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衰减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衰减器,调光,精度,液压,相移,格林,接收机。
衰减器论文文献综述
周守利,张景乐,吴建敏,周赡成,程元飞[1](2019)在《Ku波段微波单片集成电路6位数字衰减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GaAs 0.25μm增强/耗尽型(E/D)赝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pHEMT)工艺,研制了一款Ku波段6位数字衰减器微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该6位数字衰减器由6个基本衰减位级联组成,可实现最大衰减量为31.5 dB、步进为0.5 dB的衰减量控制。采用简化的T型衰减结构,实现了0.5 dB和1 dB的衰减位。16 dB衰减位采用开关型衰减拓扑,在提高衰减平坦度的同时,有效降低其附加相移。测试结果表明,在12~18 GHz的频率内,数字衰减器衰减64态均方根误差(RMS)小于0.25 dB,附加相移为-0.5°~+9.5°,插入损耗小于4.9 dB,输入输出驻波比均小于1.5∶1。芯片尺寸为3.00 mm×0.75 mm。该芯片电路具有宽频带、高衰减精度、小尺寸的特点,主要用于微波相控阵收发组件、无线通讯等领域。(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9年12期)
杨喜存,惠好鹏,陈虹,李京津[2](2019)在《某雷达时钟基准产生单元电路衰减器失效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某雷达频率合成模块调试试验中出现的个别频点不稳,特别是在低温摸底时,3套模块低温下都出现了(发射、本振、校正)工作频点不对且不跳点(失锁状态),输出功率偏小的现象。对相关单元进行分离测试,找到了问题所在,为频率合成模块时钟基准产生单元电路中衰减器失效。文中不仅给出了失效机理,同时提出了改进措施并加以验证。(本文来源于《环境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杨帆,邓斌[3](2019)在《一种集成Herschel-Quincke管的双调谐内插管扩张室液压脉动衰减器的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基于平面波理论的一维解析法已成为气体消声器声学特性研究中最常使用的计算方法,现将其推广到简单扩张室(SEC)和双调谐扩张室(DTETC)压力脉动衰减器的理论建模,并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该理论在截止频率范围内用于液压系统也是可行的。之后,应用该理论对设计的一种集成Herschel-Quincke管(HQ管)的双调谐内插管扩张室液压脉动衰减器进行声学模拟,并对可能影响传递损失(TL)的HQ管分支管道长度以及截面积进行了参数化分析。最后,将这种新型结构与SEC、DTETC脉动衰减器的传递损失性能进行了对比比较。(本文来源于《液压气动与密封》期刊2019年08期)
马洁云,林兆培,吕方,吴建成,陈佳林[4](2019)在《温度自适应可调光衰减器控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一种温度自适应可调光衰减器控制方法,基于不同温度下可调光衰减器的温度特性曲线,提出一种温度自适应控制方法。提高了温度变化范围大时可调光衰减器的控制精度。测试结果表明,本设计可调光衰减器能够提高控制精度,温度范围-25℃~75℃衰减误差小于0.1 dB。(本文来源于《光电技术应用》期刊2019年04期)
陈之厦,梁斌明,庄松林[5](2019)在《基于二维光子晶体的温控光衰减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法布里-珀罗腔的二维光子晶体温控光衰减器,此结构利用掺杂硅的热光效应对光子晶体折射率进行线性调制,折射率的变化引起了光子晶体的带隙以及法布里-珀罗腔光程差的变化,并导致反射率在某一温度区间内随温度线性变化,实现了对入射光的可控衰减。利用商业电磁仿真软件CST模拟了含掺杂硅的基于法布里-珀罗腔的光子晶体反射率光谱曲线,该曲线随温度发生平移;并仿真了此结构在特定频率下,其反射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在频率为0.284THz时,曲线具有较好的线性度;仿真了4种不同的入射角情况,并对入射角为3°的温度-反射率曲线进行了线性拟合,得出了表征公式。最终设计出了一款调谐幅度为0~7.68%的光子晶体温控光衰减器。(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9年15期)
李富强,赵子润,魏洪涛[6](2019)在《Ku波段6 bit数字衰减器MMIC的小型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0.25μm GaAs增强/耗尽(E/D)型赝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PHEMT)工艺,设计并实现了一款集成了6 bit并行驱动器的数字衰减器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该衰减器采用T型衰减网络结构,不仅缩小了芯片面积,并且可实现较好的衰减精度和衰减附加相移。芯片在片测试结果表明,在-5 V电源电压下驱动器的静态电流为1.8 mA,响应速度为25 ns。在9~18 GHz频率范围内,衰减器芯片的插入损耗不大于3.6 dB,均方根衰减精度不大于0.7 dB,衰减附加相移为-2°~4°,输入电压驻波比(VSWR)不大于1.25∶1,输出VSWR不大于1.5∶1。芯片尺寸为1.6 mm×0.6 mm×0.1 mm。该电路具有响应速度快、功耗低、面积小、衰减附加相移小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和微波测量系统中。(本文来源于《半导体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杨帆,邓斌[7](2019)在《腔室截面形状对扩张室液压脉动衰减器滤波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气体消声器设计理论中的格林函数法扩展到计算和分析具有矩形、正方形截面的扩张室液压脉动衰减器的滤波特性,在平面波截止频率范围内,这两种截面型式脉动衰减器的插入损失理论曲线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该方法同样可用于计算矩形和正方形截面的扩张室压力脉动衰减器的滤波特性。而针对圆形截面,为避免坐标系变换带来的麻烦,引入消声器声学特性研究中最常使用的一维解析法,其计算结果也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良好。通过对这叁种不同截面扩张室脉动衰减器插入损失的比较,可以得出:控制扩张室腔体截面周长一定的前提下,在2 kHz测试频带内,圆形截面具有最优的滤波特性,正方形截面次之,而矩形截面脉动衰减性能最差。(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9年14期)
陈隆章,袁波,谢卓恒,王强[8](2019)在《24~30 GHz高精度低附加相移数控衰减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0.18μm CMOS工艺,设计并实现了一种5位高精度低附加相移数控衰减器。该衰减器的衰减动态范围为15.5 dB,步进为0.5 dB。采用了T型衰减结构和SPDT型衰减结构的衰减网络。采用了悬浮栅和悬浮衬底,提高了衰减精度,减小了插入损耗。采用了相位补偿网络,有效降低了衰减器的附加相移。测试结果表明,在24~30 GHz频带范围内,衰减步进为0.5 dB,插入损耗小于8 dB,衰减误差均方根(RMS)小于0.45 dB,附加相移小于±5°。芯片尺寸为1.2 mm×0.3 mm。(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期刊2019年03期)
秦建峰,谢晓宇,涂明,蔡宏[9](2019)在《CINRAD/SA型天气雷达射频数控衰减器的电路原理及故障维修》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详细介绍了CINRAD/SA型天气雷达射频数控衰减器的结构与组成、电路原理,并结合1次故障实例,介绍了射频数控衰减器的故障诊断与器件维修的具体方法,特别是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维修实例表明了数据分析法与硬件测试方法相结合,可使射频数控衰减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工作事半功倍。(本文来源于《气象水文海洋仪器》期刊2019年02期)
陈新[10](2019)在《基于可变衰减器ALM-38140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基于ALM-38140可变衰减器设计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从器件到设计框架进行了说明,分析了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工作原理以及在接收机电路动态范围控制上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19年06期)
衰减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对某雷达频率合成模块调试试验中出现的个别频点不稳,特别是在低温摸底时,3套模块低温下都出现了(发射、本振、校正)工作频点不对且不跳点(失锁状态),输出功率偏小的现象。对相关单元进行分离测试,找到了问题所在,为频率合成模块时钟基准产生单元电路中衰减器失效。文中不仅给出了失效机理,同时提出了改进措施并加以验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衰减器论文参考文献
[1].周守利,张景乐,吴建敏,周赡成,程元飞.Ku波段微波单片集成电路6位数字衰减器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
[2].杨喜存,惠好鹏,陈虹,李京津.某雷达时钟基准产生单元电路衰减器失效机理分析[J].环境技术.2019
[3].杨帆,邓斌.一种集成Herschel-Quincke管的双调谐内插管扩张室液压脉动衰减器的设计与分析[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9
[4].马洁云,林兆培,吕方,吴建成,陈佳林.温度自适应可调光衰减器控制设计[J].光电技术应用.2019
[5].陈之厦,梁斌明,庄松林.基于二维光子晶体的温控光衰减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9
[6].李富强,赵子润,魏洪涛.Ku波段6bit数字衰减器MMIC的小型化设计[J].半导体技术.2019
[7].杨帆,邓斌.腔室截面形状对扩张室液压脉动衰减器滤波特性的影响[J].中国机械工程.2019
[8].陈隆章,袁波,谢卓恒,王强.24~30GHz高精度低附加相移数控衰减器[J].微电子学.2019
[9].秦建峰,谢晓宇,涂明,蔡宏.CINRAD/SA型天气雷达射频数控衰减器的电路原理及故障维修[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9
[10].陈新.基于可变衰减器ALM-38140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设计[J].数字通信世界.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