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品质论文_Khan,M,J,孙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遗传品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品质,子代,杉木,脂肪,赤松,花粉,球果。

遗传品质论文文献综述

Khan,M,J,孙鹏[1](2013)在《围产期奶牛皮下脂肪组织代谢与基因网络表达的变化及引起种公牛遗传品质差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脂肪代谢对产奶效率至关重要,它受包括关键蛋白基因的表达等多种机制的调控。本研究旨在测定奶牛泌乳状态和遗传品质对脂肪组织(AT)代谢和控制代谢的已知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具有高(HGM)、低(LGM)遗传品质的奶牛,按照营养需要量进行饲喂,每周检测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血浆葡萄糖浓度和非酯化脂肪酸浓度。皮下AT活组织检查在泌乳前21d和泌乳后7、28、56d进行;检测编码脂肪酶(烯醇丙酮酸磷酸羧激酶1(可溶性)(PCK1)、脂肪酸合成酶(FASN)、二酰甘油O-酰基转移酶2(DGAT2)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转录调控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甲状腺激素受体(THRSP)、无翅型MMTV集成位点家族成员10B(WNT10B)、结合固醇调节元件的转录因子(REBF1)和脂连素(ADIPOQ))、脂肪分解酶(激素敏感型脂肪酶(LIPE)、含patatin样磷脂酶域2(PNPLA2)、单酰甘油脂肪酶(MGLL)、肾上腺受体β-2(ADRB2)、脂肪组织分化相关蛋白质(ADFP)和含α-β水解酶域5(ABHD5))和调控感受细胞内能量的基因(磷酸二酯酶3A(PDE3A)、PDE3B、蛋白激酶、被激活的AMP、α-1催化域(PRKAA1)、PRKAA2和生长激素受体(GHR))的mRNA表达情况。在不同的基因优势组中干物质采食量、血浆葡萄糖浓度和未酯化的脂肪酸浓度无差异;产后6~8周的HGM组产奶量较高。正如预期那样,在泌乳早期脂肪生成的速率下降,然而受刺激的脂肪水解速率提高。在泌乳第7天,HGM牛中脂肪生成随着可利用底物浓度的增加(0.5、1、2、3、4或8mmol/L乙酸)而提高,然而在LGM组中无变化,但泌乳后28d脂肪生成反应逆转,来自LGM组奶牛组织中脂肪生成的速率比来自HGM组的高。不考虑泌乳日龄,脂肪分解反应在异丙肾上腺素剂量最低(10-8 mol/L)时最强烈,而在组织中泌乳前21d的脂肪分解率较泌乳后第7、28、56天高;HGM组奶牛在泌乳第7和28天脂肪分解率更高,但在异丙肾上腺素剂量为10-7mol/L时最高,这表明由于基因优势显示出不同的组织反应。不考虑基因优势,泌乳早期脂肪生成基因表达量显着下降,而那些控制脂肪水解的基因,其表达量保持不变或略有下降;HGM组奶牛在分娩后直至泌乳第56天时脂肪生成基因表达量偏低,相反,大多数脂肪分解酶、受体和蛋白表达量在所有奶牛产前和产后无差异。以上结果表明泌乳早期脂肪组织的脂肪生成主要受基因转录机制调控,而脂肪分解则主要受翻译后机制调控。(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3年10期)

李海威,周玉[2](2008)在《水曲柳子代遗传品质的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15年生水曲柳自由授粉家系的子代测定林,用方差分析对树高和胸径进行了家系差异的显着性检验,估算了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结果表明,水曲柳优树子代之间的遗传品质有显着差异,优树树高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489、0.644,优树胸径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437、0.538。在育种工作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选择强度,利用不同的优良家系。(本文来源于《林业勘查设计》期刊2008年02期)

代凤贵[3](2007)在《不同杉木母树及球果对后代遗传品质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不同杉木母树及球果对后代遗传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母树间不管是大果型、中果型、小果型球果或种子千粒重的大小,其苗期生长(苗高、地径)和幼林生长(树高、胸径)遗传品质差异都不显着,故在杉木母树或杉木优树选择时,不能以球果及种子大小而决定取舍,说明不同母树或其不同家系其后代遗传并不受球果或种子大小的约束,而是该家系遗传基因决定的,不同杉木母树或家系,其遗传品质主要取决于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武夷科学》期刊2007年00期)

马庆华[4](2007)在《不同产地冬枣遗传品质差异及其栽培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冬枣(Zizyphus jujuba Mill.cv.Dongzao)是我国特有的晚熟枣树品种,鲜食品质优良。针对近年来冬枣果实品质下降、果形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异,市场上反映不同产地冬枣果实品质不同等问题,该研究在两省叁县设立了叁个冬枣对比试验园,将选自不同产地(沾化、黄骅、庆云、沧县和乐陵)的冬枣栽种于同一个枣园,布置正规的田间试验,对冬枣的果实品质进行了连续3年的观测研究,以探讨导致各产区冬枣果实品质产生差异的真正原因;该文还研究了冬枣叶面喷肥、花果期喷施激素、农药残留等对冬枣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冬枣的生长和坐果规律,研究主要结果如下:在同一年份、同一试验园中,不同产地的冬枣在果实大小、果形指数、种子形状、果实含水量、可食率、自然着色程度、果实VC、可滴定酸度、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感官评价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AFLP聚类分析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证明5个不同产地的冬枣间没有明显的遗传差异,从而说明产自河北、山东的冬枣基本上属于同一品种。造成不同枣园、不同年份冬枣果实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枣园的土壤条件、不同年份的气候条件以及不同的栽培管理措施;其中,大量使用化肥、多次施用激素,滥用农药是造成果实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冬枣的坐果规律为:大树多小树少、外围多内膛少、下部多上部少、平向(枝)多竖直(枝)少、环剥(环割)多养树少;生产上应根据冬枣的坐果规律,构建树形,因地因树制宜,做好冬枣的冬剪和夏剪工作,合理环剥,为提高冬枣坐果率创造良好的树体营养条件。当前应尽量多用有机肥,少用化肥,重视基肥、保证追肥,以增强树势;控制激素浓度和次数;不用或少用农药,尽量使用生物防治、人工防治、农业技术防治等措施控制病虫害,这才是提高冬枣果实品质的主要途经。该文对冬枣的绿色栽培提出了建议,并制定出《冬枣果园田间管理周年工作历》,可供生产上参考使用。经过长期的生产栽培,冬枣在品种内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存在于冬枣的个体之间,因此冬枣遗传改良的重点是单株变异的发现和利用;枣树杂交育种存在种种困难,该研究对冬枣的杂交育种做了初步探索,但是没有成功,冬枣的杂交育种还需要继续进行。(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7-05-01)

郑仁华,林捷,曾粼祥,林心和,吕超爱[5](2002)在《老杉木基因资源保存及遗传品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老杉木基因库的营建和管理技术以及老杉木单亲子代测定试验。从1977年开始经过连续3次的调查和收集,在福建、贵州、浙江、湖南4个省17个县(市)共收集到25株老杉木的种质基因资源,在福建省国有来舟林业试验场建成老杉木基因库。这些老杉木在原产地表现出极大的生长优势,平均树高、(本文来源于《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期刊2002-10-01)

张淑珍,宋协南,曲军政,孙明高,张广东[6](1997)在《赤松抗松干蚧遗传品质改良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松干蚧是赤松的毁灭性害虫,曾经使胶东半岛大片松林毁于一旦。根据赤松对松干蚧危害表现的自然差异,选择71株抗虫优良单株。用两种方法强制接种半同胞家系。试验证明,赤松天然群体内存在着抗松干蚧的遗传变异,其抗性基因长期存在。抗性强的优良单株占(本文来源于《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期刊1997-11-01)

唐谦[7](1996)在《林木种苗遗传品质检验浅谈》一文中研究指出林木种苗遗传品质检验浅谈唐谦林业生产中的适地适树,适种源,适品种,是营建优质、稳定的丰产林的基本要素。如何在我国工程造林规模扩大,良种化程度要求提高的形势下,在林木种苗生产、销售和调拨过程中,对种苗的遗传品质纯度进行监测与控制,确保实现适地适树、适种...(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期刊1996年03期)

卢宝荣[8](1993)在《花粉单倍体的遗传品质——花药培养是否降低了育种材料的农艺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自S.Guha和S.C.Maheshwari 1964年以曼陀罗(Datura)花药为材料,首次成功地诱导出离体幼胚以来,人们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使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花药培养技术,即通过植物花药(或小孢子)的培养,大批创制单倍体并经染色体加倍进而获得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植株。该技术被迅速而广泛地应用于作物育种程序之中。目前已有不少的栽培作物成功地获得了花粉植株,如:烟草、小麦、大麦、水稻、黑麦、小黑麦、玉米、甘(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1993年02期)

陈灵,陈天培,王燕祖[9](1988)在《实验动物管理计算机化的研究 Ⅰ:近交系列小鼠遗传品质监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动物品质的标准化和管理的科学化,如今已成为生物医学科研领域中一个极其突出的问题。国外不少研究机构、大学及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在实验动物的许多领域电脑化已比较普遍。在我国,实现实验动物管理的计算机化也已提到了议事日程。本研究组探索了对小鼠的近交系基因位点和下颌骨形态的测量值进行电脑处理,分别作出分析和判断,以求建立迅速、准确监测近交小鼠遗传品质的管理系统。作者分别参照了ICLAS实验小鼠遗传监测的标准和Festing的下颌骨形态分析法,编制和改进了相应(本文来源于《上海实验动物科学》期刊1988年03期)

毕国力,王志方,吕永芹,李和成[10](1987)在《樟子松球果和种子大小与后代遗传品质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樟子松母树林中不同母树或樟子松嫁接种子园中不同无性系,其球果和种子大小差别较大。大球果型的母树或无性系,38—55个球果重量达0.5公斤;中球果型的母树或无性系,55—77个球果重量达0.5公斤;小球(本文来源于《吉林林业科技》期刊1987年04期)

遗传品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15年生水曲柳自由授粉家系的子代测定林,用方差分析对树高和胸径进行了家系差异的显着性检验,估算了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结果表明,水曲柳优树子代之间的遗传品质有显着差异,优树树高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489、0.644,优树胸径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437、0.538。在育种工作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选择强度,利用不同的优良家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遗传品质论文参考文献

[1].Khan,M,J,孙鹏.围产期奶牛皮下脂肪组织代谢与基因网络表达的变化及引起种公牛遗传品质差异的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3

[2].李海威,周玉.水曲柳子代遗传品质的差异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2008

[3].代凤贵.不同杉木母树及球果对后代遗传品质影响的研究[J].武夷科学.2007

[4].马庆华.不同产地冬枣遗传品质差异及其栽培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

[5].郑仁华,林捷,曾粼祥,林心和,吕超爱.老杉木基因资源保存及遗传品质研究[C].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2002

[6].张淑珍,宋协南,曲军政,孙明高,张广东.赤松抗松干蚧遗传品质改良初探[C].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1997

[7].唐谦.林木种苗遗传品质检验浅谈[J].中国林业.1996

[8].卢宝荣.花粉单倍体的遗传品质——花药培养是否降低了育种材料的农艺价值[J].遗传.1993

[9].陈灵,陈天培,王燕祖.实验动物管理计算机化的研究Ⅰ:近交系列小鼠遗传品质监测系统[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88

[10].毕国力,王志方,吕永芹,李和成.樟子松球果和种子大小与后代遗传品质的关系[J].吉林林业科技.1987

论文知识图

亲本及LF/MY11杂交F3代部分类型的穗...),其遗传品质良好,合营造高产、优...种子园-各类种子园关系示意图去劣疏伐对相对状态数和遗传增益的影...棉纤维比强度及损伤量在田间生产(A,D...棉纤维长度及损伤量在田间生产(A,D,G...

标签:;  ;  ;  ;  ;  ;  ;  

遗传品质论文_Khan,M,J,孙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