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接技术论文_贺绍桐,薛伦生,陈西宏,刘赞,吴文溢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可编程,门阵列,数据,数据链,数字,现场,载波。

复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贺绍桐,薛伦生,陈西宏,刘赞,吴文溢[1](2016)在《基于FPGA的数字复接系统的同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数据大容量通信时常因同步问题而面临失败的问题,分析了数字复接系统工作原理,探究了收发端高精度时钟基准同步方法在时钟校正的应用,以及位同步和帧同步的典型同步技术,并利用FPGA仿真验证了数据复接过程。数据通信依赖于收发端同步技术的建立,认为将收发端时钟同步、位同步、帧同步应用在复接系统的不同部分,能够共同作用以实现收发端数据传输的同步。卫星双向时间比对法能够有效校准收发端的高精度时钟,校准精度优于0.5 ns;数字锁相法能够自动将收发端时钟校准到同频同相的状态,有效实现位同步;在每个数据帧当中加入帧同步信号可以使收发端自动判断每一帧的数据传输状态。FPGA技术为数据仿真提供良好平台,利用其完成了过零信号的提取和数据帧同步的复接的仿真,达到预期效果。(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6年08期)

吴中杰[2](2016)在《星载数据路由复接与存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空间任务日渐增长的有效载荷数据传输、处理需求,对载荷数据处理单元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某天文观测卫星应用为背景,开展对星载数据通信网络、高速多路数据复接下行和大容量固态存储等载荷数据处理单元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及基于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设计实现。为了满足星上多种不同速率与特点的数据的传输需求,本文采用了Space Wire、CAN、TLK2711、UART等多种标准接口与总线技术构建星载通信子网,设计了基于CCSDS空间包协议的数据路由模块,以连接各异构子网,为运行于子网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为连接星载子网与空间链路,实现卫星到地面多路复用方式的数据传输,设计了基于CCSDS AOS空间数据链路协议的下行网关模块。通过支持多种服务和优化虚拟信道调度策略,该模块能够灵活地复接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实现较高的下行信道利用率。对于无法实时下传的数据,需要暂时存入星上的大容量存储设备。本文设计了基于微控制器和FPGA的NAND Flash操作管理方案,能够灵活地进行数据读、写、擦除操作,实现了完善的坏块管理策略,通过数据线并行拓展、设置独立的存储分区、双平面操作等方式,有效提高存储器的吞吐率。本文采用标准总线技术和CCSDS建议,以标准化、模块化为原则,设计了星上载荷数据传输、存储和下行的综合解决方案。测试与联调结果表明,设计结果实现了预定功能,满足技术指标。(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06-01)

吕小凤,张闯,李娟[3](2015)在《一种多路数据自适应复接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地空信息系统中地空设备交互通信的数据种类繁多、交互方式复杂多样的特点,对现有地面设备的对外I/O接口进行了简要介绍,基于接口数量有限的硬件限制,在原有的一对一数据通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路数据自适应复接技术,根据各阶段传送的数据源的类型、速率和路数的不同,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法,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自适应能力强、复接功能正常。经过实际系统测试,性能良好,满足系统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2015年12期)

杨伦[4](2014)在《MF-TDMA/QOTDM下行链路复接/分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MF-TDMA的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星上一般采用非再生式处理方式,设备复杂度低、功耗小,并且信道资源能够灵活地为众多不同用户应用,有效降低了卫星的负荷,可以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本文中下行链路采用样点交织连续波时分复用传输技术,解决了对多个窄带信号的复包络信号进行时分复用传输的问题,可以将路数任意多的多路信号时分复接为一路连续信号进行传输。对于QOTDM时分复用技术,如何实现同步是关键问题。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下行链路传输系统复接和分接过程中的样点同步和载波同步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系统的下行链路传输,提出了一种OFDM和QOTDM相结合的改进复接方案,该方案将48路信号分为12组,每组做4点的IFFT,形成12路多载波信号,以减少复接的路数,降低了接收端进行分接的压力,然后添加两路相同的PN码,采用QOTDM技术复接为一路信号。2.针对QOTDM技术要求接收端具有非常高的样点同步精度的要求,设计了一组群延迟滤波器,通过群延迟滤波器中滤波器的不同相频特性调整样点,达到精确样点同步的目的,使得样点精度能够达到样点采样间隔的5%,并且实现起来也相对简单,克服了采样点插值法和自适应匹配滤波器法同步复杂度高、硬件实现困难的问题。在误比特率等于310?时,0/bE n与理论曲线相比劣化了0.5 d B。3.在接收端,提出了一种纠正载波频率偏差的方法。该方法根据数据辅助方法纠正载波频率偏差,利用两路PN码之间的相位差得出频率偏差的估计值,然后根据加权因子调整估计值,得到载波频率偏差的一个相似值来对频率偏差进行纠正。该方法只能达到载波粗同步的目的。在误比特率为10-3时,0/bE n与理论曲线相比劣化了1.6dB。4.完成了下行链路传输系统进行QOTDM复接和分接整体方案的设计,对复接和分接各个模块进行了仿真以及FPGA设计,并通过ModelSim验证了FPGA设计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11-01)

单立超,谢雪松,张小玲,李超[5](2012)在《基于FPGA的混合遥测数据复接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进行多路传输的PCM遥测系统中,为了节省信道资源,降低调制解调设备的复杂度,遥测数据复接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混合信号处理首先需要进行数字化再交给FPGA并且与之交互。基于FPGA的数字复接系统具有模块化设计,通过建立一个组帧模型完成多路复用。最后在Quartus Ⅱ集成环境下进行了系统的综合、布局布线及时序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输入与输出的逻辑关系,并且下载到开发板中进行了板级验证,其功能稳定可靠。(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应用》期刊2012年10期)

侯昌磊[6](2011)在《多速率异步复接技术在宽带数据链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宽带数据链多业务传输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多速率异步复接技术,能有效地将视频、音频以及网络等不同速率数据进行复接。描述了多速率异步复接技术的层次结构,介绍了采用FPGA的实现方法,分析了采用此方案的实现效率,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该技术已在实际系统中应用,满足宽带数据链的使用要求,实现效率达97.2%以上。(本文来源于《电讯技术》期刊2011年09期)

杨保平,陈永光,陈军,徐忠富[7](2010)在《基于FPGA的战术数据链中继传输复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效传输和分发遥控遥测、定位/导航、战场情报等信息对保障己方战术信息共享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节省信道资源,降低调制解调设备的复杂度,战术数据链数据中继传输复接系统在信息化战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机载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信息传输效率高等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实现空中战术数据链中继传输数据复接的新方法。该方法在单片FPGA芯片的基础上,采用优化的硬件编程算法和结构,占用较少芯片资源;采用完全流水线的并行设计,满足高速战术信息实时处理的要求;FPGA内部采用模块化设计,具备开放性和灵活性,便于系统可重配置和升级;实例仿真验证表明,该模块能够有效地实现不同速率多种战术数据链中继传输的数据复接。(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10年12期)

祝媛[8](2010)在《基于FPGA的E1/E2准同步数字复接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复接就是依据时分复用原理完成数码合并的一种技术。在数字通信网中,数字复接不仅仅是与信源编码、数字传输、数字交换相并列的专门技术,而且还是网同步中的帧调整、线路集中器中的线路复用及数字交换中的时分接续等技术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和传输技术的发展,光通信领域的准同步数字系列(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简称PDH)正逐渐被同步数字系列(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简称SDH)所取代,但是PDH因其容量适中,配置灵活,成本低廉和功能齐全,可针对客户不同需要设计不同的方案,在某些特定的接入场合(例如对传输容量需求不大)仍具有一定优势。论文对准同步数字复接和分接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现实需要,设计了一个四路E1(欧洲的30路脉冲编码调制,或称基群,速率2.048Mbps)/E2(二次群,速率8.448Mbps)准同步数字复接系统的FPGA方案,其主要功能可由单片FPGA实现,该解决方案在集成度、功耗、成本以及灵活性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数字复接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在通信领域的应用优势。基于数字复接的原理,并根据设计目标,确立了适合本课题的准同步数字复接系统方案。其次,详细描述了系统复接端和分接端各单元电路,包括HDB3编/译码,正码速调整/恢复,位同步、帧同步信号提取,E1/E2信号复接和分接的设计思想及实现方法。重点介绍了作为准同步复接核心部分的正码速调整/恢复模块,对该模块运用Gray码(格雷码)技术进行了优化,解决了FIFO在读写异域时钟下指针传递与比较的难题。在QuartusⅡ集成开发环境下,按照自顶向下的设计原则,完成了系统各单元电路的VerilogHDL语言编写、功能仿真、综合、布局布线、时序仿真等。最后,在各部分功能分别实现的基础上,对E1/E2准同步数字复接系统的核心模块进行了波形的观察与调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0-03-01)

刘芳芳[9](2009)在《电视节目低损复接技术及设备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介绍了在电视节目实时播出过程中多路视音频信号低损复接技术以及设备的研发情况,概要论述了该系统结构组成、原理、技术要点、技术指标和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有线电视》期刊2009年12期)

张秀峰[10](2009)在《基于FPGA的数字复接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数据传输速率和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扩大传输容量和提高传输效率,在基带传输系统中,经常依据时分复用原理,通过数字复接与分接(统称为数字复接技术)来实现不同速率等级数据码流的合并与分离,以便更合理地利用高容量的信道进行传输。数字复接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及数字程控交换等技术领域中。数字复接技术已经形成了通用的标准和体制,主要是准同步数字体系(PDH)和同步数字体系(SDH)。从长远来看,SDH将会取代PDH。但由于PDH复接系统信道利用率高,设备简单,在一些小规模、小容量的通信网中,仍具有广泛的市场和应用价值。早期PDH复接许多部分采用模拟电路,有很大局限性。因此研究如何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PDH复接电路全部数字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数字复接技术理论的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同步数字复接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在复接端将四个支路的同步数字信号合为一路合路信号,在分接端将此合路信号恢复成原来的四路信号,系统功能由FPGA芯片实现。全文具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首先,介绍了数字通信体制、数字复接原理以及同步技术的相关知识,确立了本系统复接/分接方案的实现方式。其次,利用FPGA对四路同步数字复接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主要包括五个模块:HDB3(High Density Bipolar)编/译码、位同步时钟信号提取、帧同步信号提取、复接系统和分接系统。文中详细介绍了各模块的设计思路,并对位同步和帧同步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优化。系统的设计采用原理图输入和VHDL硬件描述语言编程结合的方式实现,并给出了在QuartusⅡ中进行开发和仿真的结果。最后,进行了系统调试,给出了系统的下载和配置过程,对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所设计的数字复接系统,内部集成了许多模块,主要功能可由单片FPGA芯片实现,并且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和良好的移植性。本文的设计成果可用于数字光端机芯片或片上系统等设计中,对数字复接相关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09-03-01)

复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空间任务日渐增长的有效载荷数据传输、处理需求,对载荷数据处理单元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某天文观测卫星应用为背景,开展对星载数据通信网络、高速多路数据复接下行和大容量固态存储等载荷数据处理单元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及基于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设计实现。为了满足星上多种不同速率与特点的数据的传输需求,本文采用了Space Wire、CAN、TLK2711、UART等多种标准接口与总线技术构建星载通信子网,设计了基于CCSDS空间包协议的数据路由模块,以连接各异构子网,为运行于子网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为连接星载子网与空间链路,实现卫星到地面多路复用方式的数据传输,设计了基于CCSDS AOS空间数据链路协议的下行网关模块。通过支持多种服务和优化虚拟信道调度策略,该模块能够灵活地复接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实现较高的下行信道利用率。对于无法实时下传的数据,需要暂时存入星上的大容量存储设备。本文设计了基于微控制器和FPGA的NAND Flash操作管理方案,能够灵活地进行数据读、写、擦除操作,实现了完善的坏块管理策略,通过数据线并行拓展、设置独立的存储分区、双平面操作等方式,有效提高存储器的吞吐率。本文采用标准总线技术和CCSDS建议,以标准化、模块化为原则,设计了星上载荷数据传输、存储和下行的综合解决方案。测试与联调结果表明,设计结果实现了预定功能,满足技术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贺绍桐,薛伦生,陈西宏,刘赞,吴文溢.基于FPGA的数字复接系统的同步技术研究[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6

[2].吴中杰.星载数据路由复接与存储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3].吕小凤,张闯,李娟.一种多路数据自适应复接技术的研究[J].无线电工程.2015

[4].杨伦.MF-TDMA/QOTDM下行链路复接/分接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5].单立超,谢雪松,张小玲,李超.基于FPGA的混合遥测数据复接技术的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12

[6].侯昌磊.多速率异步复接技术在宽带数据链中的应用[J].电讯技术.2011

[7].杨保平,陈永光,陈军,徐忠富.基于FPGA的战术数据链中继传输复接技术[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

[8].祝媛.基于FPGA的E1/E2准同步数字复接技术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

[9].刘芳芳.电视节目低损复接技术及设备研发[J].中国有线电视.2009

[10].张秀峰.基于FPGA的数字复接技术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

论文知识图

以太网到多路E1反向复接技术高速采样电路仿真波形图1光纤通信系统工作原理图复接原理修改设计后负一层加气混凝土热工属性采样时钟的VHDL程序最后,将所编写的...

标签:;  ;  ;  ;  ;  ;  ;  

复接技术论文_贺绍桐,薛伦生,陈西宏,刘赞,吴文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