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凌云[1]2006年在《江苏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有着密切关系。作为制造业研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本文依据江苏统计年鉴和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对江苏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的现状及其对制造业的支撑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根据所得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主要内容如下:在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基本概念部分,论文对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及现代服务业的定义、分类和发展意义做了阐述,然后用专业分工、产业融合和价值链理论着重分析了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在江苏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相关分析部分,论文首先对江苏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现状做了分析。然后通过回归法和案例分析将江苏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系程度做了详实的研究,得出两者具有很高的关联性。在江苏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贡献测度部分,论文引入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从制造业内部行业的产值、就业和资本等方面入手,计算了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贡献程度,并从中得出相关结论。在对策部分,论文针对江苏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通过发展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来促进制造业升级的相关对策。
王玉玲[2]2017年在《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逐渐步入后工业化社会,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成为这些国家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经济转型突出体现在:一方面服务业中以满足中间需求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崛起,且对制造业转型以及其他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持和驱动作用愈加凸显;另一方面制造业服务化和智能化趋势增强,在制造业产品价值构成中生产性服务所创造的价值占比持续提高,经济服务化趋势明显。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服务经济或"去工业化"过快的国家发出了警告——即缺乏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支撑,服务经济过快发展所形成的经济体系往往是不稳定的或脆弱的。在此背景下,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制造业回归"或"重振制造业"等发展战略。在中国产业结构演变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起步较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知识、信息和人力资本密集的高端生产性服务部门发展严重不足,且其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偏低,这严重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以及其他部门发展的战略支撑和驱动作用的发挥。同时,受传统发展观念的影响,制造业部门的发展方式仍存在较强的路径依赖,制造业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层次不利于拉动以满足中间需求为主的生产性服务部门发展。鉴于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本文认为促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推动和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形成融合发展的新局面,让生产性服务特别是高端生产性服务部门成为驱动制造业转型的"发动机和推进器";同时引导和促使制造业部门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让制造业部门将那些自身提供不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环节和服务部门由"内部化"转向"外部化",从而为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借助规范分析、实证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等方法,本文结合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特征事实和经验数据,深入剖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内生动因、影响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和供给层面因素及其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的内在机理和实现路径。在理论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不高、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层次较低的深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以及典型企业转型发展所积淀的国际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为提高我国产业互动和融合发展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理论和经验研究得到的结论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理论层面的分析来看,作为制造业重要中间投入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产品质量和生产组织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因为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可以将更多的知识、信息和人力资本融入到制造业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从而降低企业的内置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组织效率和市场交易效率。同时,生产性服务分工越细化、种类越多、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越高,越有利于增强制造业企业产出的多样性和异质性、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差别定价能力和获利能力,从而促进制造业升级。但通过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经验分析却发现由于受市场规模、专业化水平以及发展层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的提升作用不甚明显,还不足以发挥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心脏和翅膀"作用。(2)通过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征事实分析,发现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服务"的认识偏见致使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管理观念和方法的延续亦严重抑制了制造业企业以及其他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另外,虽然制造业发展迅速,但长期以来粗放式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导致产能过剩、原始创新能力不高,资源能源高消耗、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正在倒逼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要改变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困境,一个现实路径就是清除二者联动发展的诸多有形或无形的障碍和壁垒,搭建必要的"平台"来促进二者的互动和融合发展。(3)理论分析表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融合是产业发展重要趋势,而国际经验也显示发达国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融合程度愈加深化和拓展。但通过对1997年以来中国投入产出表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和融合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是通过对体现产业互动和融合的相关指标计算,发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还没有形成显着的互动关系,二者非均衡融合程度依然较高,虽然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的依赖度却较低,二者融合发展趋势还不明显。结合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教训以及中国大国经济特征来看,我们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逐步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以便为制造业的转型发展注入更多的知识、信息和创新元素,推动制造业产品结构和品质升级,在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和层次变动的同时创造出更多的新需求;另一方面还要积极鼓励和推动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市场秩序和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条件下,借助合理的激励机制诱导市场主体在追逐利润中推动和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和融合,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所在。
陶娟[3]2014年在《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密不可分,存在于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并且生产性服务业可以将其所含有的丰富的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投入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中,在促进制造业的升级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就江苏省而言,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研究将很有必要。首先,本文理论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本文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开发自主产权能力,融资功能、高节约化的资源配置以及较高的营销服务水平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因素;从分工专业化、价值链提升以及通过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动力机制;并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通过“降低制造业成本”、“促进制造业创新”、“增加制造业产品差异化”等路径促进制造业升级。通过对江苏省制造业的现状分析发现,江苏省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制造业经济不断发展,在工业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发展结构有所调整,但是仍然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缺乏核心技术人才、创新资金来源单一与短缺,发明专利比例低、创新能力弱,从事加工贸易与贴牌生产,处于世界价值链的低端位置等问题。通过对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发现,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各个细分行业持续发展壮大,在第叁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并且在江苏省区域生产总值的比例也不断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发展水平偏低,区域发展不平衡,结构发展不平衡,并且存在进入机制壁垒等问题。通过对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现状分析发现,江苏省交通运输业与批发零售业对制造业升级起到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而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对制造业的升级作用比较滞后。在实证研究上,本文以江苏省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以时间序列数据为依据,分别对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及其细分行业对制造业整体、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以及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对这些计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从生产性服务业整体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整体、以及各要素密集型制造业升级都起到显着的推动作用。从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看,只有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与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对各要素密集型制造业升级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对制造业的升级作用不显着。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江苏省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并且积极促进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并进一步从政府层面、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代伊博[4]2011年在《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已经赢得了“在位优势”。但不可否认,我国制造业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在汇率、资源成本、环境等方面的重重压力下,亟需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改善大而不强的局面。本文摒弃传统的制造业竞争力文献中从制造业自身出发探讨提升方式的封闭性视角,采纳开放性视角,响应“经济软化”、“制造业服务化”现象,从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服务经济的主体生产者服务业入手,探讨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工作符合系统论的思想。本文将生产者服务业界定为满足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服务使用需求,内部化于生产企业中或独立存在于生产企业外部的服务主体的集合。基于价值链理论、企业国际化理论、创新理论,提出了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价值创造和国际化经营、知识创新的作用机制。本文提出了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利用生产者服务投入的两种模式和这两种模式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及制造企业生产者服务模式选择的标准。现有文献中只将生产者服务外部化作为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作用途径进行研究,却忽视了制造企业内部供给的生产者服务的作用。本文将生产者服务内部化模式与外部化模式一起纳入到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框架中,提出两种模式对制造业发展的正、负向作用机制,明晰两种模式之间的协同演化性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中的循环作用机制,采用动态的视角分析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机制。本文还在核心竞争力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制造企业内部化、外部化模式的选择标准:战略重要性、资产专用性、需求情况、生产效率,为制造企业有效利用生产者服务投入提供参考。投入产出分析和计量经济分析支持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产生正向作用。现有实证研究成果仅关注外部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没有分析制造业内部的生产者服务活动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仅有产业层面的实证分析,缺乏企业层面的数据检验。本文利用世界银行调查数据和相关统计年鉴数据,分别基于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结果表明不论是制造企业内部的生产者服务活动还是外部的生产者服务业,都显着地促进了制造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相比较而言,存在于制造企业内部、外部的生产者服务业均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产生显着的正向作用,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效率提升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外部传统型生产者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的集合)和知识型生产者服务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的集合),均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有显着的正向作用,而且传统型生产者服务业的作用强于知识型生产者服务业。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提升对生产者服务的消耗数量和质量十分必要,另一方面生产者服务业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正向作用,也意味着生产者服务业在优化制造业的内部结构、促进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王淑梅[5]2012年在《现代服务业系统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消费者需求变更、信息技术的发展等正日益改变着企业的生存环境,其直接结果是把现代服务业推向了产业发展与创新的前沿。纵观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与全球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现代服务业正承担着引领产业升级的重任,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快速提升国民经济素质,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有效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发展现代服务业广泛改善投资环境的同时也增强了整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实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业已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相对发达国家仍较为滞后,尤其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弱竞争力明显显现出来,如何提升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的选题正基于此。在不同科研成果的基础之上,本研究以系统动力学为主要分析工具,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构筑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的核心框架,通过对现代服务业系统机理与发展模式的探究来找到提升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勾勒出现代服务业研究的两条主线:其一,研究视角从单一学科逐渐走向多学科;其二,研究层面逐渐丰富与多元化。在近年来现代服务业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指出相关研究不足,并提出本研究进一步研究的思路与框架。(2)对现代服务业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基于产业结构、服务经济以及系统科学理论对现代服务业的基本问题进行描述,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对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内涵、范畴进行了阐释,对现代服务业系统进行了界定,分析了现代服务业行业特征与发展的影响因素,为提出现代服务业系统机理研究打下基础。(3)从现代服务业系统形成的子系统机理与产业机理两方面分析现代服务业系统形成机理,构建现代服务业系统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建立现代服务业系统的仿真模型。(4)对辽宁现代服务业系统进行定量研究,分析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势,指出辽宁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与相应支撑机制。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现代服务业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对现代服务业内外部各产业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探究,以产业结构、服务经济及系统科学相关理论为理论分析工具,从现代服务业系统子系统形成机理、现代服务业系统产业形成机理两方面分析现代服务业系统形成机理,从系统形成机理与运行机理两方面构建了现代服务业系统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2)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及相关理论建立现代服务业系统的仿真模型。分析现代服务业系统因果关系,据以建立现代服务业系统流图。(3)应用辽宁省数据对现代服务业系统进行了仿真模拟与相关效率分析,研究表明: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已初具规模,无论是对国民生产总值还是就业率的贡献率都与第二产业大体相当,且呈继续上升趋势。(4)借鉴国内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定量研究结果,给出了辽宁省现代服务业未来发展重点行业选择,即包括信息服务业、科技教育业、现代金融服务业等在内的相关行业。探讨了有效的、符合辽宁省自身情况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提出推动辽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模式,并在该发展模式下对如何完善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的支撑机制做了阐述。笔者希望能通过自身累积的知识和努力探索,对丰富现代服务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尽绵薄之力。
曹亮[6]2011年在《江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江苏作为我国的制造业大省,整个经济体处在向创新型经济体转型的关键时期。江苏目前是全国中高端制造业的集聚地区之一,就某些企业的产品在技术方面达到或者超过国际水平,但就产业整体工艺水平、制造水平、科研实力等与发达国家或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对于如何缩小这样的差距,目前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从经济理论上,我们知道产业的升级发展不是孤立的,产业的发展是互动的。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制造业的升级发展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因为像制造业的产业链两端,、即研发、物流、品牌销售等都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细分行业,而这些又恰恰是产业链中包含高附加值的部分。因此,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就变得有意义了。本文通过研究制造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溢出效应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溢出效应两个不同角度来分析江苏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状况,以期对江苏的产业升级能够走出一条持续创新的道路。研究江苏的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溢出,文章采用江苏2000、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对比分析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产品的消耗来分析这种溢出效应,文章研究认为江苏的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溢出效应不明显。其次,我们利用江苏13个地级市2004-2009年的数据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溢出效应。研究显示,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每增加1个单位,制造业将多产出0.651个单位;从细分行业来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两个部门对制造业溢出效应较大:在分地区的实证检验结果里面,在苏南地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部门对其制造业的溢出效应较大,在苏北地区,信息传输、软件服务和计算机业部门人均产值增加1个单位,制造业人均产出多增加0.214个单位,因此在发展区域经济时,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在促进两者的互动发展的措施上,可以从下面入手:一是开放市场,让竞争进入到生产性服务业中,加速生产性服务业的“剥离”;二是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发展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与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两个部门;叁是我们要构建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消减两部门的交易成本;四是要积极融入到长叁角地区的产业升级中,依靠区位优势,优势互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闻振天[7]2014年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决定着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而工业化的产业支撑点是制造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其效率的提高和竞争能力的增强更多的依靠生产性服务业来实现。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的相关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还不发达,对制造业还不能起到强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生产性服务业是一个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深度融合、’良性互动是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加附加值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互联网普及所带来的影响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跨国公司成为推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跨国公司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在世界各地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在这一过程中,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山东是我国经济大省,也是我国制造业大省,自2005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常年居全国第一位,但制造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矛盾约束大、经济效益低、产品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传统制造业与金融产业、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日益迫切。这对于山东破解制造业发展瓶颈,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由“山东制造”到“山东创造”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进行了分类阐述。国内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经过了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转变,许多学者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投入产出法、分配系数理论,以具体的区域为切入点,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关系,并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分析二者的长期互动关系。国外的学者更多关注的是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互动关系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本文立足于山东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实际,以投入产出法理论为基础,并运用实证模型对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进行了探讨。首先,从分工理论、价值链和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角度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机制,并简要介绍了二者的互动发展阶段。其次,在产业关联视角下,以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通过计算二者的相互需求程度,研究了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需求状况,研究发现山东省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较高,是拉动山东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为山东省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与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相符合,但是山东制造业的发展模式以规模扩张和资源依赖型为主,对知识、技术密集的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不旺盛,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有待继续深化。再次,分析山东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山东省制造业增加值常年居全国首位,是推动山东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但是山东制造业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资源和环境约束越来越明显;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企业“内部化”现象严重,产业链较短,社会化协作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总体不高,以传统制造业业为主,总体技术落后,很多行业的设备、技术与国内的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但是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层次不高,不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创意产业、科技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等。最后,在对山东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现状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山东省促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建议:加强规划引导,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努力使服务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府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多层次、宽领域和复合型人才,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要促进金融、现代物流业和商务服务业发展,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利用最先进的技术,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要积极构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平台。
崔纯[8]2013年在《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我国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近50年的发展过程中,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工业配套体系,但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最主要的问题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差。面对全球经济分工新一轮的洗牌,以及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自然资源的减少,装备制造业迎来了严峻挑战。装备制造业必须进行结构升级,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将技术和知识作为生产要素,输送到装备制造业当中,即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装备制造业结构升级提供支持;而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将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但是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还未发展起来,并且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作用比较微弱。因此有必要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作用微弱的原因,通过对我国典型区域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对比,提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本文以Ethier(1982)的生产函数和Romer(1990)的“内生技术变动”模型为基础建立理论模型。通过模型说明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协调发展,并且当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时,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通过提出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的路径,进而建立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说明,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的影响较小,而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技术创新、减少成本、带动经济增长对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微弱;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程度,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交易成本,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供需关系的研究,希望找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影响微弱的原因;通过对长叁角经济区、京津冀经济区、珠叁角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的对比分析,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优劣势,最后得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为了使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首先,应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程度,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向“大而专”发展,而中小型装备制造业向“小而精”发展;第二,降低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交易成本,包括机会成本、信任成本、信息成本和人才资源成本;第叁,增加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这也是装备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的必然选择;最后,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供给能力。通过制定合理的准入制度和优惠政策,提高生产性服务企业数量。通过制度完善的产业发展政策,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化进程。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提出论文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是对中国和外国关于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理论、进展、发展方向进行梳理;第叁章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理论模型,说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品作为装备制造业的一种重要中间投入要素能够减少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提高装备制造业产品的增加值,进而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本章以Ethier(1982)的生产函数和Romer(1990)的“内生技术变动”模型为基础建立理论模型,证明当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处于均衡增长路径上时,即二者协调发展时,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第四章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发展的路径及实证检验。分析在现实中,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是否在均衡发展路径上,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否提高了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通过提出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的路径,进而建立回归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状;第五章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因素。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程度,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交易成本,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供需关系的研究,找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影响微弱原因;第六章四大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比较研究。分析了长叁角经济区、京津冀经济区、珠叁角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路径;第七章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对以上章节的分析提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启示,主要从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降低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交易成本,增加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及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供给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孔莹[9]2011年在《广东省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高技术性、高知识性为主要特征的科技服务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科技服务业是科学技术创新的源头,为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力量;同时,制造业的创新活动扩大了科技服务业的需求市场。所以,通过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既可以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促进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也可以促进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本文立足于广东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首先,从广东科技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中,发现科技服务业和制造业在发展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大等问题;其次,利用普通相关性分析法检测广东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关性,得出广东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再次,在得出二者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基础上,利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二者产业的联动发展程度,得出科技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能力还比较弱,制造业对科技服务业的潜在需求还没有完全释放成现实需求;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促进广东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政策建议,政府可以通过优化科技服务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的环境以促进二者联动发展,科技服务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加强自身能力和信誉的提升以承接制造业释放出来的科技需求,而制造业企业应明确发展重心,将科技潜在需求释放出来,并借由科技服务业的专业能力,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王小波[10]2016年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结构日益呈现出服务经济主导的发展趋势,高收入国家无一例外地经历了向服务经济为主转型的结构性变革。在经济服务化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日趋明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取得了巨大发展,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5%,根据经济服务化判断标准并结合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经验,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服务业加速发展、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即经济服务化转型初期阶段。在经济服务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和产业融合关系都会发生规律性变化:在叁次产业关系中,第叁产业比重持续增长;在服务业内部,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在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第叁产业生产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而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产性服务业和第叁产业生产性服务业越发达。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关系中,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存在明显的制造业驱动型融合向生产性服务业驱动型融合转变的阶段性特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包含四种动力: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融合的原生动力,市场驱动是产业融合的直接动力,政策驱动是产业融合的间接动力,创新驱动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产业融合的路径体现在两个方面:价值链融合和空间聚集融合。价值链融合又可以分为价值链的分解与重构、价值链渗透与延伸两个层面。价值链的分解和重构在具体实践方面主要体现在服务外包和纵向一体化,价值链的渗透与延伸在具体实践中主要体现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和服务业向制造业拓展。空间聚集融合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聚集的协同定位效应,具体表现为集聚的趋同分布和聚集空间的临近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产业融合水平进行了测度。从制造业服务化的统计分析来看,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总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但某些时段由于国家推进新型工业化等政策因素的影响,出现一种逆服务化趋势;产出服务化尽管水平不断在提高,整体水平仍然很低,而且主要是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方面的服务化。从产业融合的投入产出分析来看,制造业对生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远远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具有非常明显的制造业驱动型特征;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在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依赖程度在下降,两大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整体水平仍然比较低。从空间聚集融合分析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向中心城区聚集趋势,制造业具有一定的向周边城区扩散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在行政区划相对独立的大都市(如南京)比在跨行政区域的较大地区(如长叁角)更加明显,同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互动存在相互吸引的协同定位效应。为了进一步了解产业融合发展的特征和水平,进行了产业融合的区域、行业和国际比较。从区域比较来看,产业融合程度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到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产业融合程度越高;从行业比较来看,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程度比较大,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融合程度比较低,中国目前的产业融合是一种结构性失衡的低水平融合;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传统制造业和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相互依赖远大于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远小于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均值,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融合的制造业驱动型特征明显。通过对产业互动融合和空间聚集融合的实证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0.0645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生产性服务业增长0.867个百分点,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确存在空间聚集协同定位效应,且该协同定位效应受交易成本、要素成本、学习与创新效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影响路径和程度存在显着差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受到内外部条件的制约。内部制约条件包括: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偏低;制造业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关系不平衡。外部制约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影响;制造业外向型发展模式的影响;规制失当和行政垄断的影响;创新驱动体制机制的不健全的影响。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一是通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制度创新保障产业融合的发展;二是鼓励比较优势突出的制造业企业实行服务外包,推进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实现服务化转型;叁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集聚发展,搭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互动平台;四是改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江苏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研究[D]. 邬凌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2].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D]. 王玉玲.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
[3]. 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D]. 陶娟. 南京工业大学. 2014
[4]. 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代伊博. 武汉大学. 2011
[5]. 现代服务业系统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D]. 王淑梅. 武汉理工大学. 2012
[6]. 江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研究[D]. 曹亮. 南京大学. 2011
[7].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D]. 闻振天. 西南财经大学. 2014
[8].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D]. 崔纯. 辽宁大学. 2013
[9]. 广东省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D]. 孔莹. 广东工业大学. 2011
[10].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D]. 王小波. 湘潭大学. 2016
标签:工业经济论文; 科学研究管理论文; 经济转型升级论文; 科技服务业论文; 现代服务业论文; 服务经济论文; 中国制造业论文; 相关性分析论文; 产业融合论文; 企业转型升级论文; 服务创新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外部经济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 江苏经济论文; 创新驱动论文; 机理分析论文; 企业空间论文; 经济学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