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轮机论文_林清宇,冯振飞,林榕端

导读:本文包含了液轮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轮机,热管,在线,转速,模型,特性,工作。

液轮机论文文献综述

林清宇,冯振飞,林榕端[1](2009)在《自转液轮机换热管流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内置液轮机换热管压力降进行了分析,导出了换热管内流阻计算式。内置液轮机的换热管管内流阻由两部分组成,一为流体与液轮机转子摩擦力引起的流体压力降△p_1,二为管内流体与换热管壁间的摩擦力引起的流体压力降△p_2。安装了液轮机的换热管内总流阻△p为△p_1与△p_2之和。研究△pp_1,得到其理论计算式;建立了△p_1与流体轴向流速v_z、液轮机轮毂半径R_i、叶片宽度t及叶片升角γ_i、γ_m的定量关系式。△pp_1与v_z~2成正比;△p_1与R_i近似成正比;t增大,△p_1增大;γ增大,△p_1下降。分别进行了内置16个型号液轮机换热管的流阻试验,得到非线性拟合回归方程;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比较一致。(本文来源于《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七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9-10-28)

林靖宇,林清宇,林榕端[2](2008)在《换热管内液轮机的转速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进行换热管内液轮机转子内流体运动分析,根据动量矩定理求得液流给液轮机的转动力矩及液轮机所受阻力矩,在定态流动时液轮机恒速转动,转动力矩与阻力矩应平衡,由此推导出液轮机的转速计算式。进行15种不同参数液轮机的转速特性试验,试验结果与理论表达式比较一致。理论分析及试验结果均表明,影响换热管内液轮机转速的主要因素是流体轴向流速及叶片螺距。流体轴向流速越大,液轮机转速越高,两者呈线性关系;叶片螺距越大,液轮机转速越低。提出表征换热管内液轮机特征的无因次准数,无因次准数关联了液轮机转速及影响转速的两个主要参数——流体轴向流速和叶片螺距。(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11期)

林清宇,林靖宇,林榕端[3](2007)在《换热管内液轮机转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行了换热管内液轮机转子内流体运动分析,根据动量矩定理求得液流给液轮机的转动力矩M及液轮机所受阻力矩Mf,在定态流动时液轮机恒速转动,转动力矩M与阻力矩Mf应平衡,由此推导出液轮机的转速计算式;进行了15种不同参数液轮机的转速特性试验,试验结果与理论表达式比较一致。理论分析及试验结果均表明,影响换热管内液轮机转速n的主要因素是流体轴向流速vz及叶片螺距H:流体轴向流速vz越大,液轮机转速n越高,两者呈线性关系;叶片螺距H越大,液轮机转速n越低。此外,提出了表征换热管内液轮机特征的Rd无因次准数,Rd准数关联了液轮机转速n及影响转速n的两个主要参数——流体轴向流速vz和叶片螺距H;Rd的物理意义是换热管内液轮机的比转速,即液轮机转速n与极限转速60vz/H的比值。(本文来源于《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07-11-01)

甘加业,林清宇,王华明,林榕端[4](2006)在《换热管内微型液轮机转速和压降的模拟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换热管内安装微型液轮机是一项新发明的专利技术,可实现换热设备在线、连续、自动防垢除垢及强化传热的效果。为了给实验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基于动量守恒(NS)方程和标准κε紊流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对换热管内液轮机的叁维紊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实例计算出换热管内流速与液轮机转速和压降的关系数值,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值基本相符。(本文来源于《石油机械》期刊2006年01期)

甘加业,林清宇,吴爽[5](2005)在《换热管内装微型液轮机叁维紊流场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换热管内微型液轮机实现换热设备在线、连续、自动防垢除垢及强化传热是新发明的一种专利技术[1]。液轮机的转动性能对在线防垢除垢及强化传热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研究换热管内流场的流动特性对于提高液轮机转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运用CFD软件数值模拟了换热管内液轮机的紊流场。(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技术》期刊2005年02期)

甘加业[6](2005)在《换热管内装微型液轮机流动场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换热管内装微型液轮机,可以起到在线防垢除垢和强化传热的作用。管内的流场非复杂,流动几乎为湍流,主要成螺旋流的形状。数值模拟是一种有效研究流体流动的方法,借助计算机可以计算该复杂的流动场。本文第二章里从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出发,建立旋转坐标系下的运动方程。然后对控制方程时均化,为了得到封闭的方程,引入了湍流模型,同时简要分析了旋转坐标系对湍流模型的影响。最后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通用方程,并简单介绍了网格技术的发展。 CFX是一款计算流体动力学商业软件,其内部程序具有丰富的物理模型,可以进行多种物理现象的数值计算,CFX有叁个主要操作界面:CFX-Pre、CFX-Solver、CFX-Post。进行数值计算的第一步是建立实体模型,本文使用叁维实体造型软件Pro/E建立流场区域。然后把几何模型导入网格划分软件ICEM-CFD划分网格,对网格进行处理,把网格质量提高到保证有足够精度的计算结果。最后把划分好网格的模型导入CFX—Pre进行流场区域、边界条件、求解控制参数等设置,用CFX—Solver求解器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在CFX-Post处理。以上是第叁章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对计算结果的处理。首先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提取用来与数值计算进行对比的数据。然后介绍了如何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求出液轮机的旋转角速度,把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者相差不大,说明了用CFX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的实用性,即实现用数值模(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05-05-01)

王华明[7](2005)在《微型液轮机强化传热实验研究及实验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微型液轮机的强化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研究了在相同实验工况,雷诺数范围在2.0×10~4~1.0×10~5之间的情况下,雷诺数Re,液轮机螺距h,液轮机轮毂直径d等参数对液轮机流动阻力特性和传热的影响。 转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转速n与流速u呈近似线性关系,n随着u的增加而增大,其转速与流体的轴向流速有关,通过多元线性拟合得到了流速与转速的一般关系式。同时表明:液轮机具有良好的转动特性,液轮机操作弹性大,在较低的流速下就能运转,能满足换热设备流量变化及波动的要求。 同时,换热实验表明,液轮机具有良好的强化传热效果,六种不同型号的液轮机随着雷诺数的增加,液轮机与空管的换热强化比始终是大于1。而且经分析可以看出:结构参数d=6的液轮机的换热强化比明显大于结构参数为d=5的液轮机,在结构参数d相同的情况下,随着结构参数h的增加,其相应的换热强化比降低。因此在相同雷诺数Re下,Y24型的液轮机的强化比最大,Y155型的液轮机的强化比最小。同时可以看出,螺距小的液轮机,其阻力系数比也较大。对六种不同型号的液轮机进行了综合评价,可知:Y25型和Y15型液轮机总体强化传热工况要优于其它型号的液轮机。 本文以Microsoft Access2000建立后台数据库,利用Visual Basic 6.0和MATLAB6.5混合编程开发了微型液轮机实验数据处理系统,实现了液轮机实验数据库资料的交互式信息查询、图形显示、数据处理以及数据信息的更新维护等功能,该应用程序操作方便,运行稳定,为液轮机实验数据及资料的计算机管理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05-05-01)

林清宇,李培宁,林榕端,冯庆革,翟丽华[8](2004)在《液轮机强化管内换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管壳式换热设备强化传热的方法之一是管内插入物。插入物的形式很多,但大多为单一的强化传热技术,不能防垢除垢。而污垢的存在却大大降低了换热设备的传热系数,增加了能量消耗。换热管内液轮机则实现了换热设备在线自动防垢除垢并强化传热。对液轮机强化管内换热进行了理论及试验研究,提供了传热和阻力的试验数据和方法,分析并得到了膜传热系数关联式。结果表明,液轮机使管内阻力损失仅有少量增加,却较为显着地强化了管内换热。即使与无垢光管对比,液轮机也有效地强化了传热。(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04年05期)

翟丽华[9](2004)在《内置微型液轮机换热管工作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防垢除垢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分析。同时介绍了换热管内微型液轮机的结构及其自动除垢防垢并强化传热的原理。换热管内微型液轮机不需要外加动力,当管内液体流动时,液轮机自动连续旋转,不断擦刮、刷洗管壁,使换热管内壁难以形成垢层,此外液轮机有效扰乱了流体滞流边界层,从而达到防垢除垢、强化传热的目的。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将继续研究内置液轮机换热管的工作特性,包括换热管内置入液轮机传热性能。此外,在换热管内壁人工制造化学垢层后,还进行了相应的除垢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液轮机的转速与管内流体流速近似成线性关系,操作弹性大,流体阻力小,可以满足换热设备对流量变化及流体阻力的要求。在相同的Re下,换热管内置液轮机时的总传热系数K明显比空管的高,K的提高率在24.15%~46.81%之间,液轮机起到了强化传热的作用。热工性能评价因子φ都是大于1的,表明换热管中置入液轮机后强化传热综合效果是比较好的。除垢试验也证明液轮机作为一种在线的机械清洗方法,具有良好的清洗防垢效果。这些试验都证明了内置微型液轮机换热管具有良好的工作特性。 同时,本文根据威尔逊法及修正威尔逊法,确定了空管和内置液轮机时换热管给热系数关联式中的C、P值。(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04-05-01)

朱志彬[10](2004)在《内置自旋弹簧换热管工作特性研究及管内液轮机流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内置自旋弹簧换热管工作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应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换热管内液轮机流场进行了模拟分析。首先设计了九种具有不同结构参数的弹簧试件,采用试验方法研究换热管内置入自旋弹簧的转动特性和流体阻力特性以及强化传热性能;通过对多组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出了无量纲参数D_1/S、D_1/D_0对换热管内自旋弹簧的转动特性和流体阻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在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归纳出一个换热管内自旋弹簧工作性能的综合评判准则——Lz准数。接下来提出了一种应用Matlab非线性回归分析与Wilson图解法修正相结合的数据处理新方法,用以由传热试验数据推求出换热管内流体给热系数关联式。 本文还采用了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FLOTRAN CFD模拟置入微型液轮机后换热管内流场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情况,得出的结果与试验研究结果相符,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关于微型液轮机的动力学研究成果。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有限元法来计算液轮机流场的流体阻力降的结果是可信,可以利用该方法预测换热管内液轮机流场的分布甚至可以代替部分试验。 Lz准数的归纳提出、Matlab非线性回归分析与Wislon图解法修正相结合的数据处理新方法的提出应用以及采用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探讨换热管内微型液轮机的流动问题是本文的创新点和亮点。本文所做的这些工作,可以为同类内插件的继续深入研究及工业生产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通过对内置自旋弹簧换热管工作特性的研究和管内液轮机流场的分析,有助于提高换热管的强化传热效果,对节能、降耗和环保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04-05-01)

液轮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进行换热管内液轮机转子内流体运动分析,根据动量矩定理求得液流给液轮机的转动力矩及液轮机所受阻力矩,在定态流动时液轮机恒速转动,转动力矩与阻力矩应平衡,由此推导出液轮机的转速计算式。进行15种不同参数液轮机的转速特性试验,试验结果与理论表达式比较一致。理论分析及试验结果均表明,影响换热管内液轮机转速的主要因素是流体轴向流速及叶片螺距。流体轴向流速越大,液轮机转速越高,两者呈线性关系;叶片螺距越大,液轮机转速越低。提出表征换热管内液轮机特征的无因次准数,无因次准数关联了液轮机转速及影响转速的两个主要参数——流体轴向流速和叶片螺距。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液轮机论文参考文献

[1].林清宇,冯振飞,林榕端.自转液轮机换热管流阻研究[C].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七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2].林靖宇,林清宇,林榕端.换热管内液轮机的转速计算[J].机械工程学报.2008

[3].林清宇,林靖宇,林榕端.换热管内液轮机转速的研究[C].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07

[4].甘加业,林清宇,王华明,林榕端.换热管内微型液轮机转速和压降的模拟计算[J].石油机械.2006

[5].甘加业,林清宇,吴爽.换热管内装微型液轮机叁维紊流场数值模拟[J].装备制造技术.2005

[6].甘加业.换热管内装微型液轮机流动场的数值模拟[D].广西大学.2005

[7].王华明.微型液轮机强化传热实验研究及实验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D].广西大学.2005

[8].林清宇,李培宁,林榕端,冯庆革,翟丽华.液轮机强化管内换热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4

[9].翟丽华.内置微型液轮机换热管工作特性研究[D].广西大学.2004

[10].朱志彬.内置自旋弹簧换热管工作特性研究及管内液轮机流场分析[D].广西大学.2004

论文知识图

一3有无液轮机时流体阻力特性的比...一6换热管内液轮机Fig.6一6ThePi...一5换热管内液轮机图1一6自旋扭带...一2“加热器”中有无液轮机的v一...一16有液轮机的横截面速度云图,...换热管内液轮机

标签:;  ;  ;  ;  ;  ;  ;  

液轮机论文_林清宇,冯振飞,林榕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