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适度拓展

立足文本适度拓展

连云港师专一附小李秀娟

小学生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有强烈的求知欲,渴望提高自身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拓展教学恰恰可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强调了小学阶段学生应至少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因此,在语文课堂学习中通过文本的拓展教学来促进课文文本的理解,加深拓展文本的印象成为一条有效的途径。通过拓展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大量的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成果,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既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消化更多的文字内容,又能真正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文本拓展应该融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要灵活地、“随机”地出现,并服务于文本解读。从一些成功的课堂教学案例看,资源拓展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上课伊始,或知识铺垫,或激发兴趣;课程中间,或突出重点,或突破难点;课程结尾,或升华主题,或拓宽视野。

一、课前拓展,打好基础

老师要找准教材中的课文拓展点,以便上新课之前引导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中,让学生交流所搜集的有关资料,为有效进行课内阅读打下基础。如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之前,笔者让学生们注意搜集与主人公霍金相似的杰出人物(如张海迪、海伦•凯勒等),不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课文学习打下了基础,还引导学生学习这些杰出的人物以及他们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二、课中拓展,加深理解

阅读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疑难,如果适时地运用拓展性阅读材料,不仅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文章文质兼美、语言规范、内涵丰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仔细诵读、感悟、欣赏、品味,把文本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语文素养。不管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拓展,服从并服务于语言学习这一主题不能变,拓展必须立足文本。时机、内容、宽度和深度都要围绕文本来展开,并使得拓展的面与课文需有机地结合,拓展还必须注意拓展的时间、注意阅读的量和质的问题。因为语文课堂的拓展要有限度,要看拓展是否有必要,学生是否能够接受,不能让拓展的材料挤占文本的学习时间。要想在40钟内让学生既完成课文的学习,又进行大量的拓展阅读是不可能的,课内还得强调字词句篇章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引领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欣赏文章的语言上来,所以课堂上的拓展,需要教师从众多的材料中精心筛选,应紧紧围绕文本内容,瞄准教学目标展开适当延伸。把那些与文本联系最紧密、与拓展目的最相符、与学生认知水平最贴近的材料选择出来。

如苏教版十二册上《螳螂捕蝉》一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改编自一篇文言文。我就设计了将原文适时地引进课堂,进行文白对照,让学生体会文言文的言简意赅和独特的韵味。另外,因为“寓言”这种特殊的形式还可让学生了解其历史及特点,我就推荐了两则同样关于“劝伐”但所用寓言不同的文白对照材料《赵且伐燕》和《魏王欲攻邯郸》,使学生认识“寓言”说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极具说服力的特点,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课后拓展,增加积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一篇课文学完后,当学生意犹未尽之时,老师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阅读向课外延伸。

《海伦•凯勒》是一篇描写人物的文章,作者截取了海伦•凯勒幼年生病、在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文、在萨勒的帮助下练习说话、最终获得成功等几个片段,集中体现了海伦•凯勒的顽强意志和甘于奉献的可贵精神。在教学的“拓展延伸”环节,为了激发学生对名人的敬仰之情,我做了如下教学设计:

1.同学们,海伦•凯勒的顽强意志和甘于奉献的可贵精神已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你们能用一段话把自己此时的心声表达出来吗?

2.同学们,像海伦•凯勒这样具有不屈不挠精神的人很多,你们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

3.其实,这样的人物有很多很多,希望大家以后多读书,读好书,和名人交朋友,和好书交朋友!把你们的读书心得写下来,让老师和同学与你们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

这一教学片断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基础去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能走进人物内心,进行心灵的沟通。教学片段显示:海伦•凯勒的光辉形象已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并能吸引他们去读更多的名人传记,丰富他们的知识面。

当然,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认识到,课堂拓展只是教学的一种形式与手段,它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需要教师从语文教学的本质出发,根据文本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经验,精心选择拓展内容,悉心挑选拓展形式,适度把握拓展容量,准确切入拓展时机,把拓展融入到文本教学的环节中来,成为文本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此方能奏效。只有文本细细地、慢慢地沁入学生的心田,学生才能被感染、震撼。这也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到其自身的精神品格和人生态度,促进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提升。

标签:;  ;  ;  

立足文本适度拓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