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观念论文_吴树博

导读:本文包含了信仰观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观念,墨子,祖先,徽州,道教,观念形态,请愿书。

信仰观念论文文献综述

吴树博[1](2019)在《斯宾诺莎的信仰观念及其与事功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因信称义"是宗教改革运动的核心纲领,宗教改革家据之确立了信仰的内在性原则,并将信仰视为基督徒称义和救赎的唯一途径,与信仰相对的事功却被极度弱化甚至否定了。作为一个与新教有密切关联的思想家,斯宾诺莎对信仰与事功多有探讨,他一方面同意新教的信仰内在性原则,肯定了信仰的地位;但另一方面,他并不认同仅通过信仰,人就可以称义和得救,反之,他认为事功具有同等甚至更高的重要性。唯有通过事功,大众才能确证自己的信仰并获得救赎。斯宾诺莎之所以持这种观点,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身心同一论的哲学立场。这也展示了启蒙哲学家在超越宗教改革运动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本文来源于《哲学动态》期刊2019年11期)

陆文萍,戴伟[2](2019)在《民间信仰中的国家意识与乡土观念——以徽州“汪华信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民间信仰的神祗很多,而某一位神祗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社会阶层中又有着复杂的理解。在古徽州,普遍存在"汪公崇拜"的现象,审视官僚、地方精英、乡民对于"汪华信仰"的不同态度,解读他们围绕"汪华信仰"进行的一系列文本构建与仪式性活动,反思民间信仰所表现出来的王朝教化与地方社会秩序之间的契合,对当下乡村治理中建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平衡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黄思淇[3](2019)在《祖先信仰观念对周代社会影响研究——以《仪礼》为主要考察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祖先信仰观念起源于原始宗教的鬼神崇拜思想,其在先秦古籍中有诸多体现。在此仅以《仪礼》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仪礼》中各种礼节仪式和祭祀活动的分析,探讨周人奉祀祖先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伦理、宗教思想,以及这些礼仪与周代政治等级、宗法制度的关系。发现在周代社会中,礼仪祭祀从最初用于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和怀念,逐渐被统治者所利用,变为巩固人民宗族家国观念的工具。随着社会发展,人民主体意识逐渐觉醒,传统的鬼神观念融入了更多的现实因素,人们开始通过这种祭祀寄托自己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本文来源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丁为祥,刘峰存[4](2019)在《自然·动力·信仰——阴阳、五行观念的发生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阴阳"和"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极重要的两个范畴,其起源、发展与演变的每一个环节都很复杂。二者在原发阶段分属两个系统,却都体现了事物的性质及其自然属性。"阴阳"从起初表征事物的"方位"属性转变为实体自身的"自有"属性,就成为其与"五行"合流的内在依据。"五行"则经过顺序的变化,使其生克结构趋于完备,至于"阴阳"的五行化和"五行"的阴阳化及其互映结构又促使二者成为宇宙生成的动力之源,也为董仲舒整合"阴阳五行说"提供了理论可能。董仲舒将"阴阳五行"遍在化于限皇权、施仁政,尊天道、匡人君的实践过程中,并赋予"阴阳"以善恶的属性,终于使"阴阳五行"成为儒家仁德政治的规训律则、人世伦常的价值信仰。(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虎恩博[5](2019)在《中东雅兹迪族群信仰中的孔雀形象及后世观念的古代东方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千百年来,雅兹迪人一直背负着“魔鬼崇拜者”(Devil Worshippers)的恶名,我们甚至可以说雅兹迪教的历史就是一部被迫害史。19世纪下半叶,为了避免参加奥斯曼帝国政府的兵役,雅兹迪人向当局提交了一份言辞恳切的请愿书。请愿书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雅兹迪政教高层预想的目的,奥斯曼政府最终同意免除他们的兵役,使得雅兹迪人享受到了与叙利亚人及犹太人一样的待遇,即只要缴纳一定数额的税款即可豁免兵役。但作为一个典型的宗教少数群体,雅兹迪族群在内外交困的奥斯曼帝国内部根本难以偏安一隅,他们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得到主流社会的尊重和认同。鉴于国内目前对雅兹迪教的研究还较薄弱,从比较视角开展的研究几乎空白。因此本文力求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文本研究及比较研究的综合方法,以历史学为基础和出发点,结合现象学及语言学的方法,从思想史及文明融合的角度分析雅兹迪族群的“1872年请愿书”,并阐述其所涉及的族群信仰中关于“后世”“孔雀天使”等概念,探寻其思想渊源。除绪论外,本论文共分叁章。绪论主要介绍写作背景及写作思路,并对目前国内外学界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第一章重点介绍雅兹迪族群的历史背景,并以雅兹迪族群“1872年请愿书”为出发点,对其历史脉络进行梳理,认为该请愿书是目前研究雅兹迪族群较为可靠的历史文本,反映了该族群信仰的核心元素孔雀以及后世观念;同时,本文对雅兹迪族群的现状尤其是“阿拉伯之春”以来的现状及变化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其宗教冲突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的第二章和第叁章分别探讨“1872年请愿书”所反映出的有关“孔雀天使”及“后世”两个核心概念,并试图重点解答两个问题,即雅兹迪族群信仰核心概念的东方渊源,尤其是孔雀形象以及后世观念;雅兹迪族群何以被称为“魔鬼崇拜者”。笔者着重对上述核心观念加以探讨,认为雅兹迪族群的信仰是极具特色的多重外来宗教元素混合并遗存的信仰,其中留存着中东、中亚地区及南亚多民族信仰的诸多元素。本文第二章通过比较不同信仰中艺术化的孔雀形象,分析其隐含的意象,并比对不同地区的考古学图像,同时加以语文学的佐证,认为孔雀之所以被崇拜可能是因为其羽毛与眼睛非常相似,进而被认为有众多的眼睛而得以神格化。通过本篇论文的论述,笔者进而认为雅兹迪族群的信仰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多元文明融合的显着案例,在一定程度展现了古代丝绸之路不同民族之间开放包容的精神面貌。本文在对雅兹迪族群流传的、备受质疑的“圣书'”《黑书》的两种不同版本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其雅兹迪族群所信仰的创世神话与其他亚欧大陆上的宗教或神话存在类似的一定的同源性及同构性。本文第叁章对该请愿书反映出的后世观念进行深入研究,认为雅兹迪人对后世观念反映了他们灵魂不死与轮回转世的信仰,这一信仰与古代印度人的信仰是有所关联的,尤其是与印度婆罗门教圣典《薄伽梵歌》中克里希纳对阿周那关于灵魂的着名告诫存在相当程度的相似性。在讨论雅兹迪族群“灵魂换衣裳”式的后世观念与古代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乃至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关系后,笔者认为,雅兹迪族群的信仰可追溯至琐罗亚斯德教乃至前琐罗亚斯德教时期的原始雅利安人,而追根溯源,则与古代印度渊源甚深。此外,本文的附录部分提供了“1872年请愿书”的汉文翻译以及德国学者马克·利茨巴斯基(Mark Lidzbarsky)于1897年发表的德文译本。(本文来源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期刊2019-06-01)

李鹏飞[6](2019)在《论“多元通和”模式的内在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民族的民族格局是多元一体的、宗教文化是多元通和的。从文化生态到宗教文化生态再到多元通和的宗教文化生态,是一个不断收缩外延,扩大内涵的过程,也是一个对中国宗教文化这个研究对象日益切入、不断贴近的过程。2012年,牟钟鉴先生首次以宗教生态的维度对中国宗教信仰形态结构给予高度概括——“多元通和”模式,使对中国信仰形态结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多元通和”的宗教文化生态模式,是对中国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后对中国宗教发展形态与存在方式的高度概括。不仅从历时性的角度回答了中国宗教信仰形态是什么的问题,也从共识性的层面对中国各种宗教信仰之间的共生关系进行了说明。从而使中国宗教“多元通和”模式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的研究命题。中国信仰观念形态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论文将中国信仰观念形态的“多元通和”模式放置在一个历时性的演进系统中去考究,以中国古代先民的占卜文化所衍生出的思维方式作为研究中国信仰观念形态的最大公约数,将基于占卜理性产生的取象比类、天人合一、圣人揆道等思考方式作为中国信仰观念形态得以形成的基础。从两个维度论述了中国信仰观念形态的结构,一个是结合史实,基于“神道”与“圣道”之间的关系对“多元通和”模式的叁阶段划分。并继而以文化“大脱嵌”为界,从信仰的社会功能角度,基于“多元”“一体”关系维度,将中国“多元通和”模式做了两阶段划分,以作为前面叁阶段说的必要补充。认识中国信仰观念形态,首先应当从支撑它的思维向度着手进行。总结终极关怀的体验方式、从历史性角度对中国概念的认知、对中国占卜理性的考察构成了从思维向度分析支撑中国信仰观念形态发生主要内容。在中国人终极关怀体验方式上,修行、契天、涵泳是其主要实践途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并不是一固定不变的概念,它是流变的,具体包括“王畿中国”“文化中国”“天下中国”叁方面的意涵。中国的文化是由占卜理性孕育的,这就与基于神学理性的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信仰“多元通和”模式的形成也很大程度的有赖于中国文明所孕育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当中不断萌发、孕育和成熟的,以至最终沉淀为特定人群的思维习惯。中国文明演进所具有的原生性特征能够使一种思维方式获得更深沉持久的贯彻,历史演进由于路径依赖,遵循着某种既定的思维轨迹而不断延伸。发源于占卜理性的“取象比类”“天人合一”“圣人揆道”的思维方式,成功塑造了中国信仰观念形态的基本气质。“取象比类”是中国传统科学的一种基本思维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类比推理的逻辑思维方法。“天人合一”是取象思维在人所处时空关系的一种凝练、共相化处理的对象性描述。在中国由占卜理性发展出来的“天人合一”的观念系统中,真理、观念价值是不断阐发、开释出来的,天人之间是互系的。正是这种在探究天人关系的模式,在思想上避免了绝对真理的独占性可能。“天”和“人”实现统一并成为一体,是中国哲学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圣人被认为是继承“道”的人,同时也是洞察“道”的人,借助这种方式来促使“道”得以为世人领会,这是中国信仰观念中的重要一环。中国古代的“多元通和”模式可以置于“神”“圣”关系架构中进行理解。“神”“圣”关系指的是“神道”与“圣道”的关系,而所谓的圣道即指的是“圣人”之道。通过对“神道”与“圣道”内在关系的分析,勾连中国信仰观念形态的叁个阶段。由于第叁个阶段涉及了中国文化“大脱嵌”后的中国信仰观念形态。而文化“大脱嵌”前后基于“多元”“一体”关系,又可建构中国信仰观念形态的两阶段说,故此特将文化“大脱嵌”后的信仰观念形态与基于“多元”“一体”关系的信仰观念形态两阶段说单独列出,作为论文第四部分的叙述内容。“神”“圣”同构于“天命”的“多元通和”模式主要集中反映在经历了“绝地天通”神道改革后的夏、商、周叁代。随着“天道”思想成为主流思潮后,承继、阐释、传播“天道”开始趋于专业化,并为特定的学术阶层所掌握。从理论上讲“政主教从”是“天道”思想隆盛,“天命”思想暗淡的必然结果。正是这一变化,将统治者的身份改变了,从“通天者”成了奉“圣道”以践履“天道”的实施者,统治者不再直接“通天”,而是借助“圣人之道”来通天理世,这同时也让各教派将君王、王朝作为其践履他们的“天道信仰”的中介。“天命”的媒介是“王”,“天道”的媒介是“圣人”,“圣人之道”是人把握“天道”的一种方式,而“天道”本身不是穷尽的,是不断开显的,君主维护践履圣人之道,是其与天合德的唯一方式。“神道”“圣道”至此二元,神道为天之体,圣道为天之用,由此垂受天命的“天人相分”关系为探寻、践履“天道”的“天人合一”模式所取代。论文最后分析了中国信仰观念形态的生成结构。文化“大脱嵌”后的中国信仰观念形态是在与古代社会信仰观念形态的比较中完成论述的。至此“多元通和”模式叁阶段划分下的“正”“反”“合”逻辑递进关系得以完整的呈现出来。而基于“多元”“一体”关系维度的“多元通和”模式二阶段划分将文化“大脱嵌”作为了天然的界限。文化“大脱嵌”以前是“乡土多元,政道一体”的“多元通和”模式;文化“大脱嵌”后是“文化多元,文明一体”的多元通和模式。封建王朝对于基层的控制并不直接有效,而需要通过“神道设教”的方式,将各种自然权力社群纳入到形式上的一体结构之中,王朝统治集团正是通过这种神道模式维系着中央政治权力主体与地方自然权力主体的一体性与交互性。当代中国不再依赖于“神道”建构,其存在的依据已经从上承“天命”践履“天道”转变为以人民为存在依据。原来异化出来的“神意天命”回归于人民自身,宗教信仰形态的实体属性在剥蚀,并以虚在的文化属性方式来呈现。当今中国信仰观念形态反映的正是各种宗教信仰形态的文化多元性存在对中国文明有机体的适应。(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9-05-24)

田泥[7](2019)在《汉人祖先信仰“神”观念的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殷商甲骨文中,没有出现"神"字,表示人死亡之后存在的文字符号是"鬼"和""。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是示化了的商王先祖,是被祭祀的对象,而前者是被驱逐和镇压的对象。周代出现了"神"的观念,这时的神不仅指"天神",也指周王先祖。人们用祭祀的方式应对周王先祖,用驱逐和镇压的方式应对"鬼"。春秋战国魂魄观念形成后,祖先这种人死后的神圣存在也产生了相应的演变,成为"神—鬼"二元结构。与前代一样,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来区别神与鬼,祭祀祖先而驱逐鬼。这种"祭即神"的观念在秦汉时期的民间被广泛接受。(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郭幼为[8](2019)在《信仰与非命:墨子的鬼神观念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阐释了墨子的鬼神观,认为墨子的鬼神思想是既希望人要有信仰,有所不为;又要破除宿命论,勤勉努力,有所作为;信仰与非命是墨子鬼神观念的核心和要旨。墨子的《天志》、《明鬼》、《非命》叁义所蕴含的有信仰非宿命的思想对当下中国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9年12期)

汪玉兰[9](2019)在《道教成仙信仰对西南少数民族民间生死观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得道成仙"是道教的基本信仰,道教在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播过程中,积极融入到各民族民众生活、习俗中,其成仙信仰对当地民间生死观念产生了影响。西南少数民族民间在保留原始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将道教成仙信仰整合进本民族生死观念,这是对道教文化的鉴别、选择和认同,而这种认同程度与其自身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及与外来道教文化交流的深度等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化论坛》期刊2019年02期)

郭盛民[10](2019)在《中国古代的信仰精神与天下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天下"是中国古代先民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总体认识,是解读中华文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范畴,对于天下的认知,不仅是一种"历史的想象",而且是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各民族相互交融和共同发展的历史存在,是决定以王朝政权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建构进程的文化精神和政治信仰。一"天下"的丰富内涵,必须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才能准确把握,仅仅从"天下"而言"天下",就无法把握其实质精神。因为"天下"这一观念是由"天"派生而来的,而"天"是(本文来源于《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期刊2019年02期)

信仰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民间信仰的神祗很多,而某一位神祗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社会阶层中又有着复杂的理解。在古徽州,普遍存在"汪公崇拜"的现象,审视官僚、地方精英、乡民对于"汪华信仰"的不同态度,解读他们围绕"汪华信仰"进行的一系列文本构建与仪式性活动,反思民间信仰所表现出来的王朝教化与地方社会秩序之间的契合,对当下乡村治理中建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平衡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信仰观念论文参考文献

[1].吴树博.斯宾诺莎的信仰观念及其与事功的关系[J].哲学动态.2019

[2].陆文萍,戴伟.民间信仰中的国家意识与乡土观念——以徽州“汪华信仰”为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

[3].黄思淇.祖先信仰观念对周代社会影响研究——以《仪礼》为主要考察对象[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丁为祥,刘峰存.自然·动力·信仰——阴阳、五行观念的发生学考察[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虎恩博.中东雅兹迪族群信仰中的孔雀形象及后世观念的古代东方渊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9

[6].李鹏飞.论“多元通和”模式的内在逻辑[D].中央民族大学.2019

[7].田泥.汉人祖先信仰“神”观念的变迁[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郭幼为.信仰与非命:墨子的鬼神观念述论[J].新西部.2019

[9].汪玉兰.道教成仙信仰对西南少数民族民间生死观念的影响[J].中华文化论坛.2019

[10].郭盛民.中国古代的信仰精神与天下观念[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9

论文知识图

徐显秀墓主人像虽然画面表现定的信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念调查图城市肌理Figure5.3Urbantexture年各类教育招生人数(资料来...乡村肌理Figure5.4Ruraltexture筑、雕刻、壁画、工艺,大洋洲毛利人的...

标签:;  ;  ;  ;  ;  ;  ;  

信仰观念论文_吴树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