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剧作论文_张津玮

导读:本文包含了曹禺剧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雷雨,日出,形象,女性,剧作,颓败,光明。

曹禺剧作论文文献综述

张津玮[1](2019)在《试探寻曹禺剧作中的“悲剧的精神”——以《日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曹禺在《悲剧的精神》一文中给笔者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便是"悲剧是男性的"。古往今来,许多悲剧带有女性化的视角,本文试探寻曹禺剧作中的"悲剧的精神",以供相关研究者参考。(本文来源于《参花(上)》期刊2019年12期)

沈大春[2](2019)在《浅谈曹禺《北京人》剧作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曹禺《北京人》中主要人物组成的四个叁角关系和六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动机、命运等方面的分析,印证人生是一口残酷的井,人陷入其中就如同陷入沼泽,挣扎的结果只会越陷越深,直至毁灭。该剧作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北京人》的"普世性"。(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22期)

王德佳[3](2019)在《曹禺剧作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周蘩漪、陈白露、愫方叁个女性形象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女性在爱情中常常是付出较多的一方。在现代社会,女性的付出会换得一个白首不分离的人,但在封建礼教的阴霾还没从中国的土地上退去,社会被新、旧两种观念笼罩的时代,女性的付出能得到的回报少之又少。二十世纪二叁十年代的中国,每个女性都是弱小的、可怜的,同样也是最令人敬佩的。曹禺先生是我国着名的话剧大师,他着有许多深入人心的优秀话剧,他用笔塑造出许多个性鲜明、性格鲜活的女性形象,她们都有凄美的爱情经历和为追求光明不惜付出一切的精神。(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9年12期)

朱秋华[4](2019)在《在囚笼中挣扎的金丝雀——试析曹禺剧作中的反抗女性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曹禺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曹禺以人道主义为出发点,塑造了许多经典的女性形象,蘩漪、陈白露、花金子等女性形象都呈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但她们仿佛是在囚笼中挣扎的金丝雀,最终都以悲剧命运收场。由此说明,妇女想要获得自由,不能只依靠自己的努力,还必须摧毁那个旧的社会,才能冲破牢笼,真正地走向新生。(本文来源于《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陈越[5](2019)在《论曹禺剧作的诗意》一文中研究指出曹禺的剧作,以其独特鲜有的艺术成就立于中国剧坛,使中国话剧走向成熟。本文以《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剧作为例,具体分析了曹禺戏剧语言的诗意表达,人物形象的诗意气质,剧作整体所呈现的诗意空间。从而跨越剧作文本,与剧作家相遇,见其"诗心",察其"诗质",味其"诗意"。(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12期)

魏巍[6](2019)在《论曹禺剧作的救赎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曹禺剧作都不同程度地贯穿着一个救赎主题,这使其创作闪耀着无比强烈的人性光辉与正义能量。曹禺剧作的救赎主题主要有叁种类型:知识救赎、人性救赎与宗教救赎。通过对人物命运及性格的救赎式书写,剧作家对敢于冲破封建枷锁、走向新生的人物给予了热情歌颂。同时,也对阻碍人性解放的各种旧势力进行了彻底批判,这种丰富的审美救赎意蕴,是曹禺剧作至今依然具有思想生命与艺术魅力的价值所在。(本文来源于《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宇[7](2018)在《曹禺剧作封建大家长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中对父权的描写可谓是长盛不衰,并由此形成一种叙事母题。就这一母题,研究者多关注巴金、老舍等人创作的家族小说中的大家长形象,而对曹禺剧作中刻画的封建家长形象研究较少,本文以《雷雨》《北京人》《原野》《家》四部剧作为例,从外表的强势以及精神的颓败两方面来探讨曹禺剧作中封建大家长形象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26期)

孙仕卿[8](2018)在《论曹禺剧作的原始情结》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中,曹禺描摹了人的心灵世界的纠结、不忍与痛苦,勾勒出人的精神面貌的复杂状态,这突出地体现在他对“原始”、“蛮性”等因素的执着上,醉心于形而上的思索,其剧作的内向色彩尤为鲜明。本文以“原始情结”这一概念指涉曹禺创作的总体样式,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与总结,把握曹禺独特的创作心理,透视其内核,从而观照曹禺剧作持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本文包括绪论及正文的四章内容。绪论部分归纳了前人在“原始情结”命题的框架以内所做的研究工作,综述已有的研究基础,并以这一命题的结构性存在为切入口,进而展开立体的考察,形成文章的构思。正文部分,首先概括曹禺剧作原始情结具有压抑闭锁的结构性特征,其中潜隐着理想世界取代闭锁世界的衍变过程,通过归纳《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四部剧作中的闭锁结构与其中蕴含的理想世界的诗意形象,在剧作的主体结构结构之内演绎出人物角色塑造中原始精神变化的动态图景;第二,探求这一原始情结的精神资源,从曹禺剧作所着力展示的压抑与憧憬两个层面入手,把握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与曹禺剧作描摹人性之压抑的连接性,以及道家学说对曹禺剧作构建纯真质朴的生命形态的影响;第叁,阐明曹禺剧作原始情结的内涵,发掘曹禺的生命观,归纳曹禺个人的精神主体在剧作中的实际显现,他对原始的憧憬和恐惧的情绪体验成为创作的原动力,这决定了戏剧冲突的展开以及具体的情节设置,进而将曹禺剧作对社会与文化的思考作一简要总结,发现它的批判价值;第四,归纳曹禺剧作原始情结的文学史意义,通过曹禺和两位同时代的剧作家郭沫若、夏衍在艺术特色方面的类比,探究曹禺剧作的个性色彩,阐发曹禺对中国文学史中原始书写主题的沿袭与革新,表明曹禺树立了现代悲剧艺术的典范,并以原始的视野重新估定了人的价值,对生命意志做出有益的思索,拓展了认知的边界。(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3-10)

吴彬[9](2018)在《职业化演剧与市民化创作的互动——以夏衍、曹禺和于伶的剧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剧艺社是抗战时期出现的着名剧团,为抗战剧运作出了杰出贡献。中艺的剧目建设,以专业作家和编外作家为主。由于作者队伍的特殊性,直接影响到剧社的剧目建设和演剧活动。夏衍的剧作,突出族群意识与离奇情节;曹禺的剧作,贴近市民生活与观众心理;于伶的剧作,"诗俗化合","涉笔成趣"。作为市民作家,他们的作品适应了观众需要,成为剧社演出剧目的重要来源。职业化演剧捍卫市民化创作,这是话剧发展的特殊规律。(本文来源于《现代中文学刊》期刊2018年01期)

王腾宇[10](2017)在《浅析曹禺剧作《雷雨》中繁漪的性格及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曹禺先生剧作"醉心于人物的塑造",尤其《雷雨》中的繁漪更具有鲜明而坚强的个性和反抗精神,作为企图打破桎梏的抗争者,企图反抗、获得新生,可最终难以逃脱失败的凄惨命运。通过对繁漪性格及形象分析,寻找出人物描写所揭示的思想内涵,探求对人物塑造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期刊2017年24期)

曹禺剧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对曹禺《北京人》中主要人物组成的四个叁角关系和六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动机、命运等方面的分析,印证人生是一口残酷的井,人陷入其中就如同陷入沼泽,挣扎的结果只会越陷越深,直至毁灭。该剧作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北京人》的"普世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曹禺剧作论文参考文献

[1].张津玮.试探寻曹禺剧作中的“悲剧的精神”——以《日出》为例[J].参花(上).2019

[2].沈大春.浅谈曹禺《北京人》剧作特色[J].艺术评鉴.2019

[3].王德佳.曹禺剧作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周蘩漪、陈白露、愫方叁个女性形象的比较[J].中国民族博览.2019

[4].朱秋华.在囚笼中挣扎的金丝雀——试析曹禺剧作中的反抗女性形象[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5].陈越.论曹禺剧作的诗意[J].戏剧之家.2019

[6].魏巍.论曹禺剧作的救赎主题[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7].王宇.曹禺剧作封建大家长形象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8

[8].孙仕卿.论曹禺剧作的原始情结[D].南京师范大学.2018

[9].吴彬.职业化演剧与市民化创作的互动——以夏衍、曹禺和于伶的剧作为例[J].现代中文学刊.2018

[10].王腾宇.浅析曹禺剧作《雷雨》中繁漪的性格及形象[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

论文知识图

《北京人》-《北京人》《复旦剧社公演雷雨》,欧阳予倩导演,...昭君图晏学晏学河南师范大学论文(40)

标签:;  ;  ;  ;  ;  ;  ;  

曹禺剧作论文_张津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