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氧化混凝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废水,试剂,退浆,硫酸铝,聚乙烯醇,絮凝,硅酸。
氧化混凝法论文文献综述
段辉[1](2017)在《电催化氧化—混凝法联合处理油田含聚污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聚丙烯酰胺在油田开采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使得采出水的水量不断增加,油田采出水中含有油类、聚丙烯酰胺和活性剂等大量污染物,使废水的处理加大了难度,常规的处理工艺难以有效的处理水中的大量污染物,油田含聚污水的处理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的物化法、生物法、化学法除聚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试图寻找一种效率高、成本低的处理方法。电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绿色水处理技术,但是处理成本较高,阻碍了其发展,所以本文将电催化氧化和混凝联合使用,旨在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成本。形稳电极(DSA)是目前电催化氧化反应中最受关注的一类阳极,因其具有特殊的金属氧化物的催化活性,对于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依然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本课题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Ti/Ir O2-Ta2O5-SnO2电极的表面涂层的形貌、元素组成及各元素的原子比及涂层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稀土的掺杂可使电极表面晶粒细化,增加涂层的比表面积,提高电极的催化活性和析氧电位,但电极的稳定性略有降低。首先用Ti/IrO2-Ta2O5-SnO2电极处理了模拟含聚废水,证明了电催化氧化降解聚丙烯酰胺的可行性。然后,以Ti/IrO2-Ta2O5-SnO2电极为阳极,以FeSO4·7H2O为絮凝剂,采用电催化氧化-混凝法联合处理油田含聚污水,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除聚时电极的最优工作参数,包括絮凝剂投加量、电流密度、pH、电解时间等,得出如下结论:絮凝剂投加量为1500mg/L,电流密度为50mA/cm2,pH值为6,电解时间为90min的条件下,其对聚丙烯酰胺的去除率达到了92.3%。采用紫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对PAM模拟废水电解液进行分析,推测PAM电催化氧化降解的历程:大分子的聚丙烯酰胺先是断裂成小分子的聚合物片段,之后在电催化氧化的作用下,被降解成丙烯酰胺和丙烯酸,最终转化为H2O和CO2。采用半衰期法确定了降黏和降解的动力学方程。计算了电催化氧化-混凝法联合处理含聚污水的能耗为90kWh/m3。(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7-06-03)
王莹,杨飞莹,刘强,丁成[2](2015)在《预氧化—混凝法处理浮选废水中COD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预氧化—混凝法作为预处理工艺去除浮选废水中的COD,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长春黄金研究院自制试剂CCG708和CCG821(投加量分别为240 mg/L、8 m L/L)作为预氧化药剂,在Na2CO3除钙剂投加量为500 mg/L、碱式氯化铝混凝剂投加量为100 mg/L条件下,废水处理后COD去除率达到73.28%,去除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黄金》期刊2015年10期)
陈国丰[3](2013)在《Fenton氧化—混凝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染料的性能不断提高,其产生的印染废水处理难度也不断增加。本文在分析目前国内外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和染料发色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利用Fenton氧化-混凝联合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本研究以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水溶性杂环偶氮染料酸性黄23(俗称肼黄)配制模拟的印染废水为对象,首先对其进行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然后再用混凝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pH值,过氧化氢(H202)投加量,亚铁离子(Fe2+)投加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Fenton氧化脱色率的影响,并探讨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与规律;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构建BBD响应面模型确定了pH值,H202投加量,Fe2+离子投加量叁者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及在固定反应时间和温度条件下的响应面方程,同时应用Desingn-expert7软件绘制了响应面和等高线图。试验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脱色工艺:初始pH为3.19,Fe2+投加量为23.2mg/L, H2O2投加量为345.4mg/L,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5min;在此条件下的理论脱色率为90.85%,与叁次实际平行试验的脱色率均值仅相差2.30%。在混凝过程中,首先对混凝机理做了一个阐述,在总结分析前人的研究时,分析了pH值,反应温度,搅拌方式和药剂投加量和种类对混凝的影响,确定了以PAC(聚合氯化铝)+CPAM(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复合的形式作为混凝剂,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pH值,反应温度,药剂投加量的最佳值,然后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试验结果表明,经Fenton前期处理过的肼黄溶液最佳的混凝处理条件为:初始pH值为10,CPAM和PAC的投加量分别为7mg/L和80mg/L,快速搅拌2min,慢速搅拌20min,温度为35℃。在最佳操作条件下,经Fenton氧化和混凝处理后,肼黄染料的CODcr去除率74.8%,色度去除率为97.95%。(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13-05-01)
潘碌亭,王文蕾,余波[4](2013)在《催化内电解/水解/接触氧化/混凝法处理制药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催化内电解/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经催化内电解预处理后,对COD的去除率达61%,B/C值由0.1上升到0.3以上;系统对进水水质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且对COD、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95%,对TP几乎能全部去除,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该工艺处理费用仅为1.61元/m3。(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3年07期)
张莉,丁瑶[5](2011)在《乳状液膜萃取—催化氧化—混凝法处理H酸废水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液膜萃取—催化氧化—混凝联合工艺处理H酸废水(COD为20 000 mg/L),探讨了液膜分离最佳配方、Fenton氧化工艺条件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采用液膜萃取时,COD去除率仅为82.2%;采用联合工艺处理后,COD总去除率达99.6%,最终出水的COD为85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要求。(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1年09期)
陈文松,林华实[6](2011)在《Fenton氧化/混凝法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低剂量Fenton氧化—混凝法对3种不同模拟水样和实际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混凝法特别适合于处理成分复杂(同时含有亲水性和疏水性染料)的染料废水。p H值对Fenton氧化—混凝法的处理效果影响重大,适宜的p H值为4-6。Fe2+、H2O2及PAM的加入量与污染物浓度有关,处理前需通过实验确定。实际印染废水的处理结果令人满意,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4%和95%。Fenton氧化—混凝法处理印染废水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简便,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Lakes‐Wetlands‐Watershed and Application of 3S Technology(EPLWW3S 2011 V2)》期刊2011-06-25)
邱滔,杨欢[7](2010)在《絮凝-Fenton氧化混凝法处理退浆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絮凝-Fenton氧化混凝法处理常州某印染厂的退浆废水,絮凝剂采用自制的聚硅酸硫酸铝(PASS),絮凝处理最佳工艺条件:30℃,废水初始pH为5~10,絮凝剂投加质量浓度为22.5 g/L,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38.8%。采用Fenton氧化混凝法进行二级处理,较优的工艺参数为:pH为3~5,n(H2O2)∶n(Fe2+)=2∶1,H2O2投加量为0.15 mol/L,PAM的投加质量浓度为1.75~2.25 mg/L。两步处理后总的COD去除率可达90%左右,B/C由原来的0.11升到0.32。(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0年11期)
陈文松,林华实[8](2010)在《Fenton氧化/混凝法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低剂量Fenton氧化—混凝法对3种不同模拟水样和实际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混凝法特别适合于处理成分复杂(同时含有亲水性和疏水性染料)的染料废水。pH值对Fenton氧化—混凝法的处理效果影响重大,适宜的pH值为4-6。Fe2+、H2O2及PAM的加入量与污染物浓度有关,处理前需通过实验确定。实际印染废水的处理结果令人满意,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4%和95%。Fenton氧化—混凝法处理印染废水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简便,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mote Sensing (ICRS 2010) Volume 3》期刊2010-10-05)
张琦[9](2009)在《酸化-Fenton氧化—混凝法处理印制电路板有机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印制电路板行业的迅速发展,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处理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其中以脱膜显影废水为主的有机废水处理难度较大,采用传统的生物和物化工艺很难将该废水处理达标。目前多种方法联合处理是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本研究以深圳市银田工业区某印制电路板厂的显影有机废水为处理对象,尝试采用酸化-Fenton氧化-混凝联合方法进行处理。为了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且降低成本,本研究首先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酸化、Fenton氧化和混凝的最佳反应条件。然后,进行了Fenton试剂降解显影剥膜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动力学研究。在最佳的试验条件下,对酸化-混凝- Fenton氧化(A方案)和酸化-Fenton氧化-混凝(B方案)的处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和B两种方案都能明显降低废水的出水COD值。A方案总COD去除率和出水COD浓度分别为90%和76mgL-1,B方案去除率达到了94%,出水COD只有46mgL-1,显然B方案处理效果比A方案更好。A和B方案中的混凝阶段和Fenton氧化阶段的COD去除率都分别比单因素试验时大幅度降低,主要是因为经过酸化处理后,水样中COD浓度已经较低的原因。另外对两种处理方法进行经济成本分析得出,与A法相比,B法处理每吨废水不但可以节省药品成本大约9%,因为少一个加酸的步骤,还降低了劳动力和时间成本。本研究由于酸化、Fenton氧化和混凝阶段所需的pH值都不同,前一步骤需尽量考虑为后续的步骤作相应的准备,才能更好的降低废水的处理成本。实际生产中可以将酸性废水作为废酸回用于酸化反应。本研究为该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对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09-04-07)
李军,王磊,彭锋,刘红,何建平[10](2008)在《Fenton氧化/混凝法后续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经UASB+A/O系统处理后,COD和氨氮含量分别在1350~1500和280~420mg/L,还需要进一步处理。因此采用Fenton氧化/混凝法作为后续处理工艺,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pH=7、[Fe2+]=0.0167mol/L、[H2O2]=0.05mol/L、[FeCl3]=600mg/L、[AP410C]=4mg/L时,该工艺对浊度、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2%、80.7%、55.9%,去除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08年03期)
氧化混凝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预氧化—混凝法作为预处理工艺去除浮选废水中的COD,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长春黄金研究院自制试剂CCG708和CCG821(投加量分别为240 mg/L、8 m L/L)作为预氧化药剂,在Na2CO3除钙剂投加量为500 mg/L、碱式氯化铝混凝剂投加量为100 mg/L条件下,废水处理后COD去除率达到73.28%,去除效果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氧化混凝法论文参考文献
[1].段辉.电催化氧化—混凝法联合处理油田含聚污水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
[2].王莹,杨飞莹,刘强,丁成.预氧化—混凝法处理浮选废水中COD试验研究[J].黄金.2015
[3].陈国丰.Fenton氧化—混凝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
[4].潘碌亭,王文蕾,余波.催化内电解/水解/接触氧化/混凝法处理制药废水[J].中国给水排水.2013
[5].张莉,丁瑶.乳状液膜萃取—催化氧化—混凝法处理H酸废水工艺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1
[6].陈文松,林华实.Fenton氧化/混凝法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C].Proceedingsof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cologicalProtectionofLakes‐Wetlands‐WatershedandApplicationof3STechnology(EPLWW3S2011V2).2011
[7].邱滔,杨欢.絮凝-Fenton氧化混凝法处理退浆废水的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0
[8].陈文松,林华实.Fenton氧化/混凝法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C].Proceedingsof2010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RemoteSensing(ICRS2010)Volume3.2010
[9].张琦.酸化-Fenton氧化—混凝法处理印制电路板有机废水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
[10].李军,王磊,彭锋,刘红,何建平.Fenton氧化/混凝法后续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
论文知识图
![两种流程处理睛纶污水的结果对比(cv...](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2010156644.nh0009&suffix=.jpg)
![废水pH对COD、色度、浊度去除率的影响](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GYSC2007030150005&suffix=.jpg)
![离心母液双膜法流程](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NMHB2012050460001&suffix=.jpg)
![水力停留时间与进水CODCr和CODCr去除...](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YTSZ2009010180003&suffix=.jpg)
![中可以看出,当PAC的投加量为0.3000g时...](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KJXX2013073440001&suffi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