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艺术策略史振国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艺术策略史振国

□史振国

〔摘要〕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切实做到“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生动平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使我们德育工作走出照本宣科,走进多彩生活!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使学生认识自己、修正自己、发展自己。

〔关键词〕平等鲜活生动平活多样灵活途径1营造氛围,学会创新

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创新的前提是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想象,没有大胆的假设。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的情况下,注意力、想象力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容易产生思维火花。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接纳、支持学生的兴趣和发现,使学生在心里觉得有安全感,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在教学《保护水,节约水》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了解地球上水资源情况,理解“水是生命之源”的含义。教师可采用学生动手查资料,开展节水表演、寻找水资源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创新,又如在教学《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时,教师可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一起大胆想象,描画家乡的未来美景,并将同学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让学生进行评价。

2模拟生活,激情体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比较少。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

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从而有所收获。模拟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经验,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例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时,教师先启发学生讲讲上学路上要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再设置十字路口的情境,让学生轮流扮演交通民警,进行上学路上的模拟活动,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己分配角色,创设情节内容,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

3教学途径多样灵活课堂教学被称之为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是因为我们认识到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主观能动性。“活动+讨论感悟+实践”的教学方法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认识上展开的。学生在课堂中不只是倾听者、接受者、被训练者,而是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实验者、探索者加入进来的。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显示其主观能动性,他有优点要展示,有想法要表述,有问题要暴露,他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反复认识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得到发展。

3.1注重指导,使活动能顺利操作。对学生的指导,要从活动方法、活动要求、活动过程的组织等方面进行,使学生先学会操作,再从操作的过程中学会知识,逐步形成能力。

“小组学习”是我们常用的活动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们学会了合作探讨,培养了一种集体精神。但是,如果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不巡视、不深入、不启发,只是在等待一段时间后要求结果,那么,这种活动就流于形式了。所以,活动前要有明确的要求,活动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有选择地加入到小组学习中,收集学生活动的情况,对于不会的、偏离方向的,及时启发引导。学生的活动中,老师不是旁观者,或者说不介入,而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参加到活动中去,做好指导。

3.2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偏好等等,在教学中,我创设活动时,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的:一是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形式。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有切身体会的内容,适宜表演活动。一些社会事例,则更多地侧重于搜集采访和交流活动。例如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中“行行出状元”的学习单元,在该单元的教学中,我采取了“采访+搜集+交流”的活动形式,大大地开阔了的学生的视野。二是根据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学生的品德形成是螺旋上升的,学生的知识形成有其阶段性的不同。应根据学生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例如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期与下期中都有对家庭生活关注的内容,上期的要求是体会父母工作的艰辛和不易,下期则侧重于学生对家庭生活的参与和对父母家人爱的表达。因此,上期适宜开展观察和交流活动,而下期开展实践汇报活动更为合适。三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学生逐步提出较高的要求,加强意志、情感、动机等的培养,不仅给学生提供外显的直观活动,更要注意思维层次方面的活动的开展,如开展尝试活动、整理活动、探究活动、辨析活动、自学活动。

3.3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在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应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我常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反省其中的原因。

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就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3.4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实效性。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表演,甚至会损坏东西,互相责怪。

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探讨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威县实验小学

标签:;  ;  ;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艺术策略史振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