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电开发管理及其实证研究

小水电开发管理及其实证研究

郭立山[1]2002年在《小水电开发管理及其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水电属于非碳清洁能源,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 目前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小水电的管理体制。国内外小水电的理论研究已经从过去集中在技术方面拓展到小水电开发中的管理以及政府在行使小水电管理职能中的定位和立法保护等问题。国外小水电开发的经验主要有采取优惠政策、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注重提高科技水平等。国内小水电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社会力量办小水电、适当的优惠政策等。我国小水电项目的常见问题有:年利用小时数偏低、输配电电损较大、生产设备质量较差、自动化水平低、电价过低、技术和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低等。 论文分析了小水电开发项目的评价因素,研究了小水电开发项目的模糊多因素多层次综合评价方法,从而能够更全面、客观、公正地对小水电开发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利用加性加权法和基于理想的排序方法来解决小水电项目建设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在实证分析方面,针对辽宁省的金哨水利枢纽工程、双岭水利枢纽工程和石榴沟水电站叁个典型水电站,建立了投资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环境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等四个功能块指标体系,并采用加性加权法及其模糊多目标多层次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决策。 论文归纳了我国小水电的特点。围绕小水电项目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从实施制度创新、推进管理创新、合理调整地方小水电电价和建立健全政策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深入研究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并指出小水电的发展不仅要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环境,还要求小水电企业自身也要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 根据水能资源的持续利用、科学管理、协调发展等开发原则,论文分析了辽宁省小水电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提出辽宁小水电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使命,对小水电的可持续发展阶段按近期、中期、远期划分,并设计出其战略目标。对辽宁省小水电开发进行了总体评价,指出辽宁省小水电的发展略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开始呈加速态势,同时也存在着人力资源不合理,体制改革慢等问题。

张胜文[2]2007年在《湖南省农村小水电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小水电属于非碳清洁能源,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农村小水电资源十分丰富,经过几十年来的建设,基本上解决了全国农村约4亿人口的用电问题。这表明,农村小水电在促进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已不单单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一种技术和手段,而是形成了一个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并重的新颖的农村小水电行业,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强大支柱。然而,农村小水电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尚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理性分析湖南省农村小水电开发现状的基础上,科学探讨农村小水电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理论上探索湖南省农村小水电开发的对策与措施,进而实证研究新化农村小水电开发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办法。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农村小水电概述,表述了国内外农村小水电发展的研究动态,包括国外农村小水电开发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经验。第二部分为湖南省农村小水电现状与问题分析,首先从实惠广大山区农民、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促进“叁农”问题解决、优化生态环境、推动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分析了我省农村小水电开发取得的成就,然后揭示农村小水电开发中管理体制、经济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无序开发可能带来资源、生态等方面的不利影响。第叁部分为湖南农村小水电的发展对策。这部分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归纳如何进行农村小水电的规划,如何建设良好的配套经济环境和投资环境,如何从根源上解决湖南农村小水电问题的对策。这些对策包括改革产权制度、健全政策保障体系、扩大融资渠道、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规范电力市场、建立补偿机制、完善投资规章制度。第四部分对新化县农村小水电开发进行了总体评价,指出新化县农村小水电的发展略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开始呈加速态势,同时也存在着电价偏低、市场秩序失衡、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补偿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第五部分对本研究做了结论,指出了创新点,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李志武[3]2007年在《民营小水电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分析了民营小水电的国际概况和发展减缓的原因,并与我国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总结了民营小水电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对策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然后对小水电市场地位、市场竞争力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了小水电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量化了小水电的外部性效益,对小水电开发规模进行了定量预测,并提出了小水电最优发展规模。在宏观层面上重点探讨了影响民营资本投资小水电领域的障碍,提出了增强小水电竞争力的途径。小水电政策和市场机制是民营小水电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在计划经济年代出台的小水电政策已大部分不能适用。尽管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颁布、实施,对小水电在可再生能源中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肯定,但对于能源工业中弱势小水电产业,亟待根据其存在的发展制约因素制定具有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特点的新政策,以便促进小水电的健康持续发展。随着小水电建设投资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基本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民营小水电在小水电发展占有的地位和份额毋庸置疑。但在小水电投资领域存在着投资运作模式单一,融资信息、渠道不畅,风险约束机制不健全及法律障碍等突出问题,影响投资效益。清洁发展机制(CDM)在我国的稳步开展与实施,给小水电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小水电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小水电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不能忽视。由于民营企业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往往注重电站的建设管理,而小水电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尽量回避责任,加上政府监管不力,所以,在一些地方小水电对环境的破坏也是不轻的。本文通过发达国家小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监管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小水电工程和环境融合的理念,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我国在小水电和环境融合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研究应用体系,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随着生态制约对我国小水电发展的逐渐显现,我们应及早开展这方面专门的研究,以指导我国小水电开发实践。本文最后选择了民营企业独资建设小水电、民营企业和政府合作建设小水电等5个案例进行研究,反映了在水资源开发权的取得、工程建设管理、项目融资、风险控制、生态环境保护、移民安置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其中,欧盟推荐的小水电站与环境融合典型案例中介绍了电站在设计、施工和运行中如何做到与周边环境的最佳融合,对我国小水电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一定的启发。

唐波[4]2007年在《我国小水电行业投资决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产业投资及投资决策理论的研究,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小水电行业开发管理的现状以及发展的趋势,在研究分析我国小水电行业的现状、问题的基础上,从行业投资价值的角度指出了我国小水电投资前景和进入的障碍,归纳出小水电行业的投资风险,并通过对湖北省保康县过渡湾小水电站投资决策的案例研究,为小水电行业投资者和行业经营者提供借鉴。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研究的背景,选题的由来、研究的目标及意义,并给出论文研究的分析方法和整篇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为产业投资决策理论文献综述,主要从两个方面作了研究:一是基于行业研究的角度对产业投资理论的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效益做了研究;二是对传统投资决策理论以及其发展的新方向——实物期权理论作了研究综述。第叁章首先说明了国内外对小水电行业的界定及分类,对国内外小水电行业的发展理论、实践情况作了比较分析。着重对国内外小水电融资经验及其给我国小水电行业的启示、国内外小水电行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正确投资小水电行业提供了宏观面的背景分析。第四章首先论述了行业分析和投资价值的研究方法,并在该方法的指导下对我国小水电开发的特色作了归纳总结,强调在我国发展小水电是与中国式农村电气化建设紧密结合的,归纳、阐述了我国目前整个小水电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七大问题;并对我国小水电行业投资的进入障碍进行了分析,即体制上的障碍、小水电电力上网存在的障碍以及其电力定价方面存在的障碍,创造性地对其公益性带来的障碍作了分析。然后,作者从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促进小水电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小水电崭新的开发模式、高水平的电站建设能力以及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电力减排战略的实施等角度展开分析,得出我国小水电行业已进入投资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的结论;最后作者在比较我国小水电行业、电力行业、水电行业经济收益的基础上,指出小水电行业投资机会的确存在,并依此归纳出小水电行业投资的4大切入点。第五章首先归纳总结出现有运营的小水电项目中的六种常见问题,详细分析了小水电行业投资过程中面临的各项风险,即融资风险、投资环境风险,同时给出了小水电行业投资风险的回避策略及途经。最后作者把实物期权理论引入到小水电项目投资决策中,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推导出修正的净现值指标公式;并应用模糊数学理论深化研究了第4章介绍的行业投资价值评价方法——“本构关系分析法”,采用模糊集理论建立小水电站投资方案优选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用实例进行了验证。第六章是案例研究部分,通过对葛洲坝股份有限公司的湖北省保康县过渡湾小水电站的投资、建设研究,验证了小水电行业投资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并创造性地研究了该电站投资风险回避与资本结构的关系,最后从决策过程的财务评价、盈亏平衡分析、财务敏感性分析、经济风险分析的角度,对过渡湾电站的投资决策进行了评估。第七章为结论和展望,总结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之处,并对论文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投资者准确把握小水电行业的投资机会,进而为投资者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提供支持,从而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另外,通过对小水电行业的研究,揭示了其产业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规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行业投资决策研究尤其是新兴产业此方向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内容体系,为进行其它新兴产业的类似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和方法。

季健康[5]2010年在《小水电开发中的环境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总结了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环境与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含义,环境管理的内涵、目的、性质、类型、手段、职能、方法、制度以及环境战略、环境标准和环境规划管理等;全面分析总结了小水电工程的正面环境效益和负面环境影响;研究总结了小水电开发已有的管理办法;综述了国际小水电开发环境管理经验措施;将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浙江农村水电开发,提出了小水电开发环境管理的特点,围绕环境管理的手段、职能、制度,提出小水电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各环节中政府、业主、公众环境管理的方法措施建议;提出了环境管理的科研工作,包括流域调查、基础数据积累、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环境友好型小水电的优化设计和研究等等。研究表明,通过正确的方法可以解决大多数农村水电站的环境问题,可行的规划和实地的研究,加上有效的预防措施,环境问题不会成为小水电发展的障碍。本文对于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战略,充分发挥小水电的环境效益,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小水电站成为一个真正的生态工程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张统[6]2008年在《小水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小水电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循环利用的能源,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因如此,中国在小水电发展的不同时期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小水电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由于小水电的经济评价中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缺失,造成小水电上网低定价机制,从而导致了小水电站运行和维护困难,以及在电力市场中缺乏竞争力。鉴于此,怎样定量且准确地评估小水电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变得非常重要,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学者对小水电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的研究非常之多,但研究内容以概括性的描述分析和定性分析为主,即使存在一定的定量分析,由于数据收集较困难,也只是衡量其生态效益中的使用价值部分,且这些研究都是从供给侧来评估小水电的效益,尚未从微观层面即需求侧来评估其效益。考虑到小水电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自身复杂性,本研究尝试从需求侧,即从享受小水电生态系统服务的人们的角度,采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条件价值法(CVM),通过询问人们保护小水电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支付意愿,从微观层面评估小水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从而将其生态效益和部分社会效益纳入到定量分析的框架之内。本文首先在介绍小水电、生态系统服务等一些基本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小水电效益评价的研究进展,以及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领域的研究现状,并着重介绍了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CVM评估的研究现状以及CVM的原理和方法,我们可以发现小水电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定量评价的缺失以及CVM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尤其是非使用价值的优越性;其次,设计了二分式CVM问卷对浙江省通济桥小水电周围的农村及城镇地区的647户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受访者对通济桥小水电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受访者对环境的认知态度以及受访者个人和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再次,在对获得的微观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人们支付意愿的因素;最后,针对单边界二分式CVM问卷和双边界二分式CVM问卷,分别用二元Logit模型和累积Logit模型对具有正支付意愿人们的支付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导出两种问卷模式的平均WTP和其置信区间。研究结果表明:条件价值法在评估诸如生态系统服务等非市场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尤其是占总价值很大比例的非使用价值方面具有显着优势;人们所属地区、是否有过自愿捐赠行为、家庭属性、职业、年龄、家庭年收入、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了解程度以及对保护通济桥水库生态环境的认知态度等因素会对人们的支付意愿产生显着性影响;人们所属地区、是否有过自愿捐赠行为、家庭属性、CVM二分式问卷的初始投标额、家庭年收入、受教育程度、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了解程度以及对通济桥水库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体满意度等因素会对具有正WTP人们的支付能力产生显着性影响;单边界二分式CVM问卷估计的平均WTP值为每户每年141.05元,95%的置信区间为每户每年[118.47,166.79]元;双边界二分式CVM问卷估计的平均WTP值为219.52元每户每年,95%的置信区间为每户每年[204.41,236.22]元;单边界二分式CVM问卷的95%置信区间范围是双边界的1.5倍左右,说明双边界二分式CVM问卷能够提供更多关于受访者的信息,从而提高WTP的估计精度;根据双边界二分式CVM问卷的估计结果,通济桥水库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约为1554万元。为促进小水电的健康发展,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领导:第一,加大小水电开发的监管力度,维护小水电的合理、有序开发;第二,完善小水电开发的环境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加快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第叁,发展经济,加大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第四,扩大相关政策制定中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提高政策的透明度。

斯琴[7]2008年在《民族地区小水电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共享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西南民族地区丰富的水能资源可以作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变潜在的资源优势为现实的经济优势。目前的小水电工程已不单单是一个工程问题、技术问题,而逐步演变成为一个与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经济发展、脱贫致富有关的系统工程。作为水电行业的决策部门,如何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把握机会,冷静、全面、审慎地做好服务,处理好、协调好水电开发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居民的增收等工作,是关系到水电建设与国家能源供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脱贫致富紧密相关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小水发展动态的基础上,从多角度研究了永胜县小水电资源的开发价值、发展条件,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创造性地以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了永胜县小水电资源开发过程中当地居民参与开发的利益共享机制,针对永胜县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乡村小水电的相关政策措施。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就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及研究框架作简单的说明;第二部分对国内外小水电开发现状、研究进展及效益进行分析;第叁部分对云南省永胜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并对该区域小水电资源进行了评价;论文第四部分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永胜县小水电开发中的利益共享机制;第五部分针对利益共享机制的建立提出政策措施;第六部分提出了本文的结论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

张报山[8]2010年在《汝城县小水电资源开发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小水电资源丰富,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地积极投入,小水电开发得到快速发展。小水电的大力开发对我国地方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理论与实践证明,小水电开发存在很多优越性,但无序的开发也将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后果,影响着小水电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国内外小水电资源的开发概况以及小水电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汝城县小水电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应用比较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灰色关联评价等研究方法,深度剖析了开发中所存在问题的本质,通过对该县小水电资源开发综合效益的深入分析,完成了小水电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研究。在对汝城县小水电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中,采用调查研究法,认真总结了该县小水电开发得以成功的经验,同时对小水电开发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剖析。在对汝城县小水电资源开发综合效益的分析中,采用了比较分析法和实证法。通过对该县典型小水电企业的效益实证分析及不同时段小水电开发的效益对比分析,指出了影响小水电开发效益的相关因素,为研究小水电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指明了方向。根据汝城县小水电开发的现状分析及效益评价结果对汝城县小水电开发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了汝城县小水电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的结论。通过对汝城县小水电实现可持续发展途径的研究,进一步提出了今后小水电的发展方向。

戴双凤[9]2009年在《小水电站运营经济效益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水电是一种清洁、可持续、安全有效的可再生能源,是未来世界水电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具有丰富的小水电资源和小水电开发优势,低廉的成本和优惠的政策使得全国各地小水电站开发迅速活跃起来,小水电站运营的经济效益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对小水电站运营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是当前我国水电建设战线同志和理论界学者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论文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对小水电站运营经济效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小水电站运营经济效益评价的内涵及相关理论基础出发,深入分析了小水电站运营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包括:市场因素、资源因素、政府支持力度、运营管理因素、技术进步因素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将这些具体指标有机组合,探索建立了一套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19项具体指标构成的小水电站运营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兼顾了小水电站前期投资和后期的运营特点。在此基础上,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克服了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最后采用基于TOPSIS法的时序动态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考虑电站多年经济效益数据,避免了现有评价只考虑某一时点或某年经济效益的状况,克服了现有评价的不足。实证方面,通过对浏阳市叁个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小水电站双江口电站、宏源电站和板贝电站经济效益的对比分析,找出其经济效益的差距及引起这种差距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提高小水电站运营经济效益的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魏晓天[10]2011年在《转型期我国地方电网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地理条件的巨大差异以及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均衡使得地方电力在中国地域广阔的农村找到了其生存发展的空间和理由。作为国家电力的必要补充,地方电力对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替代作用,尤其是在突发灾难性事件中更是成为决定性的支撑力量。然而,随着外部环境的变迁包括西部大开发、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更高的资源环境综合利用和环保要求,地方电网企业在迎来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小水电的自身特点,使得地方电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出现缺乏清晰的战略定位,盲目发展,资源浪费严重,管理效率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等诸多问题,地方电网企业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就成为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问题。本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从可持续理论角度出发,通过构架相应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理论模型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对地方电网企业可持续性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全文共分六章,其基本思路是从电力基本特点出发,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而提出所研究的问题。随后的章节中按照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的逻辑逐步展开;第叁章首先阐述了我国地方电力发展历程和地位,分析了目前外部环境变化对地方电网企业所带来的挑战,论述了研究地方电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随后通过模糊层次评价模型分析了影响地方电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地方电网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理论研究框架即“相关层—核心层—业务层”的层析分析体系;针对所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第四章重点对核心层的叁个组成部分即战略定位、公司治理以及营运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和模型研究。其中对战略定位主要研究了地方电网企业多元化决策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实证结果,对地方电网企业提出了“强化主业,适当多元化”的战略重新定位;在公司治理方面主要研究了董事会结构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程度,并由此给出了相应的调整方案;对营运模式方面,主要通过目标规划模型研究了地方电网与国家电网企业的竞合关系,提出了价值网的创新模式;论文第五章以乐山电力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主要是前面理论分析框架的具体运用。通过对乐山电力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分析,总结其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乐山电力新的战略定位和营运模式;论文最后总结了主要的研究结论,并指出的进一步研究方向。本文主要贡献包括:首先是建立了对地方电网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相关层—核心层—业务层”的理论分析体系,构建了地方电网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并对地方电网企业进行了综合评价;其次是以我国目前地方电网企业所有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针对核心层的战略决策、公司治理和营运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和模型研究,并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了新的战略和营运模式;再次论文以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运用所提出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深入探讨了乐山电力的战略重新定位、公司治理结构以及营运模式的创新问题,从而为地方电网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小水电开发管理及其实证研究[D]. 郭立山. 河海大学. 2002

[2]. 湖南省农村小水电发展对策研究[D]. 张胜文. 湖南农业大学. 2007

[3]. 民营小水电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李志武. 浙江大学. 2007

[4]. 我国小水电行业投资决策研究[D]. 唐波. 同济大学. 2007

[5]. 小水电开发中的环境管理模式研究[D]. 季健康. 浙江大学. 2010

[6]. 小水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D]. 张统. 浙江大学. 2008

[7]. 民族地区小水电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共享机制研究[D]. 斯琴. 云南师范大学. 2008

[8]. 汝城县小水电资源开发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报山. 湖南农业大学. 2010

[9]. 小水电站运营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 戴双凤. 长沙理工大学. 2009

[10]. 转型期我国地方电网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 魏晓天. 电子科技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小水电开发管理及其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