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即理论文_王广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心即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道德,海德格尔,萨特,康德,明心,现象学,本心。

心即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广杰[1](2019)在《由“心即理”探入王阳明心学的客观性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客观性问题始终是儒学内部时隐时显的重大义理问题,它在阳明心学中表现得尤其显着。就阳明心学体系而言,"心即理"命题无疑是奠基性和终极性的义理之根据。文章以"心即理"为切入点,一方面紧扣阳明心学大要、一方面借鉴西方哲学的智慧,深入探讨阳明心学的客观性问题,并且做出创新性诠释。(本文来源于《新疆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梁一群[2](2018)在《王阳明“知行合一”与“心即理”义旨析论——基于宋、明两代学旨的不同思想前设之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实为阐述其"心即理"学旨的本门功夫。阳明"心即理"说,实与陆九渊"心即理"之旨,迥异其趣。盖因象山所述,其思想前设,实为宋儒普遍认可的"心-理"同构模式。溯其本根,是对于"理"的全体认同。而阳明之意,则为"心→理"建构模式:唯有从"心"出发,"理"之全体,方能呈露端现。是则"知行合一",无非是认知主体对于自身的"复"归:"心即理"即是"主体=本体"。(本文来源于《杭州学刊》期刊2018年03期)

蔡思涵[3](2018)在《浅析王阳明“心即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王阳明是明一代心学集大成者,融合儒、释、道叁家之精髓,建立起完善的心学体系,在东亚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心学作为儒家思想的精华,也能够在中华文明解决世界文明问题,提出具有普遍价值原理的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本文通过对王学的基础命题"心即理"的解释,力图还原王阳明对心与理的理解,并阐释该命题的历史意义。一、时代背景及思想基础明中后期,统治者骄奢淫逸,政治日益腐败,财政拮据,土地兼并剧烈,赋役征敛沉重,使得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同时,北方少数民族重新崛起,侵扰边关。(本文来源于《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期刊2018年09期)

靳超[4](2018)在《王阳明心即理下“致吾诚”的文学观——从1508至1512年》一文中研究指出王阳明从正德叁年贬谪龙场到正德七年升至南京太仆寺少卿这一段时期所提文学理念均不离"致吾诚"的思想精髓。其不仅揭示了"以心为根、诚顺吾感"的文章奥义,更是从文道观的角度入手提出了"文出乎道,道诚则文诚"的观点。由于心即理的诞生使得王阳明形成了观照世界的精一思维,因此他始终秉持反支离、反功利的文学审美理念。(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张实龙[5](2018)在《从“知行合一”视域看王阳明的“心即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与"心即理"密不可分,只有理解了"知行合一",才能真正理解"心即理"。"知行合一"的"知"与"行"指向同一件事,它具有六个特征,即全神贯注、谨慎恐惧、无思无虑、明觉精察、觉察天理和各尽本分。"心"是人生命的主宰。人生命有叁个层次,即生物生命、社会生命和本体生命。人的本体生命有五种倾向,即生生不已的倾向、自我呈现的倾向、追求"理"的倾向、追求深度的倾向和追求广度的倾向。人生命的倾向就是生命的条理。人在"知行合一"时,就是由生命的条理来主宰,因此王阳明说"心即理"。从"知行合一"来理解"心即理",关键是要做到"信得及"。(本文来源于《浙江万里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汤月绮[6](2018)在《陆象山“心即理”新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宋明理学,特别是陆王心学,对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陆象山作为陆王心学开创者,在程朱理学占主流地位的现实状况下,提出了“心即理”命题,并且以此为核心建构了自己的哲学体系。本文拟从道德情感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陆象山的“心即理”命题,力图提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更为合理的解释。本文分为叁大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陆象山“心即理”提出的历史背景。科举制度求取功名和学风浮躁的弊端是陆象山提出“心即理”命题的历史原因,朱熹理学对人之理和物之理的混淆和其理论的内在矛盾是促使陆象山提出“心即理”命题的理论缘故。第二部分阐述了以往对陆象山“心即理”命题的旧诠。陆象山关于“心”或“本心”的解释主要继承了先秦孟子的心学,主要是其“四端之心”,尤其是“恻隐之心”或“恻隐之情”。但是陆象山对其“本心”没有进一步的解释,导致后世对其“本心”有多种不同的解读。牟宗叁先生认为其“本心”盖同于康德之自由意志,或曰道德理性,但是这一解读却忽视了其原有的“恻隐之情”。劳思光先生则认为其“本心”就是指价值自觉,却没有解释清楚价值自觉到底为何。徐复观先生则将“辩志”引入,以解释象山的“本心”,最终使得“本心”归到实处,但是却没有说清“本心”自身所指为何。第叁部分重新解读了陆象山的“心即理”命题。(1)陆象山的“本心”实际上就是孟子的“恻隐之心”、“不忍之心”,用现代道德心理学的术语说,就是移情心(empathy),因此,“恻隐之心”就是“恻隐之情”,就是一种道德情感。(2)陆象山的“理”实际上是指人之理、伦理之理、应然之理,这种应然之理或德性所知,按照张载的说法,“不萌于见闻”,即不可能来自对外部经验世界的见闻之知。(3)而陆象山“心即理”命题意思实质上就是断言这种不可能来自见闻之知的知识只能来源于认知主体的本心。(4)按照上述理解,陆象山“发明本心”的思想也就有了更为合理的解释:“发明本心”就是认知主体依据恻隐之心的移情反应,对移情反应本身(以及其他诸多情感)和引起移情反应的外部事物进行理性反思和价值判断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是认知主体不断剥落物欲或意见的遮蔽,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过程。陆象山的“心即理”命题实质上主要是一个道德知识论命题,说明道德知识的先天性,主张道德知识最终源自于人的“本心”、“恻隐之心”、“移情心”。因此,他的“心即理”命题也是他的道德情感主义的核心命题。(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3-01)

张薇,蒋立平,谢剑和[7](2018)在《王阳明“心即理”思想对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心即理"既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又是其立言宗旨,其间关于"立志"的论述精彩而独到且对主体性进行了有力的肯定和彰显,为我们看待理想信念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议题,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试将"心即理"思想与高职学生理想信念问题进行融合,以期获取新的解题思路。(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欧阳谦,Shao,Yanan[8](2015)在《“心即理”的意向性诠释——从现象学看阳明心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现象学看阳明心学,可以发现阳明心学与现象学尽管相隔遥远,但其"心即理"的论说依然充满了现象学的意味,其"为己之学"俨然是一种主体哲学。虽然阳明心学的立足点在伦理实践上,但它的"心学"建构却是围绕着主体的意向性来进行的。阳明心学关于"良知"和"致良知"的陈述,以及"知行合一"的定义,无疑是饱含了现象学意义上的意向性诠释,即展示出了阳明心学所具有的主体性向度。(本文来源于《孔学堂》期刊2015年04期)

黄长平[9](2015)在《论牟宗叁对陆王心学“心即理”命题的康德式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牟宗叁认为陆王心学之主要命题"心即理"是先天分析命题。"心即理"是主客之同一体,具有非对象性,建立在"心即理"命题基础之上的象山之学只能通过非分解方式阐发。非对象性可以通过对象性思维方式得到澄明,所以,由象山之学发展到阳明之学就成为必然。道德之可能性需要两个条件即自律和自由,这些在象山那里都得到具体而真实的呈现。作为主客同一体之"心即理"命题,只能应用于思维领域,要使该命题具有真正的价值,还必须通过"致良知"之实践工夫。(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关山彤[10](2015)在《从道德生活出发——谈王阳明心学中的“心即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核心思想即在于"心即理",他从对于程朱理学的批驳出发,进一步提出了自己"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观点。尽管这些思想中似乎存在着一些矛盾,然而当我们结合王阳明哲学产生的主要依据和根本目的——即道德生活和维护封建纲常伦理来看,这些矛盾或许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化解。王阳明的心学来自道德生活、关注道德生活,具有鲜明的特点。(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5年16期)

心即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实为阐述其"心即理"学旨的本门功夫。阳明"心即理"说,实与陆九渊"心即理"之旨,迥异其趣。盖因象山所述,其思想前设,实为宋儒普遍认可的"心-理"同构模式。溯其本根,是对于"理"的全体认同。而阳明之意,则为"心→理"建构模式:唯有从"心"出发,"理"之全体,方能呈露端现。是则"知行合一",无非是认知主体对于自身的"复"归:"心即理"即是"主体=本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即理论文参考文献

[1].王广杰.由“心即理”探入王阳明心学的客观性问题[J].新疆社会科学.2019

[2].梁一群.王阳明“知行合一”与“心即理”义旨析论——基于宋、明两代学旨的不同思想前设之辨析[J].杭州学刊.2018

[3].蔡思涵.浅析王阳明“心即理”[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8

[4].靳超.王阳明心即理下“致吾诚”的文学观——从1508至1512年[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

[5].张实龙.从“知行合一”视域看王阳明的“心即理”[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8

[6].汤月绮.陆象山“心即理”新解[D].南京师范大学.2018

[7].张薇,蒋立平,谢剑和.王阳明“心即理”思想对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

[8].欧阳谦,Shao,Yanan.“心即理”的意向性诠释——从现象学看阳明心学[J].孔学堂.2015

[9].黄长平.论牟宗叁对陆王心学“心即理”命题的康德式解读[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10].关山彤.从道德生活出发——谈王阳明心学中的“心即理”[J].才智.2015

论文知识图

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郑玄鹅湖之会22其它社会活动22-9 各地区检察机关审查批...王伯安-王守仁像财务、校产与基建工作学校基本建设情况统计...财务、校产与基建工作学校基本建设情况统计...

标签:;  ;  ;  ;  ;  ;  ;  

心即理论文_王广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