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产生和分类的生态哲学分析

垃圾产生和分类的生态哲学分析

张君静[1]2003年在《垃圾产生和分类的生态哲学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从生态哲学视角研究垃圾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作者对垃圾的不同界说进行了考察,并提出自己的垃圾概念。文章分析了垃圾的本质特征及垃圾功能转移的瓶颈——垃圾分类问题。 本文从循环经济、生态伦理和减轻消费主义压力叁个方面分析了垃圾分类的历史必然性,明确了垃圾分类在垃圾消纳中的作用。 本文指出由于居民环境意识不够、社会协同不足及相关法规不健全是垃圾分类未能实施的障碍。并通过挖掘人性方面的原因、经济方面的原因及管理方面的原因来深入探讨上述障碍的根源。 在对垃圾分类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之后,本文提出了垃圾分类机制的建设框架。认为应通过教育为主的动力机制、社区为主的组织机制、制度为主的保障机制、权益为主的激励机制和回收利用为主的协同机制来对垃圾分类事业进行全方位的促进和建设。

叶平[2]2014年在《基于生态伦理的环境科学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基于生态伦理视角的环境科学,肩负着变革传统理论观念与建构和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实践观念的光荣任务和历史使命。为此,对环境科学的整体定位进行了重新确证,认为环境科学的体系结构是兼容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以及环境自然科学、环境人文与社会科学等门类的超级学科群落。它的特征在于观念的继承性和革命性、研究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学科发展的发散性和收敛性、文化的批判性和先导性、结果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环境科学共同体不应局限于自然科学,还应扩展到环境交叉学科,形成大环境科学共同体,明确环境科学研究的人文范式,并以“一个地球,两个世界”协同进化的生态世界观、地球“资源”和“根源”并存的生态价值观、从“社会契约”到“自然契约”的生态权利观,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基础和理论工具。分析环境科学不同层面的理论观念问题,认为环境自然观不应当建立在自然终结论的基础上,而应当坚持自然有机体论、进化自然论,主张敬畏自然,其依据在于“自然界最懂自然”、“生物利益的自我保护性”和“大自然的报复性”;在环境保护观上,分析了“极端的环保”观点产生的原因,其症结在于坚持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并忽视环境保护的时-空异质性、经济发展区位的差异性。人与自然关系的度在于“益于人类,促进生态”的双标尺度;在“循环型经济还是节约型经济”的环境社会观的争论上,对二者的不同观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循环型经济”适合于产业发展模式,不适合于环境社会发展模式;节约型经济是针对经济社会的物欲消费提出的,包括循环。循环的目的在于节约,突出环境社会的伦理自觉,即在于物质上的节制主义、生活上的简约主义。对环境科学的实践观念问题展开研究。一方面,分析城市环境友好型产业产生的背景和工业生态化应确立的实践观念,认为环境友好型产业是工业生态化的范例,不可能自动实现,依据在于“整体支配并决定部分”、“外部不经济性”、“工业生态化并非企业自愿”和“取-予平衡”等环境观念。特别是“小水泥”为摆脱“落后产能”而开展的处理城镇生活垃圾的工艺创新,尽管环境评价和水泥质量监测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但是其社会正当的商品生产和生态生产的名分仍未确定,其症结在于缺乏“实践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态度,以及正确的评价标准。“耗能”、“环保程度”、“地方水泥需求状况”以及企业本土化程度应当成为评价的标准。另一方面,从生态伦理视角,对“荒野环境”、“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以及“河流生命伦理及其建构的实践思维方式”进行论证,认为荒野属于环境关系集合体,其内涵不在于有无人居住,而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性。其特征在于:原发自然性与建构自然性、多样性与统一性、稳定性与波动性、局部斗争性与整体和谐性。荒野的本质在于野性。野性是自然历史过程中积累的成就。确立荒野概念并作为决策观念,有助于改变仅从森林,或湿地,或河流等局部进行的“条块分割的决策”。生物多样性属于环境关系的属性,它与文化多样性相互制约,并以此为出发点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伦理进行探讨,发现生物多样性不等于生物多样,而是多样生物的本质属性。认为人类与其他生物都有“生存环境的依赖”,而人类科学理性则把多样的“生活世界”变成了单一的物质世界,用简单的机械物理运动代替生命运动形式,这是今天生物多样性破坏的文化本质。实质上,任何生物包括人类,都有存活属性和种属属性。保护存活属性的共性和种属属性的差异性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本质。基于生态伦理研究河流环境实体,在地球水圈图景中透视河流“活的”生命形态,目的是确立以“河流生命健康”观念为特征的河流生命管理方式。认为河流生命概念符合非平衡生态学和复杂性理论,特别是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的机体模型解释,体现自然界活的系统是自组织系统,具有协同的整体性和进化的方向性。由此,把机械系统存在的因果关系与有机系统存在的功能关系相区别。河流生命的根是水,其命脉是超循环流动,有其自身的生存和健康方式。对河流生命的管理应坚持协同的整体论、进化的价值论和“像河流那样思考”的伦理思想特征。河流生命是一个新概念,是绿色知识创造和传播体系中的一个范畴。其实践思维方式体现在对河流生命意义的重要性、表达和理解的叁个维度。环境科学肩负着为人类终极关怀服务和为人与自然和谐服务的使命,其任务在于形成大环境科学共同体并促进环境学科的交叉研究,特别是当前需要开展环境科学史的基础研究。

施思[3]2016年在《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形式和我国国情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持农村生态系统平衡的客观要求。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农村人口数量不断增多、自然生态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利用,生态破坏和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峻,人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以生态哲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以湖北省仙桃农村为例,在分析调查仙桃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以及成因的基础上,找出了仙桃地区环境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对进一步推动湖北乃至全国范围内新农村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目前农村经济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乡镇工业、农业种植和畜禽养殖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乡镇产业对自然生态环境中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导致生态破坏和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形成“点、面源共存、各类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互相复合、生产排放和生活污染迭加”的形势,现状严峻,不容乐观,有悖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标。重点分析了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六大制约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强调了要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平相处。

朱亚娟[4]2013年在《安徽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一直是固国之本。自古以来,民富则国强,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农村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隐患。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十七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又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安徽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这对农业大省的安徽省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关系到能否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农村垃圾处理经验的总结,依据生态哲学理念,在对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特点和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对安徽农村垃圾现状进行了梳理,剖析了安徽农村垃圾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原因,针对性地从提高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加强政府管理、健全环境法规,严格执法监督、优化垃圾处理方式、将农村垃圾治理与当地资源优化利用相结合和培养优秀环境整治人才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安徽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安徽农村垃圾处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努力实现安徽乃至全国农村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顾旺[5]2015年在《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在重视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再利用的时代发展潮流中,垃圾分类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面临着增长速度快、可回收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要想有效地解决好城市垃圾问题,分类处理是必由之路。本文以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回收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制度与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制约城市进行生活垃圾分类与回收的问题与原因。在分析与总结国外城市垃圾分类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回收的制度建议。实行城市垃圾分类,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我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要实现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其前提和保证就是要做好垃圾分类收集的工作,这也是使废弃物进行再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垃圾分类回收既可以易于垃圾无害化处理,也可减少处理垃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是实现垃圾生态化的重要前提。本文在整合现有的城市垃圾的概念基础上,运用生态哲学的相关理论,从哲学角度定义了城市垃圾的概念,概述了城市垃圾分类特征与意义,介绍了垃圾分类的标准。通过分析北京、上海两个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现状,总结探讨阻碍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发展的问题,并进行详细的剖析。本文通过分析日本、美国和德国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与运行制度,总结其成功的经验。最后,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具有可操作性的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制度的建议。

王亚军[6]2007年在《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明晰“生态园林城市”提出的时代与现实背景的基础上,从“生态园林城市”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出发,解析“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内涵与特征;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城市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基础的梳理,分析其理论特征,总结并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理论,从全局性、原则性和框架性的角度总结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理论和实践方法。首先从问题导向入手——即,从国内外生态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教训与挑战方面进行分析,力求梳理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建立生态园林城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明确其概念特征;其次从历史与理论发展导向人手——即,对国内外城市规划、生态理论等研究和创新进行理论和实践总结,以获得经验和启示,明确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从“自然本体论”、“人文本体论”转向“生态本体论”;再者,从目标导向入手——即,在明确生态园林城市概念和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我国生态园林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特征、目标系统和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途径,形成理论和模式的分析,并对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城区(规划建成区)-城市规划区-市域”叁个规划层次体系作详细的研究,形成完整的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体系;最后,从评价标准入手——即,总结分析生态园林城市的衡量标准,探讨生态园林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张季[7]2004年在《城市土地利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是地球表面一定的空间地域,是一定区域内人口最密集、人类活动最剧烈、人类影响最深刻的地域,是承载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的特殊空间,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人类建设城市的各种活动都需要在特定地域的土地上进行,土地是人类建设城市的物质载体。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人口的膨胀,现代城市正在变得越来越庞大。由于受人口密度和土地使用强度的限制,城市人口的膨胀必然导致城市向四周发展。但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需要,必须保留足够的耕地、牧场和森林,剩下的“可利用的土地”被视为新城市选址或城市发展的潜在可能土地。因此,能够提供给城市发展的土地面积是非常有限的。从我国国情看,人多地少的矛盾决定我国今后和未来都必须面对城市土地利用扩展与耕地保护这一对愈演愈烈的尖锐矛盾。一方面,城市用地扩展是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城市扩展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能否妥善解决好这对矛盾、协调好“吃饭”与“建设”的关系,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整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对城市土地不合理利用的后果是:或造成耕地大量被侵占,给粮食生产带来危机;或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闲置和浪费,引起土地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化;或造成生态环境失衡,引发严重的城市生态危机,危及城市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或导致城市土地供应的人为短缺及房地产价格的畸形高涨,严重阻碍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或城市土地结构趋同,缺乏鲜明的个性和特点;或城市土地上的工程都千篇一律,难以树立城市形象,难以体现美学价值等等。理论和历史教训警示我们,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切实加强对城市土地利用的研究,制定出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与城市土地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规范人们的用地行为,指导城市规划、土地开发等实践活动。要实现城市土地的科学利用,必须深刻领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即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人类”、核心是“发展”、目标是“协调”。在城市土地利用中体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是指处于矛盾统一体中的“人—地”能够实现和谐共生。 摘要,组.目..,.,口目里里口巴里 依据科学的发展观,在城市土地利用中,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其核心。这样,在城市土地利用的哲学思想上,在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和规划上,在城市土地利用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上,在城市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上,在城市土地利用中体现的美学价值和精神诉求等方面均要体现可持续性。因此,本文以城市土地利用分析作为主线,围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空间布局、生态协调、配置效率、美学价值等方面,通过哲学、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和美学等视角,来分析和探讨城市土地的科学利用问题。 第一,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的思想基础—哲学 人与城市土地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互生互动关系还是一种主宰与被主宰关系,将直接导致人对土地利用的态度和结果。人类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对土地进行利用,反映了人对土地的能动性;但另一方面,人还具有对土地的受动性。也就是说,人的活动必然要受其活动对象以及自然环境的客观规律的制约。所以,人与城市土地的关系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这就使得人只有不断地认识城市土地的规律,才能有效地利用和开发城市土地。 在处理“人一地”关系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模式上,近代西方的机械论哲学、经济主义哲学、个人主义哲学、科学主义哲学、人类中心主义哲学以及人与自然主客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是导致今夫城市土地一些不合理利用的重要原因,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以这种思维模式来处理“人一地”关系,很容易造成为满足人的某些欲望和眼前利益而对土地进行掠夺性的开发。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可持续发展方针的逐步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哲学观己经出现,成为土地科学利用的思想基础。 按照生态哲学的思想,在城市土地利用中,需要做到:一是用理性和道德的视角同等地看待人与土地。强调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不是停留在单纯的通过不断开发和掠夺土地促使经济数量的增长,而是应该将人与土地的共生、共荣与和谐发展作为处理“人一地”关系的出发点。人类爱护土地,就是爱护人类自身;破坏土地资源,也就是对人类自身的损害。二是在肯定人与土地的和谐一致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可持续利用,并不是简单限制人在土地面前的能力,恰恰相反,它强调人的作用,强调人的创造精神。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根本的是要依靠人的自觉能动性,即尊重客观规律、在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内发挥人利用土地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简言之,可持续发展观,应用在城市土地上,就是要求人们“理解”土地资源的有限性,“理解”人与土地资源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充分发挥人在土地资源面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和提高科学、合理利用土地?

张鲁举[8]2008年在《循环型经济的生态哲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循环型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生存危机而产生的理性抉择。循环型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然而,循环型经济模式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生产的生态工业模式,这种模式不能作为“经济发展模式”引导整个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其理由有叁个方面:(1)循环型经济作为一种理想的经济模式是可以理解的,但从经济客体本身与生态的不相容性来看,循环型经济的概念容易产生误导。(2)在自然资源中,从原材料来看,存在相当程度的难以循环性;从能源来看,在地球生态系统内根本就没有循环性可言;仅以环境要素出现的资源,就更加不可轻言循环。(3)循环型经济模式的哲学基础和动力是市场经济机制,其结果潜在着严重的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建议以节约型经济取代循环型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节约型经济含有生产的集约化即资源的充分利用、再生利用的意义,同时还有适度、明智地消费的意义。节约型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循环,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循环。节约型经济模式有利于在生态安全的轨道上引导全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其哲学基础和动力是在物质上的节制主义,在日常生活中的简约主义。

郇玉璞[9]2015年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发展水平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是一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持久动力。中国城镇化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一系列的成就,但就总体的质量而言还存在许多问题。也正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党和政府仍应将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放在城镇化建设上。根据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来看,高速度的城镇化发展的确带来了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贫苦落后的状况,但伴随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破坏现象也极其的严重,这已经越来越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雾霾天数不断增加,水资源严重短缺,土地资源盲目开发等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这也将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地位。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能够保障我们的生产生活,对促进招商引资,发展特色旅游等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状况来看,我们很容易发现,环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软影响力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对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大量的研究事实一致表明任何违背自然规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城镇化发展都为此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党和国家正是基于以上的现实要求和时代背景,提出了在全国积极响应建设新型的城镇化的重要指示,并明确提出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一些列重要举措。中共十八大也再次明确阐释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这就是中国城镇化发展要坚持中国特色即不能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城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摒弃过去盲目发展大中城市,忽略发展小城镇的不协调发展模式,促进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融合,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共同推进。培养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城市管理人才,增强城市的综合管理能力,不断推动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的合理优化。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我们要抛弃以往只追求速度不要求质量的片面城镇化发展路线。深入分析以往学者对生态环境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生态环境问题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出发,而专门针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相对较少。农民文化素质的落后及农村自身社会环境的弊端不利于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氛围,而国家又缺乏专门针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同时乡村机构组织的建设不完善,缺乏执行环境保护的部门和人才,所以政府需要加强对农村的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多的事实已经表明,这种“重城市,轻农村”的环保策略,已经严重影响了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任何试图想通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来改善整体生态环境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纵观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城镇化在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因为破坏生态环境所导致的损失也是相当惨重的:资源、能源的短缺已无法有吸引力吸引那些拥有先进技术的乡镇企业进行投资,土地资源的占用使传统农业无法适应现代绿色农业的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水平有了新的需要,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很难再像之前一样仅依靠土地一种资源所获得的收入来满足。所以,当前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农村经济,必须时刻注意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改善农村的生活状况,更是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同时加强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理论研究能够为建设新型城镇化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方向。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如何?已经出现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如果现在不解决未来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我们的制度建设存在哪些弊端?这些都应该成为当下我们研究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中之重。本文的撰写也正是基于以上几点考虑所做的。在绪论部分对研究的意义背景以及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综合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分析后结合城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国内外理论,如,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山水城市论、生态伦理学理论等,先从农村城镇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切入点,对农村现有的农业、工业污染问题进行归类:水资源不足,土地资源随意开发破坏,以及农村自然景观破坏。并对这些现存问题从农村自身、城市发展、制度保障以及人类自身等几个方面进行原因剖析,在第4章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引入韩国新村运动、日本造村运动、以及美国的规模化农业发展在应对城镇化进程中同样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归纳总结,最后运用综合归纳法总结出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农村良好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如:改善减少农村的生产、生活污染,控制城市污染向农村蔓延,实现村庄空间布局的合理化,积极推进就地城镇化等。

钟文华[10]2005年在《生态哲学的历史探究及其当代意义》文中指出本学位论文以生态哲学的历史探究及其当代意义为题。 从工业革命发生以来,人类步入工业文明社会,一方面,人类充分享受着科技进步,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福祉,另一方面,伴随着工业文明而来的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引起思想家们的不断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如何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本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追溯了生态哲学产生背景,中国古代的生态哲 学观,揭示了古代先哲的生态智慧对我们走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 借鉴作用;继而考察了西方的生态哲学思想即人类中心义和自然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演变以及它们的分歧;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 哲学思想:马恩考察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现象, 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的根源,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途径,阐述 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论文在对过去生态哲学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基础上,阐述了树立科学发展观,走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论述了科学发展观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并且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提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途径和措施。 论文采用了逻辑与历史、分析与比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 垃圾产生和分类的生态哲学分析[D]. 张君静. 大连理工大学. 2003

[2]. 基于生态伦理的环境科学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问题研究[D]. 叶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3]. 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 施思. 成都理工大学. 2016

[4]. 安徽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 朱亚娟. 合肥工业大学. 2013

[5]. 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研究[D]. 顾旺. 南京理工大学. 2015

[6].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D]. 王亚军. 南京林业大学. 2007

[7]. 城市土地利用分析[D]. 张季. 西南农业大学. 2004

[8]. 循环型经济的生态哲学分析[D]. 张鲁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9].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D]. 郇玉璞. 东北财经大学. 2015

[10]. 生态哲学的历史探究及其当代意义[D]. 钟文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  ;  ;  ;  ;  ;  

垃圾产生和分类的生态哲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