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带状间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带状,大豆,粮草,玉米,耕地,氮素,效应。
带状间作论文文献综述
任领,张黎骅,丁国辉,杨文钰,王小春[1](2019)在《2BF-5型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精量播种机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复合种植模式机械化播种机具作业性能不良、综合效益低的现状,结合整机驱动和仿形播种单体的优点,设计了2BF-5型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精量播种机。同时,为验证2BF-5型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精量播种机的工作性能并研究留茬免耕、灭茬免耕、灭茬旋耕3种不同耕作方式下机械播种对作物出苗质量的影响,选择播种粒距合格率、重播指数、漏播指数、出苗率、有效株数和产量作为主要考察指标进行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粒距下2BF-5型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播种机的播种粒距合格率为75. 8%~83. 57%,漏播指数为7. 8%~9. 17%,粒距变异系数为11. 4%~15. 4%,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和实际生产要求。经过对出苗率和产量的分析表明,在灭茬免耕处理下该播种机播种作业的产量最高。(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洪梅[2](2018)在《黑龙江省林区坡耕地不同粮草带状间作种植模式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黑龙江省林区7°坡耕地上,于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连续2a研究了4种不同粮草带状间作(玉米和大豆间作苜蓿)模式与粮食单作(对照处理)模式下的土壤养分含量、作物产量和单位面积纯收益变化规律,以探讨最佳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4种粮草间作模式单位面积纯收益均高于对照,其中以2垄苜蓿4垄粮食间作种植模式的综合增产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中国林副特产》期刊2018年03期)
王洪梅,程延彬,周志军[3](2018)在《我国坡耕地粮草带状间作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耕作制度的变革及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粮草间作在坡耕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综述了我国坡耕地不同生态区域的粮草间作主要栽培模式及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对坡耕地粮草间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赵洪祥,边少锋,闫伟平,孙宁[4](2017)在《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燕麦带状间作种植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春季风蚀严重,造成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大量流失;燕麦喜寒凉、耐干旱、抗盐碱,生长期短,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传统玉米栽培方式不利于春季土壤的水土保持,土地利用率较低。本文针对春季风蚀严重、传统玉米栽培模式保水保土效果差的现状,探索形成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燕麦的带状间作种植模式,并对其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了土壤水分含量和玉米冠层特性、光合指标,以期为玉米、燕麦的带(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8-16)
李海涛,杨中旭,李秋芝,尹会会,王士红[5](2017)在《棉花/花生带状间作模式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2行棉花/2行花生、2行棉花/4行花生、3行棉花/6行花生3种不同间作比例模式,以单作棉花为对照,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农艺、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花生不同比例带状间作均缩短棉花生育期,棉花的株高、果枝平均长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相同面积下,棉花产量较对照减少,但多收获一季花生,单位面积经济产量远远高于对照。综合几种间作模式分析,以2行棉花/4行花生带状间作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中国棉花》期刊2017年08期)
钱欣,臧华栋,葛军勇,曾昭海,任长忠[6](2017)在《东北地区西部不同燕麦带状间作模式的产量及氮素吸收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给东北地区西部种植模式优化提供可行的带状间作组合,于2014-2015年,在吉林省白城市开展了连续两年的大田试验,研究了燕麦//玉米、燕麦//向日葵及燕麦//绿豆叁种带状间作模式的产量及氮素吸收效应。结果表明,叁种间作模式均具有显着的产量优势及较高的氮素吸收效率,土地当量比(LER)及氮素吸收当量比(NER)均大于1,燕麦//向日葵带状间作的LER及NER分别为1.23~1.38、1.29~1.44,两年内均为最高。燕麦//向日葵间作中,两种作物的边行产量均显着高于单作及内行,对间作燕麦、向日葵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44.2%~45.1%、69.9%~70.8%,具有显着的边行优势。综合分析认为,燕麦//向日葵带状间作在东北地区西部具备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王兴才,丁国辉,武晓玲,杨峰,雍太文[7](2017)在《带状间作大豆品种产量差异的源库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具有悠久的间套作种植历史,近年来随着间套作种植理论和技术的创新,播种面积在逐渐扩大。合理的作物搭配和品种选择是间套作种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稳定和提高间套作产量的关键技术要素。为了探究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下,不同大豆品种产量形成规律及其产量的限制因素,拟从源库关系和作物产量构成因素角度比较分析造成大豆品种产量差异的原因。本研究根据耐荫评价试验结果,从183份试材中挑选出单作产量水平一致,且生育期相近的4个大豆品种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3种不同的种植方式,包括单作和两种不同带宽下的玉米大豆带状间作(两个带宽分别为2m和2.4m,玉米与大豆行比均为2:2)。玉米和大豆在单作和间作下的种植密度保持一致,玉米密度为7.05万株/hn~2,大豆密度为16.5万株/hm~2。大豆生育期间测定了不同品种的叶源光合性能指标(包括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LAD)、功能叶净光合速率等)和库容指标(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籽粒灌浆动态和百粒重等)以及粒叶比和系统产量。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带宽间作下的系统产量均高于单作,同时土地当量比(LER)在1.22至1.37之间;高产大豆品种间作产量损失率为58%-62%,低产大豆品种则在69%-73%之间。叶源光合性能方面,间作均显着降低了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与单作相比,间作下不同品种叶面积指数在R5期降低幅度达到最大,均为45%左右,而功能叶净光合速率仅在鼓粒初期(R5)显着低于单作;间作条件下不同品种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净光合速率在各生育时期均无显着差异。从籽粒发育及产量构成来看,间作种植显着降低大豆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但对大豆鼓粒灌浆动态和百粒重无显着影响,其中高产品种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显着高于低产品种。在源库协调关系方面,间作下高产品种粒叶比显着高于低产品种,高产品种粒叶比为54-56g·m~(-2),而低产品种则为43-47 g·m~(-2)。说明带状间作种植对不同大豆品种的源和库均有显着影响,但因源和库的降低比例不同而引起大豆产量的差异,其中间作下不同大豆品种产量形成主要受单株粒数和粒重的影响,而受叶源光合性能影响不显着,即间作大豆库不足是其产量形成的限制因素。(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大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7-31)
钱欣[8](2017)在《东北地区西部燕麦带状间作模式构建及氮素利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集约化的可持续带状间作模式是优化东北地区种植制度、确保其农业安全战略地位的重要技术手段;氮肥的高效利用则是此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于2014~(-2)015年在东北地区西部的白城市进行了带状间作模式筛选试验,比较了燕麦(AvenanudaL.)与玉米(Zeamays L.)、向日葵(Helianthus sannuus L.)、绿豆(Vigna radiateL.)3种带状间作模式的产量及氮素吸收效应和经济效益,并通过边行效应的研究探讨其增产机制。于2015~(-2)016年通过大田定位试验及微区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筛选模式的最佳施氮量及氮肥高效利用机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东北地区西部燕麦Ⅱ向日葵带状间作模式具有较高的土地利用集约度以及经济效益。土地当量比及氮素吸收当量比分别为1.23~1.38、1.29~1.44;净经济效益(12515~13209RMB·hm~(-2))、收益成本比(3.32~3.45)、边际效益(1382%~1484%)以及货币优势指数(2343~3604)两年内均为最高。(2)燕麦Ⅱ向日葵带状间作模式中燕麦、向日葵均具有籽粒产量及氮素吸收边行优势。间作燕麦边行籽粒产量以及吸氮量分别较单作及间作中间行显着提高了 5 8.6%~88.1%、24.9%~77.9%(P<0.05),边行对间作燕麦籽粒产量及吸氮量的贡献率分别为44.2%~45.1%、44.8%~47.1%,高于边行所占比例(1/3)。间作向日葵边行籽粒产量以及吸氮量分别较单作和间作中间行显着提高了 16.6%~68.3%、18.5%~64.6%(P<0.05),边行对间作向日葵籽粒产量及吸氮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9.9%~70.8%、70.3%~71.1%,高于边行所占比例(2/3)。。(3)燕麦Ⅱ向日葵带状间作模式的最佳施氮量为100 kg·N·hm~(-2)。在该施氮量下,间作燕麦、向日葵均可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生物产量以及地上部吸氮量。此外土地当量比(1.14~1.24)、氮素吸收当量比(1.10~1.29)、氮肥农学效率(12.98~14.46 kg·kg~(-1))以及表观利用效率(76.32%~67.78%)在叁个施氮量下也均以100kg·hm~(-2)时最高。(4)随施氮量的增加,间作燕麦边行籽粒产量及氮素吸收优势均呈降低趋势,间作向日葵边行籽粒产量及氮素吸收优势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向日葵在间作系统中处于竞争优势地位,当施氮量为100 kg·N·hm~(-2)时向日葵优势最大。在对当季氮肥的竞争中,低氮条件下(50 kg·N·hm~(-2))燕麦边行处于优势地位,高氮条件下(100、150kg·N·hm~(-2))则向日葵占据优势;对上季氮肥的竞争在所有施氮量下间作燕麦边行均占据优势地位。(5)间作降低了燕麦收获后向日葵0-60cm 土壤硝态氮的淋溶。单作向日葵土壤硝态氮绝对累积量的比例在各施氮量下均以40-60cm为最高(39.95%~50.5%);间作向日葵边行及中间行则主要分布于 20-40cm 土层(35.43%~41.85%)。(6)间作提高了燕麦边行对上季氮肥以及向日葵边行对当季氮肥的利用率。各施氮量下单作与间作燕麦边行植株氮素来自于当季氮肥的比例(量)无显着差异(P>0.05);在施氮量为150 kg·N·hm~(-2)时间作燕麦边行植株氮素来自于上季氮肥的比例(量)显着高于单作燕麦(P<0.05)。在施氮量为150 kg·N·hm~(-2)时间作向日葵边行植株氮素来自于当季氮肥的量显着高于单作向日葵(P<0.05);施氮量为100、150 kg·N·hm~(-2)时,间作向日葵边行植株氮素来自于上季氮肥的比例(量)均显着低于单作(P<0.05)。(7)各施氮量下,间作燕麦、间作向日葵边行氮肥回收率(50.9%~81.2%,68.9%~88.5%)均高于相应的单作燕麦(46.0%~57.9%)、单作向日葵(60.1%~67.7%)。当施氮量为100kg·N·hm2时单作燕麦化肥氮的损失率最高,为50.7%;施氮量为150 kg·N·hm2时间作向日葵边行化肥氮损失率最低,为7.7%。(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戴炜[9](2017)在《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模式下除草剂的筛选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轮作和间作套作。支持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复合型种植,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促进种地养地结合。重点在东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花生)轮作,在黄淮海地区推广玉米/花生(大豆)间作套作,在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间作套作,在西北地区推广玉米/马铃薯(大豆)轮作(国办发[2015]59号)。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涵括禾本科作物玉米和阔叶类作物大豆。在进行杂草防除时,不仅要防除该模式下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还要避免对玉米、大豆造成不可恢复的药害,影响产量。因此,筛选对玉米、大豆安全的除草剂,并对杂草防除效果好的除草剂,对指导在玉米大豆间作生产中施用除草剂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玉米或大豆的除草剂进行筛选,通过评价药害指数初筛选出安全性高的除草剂。然后通过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中进一步对除草剂进行安全性评价、防效评价和经济效益评价。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药害评价不同除草剂处理相对于清水对照,玉米、大豆的株高会受到抑制,茎增粗。通过药害指数对10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和13种茎叶处理除草剂筛选出对玉米和大豆安全或有药害但能恢复正常生长的除草剂。选出二甲戊灵、精异丙甲草胺、扑·乙·滴丁酯、乙·嗪·滴丁酯、嗪酮·乙草胺5种土壤处理剂胺和灭草松、噻吩磺隆、双氟·唑嘧胺、氟醚·灭草松、咪唑乙烟酸5种茎叶处理剂。通过药害对玉米、大豆生长的影响进一步筛选除草剂,土壤处理剂二甲戊灵和嗪酮·乙草胺的玉米、大豆的株高、茎粗和干物重与清水对照差异不显着,对玉米、大豆安全。精异丙甲草胺影响间作玉米、大豆的株高和茎粗,但不影响干物质的积累,其玉米和大豆的干物质积累量较清水对照分别低10.71%和4.17%。茎叶处理剂噻吩磺隆的玉米、大豆的株高受到抑制,株高抑制率分别为18.94%和2.23%。灭草松的大豆叶绿素含量与清水对照差异显着,玉米和大豆的株高、茎粗、干物重和玉米的叶绿素含量较清水对照无显着性差异。不同除草剂应用在大田实际生产中,使用土壤处理剂精异丙甲草胺更安全,玉米的生长抑制率显着低于乙氧氟草醚,为73.13%。大豆的生长抑制率显着低于乙草胺和乙氧氟草醚,分别低88.83%和91.13%。在进行茎叶处理时,灭草松较其他处理更为安全。噻吩磺隆次之,药后6d,玉米、大豆的药害等级为1级。药后12d,玉米、大豆恢复正常,药害等级为0级。在施用不同浓度噻吩磺隆中,施用低浓度噻吩磺隆处理和分叁次施用噻吩磺隆的处理更安全。药后6d,玉米药害等级为1级。药后12d,玉米恢复正常。大豆并未受到药害。在不同施药方式中,大豆行定向喷雾氟磺胺草醚和咪唑乙烟酸的处理对玉米、大豆更安全,在药后18d,玉米和大豆的株高较清水对照无显着性差异。进行全田喷雾氟磺胺草醚的处理对玉米造成药害,在药后12d时玉米受药害等级为2级。施用烟嘧磺隆的处理对大豆造成药害。2、防效评价在除草剂初筛选中,精异丙甲草胺的株防效71.96%和鲜重防效78.83%高于其他除草剂。茎叶处理中灭草松株防效52.7%低于其他除草剂。噻吩磺隆的株防效73.88%、鲜重防效96.1%高于其他处理。土壤除草剂二甲戊灵和茎叶除草剂灭草松对杂草的防除效果最差,株防效分别为60.58%和49.66%,鲜重防效分别为67.12%和83.82%。不同除草剂应用在大田实际生产中,土壤处理剂乙氧氟草醚的杂草株数仍显着低于其他处理,株防效比精异丙甲草胺和乙草胺分别高70.26%和35.28%。茎叶处理中人工除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显着高于其他处理,茎叶处理剂噻吩磺隆具有较好的除草效果,其鲜重防效为 74.62%。在施用不同浓度噻吩磺隆中,分3次喷雾噻吩磺隆的处理和常规噻吩磺隆剂量喷雾的处理除草效果仅次于人工除草,株防效>70%,鲜重防效>87%。在不同施药方式中,进行全田喷雾处理烟嘧磺隆、氟磺胺草醚和咪唑乙烟酸的除草效果优于大豆行定向喷雾,其株防效为70.04%-81.87%,鲜重防效为88.51%-91.70%。大豆行定向喷雾氟磺胺草醚和咪唑乙烟酸的防效最差,株防效分别为55.47%和50.45%,鲜重防效分别为78.91%和76.68%。3、经济效益评价不同除草剂应用在大田实际生产中,土壤处理剂乙草胺持效期长,作为土壤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其产出投入比在土壤处理剂中最高,为13.16%。精异丙甲草胺次之。茎叶处理剂咪唑乙烟酸对玉米药害严重,经济效益低。使用噻吩磺隆进行处理,产值较高,产出投入比最高,为14.09。在施用不同浓度噻吩磺隆中,低浓度噻吩磺隆处理的玉米、大豆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噻吩磺隆浓度处理,产值和产出投入比也高于其他高浓度噻吩磺隆的处理,施用1g和1.25g噻吩磺隆处理的产出投入比大于40。在不同施药方式中,大豆行定向喷施咪唑乙烟酸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为712.74kg,显着大于其他除草剂处理。大豆行定向喷施氟磺胺草醚处理的大豆产量较高,为49.5kg。这两种施药方式获得的产出投入比远高于其他处理,大于30。4、除草剂施用方法在杂草少的玉米大豆间作田中,可以选用更为安全的土壤处理剂二甲戊灵和茎叶处理剂灭草松来防除杂草。在杂草多发的玉米大豆间作田中,应使用除草效果更好除草剂及其施用方式。在玉米、大豆播后1~2d,施用土壤处理剂精异丙甲草胺2000ml/hm2。在玉米3~5叶期施用低浓度的噻吩磺隆15g-19g/hm2进行茎叶处理。(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范元芳,刘沁林,王锐,蒋晓蓉,杜维维[10](2017)在《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对大豆生长、光合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玉米-大豆间作对大豆生长策略、光合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大豆品种中黄39为试材,采用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和大豆净作2种不同的种植模式,研究间作下大豆的形态、物质分配及光合荧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间作大豆植株的株高在四节期(V4期)、始荚期(R3期)和鼓粒期(R6期)分别比净作增加22.47%、47.33%和32.72%。在V4期,间作大豆除株高显着高于净作外,大豆茎粗、主茎节数、茎叶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在净作和间作下均差异不显着。在R3和R6期,间作大豆植株的茎、柄生物量显着增加,但叶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及净光合速率(Pn)显着低于净作大豆。对于叶绿素荧光参数,间作大豆叶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在V4、R3和R6期分别显着高出净作大豆12.2%、5.04%和7.2%,而间作大豆叶片的PSII实际的光化学量子效率(F'q/F'm)、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和PSII反应中心潜在的激发能捕获效率(F_v/F_m)与净作大豆相比差异不显着。在产量构成因素中,间作大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及单株产量均显着低于净作,分别降低27.78%、12.33%、20.72%。间作下玉米对大豆生育后期的生长、光合特性的影响直接导致大豆产量及构成因素的下降。因此,在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模式下,要提高间作大豆产量,需降低大豆生育后期玉米荫蔽程度。本研究结果为间作大豆栽培及高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带状间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黑龙江省林区7°坡耕地上,于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连续2a研究了4种不同粮草带状间作(玉米和大豆间作苜蓿)模式与粮食单作(对照处理)模式下的土壤养分含量、作物产量和单位面积纯收益变化规律,以探讨最佳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4种粮草间作模式单位面积纯收益均高于对照,其中以2垄苜蓿4垄粮食间作种植模式的综合增产效果最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带状间作论文参考文献
[1].任领,张黎骅,丁国辉,杨文钰,王小春.2BF-5型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精量播种机设计与试验[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9
[2].王洪梅.黑龙江省林区坡耕地不同粮草带状间作种植模式比较[J].中国林副特产.2018
[3].王洪梅,程延彬,周志军.我国坡耕地粮草带状间作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
[4].赵洪祥,边少锋,闫伟平,孙宁.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燕麦带状间作种植模式研究[C].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17
[5].李海涛,杨中旭,李秋芝,尹会会,王士红.棉花/花生带状间作模式初探[J].中国棉花.2017
[6].钱欣,臧华栋,葛军勇,曾昭海,任长忠.东北地区西部不同燕麦带状间作模式的产量及氮素吸收效应[J].麦类作物学报.2017
[7].王兴才,丁国辉,武晓玲,杨峰,雍太文.带状间作大豆品种产量差异的源库特征研究[C].第十届全国大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7
[8].钱欣.东北地区西部燕麦带状间作模式构建及氮素利用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
[9].戴炜.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模式下除草剂的筛选与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17
[10].范元芳,刘沁林,王锐,蒋晓蓉,杜维维.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对大豆生长、光合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