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溶合论文_李苗,陈广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概念溶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概念,语义,相互作用,机制,论文。

概念溶合论文文献综述

李苗,陈广文[1](2003)在《论隐喻意义构建过程中的概念溶合及其激发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概念溶合是意义构建时的心理行为。在隐喻中,作为体现本体与喻体相互作用的心理表征,概念溶合帮助语言使用者摆脱语言的束缚,创立新概念或为已有概念提供新的描述视角。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本文旨在探讨隐喻意义构建过程中的概念溶合以及促成概念系统间溶合的激发机制,以揭示语言与概念结构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3年03期)

李苗[2](2003)在《隐喻意义构建中的概念溶合和语义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认知语义学的框架内,参照当代主要的隐喻解释理论,本文运用概念结构分析和语义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探讨隐喻意义构建的过程和途径。 第一章回顾了隐喻研究的历史,讨论了与隐喻有关的基本问题,这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和前提。从亚里斯多德到今天的莱可夫和弗科尼亚,隐喻研究都围绕着隐喻的本质和隐喻意义的产生来展开。认知语言学认为,由语言符号表达的隐喻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现象,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在很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推理和想象,而且隐喻意义并非客观真值,意义是构建的。本文以此为前提,提出语言隐喻具有双重性:既是语言性的又是概念性的,隐喻意义的构建应从概念结构和语义结构两个层面进行探讨。 当代最有影响的隐喻理论在他们各自的模式中都以强调两域的相互作用进行意义构建的探讨。受这些理论的启发,本文发现,隐喻意义的构建是语言使用者在源域和的域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完成的,而且概念溶合和语义转移分别是概念结构和语义结构这两个层面上两域相互作用的表征。由此本文提出了隐喻意义构建的假想模式:体现两域相互作用的概念溶合和语义转移分别在概念结构层面和语义转移层面构建隐喻意义。 第叁章和第四章主要探讨概念溶合和语义转移在隐喻意义构建的过程中的运演。概念溶合和语义转移使语言使用者摆脱概念和语言符号的束缚创立新的概念或为已有概念提供新的视角,从而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语言。(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3-03-01)

李苗[3](2002)在《隐喻认知中的概念溶合与语义转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隐喻是一种思维和认知方式的前提下 ,从语义学角度并结合空间理论探讨了隐喻中概念溶合的特殊情况及语义转移的部分特征 ,进一步揭示了隐喻的认知机理和魅力(本文来源于《外语与外语教学》期刊2002年09期)

概念溶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认知语义学的框架内,参照当代主要的隐喻解释理论,本文运用概念结构分析和语义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探讨隐喻意义构建的过程和途径。 第一章回顾了隐喻研究的历史,讨论了与隐喻有关的基本问题,这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和前提。从亚里斯多德到今天的莱可夫和弗科尼亚,隐喻研究都围绕着隐喻的本质和隐喻意义的产生来展开。认知语言学认为,由语言符号表达的隐喻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现象,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在很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推理和想象,而且隐喻意义并非客观真值,意义是构建的。本文以此为前提,提出语言隐喻具有双重性:既是语言性的又是概念性的,隐喻意义的构建应从概念结构和语义结构两个层面进行探讨。 当代最有影响的隐喻理论在他们各自的模式中都以强调两域的相互作用进行意义构建的探讨。受这些理论的启发,本文发现,隐喻意义的构建是语言使用者在源域和的域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完成的,而且概念溶合和语义转移分别是概念结构和语义结构这两个层面上两域相互作用的表征。由此本文提出了隐喻意义构建的假想模式:体现两域相互作用的概念溶合和语义转移分别在概念结构层面和语义转移层面构建隐喻意义。 第叁章和第四章主要探讨概念溶合和语义转移在隐喻意义构建的过程中的运演。概念溶合和语义转移使语言使用者摆脱概念和语言符号的束缚创立新的概念或为已有概念提供新的视角,从而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语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概念溶合论文参考文献

[1].李苗,陈广文.论隐喻意义构建过程中的概念溶合及其激发机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2].李苗.隐喻意义构建中的概念溶合和语义转移[D].湖南师范大学.2003

[3].李苗.隐喻认知中的概念溶合与语义转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论文知识图

软件系统的登录界面焊炬移动速度为V4类型的温度场演变过程焊炬移动速度为V4类型的温度场演变过程焊炬移动速度为V4类型的温度场演变过程

标签:;  ;  ;  ;  ;  

概念溶合论文_李苗,陈广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