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1]2004年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课件的设计、开发与应用》文中认为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特别是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各个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族振兴,教育先行,网络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正在促进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正在使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而作为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点的网络教育更是要起到一个领航员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致力于开展基于网络的教育实践和研究,其中,网络课件作为网络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制作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能否设计、开发出优秀的网络课件,对于网络教育的实施,对于整个教育系统的改革与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通过论述网络课件的设计、开发、应用以及评价过程,阐明了网络课件在促进教育信息化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提出了网络课件在设计、开发和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网络课件的开发和广泛使用提供了理论上和实践中的依据。 本文第一部分通过阐述环境与教育、网络环境与教育的关系,指出了网络环境为培养一代新人创造了广阔的空间。通过分析国内外网络教育的发展与现状,指出了制约我国网络教育应用发展的因素。 本文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分类,论述了网络课件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开发网络课件的目的意义。 第叁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首先说明了网络课件的设计所应遵循的原则,进而阐述了网络课件的开发方法,然后重点阐述了网络课件的开发过程,包括问题分析、教学设计、系统设计、制作与合成、测试与评价各个阶段。问题分析阶段主要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社会需求、学生需要和可行性等几个方面的分析,来论证网络课件开发的必要性,以确定网络课件的选题;教学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学习者的特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策略分析、教学媒体选择,最终形成文字稿本;系统设计包括总体框架设计、网页版面设计、交互设计和导航设计,最终形成制作脚本;制作与合成阶段指网络课件的具体实现,包括网上媒体搜集与制作、网页编《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课件的设计、开发’列友用制与合成、发布;测试与评价是指将网络课件在网上发布,根据反馈信息对其缺陷与不足进行修正,使其不断完善。本部分的最后总结了自己在开发网络课件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应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四部分论述了网络课件的应用。首先,阐述了网络课件的应用加速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其次,论述了网络课件的应用促使传统教学结构的改革。在简要介绍叁种常见教学结构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双主”教学结构的优势所在。然后通过详细阐述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协作式研究性学习模式,论述了网络课件的应用加速了学习模式的变革。最后,以《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课程为例介绍了网络课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从而体现了网络课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本文最后一部分论述了网络课件的评价体系。通过进行资源评价和效果评价阐述了对于网络课件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的各阶段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本文系统阐述了网络课件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力求对一线教师的网络课件开发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总结并论述了网络课件在辅助教师课堂教学和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环境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希望对基于网络环境的学校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网络教育;网络课件;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协作式研究性学习[分类号1 G434
蒋文彬[2]2008年在《高职网络教学资源库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全国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划》的实施,各高等院校的校园网络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各个学校都在积极进行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校园网上教育资源建设已成为实施现代化教学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热点。明确开发内容、确立开发目标、制定开发方案、统一开发标准、规范开发过程、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落实组织实施,是加快教学资源建设,避免重复开发,迅速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使网络教学资源上规模、上水平的重要途径和保障。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角度出发,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围绕面向职业教育的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合理建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使资源库真正达到为高职教育提供有效服务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教学资源库的基本概念、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教学资源库的功能、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原则和步骤、总体设计、系统开发及测试、教学运用分析。其中在对教学资源库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融合了已有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理论及实现方法,并提出了新的设计理念,主要包括:1.全新的课件、积件定义整合了同类资源库建设理论中的课件定义,提出把课件从宏观上定义为单文档课件与复合文档课件,从而扩展了课件的适用范围,使系统拥有了更大的包容性。根据“积件”思想,可以把积件经过二次组合形成新的课件,从而使课件的数量和质量得到几乎无限的扩展。2.完整的体系结构整个教学资源库系统由系统管理员、教师和学生叁大子系统组成。其中,系统管理员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模块、课件资源上载申请管理模块、素材资源上载申请管理模块、公共资源库管理模块、信息发布模块等;教师系统包括个人资源库模块、课件合成模块、在线教学模块、课件搜索模块、课件播放模块、作业管理模块等;学生系统包括课件搜索模块、课件播放模块、在线上课模块、作业上交模块等。3.开放的接口定义系统采用ASP.NET、COM+技术作为开发技术平台,并遵循了现代的软件开发设计理念。开发完全按照现代的软件工程理论进行,经过了严格的需求分析、系统建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及部署过程,拥有开放的接口,可以在以后方便地进行扩展,同其他系统也能很方便的整合。
余朝文[3]2007年在《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网络在我国普及和广泛应用,基于网络的成人教育成为远程教育的主要模式之一。然而,目前网络中的教学资源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为:(1)有效资源匮乏不共享;(2)资源利用低效不能产生应有价值;(3)资源建设不平衡且质量不高;(4)资源类型单调非立体;(5)资源建设不规范。等等。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并进行了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设计开发的研究。本文主要有五章内容。第一章主要是对国内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作了分析研究,然后对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等概念进行界定,提出了一个基于网络的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1)“人”、“物”、“环境”教学资源立体化;(2)网络资源“网格”立体化;(3)教、学方式“立体化”;(4)评价方式“立体化”。界定了“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的概念和系统结构。第二章主要是对我国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设计了叁份调查问卷,分别是“社区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在广泛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分析和数据统计后,对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进行现状比较、现状原因及特点分析。第叁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是提出了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方案,重点是对“人力资源”、“环境资源”及“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设方案,分为六个模块:“人力资源”、“网络人文环境”、“教学包”、“教学素材库”、“专题(专业)网站建设”、“图书信息”等。在“人力资源”模块中重点建设“个人知识管理”、“网络人文环境”模块中重点建设“网络交互平台”,等等。第四章是根据笔者提出的“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以“广西教育学院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为个案进行分析,进行了系统特点分析、系统框架结构设计与实践、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代码和系统应用分析。第五章是对本文研究的总结,给出结论,找到不足,提出研究展望。本文对立体化教学资源概念进行了比较、界定,形成自己的概念模式,提出了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方案,并结合所做的研究设计开发了广西教育学院立体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实践研究,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践研究,形成了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模式。
肖欢欢[4]2015年在《青少年泡沫轴训练网络课件的开发与研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CAI技术已成为我国现在进行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个突破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国内体育领域内的多媒体网络课件的研制开始步入积极探索阶段,且尚未得到广泛推广,关于青少年体能锻炼的泡沫轴训练课件则仍处于空白。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系统设计法、课件编辑法和逻辑分析法,以泡沫轴训练作为多媒体网络课件的主要内容,以计算机为媒介,使用辅助软件研制出集文字素材、图像、音频、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网络课件。旨在为我国体育爱好者和体育工作者提供新颖的体能锻炼方式,提高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自主性。研究表明1、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及认知规律,研制出以计算机为媒介,以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为目标,以泡沫轴训练为形式的青少年泡沫轴训练多媒体网络课件。内容科学、素材丰富、操作简便的网络教学课件不仅丰富了青少年体能锻炼知识体系,而且满足了广大体育爱好者及体育工作者对身体训练方法手段创新的需求。2、多媒体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将传统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对体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为理论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契机。3、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将成为体育信息传播的新趋势。通过网络教学不仅拓宽了师生间在时间和空间上交流的渠道,而且还实现了高校间资源共享,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同时还有助于优化全面健身路径,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唐勇[5]2006年在《《中国古代建筑》网络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利用网络展开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新模式,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校园网络的普及,网络教学的软硬件条件基本齐备,网络教育资源已经成为网络教育教学的关键。作为网络教育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教学课件的质量又直接左右着网络学习的质量。《中国古代建筑》课程中需要大量引用建筑实例,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依靠语言和文字描述难以有效地表达建筑形体以及立体空间,制作并利用网络课件辅助教学以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着现实意义。本文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下,总结建筑文化课程网络教学的现状和课程教学的特点,按照网络课件开发的一般流程,对《中国古代建筑》网络课件的研发进行了分析,阐释课件设计制作所应遵循的原则和目标,完成了课件的教学设计和系统结构设计。在此基础上,丌发制作适用于职业教育旅游专业教学的《中国古代建筑》网络教学课件,并按照网络课件的评价方法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课件利用网络特性,采用开放性超媒体结构,有利于辅助教师课堂教学,有利于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环境,有利于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整合。
向冬梅[6]2008年在《多媒体教学信息表征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多媒体教学认识的提高,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课件制作的手段及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从制作简单的电子教案到制作集视频、音频、动画、图文于一体来表现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件,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各高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和维护多媒体教室,广泛开展了多媒体教学的实践。然而,虽然多媒体课件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物,在高等院校教学中得到大规模应用,但目前高校多媒体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使用不当、设计不良等。为了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与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水平,必须进行课件的优化设计,及时总结和改进多媒体教学。本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对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部分多媒体课件进行观摩和统计,了解了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和多媒体课件设计的水平和问题,聚焦于多媒体信息表征这个特定的方面开展研究。在对多媒体学习、视觉思维、多媒体画面语言等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多媒体教学信息表征设计的方案,包括信息表征设计的原则、过程及具体策略。根据对多媒体信息表征的特征和优势的分析,笔者选取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课件设计开发,并与课程教师一起开展教学实践。然后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对教师的访谈收集了反馈信息。根据前一次实践的反馈意见,笔者集中在教学信息结构设计方面进行了改进,提出自上而下的教学信息组织结构,并针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了课件的设计制作。同时针对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需求,根据学生学习风格的不同进行教学信息的表征设计,制作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材料,弥补课堂教学统一化的弊端。最后使用评价量表让教师和学生分别对多媒体课件进行评价。证实了设计方案和策略的有效性。从而说明了笔者所提出的多媒体信息表征设计方案符合多媒体学习的规律,依照该方案设计的课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多媒体学习的需要。
李晓艳[7]2006年在《基于ASP.NET与XML技术的通用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它打破了传统教育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也是快速地、有效地和经济地满足国家扩大教育规模、普及全民教育的重要手段。 本文认真分析了国内外网络教学应用的实际情况,认为目前我国网络教学应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技术实现、设计思路、系统实现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从不同角度影响了网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基于以上的认识,文章在对网络教学系统建设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目前较为流行的几种实现技术,论述了一个基于ASP.NET与XML技术的网络教学应用系统的实现。具体来说,本文主要讨论了以下内容: 首先介绍并探讨了Microsoft公司的.NET开发平台及当前流行的XML技术。.NET框架是一种Microsoft新推出的计算平台,它简化了在高度分布式Internet环境中的应用程序开发。ASP.NET是.NET计划中非常关键的技术,用于生成Web应用程序和XML Web Services的技术。ADO.NET是Microsoft在.NET平台上对数据存取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对ADO的继承。脱胎于SGML的XML继承了SGML的丰富功能和HTML的易懂易读,可以用来定义各种不同的标志语言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其次讨论了远程教学系统的总体设计。本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实际需求,确定了本系统的系统管理、课程学习、作业提交、网上答疑等基本功能。 然后论文介绍了远程教学系统的技术实现。利用ASP.NET技术进行实际的程序开发,以达到对后台数据库的操作,实现网站注册及登录和为教学提供的作业提交和网上答疑等各种网站功能。提供了系统的部分界面和流程,并详细讨论了系统实现过程当中的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 最后是总结和展望。总结了本文目前所做的主要工作,提出今后在整个远程教育领域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
王国良[8]2011年在《基于Java的网络课件包装及其共享研究》文中提出以网络教育为特征的现代远程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网络课件是网络教育的必要工具。为了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和重用,我国跟踪国际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工作正在加紧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目前在网络课件开发中,所使用的底层技术和数据格式存在差异,课件系统之间存在着共享性差、相互独立、自我封闭、没有通用性等问题。学习者在选择学习资源时往往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限制,使得学习资源不能够充分共享。本文着重研究网络课件的包装问题,用Java语言将课件进行包装。Java是一种跨平台的语言,Java所编写的应用程序可以跨平台移植,不会受到平台不同所带来的课件不能共享的问题。在数据格式上用XML将课件进行绑定,XML支持多种应用环境,具有跨平台、跨空间和跨设备的优点,适合网络传输。在技术和数据格式上的问题得到解决,网络课件的共享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郝兆杰[9]2012年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文中提出教育是关乎人的事业,对人的关注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教育技术是教育的技术或教育中的技术,属于教育的下位范畴,因此,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最终旨归也是教育技术的必然逻辑。随着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人为本已然成为当今社会处理经济、政治、技术、环境等各种矛盾或冲突时的基本价值取向。然而教育技术现实发展中却存在着诸多“见物不见人”的现象,学术研究的旨趣也聚焦于技术的开发或应用。近年虽有一些学者在技术的生境中倡导人文关怀,但反思者众、批判者多,多数研究仅仅是揭示问题以警醒世人,或止步于一般性的呐喊呼吁,却鲜有研究真正将人文关怀落实到现实而具体的教育技术实践中。基于此,本文开展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技术哲学、价值哲学为立论依据,系统探讨主体处理教育技术矛盾、冲突、关系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及如何将该意识形态落实至教育技术实践中的问题。论文从时代发展背景、学科发展背景、个人专业发展背景叁个方面阐述研究缘起,并指明研究目标、研究意义、研究思想、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论文系统梳理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关于“价值、价值取向、人文关怀、教育技术异化”等研究成果,总结已有研究的特点与不足,并对本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在教育技术领域,以人为本的对立面是以技术为本。论文从教育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和评价、教育媒体制作、教育技术应用、教育技术学研究等方面剖析了技术化价值取向的现实表现,并从教育技术观、工具理性的强势、教育技术的技术属性、教育技术实践传统、教育技术主体等方面剖析技术化价值取向产生的原因。“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并非一个不辨自明的命题。论文从教育技术的学科定位、教育技术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技术化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要求、教育技术的价值负荷特性等五个方面,指明教育技术应该“以人为本”,从学理层面确立教育技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人是自然性、社会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教育技术对人之四种属性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满足功能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异化作用。教育技术对人之属性的满足奠定了其存在的价值,而对人之属性的异化则侧证了本研究的必要性。对教育技术与人之属性关系的辨证分析,为教育技术究竟以人的“什么”为本指明方向。教育技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要全面关照人之四重生命,充分发挥其对人之四重生命的满足功能,弱化或消解其对人之四重属性的异化作用,最大程度地促进人的发展。AECT’94定义体系中的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指导教育技术现实实践提供了切入点。以人为本的“设计”要求设计主体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硬件时遵循人体工程学,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时遵循媒体特性、学习者特征,并将信息道德、情感教育、信息卫生学等知识融进教育技术产品的设计方案中。以人为本的“开发”要求开发者抛弃“炫技”倾向,以教育性为教育技术产品的首要追求;要求开发者充分理解良好设计方案中的设计意图,通过技术手段将其完整地体现在教育技术产品中;要求开发者与设计师、学科专家之间形成良好的协商机制,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要求要加强用户的“试用”环节,以获取产品修改、完善的第一手信息。以人为本的“利用”要求使用者树立“育人为本”的技术使用观、树立教学媒体适度运用意识;要求教育资源拥有者注重对资源及成功应用案例的推广宣传;要求发挥主体主观能动性,注重对教育媒体进行二次设计;要求使用者关注学习者的教育技术使用体验,并要落实“信息道德”、“信息卫生”教育。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落实以人为本思想,回归教育技术管理的本真;要求注重“人件”培训,提升“人件”培训质量;要求制定专业制度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以形成教育技术行业的约束机制。以人为本的“评价”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评价观,将“以人为本”思想融入至具体的“评价指标”中,同时要加强对技术应用过程的评价并保证评价主体多元化。
吴兵[10]2007年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标、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在这种大的发展背景下,数字化学习的概念迅速普及、深入人心。数字化学习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数字化学习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丰富资源与全新沟通机制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数字化学习中,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情况将成为影响数字化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供学生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的各种信息资源,它包括各种数字化处理的文字、文本、图形、图象、音频、视频、多媒体课件、网路课程等多媒体信息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不仅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友好的交互、虚拟仿真、远程共享等特性,而且知识间的联系是网状的,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与检索方式,数字化学习资源现已受到几乎所有学习者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利用。本文从信息社会高校教学改革的走向与发展趋势入手,分析了数字化学习资源在数字化学习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提出了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原则与策略,并以《大学物理》课程为例,说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关于信息社会高校教学改革的走向,解析了信息社会高校教学应确立的人才观、信息社会高校教学内容的调整走向、信息社会高校教学方法的演进趋势以及信息社会高校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第二章是对数字化学习的概述,提出了数字化学习的定义、数字化学习的核心要素和整体特征,分析了数字化学习对高校教学改革产生的影响,总结出数字化学习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第叁章探讨了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涵义以及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分类,并针对当前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原则与策略。该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内容之一。第四章介绍了山东理工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情况,包括教学端单机版教学课件的开发和基于Web的网络版学生学习系统的开发。第五章是对《大学物理》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的实际状况和效果的调研与分析,笔者设计了专门的调查问卷展开调查,并对反馈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进一步提出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课件的设计、开发与应用[D]. 徐静. 山东师范大学. 2004
[2]. 高职网络教学资源库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 蒋文彬. 西南大学. 2008
[3]. 基于网络成人教育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D]. 余朝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 青少年泡沫轴训练网络课件的开发与研制[D]. 肖欢欢. 首都体育学院. 2015
[5]. 《中国古代建筑》网络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与应用研究[D]. 唐勇. 江西师范大学. 2006
[6]. 多媒体教学信息表征设计研究[D]. 向冬梅. 西南大学. 2008
[7]. 基于ASP.NET与XML技术的通用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晓艳. 武汉理工大学. 2006
[8]. 基于Java的网络课件包装及其共享研究[D]. 王国良. 南京邮电大学. 2011
[9]. 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D]. 郝兆杰. 河南大学. 2012
[10].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及应用研究[D]. 吴兵.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标签:互联网技术论文; 课件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网络教学论文;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论文;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论文; 网络教育平台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 网络教育研究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课程开发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系统学习论文; 大学物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