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绥棱地区沙棘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柴青宇[1](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唐克,单金友,吴雨蹊,王蕊,房磊,王肖洋[2](2020)在《晚熟优质高产沙棘新品种晚黄的选育经过及栽培要点》文中指出为促进沙棘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晚熟优质高产沙棘新品种晚黄的培育经过、植物学性状、物候期、产量性状和抗逆性与适应性,并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晚熟沙棘新品种"晚黄"是以大果、少刺的国外沙棘品种"丘伊斯克"为母本,以树体高大、抗逆性强、抗干缩病的中国沙棘亚种雄株"丰宁雄"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优良株系。具有生长势强且果实晚熟的特点,其株高325cm、冠幅263cm;果实熟期10月上旬,呈黄色,球形,纵径0.90cm,横径0.88cm,可溶性固形物11%,百果重52g,而且"晚黄"植株具有抗逆性强、高稳产的特性,冬季不落果,在北方可实现冬采。
王倩倩[3](2020)在《沙棘木蠹蛾幼虫EhHsp90-1和EhHsp90-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EhHsp90-1基因RNA干扰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沙棘木蠹蛾Eogystia hippophaecola(Hua,Chou,Fang&Chen)隶属鳞翅目Lepidoptera、木蠹蛾科Cossidae的Eogystia属,是中国特有的严重危害内蒙、辽宁、宁夏等地区人工沙棘林Hippophae rhamnoides生态和经济效益的钻蛀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取食沙棘的根部和干部,能够在沙棘根部越冬,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而热激蛋白90(Heat-shock proteins 90,Hsp90)与昆虫的高低温耐受能力密切相关。为了揭示沙棘木蠹蛾幼虫耐受寒冷的适应机制,本研究基于转录组深度测序结果筛选出两条Hsp90基因并进行克隆,分别命名Eh Hsp90-1和Eh Hsp90-2;利用q RT-PCR技术分析了两个Hsp90基因在沙棘木蠹蛾幼虫遭受低温胁迫时的表达规律;将克隆测序正确的Eh Hsp90-1和Eh Hsp90-2基因连接到p ET30a原核表达载体且成功表达目的蛋白;比较不同ds RNA注射剂量和干扰时间对Eh Hsp90-1基因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效率的影响。结果如下:1.获得了Eh Hsp90-1和Eh Hsp90-2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 frame,ORF)和氨基酸序列。Eh Hsp90-1和Eh Hsp90-2基因ORF全长分别为2154bp和2346bp,编码717和781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量为82.5KDa和88.8KDa。两条基因序列均包含Hsp90家族的特征序列,依据C端的特征序列可分为细胞质型Hsp90和内质网型Hsp90,且与多种鳞翅目昆虫的Hsp90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表明Hsp90具有高度保守性。2.明确了Eh Hsp90-1和Eh Hsp90-2基因在同一时间不同温度和同一温度不同时间下的表达规律。在不同低温胁迫2h的处理后,Eh Hsp90-1和Eh Hsp90-2的表达规律相似,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而在-5℃胁迫不同时间后,Eh Hsp90-1在低温胁迫12h后出现表达量显着上调,而Eh Hsp90-2是快速响应的热激蛋白,在胁迫1h后显着上调,2h达到最高,但整体上调水平相比Eh Hsp90-1较低,表明Eh Hsp90-1基因在沙棘木蠹蛾幼虫应对低温胁迫的响应中发挥更显着的作用。3.诱导了Eh Hsp90-1和Eh Hsp90-2蛋白在体外的准确表达。将两个基因与p ET30a表达载体连接并成功转入大肠杆菌,通过IPTG诱导后均在上清液中检测到预期分子量的重组蛋白,表明两个热激蛋白成功在体外表达且均为可溶性蛋白。利用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对沙棘木蠹蛾幼虫体内的Hsp90蛋白进行免疫印迹检测,得到很好的特异性结合,表明基因克隆序列准确且蛋白表达成功。4.初步构建了Eh Hsp90-1基因有效的RNAi体系。比较不同ds RNA注射剂量和干扰时间下Eh Hsp90-1基因的表达量,得出能够有效干扰Eh Hsp90-1基因的体系为注射5μg(1μg/μL)ds RNA以及持续干扰72h的结果,为后续进一步分析基因功能提供参考。
付雨佳[4](2019)在《不同的营林条件沙棘木蠹蛾发生规律差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和以往长期的林业实践证明,沙棘天然林和沙棘人工纯林都会遭受沙棘木蠹蛾的侵蚀。但沙棘天然林不会大面积爆发虫害,而沙棘人工纯林爆发虫害会比较严重,对沙棘植株造成巨大损害,严重影响了沙棘的生长发育。沙棘木蠹蛾灾害的发生及人工纯林会产生大面积爆发和蔓延,其成灾原因是多方面形成的,既有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例如降水量少气候干燥,立地条件较差),也有沙棘植株自身生长节律变化导致的生理原因(例如树龄较大,树势衰弱),还有人为因素(例如营林方式不当,树种比较单一)。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沙棘树势差异、土壤水分含量差异、环境状况差异来分析不同营林方式和立地条件下沙棘木蠹蛾发生差异及其产生差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以下为研究结果:1.不同立地条件下沙棘株高、地径、冠幅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河谷地沙棘株高、地径、冠幅大于坡地沙棘株高、地径、冠幅;不同营林方式,即天然混交林、天然纯林、人工纯林之间沙棘株高、地径、冠幅也存在显着性差异。2.不同立地条件下沙棘的林分郁闭度存在显着性差异,河谷地郁闭度大于坡地郁闭度;不同营林条件下沙棘林分郁闭度存在显着性差异,天然林郁闭度大,人工林郁闭度小,且天然混交林郁闭度大于天然纯林。3.河谷地土壤含水量和坡地土壤含水量存在显着性差异,且河谷地土壤含水量大于坡地的土壤含水量;沙棘天然林和沙棘人工林土壤含水量存在显着性差异,沙棘天然林土壤含水量较大,人工林土壤含水量较小,而天然混交林和天然纯林土壤含水量也存在显着性差异,天然纯林土壤含水量较天然混交林高。4.不同立地条件下有虫株率存在显着性差异,河谷地有虫株率较少,坡地有虫株率较大;不同的营林方式虫株率存在显着性差异,天然林有虫株率较少,人工林有虫株率较高;不同立地条件下成虫数发生差异不显着,不同的营林方式虫害发生存在显着性差异,天然林虫害发生量少于人工林。5.影响沙棘木蠹蛾发生差异的主要因素为林分土壤含水量、海拔高度和郁闭度,虫害发生情况与林分郁闭度存在负相关关系,与海拔高度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含水量存在正相关关系。
张宁[5](2018)在《阿勒泰地区沙棘绕实蝇生物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沙棘是阿勒泰地区主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截止2016年其种植面积已达1.4万hm2,沙棘产业对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2014年沙棘绕实蝇(Rhagoletis batava Hering)在阿勒泰地区首次发现并大面积发生,对沙棘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前沙棘绕实蝇在新疆的研究基础非常薄弱,缺乏沙棘绕实蝇有效防控技术的储备。为有效控制沙棘绕实蝇在阿勒泰地区的危害,连续两年通过室内外定点定时观测研究,明确了沙棘绕实蝇在阿勒泰地区的生物生态学特性。主要结果如下:(1)沙棘绕实蝇在阿勒泰地区一年发生1代,翌年6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出土,7月上旬成虫进入羽化高峰期并开始产卵,7月中下旬为产卵高峰期,同时幼虫开始孵化并危害沙棘果实,8月中旬幼虫进入危害高峰期,8月下旬为化蛹高峰期,10月中旬化蛹末期。沙棘绕实蝇成虫对糖醋液、沙棘果汁及黄色粘虫板具有较强的趋性,雌虫将卵产于着色的果实上,一般1粒沙棘果实上有1个产卵痕,幼虫在沙棘果实内孵化取食并转果危害,老熟幼虫集中在距树干基部60 cm的范围内,0~10 cm土层中化蛹。(2)5个沙棘品种的果实发育进度和受害率有所不同,果实成熟期由早到晚依次为状元黄、阿列依和无刺丰、向阳、深秋红。当状元黄沙棘果实膨大期时沙棘绕实蝇成虫开始羽化,果实变色期时成虫大量羽化并开始产卵,果实成熟期是产卵高峰期,同时幼虫也开始孵化。沙棘绕实蝇对沙棘不同品种果实的危害率有所不同,幼虫危害高峰期时,沙棘果实受害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状元黄26.34%>阿列依23.01%>无刺丰9.53%>向阳9.45%>深秋红0;采摘前,沙棘果实受害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阿列依55.43%>状元黄37.72%>无刺丰29.10%>向阳21.29%>深秋红0.52%。由此可见,阿列依和状元黄沙棘受害程度最重,深秋红沙棘基本不受害。(3)沙棘绕实蝇蛹越冬前后的过冷却点和体液结冰点有所不同。越冬前蛹的过冷却点和体液结冰点分别为-23.03℃和-18.68℃,越冬后的蛹过冷却点和体液结冰点分别为-24.96℃和-21.45℃,越冬前结冰点与过冷却点之间的差值为4.35℃,越冬后的蛹过冷却点与体液结冰点差值为3.50℃。
邸淑娴[6](2018)在《基于MaxEnt模型的寒地稻田农残评估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汉书·郦食其传》中记载:“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可见,我国民众很早就有食品安全的意识。近些年来,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基本解决了人类的温饱问题。但是,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农残问题越来越凸显,日益成为了人们讨论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已经发展成世界性的问题,农残问题严重与否渐渐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水稻种植的第一大省,拥有着“中国大粮仓”的战略地位。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加和种植年限的延长,水稻田中害虫与杂草的发生情况变的日益复杂,对水稻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然而,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一个既能保护农作物,又不会对食物安全和环境造成危害的栽培方法。因此,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药在农业生产中仍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而农残问题仍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本文利用稻作区的害虫和杂草的部分已知地理坐标,结合环境因素,利用MaxEnt模型以及ArcGIS技术对黑龙江省稻作区害虫和杂草的空间分布风险进行预测,建立黑龙江省寒地稻田农残的评估方法,呈现出可能发生的不同程度的风险区域。另外,在不同RCP情景模拟下对黑龙江省寒地稻作区农残的风险迁移趋势进行研究,了解未来的风险迁移方向,便于在高风险区域提早进行管理,为水稻的种植提供有效的指导。本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对黑龙江省稻作区的环境变量进行筛选;(2)对黑龙江省水稻及害虫和杂草的空间分布风险进行预测;(3)建立寒地稻田农残的评估方法;(4)对黑龙江省各个积温带稻作区的农残分布风险进行预测;(5)在不同RCP情景模拟下对黑龙江省寒地水稻农残的风险迁移趋势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对黑龙江省各个积温带影响水稻分布的环境变量以及影响稻作区害虫与杂草分布的环境变量进行筛选,得到影响水稻以及害虫和杂草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2)黑龙江省各个积温带的农残分布呈现出可能发生的不同程度的风险图形,能够精准的了解害虫和杂草危害作物所处的自然环境、分布特点,也能够准确的掌握害虫和杂草发生的中心区,对于农药的合理使用提供有效的指导。(3)不同情景模拟下黑龙江省寒地水稻农残的风险分布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集中在第二积温带水稻种植区域内,4种情景模拟下的未来重心相对于当代重心整体向南部移动:第二部分也主要集中在第二积温带水稻种植区域内,4种情景模拟下的未来重心相对于当代重心整体向东南方向移动,为未来水稻种植区域提供有效的指导,防止大规模病虫草害的威胁。
李雪[7](2018)在《气候变化对沙棘木蠹蛾在中国的适生区的影响》文中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会对昆虫等变温动物带来较大影响,由此,结合气候模型模拟出的未来气候条件预测有害生物气候适生区正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沙棘木蠹蛾[Eogystia hipophaecolus(Hua,Chou,Fang&Chen)]是中国西北地区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林最重要的钻蛀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沙棘的地下根部和干基部,导致大面积沙棘林成片死亡,严重影响了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及经济发展。目前,关于沙棘木蠹蛾在气候变暖情境下潜在适生区的研究,至今国内外还未见报道。为了明确气候变化对沙棘木蠹蛾在中国的潜在气候适生区的影响,本研究根据沙棘木蠹蛾的生物学资料、已知分布地数据和中国历史气象数据及未来气象预测数据,利用CLIMEX中“预测物种潜在地理分布”模块的功能,并用ArcGIS软件,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分析,制成历史气候条件下和未来气候变暖情境下沙棘木蠹蛾在我国的气候适生区分布图,并对历史和未来条件下沙棘木蠹蛾的适生范围、适生程度和适生面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在历史气候条件下,沙棘木蠹蛾的潜在气候适生区主要分布在27°N-51°N和74°E-134°E,其中,中、高度适生区的面积达到124.71万平方公里,占总适生面积的35.2%;在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沙棘木蠹蛾的潜在气候适生区主要分布在27°N-53°N和74°E-134°E,且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趋势,其中,中、高度适生区的面积上升至135.0万平方公里左右,占总适生面积的比例下降至33.0%左右,总适生面积有所上升;气候变暖会导致沙棘木蠹蛾在青海、甘肃、新疆、西藏、内蒙、黑龙江的部分地区的适生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EI值增加的范围为1~29,可间接导致其对沙棘的危害加重;但在天津、山东、陕西、吉林、甘肃、新疆、山西、河北、西藏、辽宁、北京、黑龙江、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的适生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减少,EI值减少的范围为 1-42。预测结果明确了气候变化对沙棘木蠹蛾适生程度、适生范围的影响,将在一定程度上为控制沙棘木蠹蛾的扩散蔓延及监测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文博[8](2018)在《沙棘木蠹蛾幼虫3种热激蛋白的克隆与表达》文中认为摘要:沙棘木蠹蛾Eogystia hippophaecolus是中国沙棘林危害最严重的钻蛀性害虫,严重影响了沙棘栽种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沙棘木蠹蛾主要以幼虫在沙棘根部越冬,其分布区覆盖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幼虫对低温适应的能力非常强。基于热激蛋白(HSPs)可以在低温下修复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从而防止细胞损伤和改善耐受性等特点,本文研究了沙棘木蠹蛾幼虫3种热激蛋白基因的序列特征和表达规律,并通过原核表达和免疫印迹试验从蛋白层面研究其表达特点及验证所获得蛋白的表达正确性。在已获得沙棘木蠹蛾转录组数据的基础上,筛选出3种热激蛋白基因,分别为HSP19.7、HSP19.9、HSP70,验证3种基因分别为全长基因;用克隆技术获得其开放阅读框(open read frame,ORF)全长序列并分析其生物信息学特征;运用qRT-PCR技术探寻3种热激蛋白基因在幼虫受到冷刺激时不同组织以及冷刺激后不同恢复时间的表达规律;将全长扩增后测序验证正确的3种热激蛋白基因通过双酶切连接至表达载体pET-30a(+)上,转化大肠杆菌系统中进行原核表达,通过免疫印迹试验检测3种沙棘木蠹蛾热激蛋白。结果如下:1.获得了 3条HSP基因的完整cDNA开放阅读框碱基和氨基酸序列。HSP19.7基因全长ORF为510bp,基因编码169个氨基酸,19.67kDa的分子量;HSP19.9基因全长540bp,编码179个氨基酸,19.9kDa的分子量;HSP70基因全长1896bp,编码631个氨基酸,69.7kDa的分子量。蛋白结构预测显示,在3种HSPs氨基酸序列中都发现典型的热激蛋白分子家族结构特征,其中在HSP70氨基酸序列中找到3个HSP70 家族的签名序列(IFDLGGGTFDVSIL、VVLVGGSTRIPKVQS、IDLGTTYS)及胞质特征序列(EEVD),并分别命名为Eh-HSP19.7、Eh-HSP19.9和Eh-HSP70。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3种热激蛋白与多种鳞翅目昆虫的热激蛋白序列含有较高同源性。2.明确了冷刺激后沙棘木蠹蛾4种组织内3种HSPs的表达规律。在25℃常温环境下,沙棘木蠹蛾幼虫的3种HSPs在4个组织间均没有明显表达差异。经-5℃低温处理的幼虫体内,表皮的热激蛋白基因表达量相比未处理的表达量明显上调,具有显着差异。结果证明低温刺激可以促使3种热激蛋白基因在不同组织中上调表达,而表皮是应激反应最为活跃的部位。在冷刺激下,sHSPs在脂肪体中也表现出强烈的反应。3.明确了冷刺激后的恢复期内沙棘木蠹蛾3种HSPs的表达规律。冷刺激后不同恢复时间的3种HSPs在各阶段都有表达,表达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恢复1-2小时阶段会分别达到峰值,此时和未处理幼虫的表达量存在显着差异。结果证明昆虫在接受低温刺激后,转入相比于该温度更高的正常环境温度,HSPs会先上调,而后由于自身调节会恢复正常生长发育情况下的表达量,这也反映了昆虫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低温刺激后的恢复过程有HSPs参与。4.证明了本实验获得的3种HSPs已经准确表达。进一步将3种热激蛋白分别连接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出成功表达的重组蛋白。用SDS-PAGE检测出3种热激蛋白均高效表达,并与预测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相一致。利用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对沙棘木蠹蛾幼虫HSPs蛋白进行免疫印迹试验,结果表明3种热激蛋白能够准确表达。
曾凡勇[9](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王利军[10](2015)在《人工沙棘林灯诱蛾类发生动态及沙棘木蠹蛾灾害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文中认为沙棘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的先锋树种,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密不可分,蛾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蛾类易采集,对环境变化敏感,因此,研究沙棘灌木林蛾类生物多样性及发生规律,对于维持沙棘灌木林生态系统平衡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辽宁省建平县沙棘灌木林和山西农业大学林业站人工沙棘林作为试验样地,调查沙棘灌木林蛾类的生物多样性及发生规律;针对沙棘的重要蛀干、蛀根害虫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 Hua Chou,Fang et Chen的发生及为害情况,通过收集、统计辽宁省建平县沙棘灌木林沙棘木蠹蛾发生状况的相关数据,构建沙棘木蠹蛾的灾害预警指标体系,计算其综合预警指标值,将其适用于山西农业大学林业站人工沙棘林沙棘木蠹蛾的灾害预警,通过对其综合预警指标值的计算,对试验地沙棘木蠹蛾的危害提出了相应的预警级别,为沙棘木蠹蛾的防控提供量化的测报和预警结果。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山西农业大学林业站人工沙棘林灯下蛾类物种丰富,通过调查,共采集到蛾类标本2948头,经鉴定属22个科,78个物种。人工沙棘林灯下蛾类群落的动态变化无论是在类群数、个体数还是在物种数上都表现为8月>7月>6月>5月>9月>10月的消长变化;7月份和8月份蛾类群落相似性最大,7月份和10月份的群落相似性最小。(2)人工沙棘林灯下蛾类各多样性指数均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其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与丰富度指数(E)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与均匀度(J)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反。(3)沙棘木蠹蛾灾害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沙棘木蠹蛾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分别选取与警源、警兆、警情三个指标层相关的30个指标;根据各项指标对沙棘木蠹蛾灾害的影响因子决定其权重系数,数值范围为0-1:警度判别标准为:Y轻警:Y<2/5YmaxlY中警:2/5Ymax≤Y<3/5Ymax;Y重警:3/5Ymax≤Y<4/5Yman:Y巨警:Y>4/5Ymax(4)辽宁省建平县沙棘木蠹蛾下一次灾害预警警级为重警;山西农业大学人工沙棘林下一次灾害预警警级为中警。(5)研究结果对构建其他钻蛀性害虫的灾害预警指标体系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方法论价值。
二、绥棱地区沙棘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绥棱地区沙棘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农村产业融合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分工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创新理论 |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2.1 整体发展概况 |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1 耦合关系模型 |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
5.1.1 障碍分析模型 |
5.1.2 障碍度分析 |
5.1.3 障碍因子分析 |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
6.2.1 玉米精深加工 |
6.2.2 水稻精深加工 |
6.2.3 大豆精深加工 |
6.2.4 乳业精深加工 |
6.2.5 蔬菜精深加工 |
6.2.6 渔业精深加工 |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晚熟优质高产沙棘新品种晚黄的选育经过及栽培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培育经过 |
2 主要性状 |
2.1 植物学特性 |
2.2 果实主要经济性状 |
2.3 物候期 |
2.4 单位产量试验结果 |
2.5 抗逆性与适应性 |
3 栽培技术要点 |
3.1 繁殖要点 |
3.2 栽培管理要点 |
3.2.1 土壤 |
3.2.2 苗木 |
3.2.3 栽植时间 |
3.2.4 授粉树配置 |
3.2.5 管理 |
3.2.6 病虫害防治 |
(3)沙棘木蠹蛾幼虫EhHsp90-1和EhHsp90-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EhHsp90-1基因RNA干扰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沙棘木蠹蛾的研究进展 |
1.1.1 分布和危害 |
1.1.2 生物学特性 |
1.1.3 灾害发生机制 |
1.1.4 防治方法 |
1.2 昆虫耐寒性的研究进展 |
1.2.1 昆虫耐寒性分类 |
1.2.2 昆虫耐寒的策略 |
1.3 Hsp90的研究进展 |
1.3.1 热激蛋白概述 |
1.3.2 Hsp90的分类与特征 |
1.3.3 Hsp90的生物学功能 |
1.4 RNAi在昆虫功能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
1.4.1 RNAi的作用机制 |
1.4.2 dsRNA的呈递方式 |
1.4.3 昆虫对RNAi的敏感性 |
1.4.4 基因功能分析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2 EhHsp90-1和EhHsp90-2 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3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基因的克隆和序列特征分析 |
2.2.2 系统发育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3 EhHsp90-1和EhHsp90-2 在低温处理下的表达规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1.3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EhHsp90-1和EhHsp90-2 在同一时间不同温度下的表达规律 |
3.2.2 EhHsp90-1和EhHsp90-2 在同一温度不同时间下的表达规律 |
3.3 结论与讨论 |
4 EhHsp90-1和EhHsp90-2 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印迹检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EhHsp90-1和EhHsp90-2 基因的双酶切鉴定 |
4.2.2 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4.2.3 EhHsp90-1和EhHsp90-2 蛋白的抗体效价 |
4.2.4 EhHsp90-1和EhHsp90-2 蛋白的免疫印迹试验检测 |
4.3 结论与讨论 |
5 EhHsp90-1 基因的RNAi体系的构建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昆虫 |
5.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5.1.3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dsRNA质量检测 |
5.2.2 注射1μg dsRNA对 EhHsp90-1 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5.2.3 注射5μg dsRNA对 EhHsp90-1 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5.2.4 注射10μg dsRNA对 EhHsp90-1 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5.2.5 注射5μg dsRNA的72h处理组的目的蛋白免疫印迹检测 |
5.3 结论与讨论 |
6 主要结论 |
7 创新点与展望 |
7.1 创新点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不同的营林条件沙棘木蠹蛾发生规律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前言 |
1 沙棘及沙棘木蠹蛾概述 |
1.1 沙棘研究概况 |
1.1.1 沙棘的生态学特性 |
1.1.2 沙棘的综合价值 |
1.1.3 沙棘的生态建设作用 |
1.2 沙棘的营林方式和林分类型概述 |
1.2.1 营林 |
1.2.2 纯林 |
1.2.3 混交林 |
1.2.4 天然林 |
1.2.5 人工林 |
1.3 沙棘木蠹蛾研究进展 |
1.3.1 生物学特性 |
1.3.2 危害特性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样地设置 |
2.4 诱捕器设置 |
2.5 调查方法及测量指标 |
2.5.1 株高、冠幅、地径 |
2.5.2 郁闭度 |
2.5.3 虫株率与诱捕虫数 |
2.5.4 土壤水分含量 |
2.6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立地条件和营林方式沙棘生长状况差异分析 |
3.1.1 不同的立地条件株高、地径、冠幅差异分析 |
3.1.2 不同的营林方式株高、地径、冠幅差异分析 |
3.1.3 小结 |
3.2 郁闭度差异分析 |
3.3 土壤水分含量差异分析 |
3.4 沙棘木蠹蛾的发生差异状况分析 |
3.4.1 不同的立地条件有虫株率差异 |
3.4.2 不同的营林方式有虫株率差异 |
3.4.3 不同的营林方式虫数发生量差异 |
3.4.4 不同的立地条件虫数发生量差异 |
3.4.5 小结 |
3.5 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防治方法效果 |
3.5.1 诱捕器不同悬挂高度诱捕虫数差异分析 |
3.5.2 诱捕器不同悬挂高度和捕虫量相关性分析 |
3.5.3 监测方法有效性探讨 |
3.6 沙棘木蠹蛾发生差异因素相关性分析 |
3.7 影响沙棘木蠹蛾发生差异因素 |
3.7.1 株高、冠幅、地径 |
3.7.2 海拔高度 |
3.7.3 郁闭度 |
3.7.4 土壤水分含量 |
3.7.5 营林方式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不同的营林条件差异及沙棘木蠹蛾发生差异规律 |
4.1.2 沙棘木蠹蛾发生差异的影响因素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5)阿勒泰地区沙棘绕实蝇生物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沙棘研究现状 |
1.2 沙棘绕实蝇研究现状 |
1.3 沙棘物候期研究现状 |
1.4 实蝇类昆虫耐寒性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沙棘绕实蝇的生物学习性研究 |
2.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沙棘绕实蝇的发生与沙棘不同品种之间的关系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沙棘绕实蝇耐寒性测定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沙棘绕实蝇防治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图 |
(6)基于MaxEnt模型的寒地稻田农残评估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概况 |
1.2.2 黑龙江省环境条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1.2.3 黑龙江省积温带划分历史 |
1.2.4 黑龙江省农残现象及带来的危害 |
1.2.5 黑龙江省各个积温带适宜种植的水稻品种 |
1.2.6 黑龙江省主要水稻种植区的害虫及带来的危害 |
1.2.7 黑龙江省主要水稻种植区的杂草及带来的危害 |
1.3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黑龙江省稻作区环境变量的筛选 |
2.1 研究数据 |
2.1.1 黑龙江省寒地水稻分布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2.1.2 黑龙江省主要农药作用对象(害虫、杂草)分布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2.1.3 环境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
2.2.2 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 |
2.3 研究结果 |
2.3.1 黑龙江省各个积温带水稻的主要环境变量 |
2.3.2 黑龙江省稻作区害虫的主要环境变量 |
2.3.3 黑龙江省稻作区杂草的主要环境变量 |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寒地稻作区农残分布估测 |
3.1 研究数据 |
3.2 研究方法 |
3.2.1 MaxEnt模型运算及模型精度分析 |
3.2.2 ArcGIS的空间叠合分析 |
3.3 研究结果 |
3.3.1 黑龙江省寒地水稻的潜在分布区预测 |
3.3.2 黑龙江省主要农药作用对象(害虫、杂草)的潜在分布区预测 |
3.3.3 黑龙江省主要农药作用对象(杂草、害虫)对水稻的综合影响 |
3.3.4 黑龙江省寒地稻作区农残分布估测 |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RCP情景模拟下黑龙江省寒地水稻农残的风险迁移趋势研究 |
4.1 研究数据 |
4.2 研究方法 |
4.2.1 MaxEnt模型的运算 |
4.2.2 基于ArcGIS对黑龙江省寒地水稻农残风险重心计算 |
4.3 研究结果 |
4.3.1 黑龙江省水稻种植区的重心迁移趋势分析 |
4.3.2 黑龙江省稻作区主要害虫和杂草重心迁移趋势分析 |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
(7)气候变化对沙棘木蠹蛾在中国的适生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沙棘木蠹蛾简介 |
1.1.1 分类地位 |
1.1.2 形态特征 |
1.1.3 生活史及习性 |
1.1.4 寄主植物 |
1.1.5 分布范围及暴发情况 |
1.1.6 防治方法 |
1.1.7 沙棘木蠹蛾相关研究总述 |
1.2 全球气候变化 |
1.2.1 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 |
1.2.2 气候预测模型 |
1.3 气候变化对昆虫适生区的影响 |
1.3.1 气候变化对昆虫的影响 |
1.3.2 气候与昆虫适应性相结合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现状、研究任务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1 沙棘木蠹蛾适生性的研究现状 |
1.5.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3 研究任务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模型及软件 |
2.1.1 CLIMEX模型 |
2.1.2 ArcMap软件 |
2.2 数据收集 |
2.2.1 中国历史气候数据(1981-2010年) |
2.2.2 气候变暖情境下中国未来气候数据(2011-2100年) |
2.2.3 沙棘木蠹蛾的已知分布地 |
2.2.4 温湿度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总体分析流程 |
2.3.2 沙棘木蠹蛾CLIMEX的参数设置 |
2.3.3 沙棘木蠹蛾EI值划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历史气候条件下沙棘木蠹蛾的气候适生区 |
3.2 未来不同时期沙棘木蠢蛾的潜在气候适生区 |
3.2.1 不同适生区的分布范围 |
3.2.2 不同适生区的面积变化情况 |
3.2.3 不同适生区的适生程度变化情况 |
3.3 地域格局对沙棘木蠹蛾潜在适生区的影响 |
3.4 寄主分布对沙棘木蠹蛾适生区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气候变化对沙棘木蠹蛾适生程度的影响 |
4.2 地形地势对沙棘木蠹蛾适生程度的影响 |
4.3 数据差异对沙棘木蠹蛾适生性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沙棘木蠹蛾幼虫3种热激蛋白的克隆与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沙棘概述 |
1.2 沙棘木蠹蛾的研究进展 |
1.2.1 形态特征 |
1.2.2 世代发育与生活习性 |
1.2.3 越冬 |
1.2.4 危害性 |
1.2.5 防治方法 |
1.3 昆虫的耐寒性 |
1.4 热激蛋白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1.4.1 热激蛋白的分类 |
1.4.2 热激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
1.4.3 已开展热激蛋白研究的昆虫 |
1.4.4 热激蛋白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5.1 沙棘木蠹蛾幼虫3种热激蛋白基因全长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1.5.2 沙棘木蠹蛾幼虫3种热激蛋白基因表达规律的研究 |
1.5.3 沙棘木蠹蛾幼虫3种热激蛋白基因完整ORF的原核表达和免疫印迹试验检测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昆虫 |
2.2 研究方法 |
2.2.1 供试昆虫总RNA的提取和分析 |
2.2.2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2.2.3 引物设计 |
2.2.4 热激蛋白全长cDNA的扩增反应 |
2.2.5 目的基因序列分析和蛋白质结构预测 |
2.2.6 低温胁迫后不同组织的表达差异分析 |
2.2.7 低温刺激后不同恢复阶段的表达差异分析 |
2.2.8 3种热激蛋白的原核表达及蛋白免疫印迹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沙棘木蠹蛾幼虫总RNA的检测 |
3.2 沙棘木蠹蛾幼虫3种热激蛋白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1 Eh-HSP19.7和Eh-HSP19.9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2 Eh-HSP70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 沙棘木蠹蛾幼虫3种热激蛋白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 |
3.3.1 Eh-HSP19.7和Eh-HSP19.9多重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 |
3.3.2 Eh-HSP70多重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 |
3.4 沙棘木蠹蛾幼虫3种热激蛋白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
3.4.1 四种组织内Eh-HSP19.7和Eh-HSP19.9基因的特异性表达 |
3.4.2 四种组织内 Eh-HSP70基因的特异性表达 |
3.5 沙棘木蠹蛾幼虫3种热激蛋白基因不同恢复阶段的特异性表达 |
3.5.1 不同恢复阶段Eh-HSP19.7和Eh-HSP19.9的特异性表达 |
3.5.2 不同恢复阶段Eh-HSP70的特异性表达 |
3.6 3种热激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6.1 Eh-HSP19.7和Eh-HSP19.9基因ORF全长扩增和双酶切鉴定 |
3.6.2 Eh-HSP70基因ORF全长扩增和双酶切鉴定 |
3.7 3种热激蛋白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
3.8 3种热激蛋白的抗体制作结果 |
3.9 3种热激蛋白的免疫印迹试验检测 |
4 讨论 |
4.1 沙棘木蠹蛾幼虫3种热激蛋白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4.1.1 Eh-HSP19.7和Eh-HSP19.9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4.1.2 Eh-HSP70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 沙棘木蠹蛾幼虫3种热激蛋白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
4.2.1 四种组织内Eh-HSP19.7和Eh-HSP19.9基因的特异性表达 |
4.2.2 四种组织内沙棘木蠹蛾Eh-HSP70基因的特异性表达 |
4.3 沙棘木蠢蛾幼虫3种热激蛋白基因不同恢复阶段的特异性表达 |
4.3.1 不同恢复阶段Eh-HSP19.7和Eh-HSP19.9基因的特异性表达 |
4.3.2 不同恢复阶段沙棘木蠹蛾Eh-HSP70基因的特异性表达 |
4.4 沙棘木蠹蛾幼虫3种热激蛋白的表达规律 |
4.5 沙棘木蠹蛾幼虫3种热激蛋白的原核表达 |
5 结论与创新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6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几个定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4.2 专家访谈法 |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
2.1 历史沿革 |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2.2.3 教材和专着 |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2.3.1 国立中央大学 |
2.3.2 江苏昆虫局 |
2.3.3 上海商检局 |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
3.1 历史沿革 |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3.2.3 教材及专着 |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
4.1 历史沿革 |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4.2.3 教材及专着 |
4.2.4 重大科技成果 |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
5.1 历史沿革 |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5.2.3 教材及专着 |
5.2.4 重大科技成果 |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7.1.3 强化基础研究 |
7.1.4 凝练学科方向 |
7.1.5 追踪国际前沿 |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
7.3.1 基础研究方面 |
7.3.2 应用研究方面 |
7.4 结论与讨论 |
7.4.1 结论 |
7.4.2 讨论 |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
(10)人工沙棘林灯诱蛾类发生动态及沙棘木蠹蛾灾害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引言 |
1.1 沙棘的生态与经济价值 |
1.1.1 沙棘的生态价值 |
1.1.2 沙棘的经济效益 |
1.2 生物多样性研究 |
1.2.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
1.2.2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价值 |
1.2.3 蛾类多样性研究意义 |
1.3 人工沙棘林蛀干害虫调查研究意义 |
1.4 沙棘木蠹蛾研究进展 |
1.4.1 沙棘木蠹蛾的发生特点 |
1.4.2 沙棘木蠹蛾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
1.4.2.1 化学防治 |
1.4.2.2 物理防治 |
1.4.2.3 营林措施 |
1.4.2.4 生物防治 |
1.4.2.5 性信息素的开发与引诱防治 |
1.5 林业生物灾害预警研究进展 |
1.5.1 林业生物灾害的危害 |
1.5.2 林业生物灾害预警内涵的发展 |
1.5.3 林业害虫灾害预警系统构建的内容及意义 |
1.5.4 沙棘灌木林灾害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
2 人工沙棘林蛾类生物多样性及时间动态研究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调查材料与方法 |
2.2.1 调查工具与试剂 |
2.2.2 调查时间与方法 |
2.2.3 标本处理及鉴定 |
2.2.4 灯下蛾类群落多样性指标选取与计算公式 |
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2.3.1 人工沙棘林灯下蛾类的物种组成 |
2.3.2 人工沙棘林优势科所含物种组成及比较 |
2.3.3 人工沙棘林灯下蛾类群落的时间动态变化 |
2.3.3.1 人工沙棘林灯下蛾类群落类群数、个体数数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
2.3.3.2 人工沙棘林灯下蛾类四大优势科所含物种数随时间的变化 |
2.3.4 人工沙棘林灯下蛾类群落多样性分析 |
2.3.4.1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 |
2.3.4.2 Pielou均匀度指数(J) |
2.3.4.3 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C) |
2.3.4.4 Margalef丰富度指数(E) |
2.3.5 各指数之间变化趋势分析 |
2.3.6 人工沙棘林灯下蛾类不同月份的群落相似性分析 |
2.4 讨论与结论 |
2.4.1 结论 |
2.4.2 讨论 |
3 沙棘灌木林沙棘木蠹蛾灾害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结果 |
3.2.1 警源、警兆、警情指标层各指标的选取 |
3.2.2 沙棘木蠹蛾灾害预警指标体系各指标的分级赋值标准设置 |
3.2.3 沙棘木蠹蛾灾害预警指标体系指标值权重的设置 |
3.2.4 预警指标体系各指标层的计算及综合预警指标指标值的计算 |
3.2.5 预警警级的设置 |
3.2.6 指标分级赋值及综合预警警值的计算 |
3.3 沙棘木蠹蛾灾害预警指标体系的应用 |
3.3.1 研究区概况 |
3.3.2 调查方法 |
3.3.3 结果统计与分析 |
3.3.4 指标体系的分级赋值及警值计算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结论 |
3.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四、绥棱地区沙棘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晚熟优质高产沙棘新品种晚黄的选育经过及栽培要点[J]. 唐克,单金友,吴雨蹊,王蕊,房磊,王肖洋.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12)
- [3]沙棘木蠹蛾幼虫EhHsp90-1和EhHsp90-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EhHsp90-1基因RNA干扰体系的构建[D]. 王倩倩.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不同的营林条件沙棘木蠹蛾发生规律差异研究[D]. 付雨佳.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5]阿勒泰地区沙棘绕实蝇生物生态学研究[D]. 张宁.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6]基于MaxEnt模型的寒地稻田农残评估方法的建立[D]. 邸淑娴.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7]气候变化对沙棘木蠹蛾在中国的适生区的影响[D]. 李雪.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沙棘木蠹蛾幼虫3种热激蛋白的克隆与表达[D]. 李文博.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10]人工沙棘林灯诱蛾类发生动态及沙棘木蠹蛾灾害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D]. 王利军. 山西农业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