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政治关系论文-叶辅靖

中欧政治关系论文-叶辅靖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欧政治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欧洲,超老龄社会,成员国,会员国

中欧政治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叶辅靖[1](2017)在《欧洲的政治经济形势与中欧经济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许多国家的动荡到底是世界大变局的前奏,还是大承平时期的旋涡和涟漪?现在还无法回答,需要继续观察。这里暂且假定当前的动荡是第二种情形,据此,我们来讨论欧洲的政治经济形势及中欧经济关系。总体而言,是政乱经稳,对我国两面性上升。一、欧洲的政治形势可用叁句话来概括:眼下风雨飘摇;今后两年动荡仍会持续;未来不至于严重失控。欧债危机没有拖垮欧盟,反让欧盟逮住机会,将经济一体化向前猛推一步,但接踵而起的难民危机和英(本文来源于《中国经贸导刊》期刊2017年10期)

王一晴[2](2016)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的政治制约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与欧盟建交以来,在经济、政治、人文等多个领域的互动与合作日益深化,构建起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四十年间,中国实现了举世瞩目的经济腾飞,欧盟也由最初以经济为主导的国家共同体发展为如今拥有28个国家,5亿多人口,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国家联合体。中欧关系如今已成为国际舞台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推动着国际关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中欧关系始终难以摆脱“政冷经热”的不平衡状态,政治制约因素不仅阻碍着信任的建立,也不利于经贸、人文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中欧之间虽然不存在地缘政治冲突的可能性,但双方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在人权问题上的理解和政策差异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摩擦,加之欧盟对中国的武器禁令持续二十余年迟迟不得解除,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机制的不成熟性也损害了其政策的高效性、连贯性、一致性。如今中欧双方经贸往来日益密切,而政治制约因素已经成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最重要的障碍。本文在回顾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沿革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双边关系中四大政治制约因素:意识形态的对立,人权观念的差异,武器禁运的难题,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弊端。进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克服政治制约因素的几点思考,如对待差异保持理性客观,适当降低对欧盟的期望,以核心成员国作为外交发力点,多方面推进欧亚大陆政治联动,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推进全方位合作等,力求弥补该领域研究现状的不足,为我国对欧盟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有益思路,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和平、稳定、健康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本文来源于《国际关系学院》期刊2016-05-30)

魏景赋,钱晨曦[3](2016)在《中欧双边政治关系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索中欧双边政治关系对中国OFDI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以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为基础提出假设,然后基于2007-2013年间中国对欧洲31个国家OFDI的面板数据,利用PCSE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双边建交时长同中国扩大对欧投资呈正相关关系;双边友好城市的建立同中国扩大对欧投资呈正相关关系;双边协定的签署同中国扩大对欧投资呈正相关关系;欧洲的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加能吸引中国的FDI流入。(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陈楠,陈贵和[4](2015)在《“欧洲文化战略与中欧政治关系”学术研讨会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12月18日,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研究中心举办了"欧洲文化战略与中欧政治关系"研讨会,围绕欧洲文化外交战略和中欧政治关系两个主题进行了讨论。会议由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驻会研究员张利华女士主持,来自国内外的五位专家分别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发言。来自首都高校的二十余名青年学者、博士生和留学生参加了研(本文来源于《欧洲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洪霏[5](2014)在《论中欧政治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和欧盟都是世界上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双方拥有很多共同利益,不仅互为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而且在其他诸多领域,如气候变化、全球金融稳定、发展援助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也有着密切的合作。在利用国际机制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在联合国和国际格局等问题上,也存在着共同点。这些都是双方增进沟通,获得共同发展的良好起点。总体上看,近年来中欧关系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和全面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欧经贸关系发展顺利。但随着中国实力不断提升,中欧政治关系并没有太大的进展,彼此之间的分歧和摩擦也进一步增加,欧盟及其部分成员国一直不肯放下对中国的偏见,批评中国人权问题、西藏问题,并以此大做文章;出于对本国贸易的保护,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受美国影响至今仍保持对华军售禁令,这些因素不可避免的对中欧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拟从中欧政治关系的角度探讨中欧关系的发展历程及中欧之间存在的问题。首先在导论中分析了研究中欧政治关系的意义,并对“中欧关系”进行了概念界定,在论文的主体部分则首先对冷战后中欧政治关系的发展进行了梳理,然后列举了中欧政治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朱立群[6](2013)在《欧洲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与中欧关系新动向》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个问题是欧洲的地缘政治环境变化。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欧洲这些年确实遭遇了比较大的麻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欧洲处在一个新的调整时期,力量处于一个相对下降的时期。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体现欧洲力量的叁个核心方面都正在发生新的变化。1.欧债危机暴露了欧洲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弊端。债务危机严重打击了欧洲经济,反映出欧洲政治经济模式内部的深层次问题。首先是欧洲的福利制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欧洲国家通过立法将财政收入的60%用于社会福利,这种高比例的财政支出是刚性开支。欧洲国家要在社会福利制度上进行改变,必须通过重订契(本文来源于《国际关系研究》期刊2013年01期)

郑腊香[7](2012)在《欧债危机下政治因素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政治因素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欧债危机下,出于对全球化发展的忧虑,为了维系与美国的紧密关系、主导未来的中欧投资关系,欧盟仍拒绝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尚未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继续限制对华高科技出口,并将国际投资问题政治化。中国需要在非政治敏感领域同欧盟加强合作:在资源问题上加强与欧盟的沟通协调,鼓励中国中小企业到欧盟投资、同欧盟中小企业开展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鼓励欧盟成员国企业积极参与中国城镇化进程、到中国投资兴业,运用世贸组织规则纠正欧方的对华不合理政策,并通过中欧经贸协定和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维护中国利益,从而避免政治因素的干扰,实现中欧"双赢"。(本文来源于《国际经贸探索》期刊2012年08期)

马阳[8](2012)在《中欧古代政治制度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比较研究——以中国晚清与现代英国时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一直是行政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如何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则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与英国概莫能外。本文通过梳理中国晚清时期与现代英国时期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历史脉络,进而分析包括行政、财政、司法等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制度与决策的异同点,以期对于中英两国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实现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杨志远[9](2012)在《论后危机时期的中欧政治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欧关系在国际体系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1975年双方正式建交外交关系以来,中欧关系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全方面和多领域的合作格局。双方在经贸及其他各领域的合作也伴随着政治关系的改善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至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中欧关系又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的历史特征。将首先从金融危机后的中欧关系的变化入手,简要概述2008年至2010年之间对中欧关系产生影响的历史性事件,然后综合这些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对中欧关系发展中的合作与阻碍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传承》期刊2012年04期)

戴炳然[10](2010)在《后冷战时期地缘政治视野下的中欧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后,中欧关系正处于一个低谷和困难时期。以一种后冷战时期地缘政治的视野来分析中欧关系的现状,可以认定中欧关系的基础并未根本改变,正视当前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战略,中欧关系依然大有可为。(本文来源于《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中欧政治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与欧盟建交以来,在经济、政治、人文等多个领域的互动与合作日益深化,构建起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四十年间,中国实现了举世瞩目的经济腾飞,欧盟也由最初以经济为主导的国家共同体发展为如今拥有28个国家,5亿多人口,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国家联合体。中欧关系如今已成为国际舞台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推动着国际关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中欧关系始终难以摆脱“政冷经热”的不平衡状态,政治制约因素不仅阻碍着信任的建立,也不利于经贸、人文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中欧之间虽然不存在地缘政治冲突的可能性,但双方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在人权问题上的理解和政策差异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摩擦,加之欧盟对中国的武器禁令持续二十余年迟迟不得解除,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机制的不成熟性也损害了其政策的高效性、连贯性、一致性。如今中欧双方经贸往来日益密切,而政治制约因素已经成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最重要的障碍。本文在回顾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沿革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双边关系中四大政治制约因素:意识形态的对立,人权观念的差异,武器禁运的难题,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弊端。进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克服政治制约因素的几点思考,如对待差异保持理性客观,适当降低对欧盟的期望,以核心成员国作为外交发力点,多方面推进欧亚大陆政治联动,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推进全方位合作等,力求弥补该领域研究现状的不足,为我国对欧盟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有益思路,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和平、稳定、健康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欧政治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叶辅靖.欧洲的政治经济形势与中欧经济关系[J].中国经贸导刊.2017

[2].王一晴.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的政治制约因素[D].国际关系学院.2016

[3].魏景赋,钱晨曦.中欧双边政治关系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4].陈楠,陈贵和.“欧洲文化战略与中欧政治关系”学术研讨会综述[J].欧洲研究.2015

[5].洪霏.论中欧政治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14

[6].朱立群.欧洲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与中欧关系新动向[J].国际关系研究.2013

[7].郑腊香.欧债危机下政治因素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2

[8].马阳.中欧古代政治制度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比较研究——以中国晚清与现代英国时期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9].杨志远.论后危机时期的中欧政治关系[J].传承.2012

[10].戴炳然.后冷战时期地缘政治视野下的中欧关系[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

标签:;  ;  ;  ;  

中欧政治关系论文-叶辅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