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雪霞陕西省富县羊泉镇中心小学727500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教学的本质、基本要求、教师作用等作了明确的解释。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革以往习以为常的教学模式,构建体现新的理念和策略的新课堂?结合自己的学习与教学实践,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
一、构建多元的对话新课堂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只有对话才能引导,才能走进心灵,才能相互倾听、接纳,才能互相造就,才能互相尊重、张显个性。因此,语文新课堂中的阅读教学应是“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多元对话的课堂。
“文本对话”:在我课堂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对话:“如果你是某某(文中人物),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引导学生去想象,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有时还引导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披文而入情”“三分文章七分意”让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七分意”。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以学生的朋友、同伴的身份平等地介入其中,传递自己的理解、情感、价值观,影响和感召学生。当他们互相对话时,我甘心当一名虚心的倾听者;当他们真正需要帮助时,伸出热情的手,而不是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真正沟通。
“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就文本的对话是自我与他人交往的过程,是与其他精神生命交流的过程。我让学生合作互动地对话,他们既是讲授者又是倾听者,既是参与者,又是评价者。犹如声乐世界的众生大合唱,保留了每一种声音的个性,让每一位学生各展其才,各取所需,各自发展。
二、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在课堂上,我让孩子们去体验、去探究、去感悟,尽情地展示自己。如在我课堂上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主动,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知识储备量。
2.引领孩子读书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有经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学生才能形成较高的语文水平。我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渗透阅读方法,课外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拓展阅读空间,帮助学生建立以教材为内核,然后按名家名篇,自选读物,即时读物为序逐步构建向外扩展的详读圈,让学生走进自己的读书世界。推荐的书目一般是根据所教的课文而定的。如二年级学完《识字学词学句3》认识了8种树木后,我又选择了《木棉树的种子》《迎客松》《圣诞树的来历》给学生读。另外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我把《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国民间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推荐给学生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我有如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3.在生活中学语文
华特·科勒奥斯曾经说过:“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教学中,我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追寻生活化的教学内容,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力求让家庭生活成为学生学语文的温床,校园生活成为学生学语文的乐园,社会生活成为学生学语文的天地,让语文与学生的距离更近一些。如“在生活中识字”、大街上、电视中、车厢里……到处成为孩子识字的地方。
三、构建自主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一种感悟经历又是一种审美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教学《荔枝》一课时,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与母亲的母子情深?在初步感知课文后,我便引导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母亲是如何关心自己的事情。孩子们充满对母亲的深爱之情叙说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云房子》是一篇写雨后天空美丽景色的童话。第2自然段写了小鸟们找到了各种各样的云房子,我带着孩子们一遍遍读着,细细品味,孩子们真开心。于是我引导孩子们说:“如果你是小鸟,你还会造哪些房子,我们试着造好么?”孩子们在我的指导下,写下了:我的云房子造好了,有的像小绵羊咪咪地叫着,有的像马儿快快地跑着,有的像狮子蹲在一个大门口,有的像我们快乐地唱歌跳舞……
3.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的所得又是不尽相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引导学生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构建新课程,改变以往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创设一个自主、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的主动性不断发扬和提升,从而达到教学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