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工作载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载荷,法螺,测量,静力学,旋耕机,力场,吊架。
工作载荷论文文献综述
黄小波,潘万军,朱晓锋,付勇,阙家嘉[1](2019)在《基于纵横弯曲理论在役测量刚性吊架的工作载荷》一文中研究指出支吊架在其服役过程中均应承载特定的载荷以确保管道安全稳定运行,然而只有弹簧支吊架能直接读取其所承载的载荷,运用最为广泛的刚性吊架一直无法确定其具体承载了多少重量,使管道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与设计计算结果不一致,严重影响了管道系统的性能和寿命。为了更加精确地评估和掌控管道系统的运行状态,论文基于梁的纵横弯曲理论设计出了一种在役测量刚性吊架实际工作载荷的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及误差因素。(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9年22期)
张瑶[2](2019)在《旋耕机工作载荷测试及载荷谱编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零部件的载荷谱可以为零部件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由于缺乏载荷谱,旋耕机设计中很少考虑零部件工作时循环载荷作用下产生的疲劳损伤问题。本文设计了旋耕机工作载荷测试系统,用该测试系统对旋耕机工作载荷进行了田间试验,并在实测工作载荷的基础上编制了载荷谱,为旋耕机的设计提供理论数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载荷情况分析及贴片位置确定。针对旋耕机实际工作情况的特殊性,确定采用应变测试的方法,通过万向节上的扭矩载荷反应旋耕机工作载荷;应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万向节的受力进行仿真分析,确定应变片粘贴位置为距万向节动力输入端0-67mm的部位,方向为沿万向节轴向±45°。(2)载荷测试装置设计。针对扭矩测量中的信号传输问题,本文以STM32单片机为微控制器,开发出一种工作可靠、传输速率高的无线扭矩测试装置,其中包括传感器模块、电源模块、信号调理模块以及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并基于Keil软件,编写了测试装置的软件程序,包括系统主程序、A/D转换子程序、无线数据发送子程序等,并通过串口助手在计算机上显示万向节的实时载荷数据。(3)旋耕机工作载荷测试。使用并联电阻标定法对所设计的传感器进行了标定试验,得到扭矩和电桥的输出电压关系为M(28)6.7025×U_o-88.296,则输入扭矩在0-1326N·m范围之间对应的输出电压范围为13.000-211.000 mv。在不同工况下利用测试系统进行载荷实地测量,根据旋耕机工作过程中耕深的变化,将测试区域划分为加速区、稳定区以及减速区。通过对稳定区测试数据统计分析,本系统通讯状态稳定,数据有效率为99.05%。(4)旋耕机工作载荷谱编制。取出稳定工作区域的载荷数据,并提取有效数据;根据标定结果,利用幅值门限法取出标定范围内的载荷数据,得到稳定区工作扭矩范围在514.929-1185.179N·m之间;分析不同情况下的扭矩特征,将相同耕深不同耕速的扭矩载荷数据合并,根据公式t(28)M W将稳定工作区域的数据转换为对应的切应力值,利用雨流计数法将取出后的峰谷值进行计数统计,编制出对应耕深下的载荷谱。通过对载荷谱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耕深为16cm时,幅值频次最高在均值27.96MPa组,共出现5545次,约占总频次的37.52%;耕深为10cm时,幅值频次最高在均值23.49MPa组,共出现9574次,约占总频次的67.34%。将均值进行一元化处理,得到耕深为16cm时载荷均值为864 N·m,耕深10cm时的载荷均值为784 N·m。(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马甜[3](2019)在《深松铲工作载荷测试及载荷谱编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深松铲是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的关键部件,广泛应用于旱地农作物、甘蔗、牧草种植等作业中。目前国内各地区、各种植作物所依赖的土壤环境差异较大,深松铲的传统设计不能满足差异需求,容易引起零件的疲劳损伤和失效,这种传统的设计方法是静态领域的强度设计方法,该方法将动载荷的影响利用动载荷系数转化为静载荷增加了设计载荷的大小,但由于无法反映载荷信号的变化规律,也就无法估算因载荷的作用顺序、均幅值的大小、均幅值循环频次对零部件造成的损伤,导致设计时无法准确计算零件的强度,因此引入了动态领域的载荷谱的编制。零件的载荷谱是能反映零件工作时的受载情况,且具有统计规律性的载荷历程。载荷谱不但可以用载荷时间历程表示,还可以表现为图表、矩阵、概率分布以及频谱图等形式,本文在借鉴汽车、航空及其他工程机械领域的载荷谱研究后,设计并开展了农业机械——深松铲的载荷谱编制研究,为深松铲的设计与优化以及可靠性分析等提供数据与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深松铲的结构和工作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证,得出了深松铲两部分结构的理论上的受力值:铲尖部分为2467N,铲柄部分为4975N。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出了深松铲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进而确定了其结构损伤点在距离铲柄顶端85mm处。(2)基于深松铲的受力分析,确定了深松铲载荷测试总体设计方案,包括深松铲固定装置和叁点悬挂装置的改制、测点位置及应变片布片方式、整个测试系统的搭建、载荷测试试验等几个方面,最终进行了深松铲的各载荷分量的测试试验,得出了各工况的随机载荷信号。(3)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干扰噪声和误差的剔除处理,确保了载荷数据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对预处理之后的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和轮次检验,确定了数据的平稳性特点,为深松铲载荷谱的编制方法和工况比例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4)运用雨流计数法进行了循环频次的统计计数,得出了深松铲载荷信号的均、幅值频次柱状图,对均、幅值—频次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参数估计,运用参数外推法将循环频次外推到10~6次,并对均幅值进行极值推断。以深度为25cm、30cm、35cm各占1/3的比例合成最终的载荷工况,得到了深松铲组合工况下各测点的二维八级载荷谱。最终运用波动中心法得出了适用于试验室加载的一维程序载荷谱,具体为:正向弯曲载荷谱、侧向弯曲载荷谱、侧向拉伸载荷谱的波动中心分别为3516MPa、30MPa、45MPa,其各自的载荷循环累积频次分别为277671次、247565次、289693次,其各自的最大幅值为8744MPa、264MPa、392MPa,将最大幅值按非等间隔法处理得到8个等级,试验室程序加载时将幅值按等级迭加在不变的波动中心上。(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司超群,覃佳亮,仝家鹏[4](2018)在《基于螺纹连接结构工作载荷的螺母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螺母设计选用相关标准及Alexander理论存在的设计冗余问题,本文通过获取螺纹连接结构的实际工作载荷,综合考虑螺栓和螺母的工作载荷、抗拉强度、结构尺寸、强度比、螺母扩张、螺纹弯曲影响等因素,实现螺母的优化设计,为结构和成本的降低提供理论依据和验证方法。(本文来源于《时代汽车》期刊2018年05期)
牛宏伟[5](2016)在《工作载荷对旋转叶片固有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飞行中的工作状态建立某旋转叶片的振动模型,利用结构有限元方法进行模态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法分别研究了气动载荷和离心载荷对叶片固有振动特性的影响。确定了不同载荷组合下的各阶固有频率,给出叶片的共振-转速特性,并分析了转速对振型的影响,为叶片试验与分析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机械》期刊2016年04期)
王琦,翟性泉,王岩[6](2016)在《高架索承载立柱固定螺栓工作载荷计算与选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型航行横向补给装置的高架索承载立柱由紧固螺栓固定在底座上。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对补给装置承载立柱底座在正常工况和极限工况下的受力情况进行计算,得出其最大受力值。根据扭矩法设计立柱固定螺栓的强度计算公式,对最大受力状态下的螺栓工作载荷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螺栓进行选型。(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期刊2016年08期)
王家兴,倪雁冰,董娜,吴楠[7](2016)在《搅拌摩擦焊接装备工作载荷预估及刚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搅拌摩擦焊接装备开发的需要,基于流体力学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考虑搅拌区搅拌头受力的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商用软件Pro/E和ANSYS建立了车装焊一体化数控复合焊接装备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拟加工工况下的受力状况,对整机刚度和变形进行分析,确定复合焊接装备的最大变形部位与应力集中点,校核了焊接装备总体及部件刚度,为焊接装备制造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6年02期)
康涛[8](2015)在《潮流能发电设备主轴承工作载荷分析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潮流能发电设备的主轴承在发电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径向、轴向乃至弯矩载荷,随着载荷的增大,主轴承制造成本显着升高。为了在保证可靠性的基础上,兼顾产业制造的经济性,对主轴承的疲劳寿命进行较为精确的设计计算十分必要。本文依据基于Lundberg-Palmgren理论的滚动轴承疲劳寿命计算方法与基于Herz应力理论的接触应力计算方法,结合主轴承的工况条件,并参考DNV-GL规范中关于潮流能发电设备的安全系数要求,对主轴承算例的疲劳寿命与静态载荷进行分析计算,以验证是否满足发电设备整体的技术要求。(本文来源于《“一带一路”战略与海洋科技创新——中国海洋学会2015年学术论文集》期刊2015-10-26)
林健,王洋,杨景贺,王正胜,蔡嘉芳[9](2015)在《单根锚杆不同工作载荷下支护应力场特征相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实验室相似模拟测试和分析了单根锚杆在不同工作载荷条件下围岩横向和纵向应力场分布特征。测试结果表明:锚固体轴向应力场由压应力核心区和扩散区构成,核心区位于锚固体近锚杆区域,由3个压应力集中区组成,整体呈"酒精灯"状分布。随着锚杆工作载荷的加大,轴向应力场在垂直轴向方向上无论应力值还是分布范围均明显增大,在锚杆轴线方向虽然应力值明显增大,但应力分布范围基本无明显变化。锚固体横向应力场沿锚杆轴向在锚杆周围形成前后2个比较明显的压应力集中区,浅部应力集中区在锚杆托板下方呈倒扣的碗状,锚固段附近压应力集中区呈对扣碗状。锚固体横向应力场整体应力值较小,约为轴向应力场应力值的1/4左右。随着锚杆工作载荷的加大,锚固体内横向应力集中区范围不断扩大,应力值不断提高,但位置和形态基本保持不变。(本文来源于《煤矿开采》期刊2015年05期)
刘晓鹏,张永林,宋少云,杨东[10](2015)在《5XF150/180型振动清理筛工作载荷谱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物料颗粒相对振动筛筛面的运动具有下滑、上滑和抛掷叁种运动形式。通过对5XF150/180型振动清理筛的运动学分析,得到了一个周期内物料颗粒在筛面上的实际运动过程,进而推导出物料对筛面冲击载荷的数学表达式。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振动筛筛体进行静力学分析和瞬态动力学分析,分别确定筛体疲劳分析的危险点和载荷谱。采用峰值计数法对危险点的载荷谱进行简化,得到了筛体疲劳可靠性分析所需的设计计算载荷谱,为深入进行振动筛疲劳可靠性分析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粮食与饲料工业》期刊2015年02期)
工作载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零部件的载荷谱可以为零部件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由于缺乏载荷谱,旋耕机设计中很少考虑零部件工作时循环载荷作用下产生的疲劳损伤问题。本文设计了旋耕机工作载荷测试系统,用该测试系统对旋耕机工作载荷进行了田间试验,并在实测工作载荷的基础上编制了载荷谱,为旋耕机的设计提供理论数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载荷情况分析及贴片位置确定。针对旋耕机实际工作情况的特殊性,确定采用应变测试的方法,通过万向节上的扭矩载荷反应旋耕机工作载荷;应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万向节的受力进行仿真分析,确定应变片粘贴位置为距万向节动力输入端0-67mm的部位,方向为沿万向节轴向±45°。(2)载荷测试装置设计。针对扭矩测量中的信号传输问题,本文以STM32单片机为微控制器,开发出一种工作可靠、传输速率高的无线扭矩测试装置,其中包括传感器模块、电源模块、信号调理模块以及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并基于Keil软件,编写了测试装置的软件程序,包括系统主程序、A/D转换子程序、无线数据发送子程序等,并通过串口助手在计算机上显示万向节的实时载荷数据。(3)旋耕机工作载荷测试。使用并联电阻标定法对所设计的传感器进行了标定试验,得到扭矩和电桥的输出电压关系为M(28)6.7025×U_o-88.296,则输入扭矩在0-1326N·m范围之间对应的输出电压范围为13.000-211.000 mv。在不同工况下利用测试系统进行载荷实地测量,根据旋耕机工作过程中耕深的变化,将测试区域划分为加速区、稳定区以及减速区。通过对稳定区测试数据统计分析,本系统通讯状态稳定,数据有效率为99.05%。(4)旋耕机工作载荷谱编制。取出稳定工作区域的载荷数据,并提取有效数据;根据标定结果,利用幅值门限法取出标定范围内的载荷数据,得到稳定区工作扭矩范围在514.929-1185.179N·m之间;分析不同情况下的扭矩特征,将相同耕深不同耕速的扭矩载荷数据合并,根据公式t(28)M W将稳定工作区域的数据转换为对应的切应力值,利用雨流计数法将取出后的峰谷值进行计数统计,编制出对应耕深下的载荷谱。通过对载荷谱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耕深为16cm时,幅值频次最高在均值27.96MPa组,共出现5545次,约占总频次的37.52%;耕深为10cm时,幅值频次最高在均值23.49MPa组,共出现9574次,约占总频次的67.34%。将均值进行一元化处理,得到耕深为16cm时载荷均值为864 N·m,耕深10cm时的载荷均值为784 N·m。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工作载荷论文参考文献
[1].黄小波,潘万军,朱晓锋,付勇,阙家嘉.基于纵横弯曲理论在役测量刚性吊架的工作载荷[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
[2].张瑶.旋耕机工作载荷测试及载荷谱编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3].马甜.深松铲工作载荷测试及载荷谱编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4].司超群,覃佳亮,仝家鹏.基于螺纹连接结构工作载荷的螺母优化设计[J].时代汽车.2018
[5].牛宏伟.工作载荷对旋转叶片固有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J].现代机械.2016
[6].王琦,翟性泉,王岩.高架索承载立柱固定螺栓工作载荷计算与选型[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6
[7].王家兴,倪雁冰,董娜,吴楠.搅拌摩擦焊接装备工作载荷预估及刚度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16
[8].康涛.潮流能发电设备主轴承工作载荷分析计算[C].“一带一路”战略与海洋科技创新——中国海洋学会2015年学术论文集.2015
[9].林健,王洋,杨景贺,王正胜,蔡嘉芳.单根锚杆不同工作载荷下支护应力场特征相似模拟研究[J].煤矿开采.2015
[10].刘晓鹏,张永林,宋少云,杨东.5XF150/180型振动清理筛工作载荷谱计算[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