逐渐显现出许多问题。本文在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以社区参与的角度切入,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头饰服饰、建筑、歌舞乐器、节日文化、信仰崇拜等方面对长角苗的文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述,在较为完整的还原了长角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呈现出长角苗如今生活的现状,通过对比生态博物馆建立前后,长角苗族文化生活的变迁来探讨生态博物馆作为一个外来概念在本土化过程中,在保护长角苗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反思如何才能有效地做到生态博物馆模式下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国内外有关生态博物馆及社区参与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关于长角苗与梭嘎生态博物馆建立的概要性介绍。第三部分是生态博物馆模式下陇嘎寨的社区发展。主要呈现生态博物馆的建立对梭嘎长角苗社会文化生活带来的改变。第四部分是生态博物馆模式下长角苗社区发展的现状。通过对长角苗民族服饰、建筑、歌舞乐器、节日文化、信仰崇拜等文化要素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分析来检视生态博物馆在保护长角苗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在前文描述性叙事的基础上,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社区参与的角度分析梭嘎生态博物馆在保护长角苗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反思如何才能有效地做到生态博物馆模式下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第六部分,结语。通过以上对生态博物馆模式下长角苗社区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指出梭嘎生态博物馆现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社区居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以及旅游企业和专家学者等各方参与的不到位所导致。而要做好社区参与,离不开对“地方性知识”的重视和运用。

二、试论生态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及其在中国梭嘎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生态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及其在中国梭嘎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从社区呈现到全景融合: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视域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生态博物馆的时代研究
    (一)生态和生态博物馆
    (二)生态博物馆的理论基础
    (三)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与实践的三个阶段
二、中国生态博物馆早期的生态实践研究
三、中国生态博物馆中后期的生态实践研究
四、结语

(2)生计文化变迁背景下草原旅游地文化传承方式构建研究 ——以包头市希拉穆仁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生计方式国内外研究回顾
        2. 文化传承国内外研究回顾
        3. 研究评价
    (四) 研究方案
        1. 研究方法
        2. 研究内容
        3. 技术路线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 概念界定
        1. 生计方式
        2. 草原旅游地
        3. 文化传承
    (二) 相关理论
        1. 文化堕距理论
        2. 前台、后台理论
        3. 涵化、濡化理论
三、希拉穆仁镇居民生计文化变迁
    (一) 案例地概况
        1 、地理环境
        2 、社会经济环境
        3 、旅游发展状况
    (二)访谈设计与调研过程
    (三) 希拉穆仁镇居民生计文化的变迁
        1. 物质文化的变迁
        2. 制度文化的变迁
        3. 精神文化的变迁
四、希拉穆仁镇居民生计方式变迁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一) 传承环境变化
        1. 文化传承群体日渐流失
        2. 文化涵化明显
    (二) 文化商品化趋势明显
    (三) 文化传承对政府的依赖加强
    (四) 传承场域碎片化
五、生计变迁影响下草原旅游地文化传承方式的构建
    (一) 高起点建设生态博物馆
        1. 方式诠解
        2. 案例借鉴
        3. 相关建议
    (二) 高质量开发演艺产品
        1. 方式诠解
        2. 案例借鉴
        3. 相关建议
    (三) 高效能引领生活体验
        1. 方式诠解
        2. 案例借鉴
        3. 相关建议
    (四) 高水平打造特色商品
        1. 方式诠解
        2. 案例借鉴
        3. 相关建议
    (五) 高标准推进文化教育
        1. 方式诠解
        2. 案例借鉴
        3. 相关建议
六、结语
    (一) 研究结论
    (二) 不足与展望
        1. 研究不足
        2. 展望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3)生态博物馆在渝东南传统村落保护中的作用研究 ——以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的保护
        1.1.2 渝东南地区的典型性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传统村落
        1.2.2 生态博物馆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框架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与难点
        1.6.1 创新点
        1.6.2 难点
第2章 渝东南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2.1 渝东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概况
        2.1.1 渝东南地区的传统村落
        2.1.2 渝东南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2.2 渝东南传统村落保护的基本模式
        2.2.1 政府主导的单一保护模式
        2.2.2 三位一体的旅游开发模式
        2.2.3 社区主导的共生发展模式
    2.3 渝东南传统村落保护的常见问题
第3章 生态博物馆介入渝东南传统村落保护的可行性分析
    3.1 理论基础研究
        3.1.1 所在地域的关联性
        3.1.2 保护对象的同质性
        3.1.3 保护理念的同一性
        3.1.4 保护作用的同效性
    3.2 经验基础研究: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
        3.2.1 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的概况
        3.2.2 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构建的文化自觉系统
    3.3 小结
第4章 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的案例研究
    4.1 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的基本概况
        4.1.1 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的背景信息
        4.1.2 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功能分区
        4.1.3 生态民俗博物馆信息中心基础内容
    4.2 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措施
        4.2.1 古建筑修复性保护
        4.2.2 新民居建筑控制性保护
        4.2.3 空间形态延续性保护
        4.2.4 旅游与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4.3 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在传统村落保护中的功能定位
        4.3.1 原址保护,固守本源
        4.3.2 生态保护,敬畏自然
        4.3.3 开放保护,融通共生
        4.3.4 活态保护,自力更生
    4.4 小结
第5章 生态博物馆介入渝东南传统村落保护的借鉴价值与展望
    5.1 生态博物馆介入渝东南传统村落保护的借鉴价值
        5.1.1 继承:自然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5.1.2 激活:本地村民对区域文化的自我认知
        5.1.3 完善:博物馆概念与功能的延展与进化
        5.1.4 互动:人与遗产的活态关系与长效对接
    5.2 生态博物馆介入渝东南传统村落保护的展望
        5.2.1 政府:大数据手段下文化村民认知的加强
        5.2.2 旅游企业:营销手段下旅游资源的自我包装
        5.2.3 专家学者:监督与评估手段下自我完善体系的建立
        5.2.4 社区村民:过程性参与中的自我觉醒与自觉维护
结论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在校期间成果
附录二:重庆2012年-2019年入选传统村落名单
附录三:新建村访谈提纲

(4)新博物馆理论视角下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新博物馆理论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二) 工业遗产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三) 武汉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难点和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一) 研究的重难点
        (二)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第一章 新博物馆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一、新博物馆理论的发展
        (一) 发展历程
        (二) 新博物馆学与传统博物馆学的对比
    二、新博物馆理论的内容
        (一) 核心理念
        (二) 基本原则
        (三) 工作目标
        (四) 组织与结构
    三、新博物馆理论的实践
        (一) 生态博物馆
        (二) 社区博物馆
    四、新博物馆理论与工业遗产的结合实践
        (一) 克勒索-蒙特梭煤矿社区生态博物馆
        (二) 铁桥峡博物馆
第二章 武汉市工业发展历程与工业遗产的形成
    一、清代末期(1861-1911):武汉工业的起步与崛起
        (一) 《天津条约》与武汉工业的起步
        (二) 张之洞与武汉工业的崛起
        (三) 清代末期形成的工业遗产
    二、民国初期(1912-1937):武汉工业的黄金期与波动
        (一) 民国初年武汉工业的黄金期
        (二) 20年代末30年代初武汉工业的波动
        (三) 民国初期形成的工业遗产
    三、战乱时期(1937-1949):武汉工业的萧条与挣扎
        (一) 抗战西迁与武汉工业的萧条
        (二) 抗战胜利后武汉工业的挣扎
        (三) 战乱时期形成的工业遗产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1950-1960):武汉工业的复兴与飞跃
        (一) 政策扶持下武汉工业的恢复
        (二) 一五期间武汉工业的飞速发展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形成的工业遗产
第三章 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及问题
    一、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价值与特征
        (一) 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价值
        (二) 武汉市工业遗产的特征
    二、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现状
        (一) 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政策
        (二) 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模式
    三、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 原真性受到破坏
        (二) 民众参与度不高
        (三) 市场开发有限
        (四) 集聚效应不明显
        (五) 教育功能缺失
第四章 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展望
    一、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一) 保护和利用具有相同目的的统一性
        (二) 保护和利用具有相互制约的矛盾性
        (三) 保护与利用具有相辅相成的促进性
    二、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对策
        (一) 保存工业遗产原真性
        (二) 加强社区参与
        (三) 重建集体记忆
        (四) 发挥教育功能
        (五) 提升经济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生态博物馆理念下的理县休溪村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传统村落面临的巨大困境
        1.1.2 “乡村保护”是政府的工作重心
        1.1.3 国家政策要求中华传统文化活态传承
        1.1.4 四川文化强省建设目标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1.2.2 生态博物馆相关研究
    1.3 研究范围及对象
    1.4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生态博物馆理论和实践
    2.1 生态博物馆的核心研究
        2.1.1 生态博物馆的概念
        2.1.2 生态博物馆的五大功能特征
    2.2 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区别
    2.3 国内外生态博物馆相关研究
        2.3.1 国外生态博物馆相关研究
        2.3.2 国内生态博物馆相关研究
        2.3.3 国内外生态博物馆区别与启示
    2.4 国内外生态博物馆的实践活动
        2.4.1 国外生态博物馆的实践活动
        2.4.2 国内生态博物馆的实践活动
        2.4.3 国内外生态博物馆的实践启示
    2.5 将“生态博物馆”引入传统村落保护的可行性分析
        2.5.1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引入生态博物馆理念的意义
        2.5.2 生态博物馆对传统村落保护的适应性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休溪村特色分析与评价
    3.1 休溪村基本概况
        3.1.1 地理区位条件
        3.1.2 自然资源
        3.1.3 交通条件
        3.1.4 社会经济状况
        3.1.5 历史沿革
    3.2 休溪村建筑特征
        3.2.1 建筑布局
        3.2.2 街巷空间
        3.2.3 建筑物
        3.2.4 建筑功能及技艺
    3.3 休溪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3.3.1 释比文化
        3.3.2 羊皮鼓及羊皮鼓舞
        3.3.3 羌笛、口弦
        3.3.4 羌族传统歌舞
        3.3.5 羌族传统节日
        3.3.6 羌绣
        3.3.7 羌族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3.4 休溪村SWOT分析
        3.4.1 优势
        3.4.2 劣势
        3.4.3 机遇
        3.4.4 挑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休溪村的保护方法构建
    4.1 休溪村保护困境及目标
        4.1.1 目前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所遇到的普遍困难
        4.1.2 休溪村保护的特殊困境
        4.1.3 休溪村保护目标
    4.2 休溪村保护的方法选择
        4.2.1 休溪村保护的其他模式对比
        4.2.2 休溪村选择生态博物馆模式
        4.2.3 休溪村建立生态博物馆的适应性分析
        4.2.4 休溪村建立生态博物馆的适应性结论
    4.3 休溪村生态博物馆模式的方法构建
        4.3.1 宏观规划层面方法
        4.3.2 中观规划层面方法
        4.3.3 微观规划层面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休溪村生态博物馆模式构建设想
    5.1 构建休溪村生态博物馆的目标和原则
        5.1.1 构建休溪村生态博物馆的目标
        5.1.2 休溪村生态博物馆构建原则
    5.2 休溪村生态博物馆保护规划
        5.2.1 休溪村保护范围划定
        5.2.2 休溪村生态博物馆的保护内容
        5.2.3 整体空间格局保护
        5.2.4 建筑物的保护与整治
        5.2.5 历史环境要素保护
        5.2.6 文化遗产的整治与展现
        5.2.7 休溪村信息中心的建立
        5.2.8 成立保护预警机制
    5.3 休溪村生态博物馆管理体系的建立
        5.3.1 村民自主管理
        5.3.2 管理资金的筹措
        5.3.3 社会各界监督
        5.3.4 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5.3.5 文化传承建设
        5.3.6 加强村民知识培训
        5.3.7 增加志愿者服务力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非遗文化生态保护中的文化权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遗文化生态保护中文化权利的基本内涵
    (一) 非遗文化生态保护理念
    (二) 文化权利的基本内涵
二、当前非遗文化生态保护实践中的文化权利兑现
    (一) 个体文化权利:增进遗产地民生福祉
    (二) 集体文化权利:遗产地的本土性现代化
三、更好维护非遗文化生态保护中文化权利的现实途径
    (一) 生产性保护
    (二) 数字化保护
    (三) 生活性保护
四、结 语

(7)西双版纳章朗村生态博物馆与社区茶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背景和相关概念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3、相关概念
    (二) 相关研究综述
        1、国外生态博物馆的发展
        2、国外生态博物馆的研究综述
        3、国内生态博物馆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历程
        4、国内生态博物馆的跨学科研究
        5、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茶产业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
        2、实地考察法
        3、比较研究法
    (四) 难点和创新点
        1、本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2、本研究的创新点
二、章朗村与生态博物馆
    (一) 村落印象
    (二) 章朗村的人文环境
        1、章朗村的族群情况
        2、章朗村的生计方式
        3、章朗村的宗教信仰
        4、章朗村的传统村落习俗
    (三) 章朗村的种茶概况
        1、章朗村的古树茶
        2、章朗村中茶叶的用途
    (四) 章朗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现状
        1、章朗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历程
        2、章朗生态博物馆的基本情况
三、章朗村的茶产业
    (一) 章朗村制茶的自然条件
    (二) 章朗村的生态古树茶
        1、生态茶园的形成因素
        2、相关保护规定的原因
    (三) 章朗村茶产业现状
        1、章朗村茶产业的经济效益
        2、章朗村茶叶生产概况
四、生态博物馆推动章朗茶产业发展
    (一) 章朗生态博物馆的功能与特色
        1、章朗生态博物馆的功能
        2、章朗生态博物馆的特色
    (二) 章朗生态博物馆与村落社区
        1、章朗生态博物馆融入社区
        2、章朗生态博物馆强化社区的对外联系
    (三) 章朗村茶产业发展的内外因素
        1、章朗村茶产业主要影响因素
        2、生态博物馆对章朗茶产业的影响
        3、茶叶市场对章朗村茶产业的影响
        4、章朗茶产业内外因素的联动分析
五、茶产业拓展章朗生态博物馆的价值
    (一) 茶产业对章朗生态博物馆价值评估的影响
        1、传统博物馆的价值评估体系
        2、生态博物馆的价值评估体系
        3、章朗生态博物馆适用的价值评估体系
    (二) 文化资产角度
        1、文化资产的定义与组成
        2、章朗生态博物馆文化资产的更新
        3、茶产业丰富章朗生态博物馆文化资产
    (三) 社会资产角度
        1、社会资产的定义与组成
        2、章朗生态博物馆的社会资产
        3、茶产业扩大章朗生态博物馆的社会资产
    (四) 身份资产角度
        1、身份资产的定义和组成
        2、章朗生态博物馆的身份资产
        3、茶产业巩固章朗生态博物馆身份资产
结语与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8)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沦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第五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新博物馆学的源流及其发展
    第一节 新博物馆学的源流
        一、新博物馆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新博物馆学的理论建构
    第二节 新博物馆学的发展历程
        一、新博物馆学的萌芽
        二、新博物馆学的形成
        三、新博物馆学的发展
        四、新博物馆学的裂变与再生
第二章 新博物馆学的内容及其特征
    第一节 新博物馆学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区与社会发展
        二、力主对社区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
        三、关注社区生活和社区记忆
        四、注重对多元文化的保护
        五、强调博物馆在终身教育中的作用
    第二节 新博物馆的要素、类型与方法
        一、新博物馆的基本要素
        二、新博物馆的类型
        三、新博物馆的方法
    第三节 新博物馆学实践的特征
        一、“底层性”的产生方式
        二、“人本性”的核心旨归
        三、“地方性”的叙事视角
        四、“活态性”的记忆场所
        五、“建构性”的教育方法
        六、“民主性”的文化政治
        七、“开放性”的运行机制
第三章 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 理论耦合与国际经验
    第一节 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与趋势
        一、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二、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耦合
        一、新博物馆学人本思想与后现代城市主义人文转向的耦合
        二、新博物馆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内容与方法的耦合
    第三节 新博物馆学理念下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经验
        一、欧洲经验
        二、美洲经验
        三、亚洲经验
        四、启示与借鉴
第四章 新博物馆学理念下的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实践与矛盾畸变
    第一节 中国新博物馆学实践的代际更迭及其特点
        一、中国新博物馆学实践的代际更迭
        二、中国新博物馆学实践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历史街区新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一、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二、黄山屯溪老街社区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第三节 中国历史街区新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矛盾与畸变
        一、核心的偏移: 从遗产保护的工具到发展经济的手段
        二、主客体的错位: 居民“文化自治”与政府“文化代理”的悖论
        三、规范的失序: 专门立法的缺失和管理制度的混乱
        四、结构体系的失衡: 价值系统的变异与动力的缺失
        五、活态文化的缺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长期被忽视
第五章 新博物馆学视域下的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 策略探讨与前景展望
    第一节 新博物馆学视域下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一、教育为先,提升社区居民文化自觉
        二、还权于民,丰富社区参与途径
        三、重建记忆,维护历史街区场所精神
        四、整体保护,优化历史街区文化生态
        五、完善制度,规范新博物馆的建设与管理
    第二节 新博物馆学视域下历史街区的发展前景
        一、发挥历史街区新博物馆的教育作用,提升其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二、继续推进历史街区新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
余论
    一、历史街区新博物馆面临的机遇与困境
    二、历史街区新博物馆的巩固与发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9)六枝特区梭戛乡陇戛苗族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陇戛苗族文化变迁研究的科学价值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陇戛寨、高兴村、梭戛苗族、梭戛民族乡等名词
        (二)箐苗与长角苗的区别与联系
        (三)文化变迁与涵化的概念
        (四)生态博物馆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梳理法
        (二)参与观察调查法
        (三)共时与历时综合研究法
    四、研究综述
        (一)关于梭戛苗族文化的研究
        (二)关于梭戛苗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三)关于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的功能及其意义研究
第一章 梭戛乡陇戛苗寨的基本概况
    一、自然与地理环境
    二、历史沿革与族源迁徙
    三、“金色的吊坠”:陇戛在梭戛箐苗社区中的特殊地位
第二章 陇戛苗族文化及其变迁情况
    一、物质文化及其变迁
        (一)芦笙与三眼箫
        (二)纺麻、刺绣与蜡染
        (三)民居的发展变化
        (四)苗族服饰及其变迁
    二、制度文化及其变迁
        (一)节庆文化
        (二)婚姻礼俗
        (三)丧葬礼俗
        (四)家族与社区治理
    三、精神文化及其变迁
        (一)价值观念的转变
        (二)宗教信仰
第三章 以“人”为个案考察陇戛苗族社会变迁及其动因
    一、一个进步家庭
        (一)教育发展成效初现与居高不下的辍学率
        (二)脆弱的经济生态与极易致贫的现实环境
    二、一个神圣职业
        (一)行医与就医的认同变迁
        (二)祭山、扫寨等文化现象的意义和功能
    三、一位文化馆长
        (一)生态理念与社区行政之间的矛盾冲突
        (二)外界力量的助推是陇戛社会更快实现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人畜混居到人畜分离转变的个案
    四、一个新时代女子
        (一)新青年的爱情观与传统婚恋观的矛盾纠葛
        (二)因丧葬礼俗而引发的一连串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10)社区参与视角下的生态博物馆 ——以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方法
    二、研究综述
        (一)生态博物馆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二)社区参与
        (三)研究述评
第一章 长角苗与梭嘎生态博物馆
    一、长角苗概况
    二、梭嘎生态博物馆的建立
第二章 短暂的繁荣:生态博物馆模式下陇嘎寨的社区发展
    一、民族生活的改善
    二、社区居民观念的转变
第三章 尴尬的保护:生态博物馆模式下长角苗社区现状
    一、物质文化
        (一)民居建筑
        (二)头饰服饰
    二、精神文化
        (一)信仰崇拜
        (二)节日活动
        (三)歌舞乐器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困境与路径:关于梭嘎生态博物馆现状的思考
    一、社区参与的不到位
        (一)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社区参与
        (二)专家学者的社区参与
        (三)旅游企业的社区参与
        (四)观光游客的社区参与
        (五)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
    二、建设与运营:地方性知识的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试论生态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及其在中国梭嘎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社区呈现到全景融合: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视域转型[J]. 吴晓梅,吴秋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1(05)
  • [2]生计文化变迁背景下草原旅游地文化传承方式构建研究 ——以包头市希拉穆仁镇为例[D]. 王学蕾.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生态博物馆在渝东南传统村落保护中的作用研究 ——以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为例[D]. 王立东. 四川美术学院, 2020(03)
  • [4]新博物馆理论视角下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 韩启轩.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基于生态博物馆理念下的理县休溪村保护研究[D]. 尚珈羽.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6]非遗文化生态保护中的文化权利研究[J]. 秦树景. 东岳论丛, 2019(08)
  • [7]西双版纳章朗村生态博物馆与社区茶产业发展研究[D]. 黄智维. 云南大学, 2019(03)
  • [8]新博物馆学与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孙佳.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7)
  • [9]六枝特区梭戛乡陇戛苗族文化变迁研究[D]. 罗宇昕. 贵州民族大学, 2018(12)
  • [10]社区参与视角下的生态博物馆 ——以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D]. 尚国峰. 西南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论生态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及其在中国苏我的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