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几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一、几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外药效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芳[1](2019)在《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及弯口吸虫病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密度水产养殖的发展,鱼类疾病已经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淡水鱼类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motile Aeromonas septicemia,MAS)与弯口吸虫病(Clinostomum disease)(又称黄蛆病,yellow grubs disease),分别是典型的鱼类细菌性疾病和复殖吸虫病。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为我国特有鱼类,属于二级保护动物,同时因其为亚口鱼科鱼类在亚洲的唯一分布,因此胭脂鱼兼具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近年来,上述两种疾病在胭脂鱼养殖过程中时常发生,给鱼苗培育和养殖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本研究针对胭脂鱼养殖场频发的上述两种疾病展开病因学、病理学及免疫应答机制等内容的研究,以期为深入解析宿主对MAS的免疫应答机制和防控胭脂鱼MAS和弯口吸虫病提供新视角和参考资料。1、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初步研究为鉴定某养殖基地患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胭脂鱼幼鱼病原菌,利用传统病原菌分离方法,从患病胭脂鱼内脏和腹水中分离致病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16S rRNA和cpn60、rpoB、gyrB基因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的方法进行细菌种类鉴定,通过回感实验、半致死量(LD50)实验和16个毒力基因检测确定菌株致病性,同时开展32种药物敏感性试验;为获得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病理材料,对筛选出的健康胭脂鱼幼鱼进行腹腔注射200μL2.0×108 cfu/mL(LD50-24h)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液,于感染后第4、12、24 h取中肾、头肾、脾脏和肝脏用于组织结构观察,第24 h取中肾、头肾、脾脏和肝脏用于超微结构观察,结合半定量描述方法对不同时间点各组织损伤程度进行评价,以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melano-macrophage center,MMC)为参考指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描述各组织中MMC响应策略,以评价组织免疫反应水平;为探究诸多病理现象背后的分子机制,对致病菌感染前、后(第4 h)的胭脂鱼脾脏进行转录组分析,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19个免疫相关基因在感染后第4、12和24 h的表达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从自然发病胭脂鱼幼鱼内脏团和腹水中分离到两株优势菌,经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标记鉴定,证实两个菌株分别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命名为BBAh1)和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命名为BBAv1)。(2)回感实验证实分离到的嗜水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菌均为胭脂鱼MAS致病菌,两个菌株中分别检测到7个毒力基因(aerA、alt、ascV、hlyA、lip、ompA和aspA)和8个毒力基因(aerA、alt、ascV、hlyA、lip、aexT、ast和flaA),二者对胭脂鱼幼鱼的7天半致死量(LD50-7d)分别为1.93×105 cfu/g和8.77×105 cfu/g;且嗜水气单胞菌致死性更强,维氏气单胞菌致肠炎比例更高。(3)对32种药物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两个菌株药敏特征相似,对28种药物显示出相似的敏感性,这可能与两个菌株来源于同一环境有关;建议使用两个菌株都十分敏感的头孢噻肟、氨曲南、头孢曲松和头孢呋辛等药物来治疗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4)MAS的组织显微结构病理特征表现为:内皮细胞损伤、溶血、血液凝集、MMC响应、组织坏死、淋巴细胞浸润、粒细胞胞质嗜酸性增强、肝细胞空泡化、凝固样坏死和胞质嗜酸性变性以及红细胞萎缩变性等;超微结构病理特征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塌陷,系膜细胞肿胀,足细胞增生,滤过装置遭到严重破坏;巨噬细胞功能活跃,表现为大量吞噬各类损伤细胞,包含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肝脏狄氏间隙遭到严重破坏,肝细胞中糖原消失,线粒体外嗜肿胀,自噬溶酶体增多。上述现象说明:胭脂鱼MAS导致组织发生严重的病理变化,进而导致机体造血、排泄和代谢等功能障碍,是细菌感染致病和致死的主要原因。(5)MAS发展进程中组织MMC响应策略:中肾、头肾和脾脏MMC响应策略基本一致,表现为单个MMC面积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相对组织面积越来越大;肝脏MMC响应策略与上述组织存在差别,即感染后12 h内,肝脏中MMC各指标基本无变化,至感染后第24 h,组织中MMC数量和相对组织面积才显着增加(P<0.05)。(6)组织MMC响应策略反映出组织器官免疫应答策略,即脾脏在细菌感染引发的免疫应答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次为头肾、中肾,肝脏免疫反应能力最弱;另外,由于脾脏MMC响应最为敏感,因此其更适宜用作评价机体生理状态或免疫水平的生物指标。(7)嗜水气单胞菌急性感染后第4 h,胭脂鱼脾脏共获得1390个显着差异表达基因(q<0.05),其中907个表达显着上调,483个表达显着下调;随机抽取8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发现qRT-PCR结果与转录组结果表达趋势基本一致,进而证明了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8)1390个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于16个二级GO类别,主要为白介素1受体绑定(GO:0005149)、白介素1受体复合物(GO:0045323)、细胞因子受体绑定(GO:0005126)、炎症反应(GO:0006954)、生长因子受体绑定(GO:0070851)和免疫反应(GO:0006955)等;15条KEGG信号通路,主要包含:NF-kB信号通路(ko04064)、TNF信号通路(ko04668)、NOD样受体信号通路(ko04621)、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ko04620)和炎性肠炎疾病IBD(ko05321)等;上述GO类别和信号通路均与机体免疫反应相关。(9)qRT-PCR检测结果显示:模式识别受体(TLR2、TLR4、TLR6和PGRP5)、白介素(IL1B、IL6、IL8、IL10、IL11和IL12)、趋化因子(CXCL1、CXCL2和CXCL8)、免疫细胞活性调节分子(CD68、CD200、CD247、CSF3和CSF3R)及补体(C6和C7)等诸多免疫相关分子均积极参与到机体抗菌活动中。(10)据转录组和qRT-PCR结果推测胭脂鱼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免疫应答机制可能如下:病原菌进入机体后,其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便被模式识别受体(如TLRs和PGRP5)所识别,接着收到信号的受体细胞开始分泌细胞因子,如IL1和TNF等,这些细胞因子进而激活MAPK信号通路,而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将直接启动其下游的NF-kB信号通路应答,活化的NF-kB进入核内与靶基因上游特定序列结合从而起始转录,至此机体开始启动强烈的免疫反应来抵御病原菌的进一步感染,组织学层面可见免疫细胞大量增殖,吞噬作用活跃,MMC响应强烈,炎性细胞浸润组织等,但与此同时,MAPK和NF-kB信号通路似乎还启动了负调节机制来避免机体炎症反应过度。2、胭脂鱼弯口吸虫病初步研究本研究从自然发病的人工池塘中随机抽取148尾胭脂鱼幼鱼进行编号和生长指标(全长、体长和体质量)测量;随后通过解剖从鱼体组织中剥离寄生虫包囊,并记录包囊寄生部位和数量用于计算感染率、感染强度、局部感染率和局部感染强度;使用解剖针分离出包囊中的囊蚴并将其保存于70%酒精,后采用形态学(制作囊蚴标本)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CO1和ITS)鉴定囊蚴种类;针对复殖吸虫生活史中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类和终末宿主食鱼鸟类,在发病胭脂鱼养殖场进行寄生虫生活史调查。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囊蚴形态学和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证实本研究分离到的寄生虫为扁弯口吸虫(Clinostomum complanatum)。这是胭脂鱼乃至亚口鱼科鱼类作为扁弯口吸虫中间宿主的首次记录,且证实囊蚴生殖系统形态特征是鉴别此类寄生虫的可靠形态学依据,CO1(6.87%)较ITS(1.68%)变异位点率更高,鉴别弯口吸虫的效率也更高。(2)抽查样本中共有96尾胭脂鱼受到扁弯口吸虫感染,感染率为64.9%,感染强度为1-7(2.3±1.38)个囊蚴/尾;较躯干部和尾部而言,囊蚴在胭脂鱼头部分布较多,相应的局部感染率和局部感染强度分别为0.557和0.545。(3)感染组与未感染组胭脂鱼在全长和体长上均无显着差异(P>0.05),就体质量和肥满度而言,感染组(体质量=6.44±0.19 g;肥满度=1.70±0.03 g/cm3)则显着低于未感染组(体质量=10.36±0.51 g;肥满度=2.51±0.03 g/cm3)(P<0.01)。(4)扁弯口吸虫在发病渔场生活史完整:以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和小土蜗(Galba pervia)为第一中间宿主,胭脂鱼幼鱼为第二中间宿主,食鱼鸟类白鹭(Egretta garzetta)、池鹭(Ardeola bacchus)和普通翠鸟(Alcedo bengalensis)为终末宿主。(5)防治建议:1)年终彻底清塘并用生石灰杀灭螺类,清除池塘引水渠中大量繁殖的宿主螺类;2)在鱼苗、鱼种培育池上方设置防鸟网。综上研究,首次在患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胭脂鱼中同时分离到具有强烈致病性的嗜水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菌,并根据药敏实验结果筛选出适于治疗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药物;通过对嗜水气单胞菌急性感染前后胭脂鱼幼鱼肾、脾和肝脏显微和超微结构变化的观察,发现一系列未见报道的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病理现象,以及组织中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应答情况;通过嗜水气单胞菌刺激胭脂鱼脾脏的转录组分析,以及qRT-PCR对免疫相关基因在感染前后的表达量检测,发现以TLRs和PGRP5为代表的PRRs在早期病原识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步骤是激活其下游信号通路、产生免疫应答的关键。本研究还发现胭脂鱼乃至亚口鱼科鱼类为扁弯口吸虫的中间宿主;弄清楚了扁弯口吸虫在发病渔场的完整生活史过程;提出了清塘杀螺、防鸟等防控措施。研究结果丰富了鱼类病害研究内容,为生产实践上防控胭脂鱼此类疾病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张梅梅[2](2018)在《抗氧化胁迫相关基因在嗜水气单胞菌胞内存活的作用和机制》文中提出新近研究发现,在宿主吞噬细胞内存活是病原菌重要毒力因子之一,但水产病原菌的吞噬细胞内存活及其存活机制的研究还鲜有报道。鉴于抗氧化胁迫相关基因在细菌抵御ROS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嗜水气单胞菌作为研究对象,探索抗氧化胁迫基因KatG、sodA、sodB在该菌胞内存活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本研究采用shRNA技术构建A.hydrophila B11菌株的过氧化氢酶基因(KatG)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odA和sodB)的稳定沉默株KatG-RNAi、sodA-RNAi和sodB-RNAi,RT-qPCR技术检测KatG、sodA和sodB沉默后表达分别下调了71.2%、91.8%和74.9%。胞内存活实验结果表明,沉默株KatG-RNAi、sodA-RNAi和sodB-RNAi在鱼类巨噬细胞内的存活率分别下降了大约80%、64%和69%;NBT方法检测吞噬野生株和沉默株后吞噬细胞的活性氧(ROS)水平,结果显示吞噬沉默株巨噬细胞内的ROS水平与吞噬野生株B11相比分别增加了65.9%、40%和32.6%;巨噬细胞内逃逸实验结果表明当A.hydrophila的KatG、sodA和sodB基因表达被抑制时,它的沉默株能从巨噬细胞中逃逸出来并继续生长的逃逸率与野生株相比会分别减少大约85%、32%和92%。为了进一步研究抗氧化胁迫相关基因在A.hydrophila胞内存活中的作用和机制,我们还进行了H2O2和MV胁迫实验。H2O2胁迫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H2O2的胁迫下,KatG-RNAi的存活率均显着低于sodA-RNAi和sodB-RNAi,说明在单一H2O2的胁迫下KatG比sodA和sodB对A.hydrophila的生存影响更为显着。而MV胁迫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MV胁迫下,sodA-RNAi和sodB-RNAi的存活率均显着低于KatG-RNAi,反映在MV胁迫下引起的更为复杂的ROS环境中,两个sod基因的表达比KatG的表达对A.hydrophila生存影响更为明显。此外,我们的研究还发现,在没有氧化胁迫条件下,A.hydrophila两个sod基因中sodB基因的表达量是sodA的2.5倍,在10mM、20mM和30mM浓度的MV氧化胁迫下,sodA基因的表达分别上调4.4倍、20倍和6倍,而相同胁迫条件下,sodB基因的上调倍数分别为2.2、9.7和1.1,sodA的上调更为显着,但在相同氧化胁迫下,sodA-RNAi和sodB-RNAi的存活率没有显着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在氧化胁迫下抑制抗氧化胁迫基因的表达对A.hydrophila的生长有延滞或降低作用,但对其运动性无显着影响。综上研究结果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KatG通过消除细胞内H2O2的损伤和抑制细胞内ROS水平而帮助A.hydrophila在鱼类巨噬细胞内存活,而且小部分细胞内A.hydrophila可从宿主巨噬细胞逃逸出来并引发进一步的感染,在此过程中KatG基因也发挥重要作用;(2)sodA和sodB在细菌抵御宿主吞噬细胞内ROS的损伤使其在鱼类巨噬细胞内存活甚至逃逸的过程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这两个sod基因,在没有氧化胁迫下,sodB的表达占主导,在有氧化胁迫下,sodA的表达上调更为显着,但二者在细菌抵御ROS的过程中的贡献相当,因此推测两个sod基因在细菌胞内存活过程互补合作,共同抵御ROS的损伤;(3)在单纯H2O2的胁迫下,KatG对A.hydrophila的生存的影响更为显着,而在更为复杂的ROS环境中,则sod基因的表达对A.hydrophila生存的影响更显着,鉴于吞噬细胞内是较为复杂的ROS环境,因此推测sod基因的表达比KatG基因的表达对细菌抵御吞噬细胞内ROS损伤保持存活过程的影响更为显着。

范晶晶[3](2017)在《恩诺沙星在鲫鱼体内的药动学及其体外抗菌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鲫鱼简称“鲫”,除西部高原地区之外,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是我国重要的食用鱼之一。鲫鱼的适应能力很强,无论是深水浅水,还是流水静水,无论是高温(32 ℃)低温(0 ℃),还是强碱(pH = 9)强盐(4.5%),均能生存。但随着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普遍提高,鲫鱼养殖的密度越来越大,势必会带来一些细菌性疾病的爆发,使用抗菌药物预防以及治疗鱼病、改善水质必不可少。恩诺沙星(enrofloxacin)属于氟喹诺酮类的化学合成抑菌药物,是动物专用药,近年来广泛用于水产动物的病害尤其是细菌性疾病的防治中。但由于养殖规范性的缺失和利益驱使等因素使得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用药日益严重,导致了耐药菌的产生。嗜水气单胞菌是弧菌科气单胞菌属的具有嗜温、易引起鲫鱼大规模死亡的一种典型菌株。本次研究以广东省佛山市三水白金种苗有限公司提供的鲫鱼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恩诺沙星在鲫鱼体内的药动学及体外抗菌后效应情况。具体内容如下:1、比较恩诺沙星和其它四种抗菌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后效应情况。5种抗菌药物的MIC和MBC分别为0.016和0.023 μg/mL (恩诺沙星),0.250和0.500 μg/mL (盐酸多西环素),0.250和0.500 μg/mL (诺氟沙星),1和4 μg/mL(氟苯尼考)以及2和4 μg/mL (甲砜霉素),恩诺沙星的抑菌活性最强,甲砜霉素最弱,并且,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对嗜水气单胞菌的MPC分别为为0.128和4μg/mL,则MSW分别为0.016-0.128和1-4 μg/mL; 5种抗菌药物在不同浓度下均有一定的PAE,其中盐酸多西环素最长可达2.84 h。显示这5种抗菌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均有相当的PAE,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型。2、比较不同给药方式下,恩诺沙星在健康鲫鱼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对于口灌和肌注下药物的动力学分析,采用房室模型得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恩诺沙星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吸收半衰期(T1/2ka)为0.13和0.65 h,分布半衰期(T1/2α)为2.22和24.07 h,消除半衰期(T1/2β)为62.17和80.95 h,达峰时间(Tmax)为0.68和4.08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62.72和223.46μg h/mL,体清除率(CL/F)为0.06和0.04L/h/kg;对于药浴给药方式,采用非房室模型,恩诺沙星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消除半衰期(T1/2β)为61.15 h,达峰浓度(Cmax)为0.36μg/m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4.911ph/mL。综上,在口灌给药时恩诺沙星的吸收和分布较肌肉注射快,但分布广泛程度相当,并且消除速率和药浴相近,而肌肉注射时消除较慢。代谢物环丙沙星在口灌和肌注下的代谢规律采用非房室模型分析,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消除半衰期(T1/2β)为129.99和137.71 h,达峰时间(Tmax)为2.00和48.00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3.30和4.85 μgh/mL,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AUC之比分别为2.17 %和2.03 %;而药浴给药下,未检测到环丙沙星的存在。说明水产动物中恩诺沙星代谢转化成环丙沙星的量较低,建议主要关注恩诺沙星的在动物体内的作用。3、分析研究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对恩诺沙星在鲫鱼体内药动学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感染菌株以及最佳感染浓度,建立嗜水气单胞菌疾病模型后,研究其对恩诺沙星在鲫鱼体内的药动学影响。药物均采用非房室模型分析拟合。健康鲫鱼和感染鲫鱼下恩诺沙星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消除半衰期(T1/2λz)为 64,66 和 73.70 h,达峰时间(Tmax)为 0.5 和 0.75 h,达峰浓度(Cmax)为3.55和2.66 μg/m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63.04和137.43 μg h/mL,表观分布体积(Vd)为5.72和7.74L/kg,体清除率(C1/F)为0.06和0.07L/h/kg。整体浓度趋势下,感染鲫鱼中恩诺沙星的浓度一直略低于健康鲫鱼,且达峰时间延长了 50%,达峰浓度降低,吸收总量下降,消除半衰期延长,但体清除率略有增加。说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下,使得恩诺沙星的吸收减慢,消除速率降低,但对消除效果影响不大,并且对分布无明显影响。健康鲫鱼和感染鲫鱼中,主要代谢物环丙沙星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消除半衰期(T1/2λz)为90.01和75.57 h,达峰时间(Tmax)为36和48 h,达峰浓度(Cmax)为0.031和0.046 μg/m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4.79和6.47 μg h/mL,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AUC之比为2.94 %和4.71 %。水产动物中恩诺沙星转化成环丙沙星的量较小,建议关注恩诺沙星在水产动物体内的作用。

陈江凤[4](2016)在《碳酸氢钠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及毒力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嗜水气单胞菌是淡水鱼类的重要致病菌,在水温较高的季节、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情况下常引起养殖鱼类暴发细菌性败血症等疾病,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目前水产养殖上多采用抗生素防治该类病害,但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还给环境和人类带来危害。已有研究表明有机碳源能影响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及毒力,但无机碳源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影响还未见报道。碳酸氢钠具有抑菌特性,能够抑制大肠杆菌、假单胞菌等细菌生长,但对嗜水气单胞菌是否也有抑制作用尚未可知。因此,本文以嗜水气单胞菌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碳酸氢钠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的抑制效果和抑制机制,以及碳酸氢钠对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性和主要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合理使用碳酸氢钠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病暴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碳酸氢钠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的影响为了探讨碳酸氢钠(NaHCO3)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效果和抑制机理,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HCO3及等摩尔浓度(0.2M、0.4M、0.8M)的氯化钠(NaCl)和碳酸氢钾(KHCO3)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HCO3浓度的增大,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越来越缓慢。NaHCO3达到一定浓度后具有杀菌作用,浓度越大,嗜水气单胞菌的死亡率越大,死亡所需时间越短。暴露12h后,0.4M、0.8M NaHCO3中均无嗜水气单胞菌存活,0.2M NaHCO3中只有极少数嗜水气单胞菌存活(存活率小于0.01%)。0.2M、04M的NaHCO3均能有效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生长,而添加等摩尔浓度的NaCl培养液中,细菌生长不受影响;添加等摩尔浓度KHCO3的培养液中培养的嗜水气单胞菌,其生长情况与添加NaHCO3的嗜水气单胞菌相似,生长被明显抑制。结果表明NaHCO3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并非由渗透压引起,而是与碳酸氢根有关。研究结果为有效控制嗜水气单胞菌病提供了理论依据。2.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对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性的影响为探讨碳酸氢钠对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性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碳酸氢钠培养的嗜水气单胞菌对斑马鱼进行人工感染,并比较了添加碳酸氢钠、葡萄糖、蔗糖培养的嗜水气单胞菌对斑马鱼人工感染的效果。嗜水气单胞菌的毒力以其对斑马鱼的半致死量大小来衡量,半致死量越高,表明细菌毒力越小。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未添加任何碳源的对照组嗜水气单胞菌,添加了碳酸氢钠培养的嗜水气单胞菌对斑马鱼的半致死量明显比对照组高,即浓度范围在0.024M-0.096M的碳酸氢钠能降低嗜水气单胞菌的毒力;而且随着碳酸氢钠浓度的增加,嗜水气单胞菌的毒力逐渐减小;浓度在0.024M-0.096M范围时,添加无机碳源碳酸氢钠培养的嗜水气单胞菌毒性弱于添加葡萄糖、蔗糖等有机碳源培养的嗜水气单胞菌。另外,添加葡萄糖培养的嗜水气单胞菌对斑马鱼的半致死量高于添加蔗糖的,说明添加葡萄糖比添加蔗糖更能降低嗜水气单胞菌的毒力。3.碳酸氢钠对嗜水气单胞菌主要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探讨碳酸氢钠降低嗜水气单胞菌毒力的原因,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以未添加碳酸氢钠的嗜水气单胞菌为对照组,以添加0.024M、0.048M、0.072M、0.096M、0.12M碳酸氢钠的嗜水气单胞菌为实验组,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三个主要毒力基因---溶血素基因(AHH-1)、气溶素基因(AerA)和弹性蛋白酶基因(ahyB)进行相对表达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了碳酸氢钠的嗜水气单胞菌,其AHH-1、AerA和ahyB的表达量均显着低于未添加碳酸氢钠的嗜水气单胞菌。且随着碳酸氢钠浓度的增加,基因表达呈逐渐下调趋势。本实验中,AHH-1、AerA和anyB的表达量均显着降低,且AHH-1、AerA的表达产物均具有溶血活性,弹性蛋白酶能分解弹性蛋白。推测碳酸氢钠主要是通过降低嗜水气单胞菌的溶血活性及分解弹性蛋白的能力,进而降低了其细菌毒性。综上所述,碳酸氢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和毒性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碳酸氢钠可能是通过降低嗜水气单胞菌中溶血物质及弹性蛋白酶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进而降低其毒性。研究结果对防治嗜水气单胞菌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文文[5](2014)在《常用渔药有效含量、杀菌效果比较及抗生素耐药性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药物防治是当前水产养殖病害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当前渔药市场上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养殖户难以对药物准确用量形成统一标准,从而造成渔药乱用、滥用,不仅导致部分致病菌耐药性增强、影响病害防控效果,同时也威胁到养殖环境和产品的质量安全。为了解现有渔药产品的有效含量、杀菌效果以及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本研究采用碘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UPLC-ESI-MS/MS)依次测定了34种卤素消毒剂、8种喹诺酮类及5种氟氯霉素药物的有效含量;同时对11种消毒剂、13种抗生素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作了检测;并结合已知的14种耐药基因,对32株致病菌携带耐药基因的情况作了排查。研究结果如下:(1)渔药产品有效含量检测结果:34种消毒剂中,6种实测含量达到产品标示含量,占19.35%;10种实测含量达到标示含量80%~100%,占29.41%;11种产品实测含量为标示含量的50%80%,占32.35%,4种产品的实测含量低于包装含量的50%,占11.76%。8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中,只有4种药物的有效成分含量与标示含量基本一致,含量最低的只有包装所示的59.2%。5种氟苯尼考类药物中,3种药物的有效成分含量与标示含量基本一致,其余2种有效含量仅为标示值25%。结论:市面销售渔药存在实际含量与包装含量不符的现象,其中消毒剂类药物有效含量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2)不同渔药对受试菌的MBC/MIC介于1~2之间,其中:卤素消毒剂对嗜水气单胞菌和溶藻弧菌的MIC和MBC值分别介于0.11~5.29mg/L和1.06~40.3mg/L;喹诺酮类和氟苯尼考类渔药对溶藻弧菌的MIC和MBC值分别介于2.28~18.94mg/L和0.022~4.48mg/L。结论:试验消毒剂、喹诺酮和氟苯尼考药物均表现出优良的抑菌和杀菌效果。喹诺酮类与氟苯尼考类渔药对嗜水气单胞菌杀灭效果明显优于溶藻弧菌;可溶性氟苯尼考杀菌效果优于粉剂型。(3)32株致病菌携带耐药基因情况检测结果:(a)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携带情况:PMQR基因阳性的有12株,检出率为37.5%,其中:qnrA阳性的有3株,检出率为9.4%;qnrD阳性的有5株,检出率为15.6%;qnrS阳性的只有1株,检出率为3.1%;qnrB、qnrC和aac(6’)-Ⅰ b-Cr基因均未有检出;外排泵相关基因oqxA阳性的有3株,检出率为9.4%,qepA和mdfA两个外排泵基因未有检出;有15株携带gyrA基因,占46.9%;parC基因只从1株菌中检测到。结论:浙江地区海水养殖病原菌已在基因水平对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性。(b)氟苯尼考类药物耐药基因携带情况:32株受检菌中,4株floR呈阳性,检出率为12.5%;13株呈fexA基因阳性,检出率为40.6%;fexB和cfrR基因未检出。结论:所测致病菌中已有接近一半携带了氟苯尼考类耐药基因。

徐丽娟[6](2014)在《恩诺沙星控制淡水鱼类嗜水气单胞菌性败血症的防耐药用药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结合模型(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modeling,PK/PD-modeling)是用于研究药理效应随时间变化规律的一种模型。此模型是一个帮助开发者选择合理给药方案的科学工具,被广泛用于优化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在水产养殖中,只限于几种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疾病,这有助于细菌对药物的耐受性的快速涌现。为了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制定出防止耐药菌产生的用药方案,本研究利用近年来提出的包括防耐药突变浓度(MPC)和耐药选择窗(MSW)在内的药效学(PD)参数,并结合药代动力学(PK)参数,制定恩诺沙星控制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草鱼和鲫鱼细菌性败血症防耐药突变用药方案。本课题研究也可广泛用于其它水产养殖抗菌药物的防耐药突变使用方案的制定。研究结果显示:恩诺沙星对从患细菌性败血症的草鱼体内分离并鉴定的嗜水气单胞菌(AH10)的体外药效学参数为: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5μg/mL;2MIC、4MIC、8MIC的抗菌后效应(PAE)分别为1.44±0.36h、1.57±0.09h、1.83±0.21h; MPC为3.0μg/mL;MSW为0.53.0μg/mL。草鱼按10mg/kg、20mg/kg、30mg/kg体重的剂量口灌恩诺沙星后血清中主要的动力学参数为:分布半衰期(T1/2α)分别为6.098h、4.186h、4.348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42.728h、46.757h、93.363h,24h内药-时曲线下面积(AUC24)分别为25.838μg/mL·h、67.585μg/mL·h、90.486μg/mL·h,总体消除率(CL)分别为0.155/kg·h、0.100/kg·h、0.067L/kg·h,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0h、0.5h、0.5h,峰浓度(Cmax)分别为2.837μg/mL、5.685μg/mL、7.151μg/mL。结合药效学参数MPC与草鱼按10mg/kg、20mg/kg、30mg/kg体重的剂量口灌恩诺沙星后的药代动力学曲线,血清药物浓度>MPC的时间分别为0h、10h、24h。PK/PD综合参数:24h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MIC的比值(AUC24/MIC)分别为51.68、135.17、180.97;峰浓度与MIC的比值(Cmax/MIC)分别为5.68、11.37、14.30。恩诺沙星对从患细菌性败血症的鲫鱼体内分离并鉴定的嗜水气单胞菌(CAAh01)的体外药效学参数为: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125μg/mL;2MIC、4MIC、8MIC的抗菌后效应(PAE)分别为1.67±0.42h、2.03±0.17h、2.38±0.06h;MPC为1.125μg/mL;MSW为0.1251.125μg/mL。鲫鱼按5mg/kg、10mg/kg、20mg/kg体重的剂量口灌恩诺沙星后血清中主要的动力学参数为:分布半衰期(T1/2α)分别为2.535h、4.539h、5.312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51.256h、115.988h、131.639h,24h内药-时曲线下面积(AUC24)分别为17.152μg/mL·h、35.644μg/mL·h、53.282μg/mL·h,总体消除率(CL)分别为0.487/kg·h、0.353/kg·h、0.188L/kg·h,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6.0h、2.0h、1.0h,峰浓度(Cmax)分别为1.882μg/mL、5.178μg/mL、6.540μg/mL。结合药效学参数与鲫鱼按5mg/kg、10mg/kg、20mg/kg体重的剂量口灌恩诺沙星后的药代动力学曲线,血浆药物浓度>MPC的时间分别为5h、9.5h、23h。PK/PD综合参数:24h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MIC的比值(AUC24/MIC)分别为137.22、285.15、426.25;峰浓度与MIC的比值(Cmax/MIC)分别为15.05、41.43、52.32。综合血浆药物浓度>MPC的时间超过(24-PAE)h、AUC24/MIC≧100或Cmax/MIC>8的指标,建议恩诺沙星在控制由嗜水气单胞菌(AH10)引起的草鱼细菌性败血症时的给药方案为:给药剂量30mg/kg体质量,1次/d。根据肌肉内恩诺沙星的药动学方程,药残达到国家限量标准所需时间约为32d,所以建议休药期不低于32d。恩诺沙星在控制由嗜水气单胞菌(CAAh01)引起的鲫鱼细菌性败血症时的给药方案为:给药剂量20mg/kg体质量,1次/d。根据肌肉内恩诺沙星的药动学方程,药残达到国家限量标准所需时间约为25d,所以建议休药期不低于25d。本课题研究也证明了同种药物在不同水生动物体内具有不同的代谢规律,对不同的致病菌株有不同的药效。因此,在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药物所适用的品种及对致病菌的药效。

孙智武[7](2013)在《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的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探讨了硫酸安普霉素(Apramycin sulphate)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体外抑菌效果;研究了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毒性作用和对其生长、血清生化、非特异性免疫、肠道菌群、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力的影响以及在组织中的残留与消除规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硫酸安普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外抑菌效果。测定了硫酸安普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MIC)和杀菌(MBC)浓度、抑菌和杀菌曲线、抑菌后效应(PAE)以及耐药性获得速率。结果显示,硫酸安普霉素MIC、 MBC和MBC/MIC分别为0.5、1μg/mL和2;硫酸安普霉素在嗜水气单胞菌调整期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属于静止期杀菌药物,具有较长的PAE,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经过10代继代培养,其耐药性获得速率为2倍。2.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的急性、亚急性毒性作用。选取体重4.0~5.0g对虾150尾,分别浸泡在硫酸安普霉素浓度为0、0.1、1.0、10、100mg/L的50L水体中,统计对虾的存活率。结果显示,96h内硫酸安普霉素最高浓度组对虾的存活率为93.3%。选用初体重(1.01±0.01)g对虾240尾,随机分为4组,分别投喂添加0、300、1500和3000mg/kg硫酸安普霉素的饲料,记为G0、G300、G1500和G3000饲养28d。结果显示,14d与28d时,对虾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均随硫酸安普霉素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28d时,G3000对虾肝胰指数(HSI)、血清ALT活性显着高于GO(P<0.05)。28d时,添加组对虾肝胰腺肝小管之间出现不同程度的体液渗出,基底膜与细胞分离,肝小管出现空泡变性;肠道上皮细胞坏死,肠道绒毛脱落,乃至完全被炎症细胞取代。3.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体成分、非特异性免疫、肠道细菌数量、抗病力和组织形态的影响。选取体重(0.50±0.01)g对虾960尾,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添加0、60、120、180、240和300mg/kg硫酸安普霉素的饲料,记为G0、 G60、 G120、 G180、 G240和G300。49d时,采用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浸泡感染。结果显示:(1)各组间对虾的存活率(SR)、摄食量(FI)和饲料系数(FC)未出现显着性差异(P>0.05);G180~240对虾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着高于G0(P<0.05)。G240对虾血清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全虾粗蛋白(CP)显着高于G0(P<0.05), UA含量显着低于GO(P<0.05)。(2)与GO相比,各添加组对虾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溶菌酶(LZM)、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和肝胰腺中LZM、 AKP、酸性磷酸酶(ACP)、SOD活性未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但G240血清ACP和POD活性显着高于GO(P<0.05),G300肠道细菌总数和弧菌(vibrio)数量、G240肠道弧菌数量显着低于GO(P<0.05)。G240对虾在浸泡感染嗜水气单胞菌96h内的累计死亡率最低(43.3%),相对保护率达到50.1%。(3)G180~G300肝胰腺肝小管之间体液渗出,基底膜与细胞分离,肝小管空泡变性、坏死溶合;G180~G300肠道上皮细胞大面积坏死,肠道绒毛脱落,粘膜下层炎症细胞浸润。49d时,肝胰腺和肌肉中硫酸安普霉素含量分别为2.92~19.11μg/g和0.91~8.20μg/g,均药物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4.硫酸安普霉素在凡纳滨对虾组织内的残留消除规律。选用体重为(0.47±0.01)g的凡纳滨对虾640尾,随机分为4组,分别投喂添加0、80、240和400mg/kg硫酸安普霉素的饲料28d,然后投喂基础饲料28d,采用安普霉素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停药后不同时间点对虾肝胰腺、肌肉硫酸安普霉素含量。结果显示,各添加组肝胰腺、肌肉中硫酸安普霉素含量随停药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停药28d时,80、240和400mg/kg组肝胰腺中硫酸安普霉素含量分别为0.05、0.13、0.31μg/g,240和400mg/kg组肌肉中为0.10和0.18μg/g。

谢旭阳[8](2013)在《斑点叉尾鮰源温和气单胞菌生物学及药物敏感性研究》文中提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属于嗜温有动力气单胞菌,是一种典型的人畜共患条件致病菌。是危害淡水养殖业的主要病原菌之一。2012年新乡市郊某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养殖场暴发了以体表和鳍条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造成了所养斑点叉尾鮰的大量死亡。本研究观察记录了患病斑点叉尾鮰的临床症状,从濒死的病鱼体内分离获得优势菌,并对优势菌进行了病原生物学和体外药物敏感性研究。从患病斑点叉尾鮰的腹水、肝脏、肾脏、脾脏和肠道取样,在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培养基上划线分离,纯化后得到一批优势菌。对纯化的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氧化酶实验、葡萄糖氧化发酵实验、菌体及菌落形态观察、弧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系统(第二代GYZ—9V系统)鉴定,判定纯化的菌株属于气单胞菌属细菌,选取其中XX-1菌株,进行后续研究。根据已报道的气单胞菌属gyr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XX-1菌株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目标条带经回收纯化后测序。测序结果在NCBI中进行同源性搜索,进化发多重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学分析。分子鉴定结果显示XX-1菌株为温和气单胞菌。根据气单胞菌属毒力基因的相关报道设计引物,采用多重PCR的方法,对XX-1菌株进行溶血素(Hem)、外膜蛋白(Omp)、气溶素(Aer)、丝氨酸蛋白酶(Ahp)、粘附素(Aha)和细胞兴奋性肠毒素(Alt)六种气单胞菌主要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XX-1菌株含有Ahp、Alt、Omp三种毒力基因。研究XX-1菌株在不同的温度、pH和盐度条件下,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SB)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XX-1菌株可以在20~42℃的温度范围内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2℃。在pH为5~9.5的范围内XX-1菌株生长良好,生长的最适pH为7.5。pH小于4和大于11时,XX-1菌株不生长。在低盐环境下XX-1生长良好,最适生长培养基中氯化钠含量为1.5%~2.5%。氯化钠含量达到4.5%时,XX-1菌株仍能缓慢生长,大于6.5%时,XX-1菌株不能生长。采用药敏纸片法检测XX-1菌株对29种常用抗生素的体外敏感性,结果显示:XX-1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新霉素、红霉素、呋喃妥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羧苄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新生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得乳酸恩诺沙星对XX-1菌株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4mg/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3.2mg/L。乳酸恩诺沙星对XX-1菌株的体外杀菌作用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性,在1~8×MIC药物浓度范围内,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杀菌作用增强。乳酸恩诺沙星对XX-1菌株表现出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PAE),在1~8×MIC药物浓度范围之内,PAE值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周宇,周秋白[9](2012)在《嗜水气单胞菌防控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是我国流行最广泛的一种人、畜及水生动物共患的条件致病菌,该菌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危害尤为严重,能导致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败血症并引起大量死亡。本文总结了嗜水气单胞菌的毒力因子、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毒力因子、抗生素、中草药、疫苗和益生菌防控等情况。

温华成[10](2012)在《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对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和氟苯尼考的耐药性研究》文中提出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能引起鱼类等水产动物败血症、危害性极大、可造成水产养殖业重大经济损失的病原菌。喹诺酮类药物、氟苯尼考因具价格低、广谱高效、副作用小等特点而成为近年来水产常用的治疗药物。但近几年来也看到不少如大肠杆菌、链球菌、杀鲑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菌株对氟喹诺类酮药物的耐药性在日益增强的报道。嗜水气单胞菌作为淡水渔业危害极大的病原菌,了解其对三种喹诺酮类药物和氟苯尼考的耐药分子机制,对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用药,建立实验室耐药模式菌等均有重大的意义。本试验从广西永福、梧州、桂平3个养殖区域12批次的黄颡鱼病样中共分离鉴定到细菌30株,其中16株为嗜水气单胞菌,占已鉴定菌株总数的53.33%,说明嗜水气单胞菌是黄颡鱼病害中检出率较高的细菌,在这16株嗜水气单胞菌中,有12株为β型溶血,4株不溶血。对这16株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了致病性感染试验,结果显示,除了YF13这株非溶血株无致病性外,其余15菌株均为致病性菌株,但致病菌株间的致病力存在一定差异。K-B纸片法药敏结果显示,15株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19种药物敏感率分别为OXA (6.7%)、AMP(0.0%)、FOR (86.7%)、CEF (46.6%)、ROC (100%)、 STR (87.6%)、GEN (100%)、SXT (40.0%)、NEO (93.3%)、SUL (73.3%)、 NOV (6.7%)、NOR (100%)、ENR (100%)、LEV (100%)、ENO (60.0%)、 OFL (100%)、CEF (80.0%)、FLR (93.3%)、SAR (93.3%);微量稀释法试验结果:15株菌株除一株对SAR中介外,其余为敏感,15株菌株对ENR、OFL敏感,所测8株菌对FLR敏感。对3种喹诺酮类药物和氟苯尼考进行耐药性的获得速率试验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经3种喹诺酮类药物和氟苯尼考耐药诱导后,均获得很高的耐药性,其中采于梧州、桂平的菌株对SAR耐药率较永福的总体要低,梧州株为256倍,桂平株均低于256倍,永福株获得速率最小为512倍,最大的为2048倍,且大部分永福菌株获得速率均大于512倍;采集于梧州、桂平的菌株对ENR耐药率较永福的总体要低,梧州株低于128倍,桂平株低于512倍,永福株获得耐药率最小为32倍,最大为2048倍,且大部分永福菌株增大512倍;采集于梧州、桂平的菌株对OFL耐药率较永福的总体要低,梧州株低于512倍,桂平株低于512倍,永福株获得耐药率最小为128倍,最大为2048倍,且大部分永福菌株增大1024倍;所测菌株对FLR均获得了稳定的耐药性,但相对喹诺酮类药物增幅普遍不大,获得的速率最大的是GP35,为512倍,最小的是WZ02和GP32,为16倍,此外,耐药突变株还存在对同类药物较高的耐药性,对不同类药物也存在一定的交叉耐药性。耐药突变株耐药性的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15株菌株除了YF04菌株对ENR、OFL药物的耐药性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分别从20μg/ml、160μg/ml降低为10μg/ml、80μg/ml,其余菌株对SAR、ENR、OFL、FLR均保持稳定的耐药遗传性;耐药突变株的保存条件探讨试验结果显示,耐药突变株基本表现出对SAR、ENR、OFL、FLR药物的耐药性呈现减弱的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其中对SAR、ENR、OFL降低的倍数最大为4倍,对FLR药物降低的倍数最小为8倍。说明大部分耐药突变株均保持比较稳定的耐药遗传性,为建立未来耐药模式菌株提供了基础。对4株临床分离株和6株喹诺酮耐药突变株的gyrA和parC基因的QRDR区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并采用NCBI、DNAstar、DNAman分析软件分析。结果显示,gyrA基因:桂平临床分离株GP31和GP35之间同源性为100%,GP31和GP35菌株与永福的临床分离株YF04、YF11同源性为98.8%;永福临床分离株YF04、YF11之间的同源性为99%,耐药突变株之间的同源性为100%。parC基因:桂平的临床分离的敏感株GP31和GP35之间的同源性达为100%,GP31和GP35菌株与永福临床分离株YF04和YF11之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7.1%和96.9%;永福临床分离株YF04与YF11之间的同源性为96.9%,耐药突变株之间的同源性为100%。序列分析表明,相对临床分离敏感株,耐药突变株的gyrA、parC基因的QRDR区各有1个氨基酸突变位点,其中gyrA基因上第83位点发生了突变,为Ser→Ile, parC基因上第87位点发生了突变,为Ser→Ile, gyrA基因Ser83突变且parC基因Ser87突变与菌株的耐药存在一定的关系。

二、几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外药效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外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及弯口吸虫病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鱼类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研究进展
        1.1.1 运动型气单胞菌简介
        1.1.2 病原菌鉴定方法
        1.1.3 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病症及危害
        1.1.4 运动型气单胞菌的致病基础与感染途径
        1.1.5 转录组研究鱼类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
        1.1.6 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防治措施
    1.2 鱼类弯口吸虫病研究进展
        1.2.1 弯口吸虫简介
        1.2.2 弯口吸虫病的病症及危害
        1.2.3 弯口吸虫与宿主互作研究
        1.2.4 弯口吸虫病流行病学研究
        1.2.5 弯口吸虫病的防治方法
    1.3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病原菌分离鉴定及防治药物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鱼来源
        2.1.2 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2.1.3 人工感染实验
        2.1.4 病原菌毒力因子鉴定
        2.1.5 药敏实验
        2.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
        2.2.1 患病胭脂鱼病症描述
        2.2.2 病原菌生理生化和分子标记鉴定结果
        2.2.3 病原菌回感实验结果
        2.2.4 病原菌毒力因子鉴定结果
        2.2.5 药敏实验结果
    2.3 讨论
        2.3.1 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
        2.3.2 毒力因子分布与气单胞菌致病性的关系
        2.3.3 气单胞菌的耐药性问题
        2.3.4 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防治措施
    2.4 小结
第3章 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病理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细菌感染实验
        3.1.2 显微结构观察样本处理
        3.1.3 超微结构观察样本处理
        3.1.4 组织病理特征定量与半定量描述
        3.1.5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病理特征的定量与半定量描述
        3.2.2 MAS对肾、脾和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3.2.3 MAS对肾、脾和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3.3 讨论
        3.3.1 MAS诸多病理现象背后的意义
        3.3.2 MAS进程中组织MMC响应策略
    3.4 小结
第4章 胭脂鱼对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免疫应答机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细菌感染和取材
        4.1.2 感染前后脾脏总RNA提取
        4.1.3 RNA质检、cDNA建库和测序
        4.1.4 实验数据处理
        4.1.5 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通路分析
        4.1.6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4.1.7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
        4.2.1 RNA-seq分析和de novo组装
        4.2.2 基因功能注释
        4.2.3 Unigene功能注释和代谢通路分析
        4.2.4 差异表达基因鉴定和注释
        4.2.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4.2.6 差异表达基因的代谢通路分析
        4.2.7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
        4.2.8 MAS引起大量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显着上调
    4.3 讨论
        4.3.1 胭脂鱼脾脏的免疫功能
        4.3.2 MAS激活信号转导通路
        4.3.3 MAS导致机体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4.4 小结
第5章 胭脂鱼弯口吸虫病病原、病症及病因初步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鱼来源
        5.1.2 寄生虫分离与鉴定
        5.1.3 感染状况分析
        5.1.4 病因调查分析
        5.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实验结果
        5.2.1 囊蚴形态特征
        5.2.2 囊蚴分子标记CO1和ITS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5.2.3 囊蚴在胭脂鱼组织中的寄生部位与感染情况分析
        5.2.4 囊蚴寄生对胭脂鱼生长指标的影响
        5.2.5 弯口吸虫生活史调查结果
    5.3 讨论
        5.3.1 胭脂鱼是扁弯口吸虫的又一中间宿主
        5.3.2 扁弯口吸虫寄生对胭脂鱼生长存在明显不利影响
        5.3.3 如何有效防治胭脂鱼的弯口吸虫病
    5.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在读期间主持及参与项目情况

(2)抗氧化胁迫相关基因在嗜水气单胞菌胞内存活的作用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嗜水气单胞菌概述
    1.2 嗜水气单胞菌流行病学
    1.3 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因子
    1.4 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性
    1.5 细菌胞内存活的研究现状
        1.5.1 胞内存活的研究意义
        1.5.2 胞内存活的机制
    1.6 研究内容、创新点和目的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的创新点
        1.6.3 研究目的
第2章 过氧化氢酶基因(KatG)对嗜水气单胞菌胞内存活和逃逸的影响
    2.1 材料
        2.1.1 试验用的菌和鱼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基因稳定沉默
        2.2.2 基因稳定沉默后KatG基因的表达变化
        2.2.3 KatG基因稳定沉默后胞内存活能力的鉴定
        2.2.4 KatG基因稳定沉默后胞内逃逸能力的鉴定
        2.2.5 KatG基因稳定沉默后胞内ROS水平的测定
        2.2.6 过氧化氢(H_2O_2)胁迫处理
        2.2.7 H_2O_2胁迫处理下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曲线
        2.2.8 H_2O_2胁迫处理下嗜水气单胞菌的运动性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基因沉默后KatG基因表达
        2.3.2 KatG基因表达对胞内存活和逃逸的影响
        2.3.3 细菌的Kat G基因表达对鱼类巨噬细胞的ROS水平的影响
        2.3.4 H_2O_2对嗜水气单胞菌B11的最小抑菌浓度
        2.3.5 H_2O_2 胁迫下细菌的Kat G基因表达和存活率
        2.3.6 KatG基因表达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2.3.7 KatG基因表达对细菌运动性的影响
    2.4 讨论
第3章 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对嗜水气单胞菌胞内存活和逃逸的影响
    3.1 材料
        3.1.1 试验菌株和鱼
        3.1.2 主要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稳定沉默
        3.2.2 基因稳定沉默后sodA和sodB基因的表达变化
        3.2.3 sodA和sodB基因稳定沉默后胞内存活能力的鉴定
        3.2.4 sodA和sodB基因稳定沉默后对逃逸能力的鉴定
        3.2.5 罗非鱼巨噬细胞的ROS水平的检测
        3.2.6 甲基紫晶(MV)胁迫试验
        3.2.7 MV胁迫处理下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曲线
        3.2.8 MV胁迫处理下嗜水气单胞菌的运动性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基因稳定沉默后sodA和sodB基因表达
        3.3.2 基因稳定沉默后对胞内存活和逃逸的影响
        3.3.3 细菌sodA和sodB基因表达对鱼类巨噬细胞ROS水平的影响
        3.3.4 MV对嗜水气单胞菌B11的最小抑菌浓度
        3.3.5 MV胁迫下细菌的sodA和sodB基因表达和存活率
        3.3.6sodA和sodB基因表达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3.3.7sodA和sodB基因表达对细菌运动性的影响
    3.4 讨论
第4章sodA、sodB和KatG基因在嗜水气单胞菌胞内存活中的协同作用
    4.1 材料
        4.1.1 试验用的菌和鱼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基因稳定沉默株KatG、sodA和sodB基因的表达变化
        4.2.2 甲基紫晶(MV)胁迫试验
        4.2.3 过氧化氢(H_2O_2)胁迫试验
        4.2.4 MV胁迫处理下基因稳定沉默株的生长曲线
        4.2.5 H_2O_2胁迫处理下基因稳定沉默株的生长曲线
        4.2.6 MV胁迫处理下嗜水气单胞菌的运动性
        4.2.7 H_2O_2胁迫处理下基因稳定沉默株的运动性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无氧化胁迫下sodA、sod B、KatG基因的表达
        4.3.2 H_2O_2和MV胁迫下嗜水气单胞菌沉默株抗氧化胁迫基因的表达
        4.3.3 H_2O_2和MV胁迫下嗜水气单胞菌野生株和沉默株的存活率
        4.3.4 H_2O_2和MV胁迫下嗜水气单胞菌野生株和沉默株的生长
        4.3.5 H_2O_2和MV胁迫下嗜水气单胞菌野生株和沉默株的运动
    4.4 讨论
第5章 小结与展望
    5.1 小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恩诺沙星在鲫鱼体内的药动学及其体外抗菌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我国渔用药物使用现状
    2 恩诺沙星及其抑菌原理
    3 恩诺沙星的在禽畜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
    4 恩诺沙星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
    5 抗菌后效应研究进展
第一章 体外抗菌活性与PAE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
        1.1.2 试剂、药品与仪器设备
        1.2 菌悬液制备
        1.3 MIC和MBC的测定
        1.4 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的MPC和MSW的测定
        1.5 PAE值的测定
        1.5.1 PAE的诱导
        1.5.2 药物的去除及生长动力学曲线的建立
        1.5.3 PAE的计算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MIC、MBC、MPC和MSW
        2.2 体外PAE值的测定
    3 讨论
第二章 不同给药方式下恩诺沙星的药动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剂、药品与仪器设备
        1.1.2 实验动物
        1.2 方法
        1.2.1 药液的制备
        1.2.2 给药与采样
        1.2.3 样品处理
        1.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1.2.5 色谱条件的优化
        1.2.6 回收率与精密度的测定
        1.2.7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色谱条件的优化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2.3 回收率与精密度的测定
        2.4 不同给药方式下恩诺沙星的药代动力学
        2.5 不同给药方式下环丙沙星的代谢规律
    3 讨论
        3.1 不同给药方式下,恩诺沙星在鲫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3.1.1 不同给药方式下,恩诺沙星在鲫鱼体内的吸收特征
        3.1.2 不同给药方式下,恩诺沙星在鲫鱼体内的分布特征
        3.1.3 不同给药方式下,恩诺沙星在鲫鱼体内的消除特征
        3.2 不同给药方式下,环丙沙星在鲫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3.3 结合最小抑菌浓度(MIC)和防耐药突变浓度(MPC)制定给药方案
第三章 健康鲫鱼和感染鲫鱼的药动学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化学试剂与设备
        1.1.2 菌株
        1.1.3 实验动物
        1.2 方法
        1.2.1 溶液的制备
        1.2.2 疾病模型的建立
        1.2.3 给药与采样
        1.2.4 样品处理
        1.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1.2.6 色谱方法
        1.2.7 回收率与精密度的测定
        1.2.8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典型特征
        2.2 疾病模型的建立
        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2.4 回收率与精密度的测定
        2.5 恩诺沙星在健康和感染鲫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2.6 环丙沙星在健康和感染鲫鱼体内的代谢
    3 讨论
        3.1 恩诺沙星在健康鲫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3.1.1 恩诺沙星在健康鲫鱼体内的吸收特征
        3.1.2 恩诺沙星在健康鲫鱼体内的分布特征
        3.1.3 恩诺沙星在健康鲫鱼体内的消除特征
        3.2 嗜水气单胞菌对恩诺沙星在鲫鱼体内代谢的影响
        3.3 环丙沙星的代谢特征
        3.4 结合最小抑菌浓度(MIC)和防耐药突变浓度(MPC)制定给药方案
结论
参考文献
已完成文章
致谢

(4)碳酸氢钠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及毒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嗜水气单胞菌及其毒力因子的研究
        1.1.1 嗜水气单胞菌的概述
        1.1.2 毒力因子
        1.1.3 毒力因子与致病性
    1.2 嗜水气单胞菌的防控技术
        1.2.1 药物防治
        1.2.2 免疫防治
        1.2.3 微生物防治
    1.3 碳酸氢钠在防治微生物疾病方面的研究
        1.3.1 碳酸氢钠与细菌性牙科疾病
        1.3.2 碳酸氢钠与真菌性果蔬采后病害
        1.3.3 碳酸氢钠与病毒性疾病
    1.4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碳酸氢钠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数据统计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浓度碳酸氢钠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速度的影响
        2.2.2 不同碳酸氢钠浓度对嗜水气单胞菌死亡率和死亡时间的影响
        2.2.3 几种无机盐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影响的比较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碳酸氢钠对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碳酸氢钠对嗜水气单胞菌主要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RNA质量确定
        4.2.2 引物验证结果
        4.2.3 荧光定量PCR结果
    4.3 讨论
    4.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常用渔药有效含量、杀菌效果比较及抗生素耐药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渔用消毒剂的使用现状
        1.1.1 渔用消毒剂主要种类
        1.1.2 影响消毒剂效果的因素
    1.2 渔用抗生素的使用现状
        1.2.1 渔用抗生素主要种类
        1.2.2 影响抗生素效果的因素
    1.3 渔用消毒剂和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
        1.3.1 产品品名繁多
        1.3.2 渔药滥用乱用
        1.3.3 产生细菌耐药
        1.3.4 药残与产品安全
    1.4 消毒剂和抗生素类药物有效成分检测方法
    1.5 抗生素耐药性研究进展
        1.5.1 细菌的耐药机制
        1.5.2 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1.5.3 耐药性的检测方法
        1.5.4 耐药性产生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1.6 渔用药物相关研究发展展望
    1.7 选题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浙江常用卤素类消毒剂有效含量的调查研究
    2.1 材料
        2.1.1 供试消毒剂
        2.1.2 试剂
    2.2 方法
        2.2.1 二氧化氯类消毒剂有效含量测定
        2.2.2 三氯异氰尿酸类消毒剂有效含量测定
        2.2.3 次氯酸钙类消毒剂有效含量测定
        2.2.4 溴氯海因类消毒剂有效含量测定
        2.2.5 二溴海因类消毒剂有效含量测定
        2.2.6 聚维酮碘类消毒剂有效含量测定
    2.3 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卤素类消毒剂对两种致病菌的杀灭效果研究
    3.1 材料
        3.1.1 供试消毒剂
        3.1.2 供试菌株
        3.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3.1.3.1 试剂
        3.1.3.2 仪器
        3.1.4 培养基
    3.2 方法
        3.2.1 消毒剂原液的制备
        3.2.2 菌悬液的制备
        3.2.3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3.2.4 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3.3 结果
        3.3.1 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杀灭效果
        3.3.2 对溶藻弧菌的杀灭效果
    3.4 讨论
第四章 海水养殖渔用抗生素有效含量及抑菌效果比较研究
    4.1 材料
        4.1.1 药物和菌株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2 方法
        4.2.1 抗菌药物有效成分测定
        4.2.1.1 喹诺酮类药物的有效成分测定
        4.2.1.2 氟苯尼考有效成分测定
        4.2.2 抗菌药物 MIC 测定
        4.2.2.1 抗菌渔药原液的制备
        4.2.2.2 菌悬液的制备
        4.2.2.3 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4.3 结果
        4.3.1 喹诺酮类药物有效成分含量检测结果
        4.3.2 氟苯尼考药物有效成分含量检测结果
        4.3.3 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检测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浙江省海水养殖中致病菌对喹诺酮类和氟氯霉素类药物耐药基因携带情况调查
    5.1 材料
        5.1.1 菌株
        5.1.2 试验试剂
        5.1.3 分子生物学软件
        5.1.4 细菌培养基
        5.1.5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 方法
        5.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5.2.2 基因组 DNA 制备
        5.2.3 PCR 反应
        5.2.4 琼脂糖凝胶电泳
    5.3 结果
        5.3.1 PMQR 耐药基因的筛查情况
        5.3.2 旋转酶基因 gyrA 和 parC 的分析情况
        5.3.3 氟苯尼考素耐药基因的筛查情况
    5.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恩诺沙星控制淡水鱼类嗜水气单胞菌性败血症的防耐药用药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抗菌药物 PK/PD 结合模型的基本理论及相关概念
        1.1 PK/PD 结合模型的基本理论
        1.2 主要的 PK/PD 结合模型参数
    2 PK/PD 理论的研究模型
        2.1 体外模型
        2.2 动物感染模型
        2.3 间接体内法
        2.4 PK/PD 模型研究的步骤
    3 PK/PD 结合模型在优化抗菌药给药方案中的应用
        3.1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
        3.2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
        3.3 浓度-时间依赖性抗菌药
    4 我国渔用抗菌药物 PK/PD 研究进展
    5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6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恩诺沙星控制嗜水气单胞菌性草鱼败血症的防耐药用药方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
        1.2 试验菌株
        1.3 仪器与设备
        1.4 药品与试剂
        1.5 所用软件
        1.6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 AH10 对草鱼的半数致死量
        2.2 恩诺沙星对菌株 AH10 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2.3 恩诺沙星在草鱼体内的药动学
        2.4 结合 PK/PD 参数制定恩诺沙星给药方案
    3 讨论
第二章 恩诺沙星控制嗜水气单胞菌性鲫鱼败血症的防耐药用药方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
        1.2 试验菌株
        1.3 仪器与设备
        1.4 药品与试剂
        1.5 所用软件
        1.6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被鉴定为一株典型的嗜水气单胞菌
        2.2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3 恩诺沙星对菌株 CAAh01 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2.4 恩诺沙星在鲫鱼体内的药动学
        2.5 结合 MPC、MSW 及 PK/PD 参数制定给药方案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7)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的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1 防治细菌性疾病
        1.2 促生长、降低饲料系数
        1.3 节约营养物质
    2 抗生素在水产养殖应用的负面效应
        2.1 出现耐药性
        2.2 危害环境
        2.3 危害人类健康
    3 安普霉素概述
        3.1 安普霉素的理化性质
        3.2 安普霉素的作用机理
        3.3 安普霉素在动物机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3.4 安普霉素的毒理学研究
        3.5 安普霉素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3.6 安普霉素的临床应用
        3.7 安普霉素的耐药性问题
    4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硫酸安普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2.1 试验材料
        2.1.1 硫酸安普霉素
        2.1.2 培养基
        2.1.3 嗜水气单胞菌
    2.2 试验方法
        2.2.1 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
        2.2.2 硫酸安普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曲线测定
        2.2.3 硫酸安普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杀菌曲线测定
        2.2.4 硫酸安普霉素后效应测定
        2.2.5 耐药性获得速率测定
    2.3 结果
        2.3.1 MIC 和 MBC
        2.3.2 嗜水气单胞菌生长动力学曲线
        2.3.3 硫酸安普霉素的杀菌动力学曲线
        2.3.4 硫酸安普霉素抗菌后效应
        2.3.5 嗜水气单胞菌对硫酸安普霉素耐药性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的毒性作用
    3.1 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的急性毒性试验
        3.1.1 硫酸安普霉素
        3.1.2 试验奸及饲养管理
        3.1.3 硫酸安普霉素浸泡
    3.2 硫酸安普霉素亚急性毒性试验
        3.2.1 硫酸安普霉素
        3.2.2 试验饲料
        3.2.3 试验虾与饲养管理
    3.3 结果
        3.3.1 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急性毒性作用
        3.3.2 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亚急性毒性作用
    3.4 讨论
        3.4.1 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急性毒性作用
        3.4.2 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的亚急性毒性作用
    3.5 结论
第四章 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体成分、非特异性免疫、肠道菌群和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力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硫酸安普霉素
        4.1.2 试验饲料
        4.1.3 试验虾与饲养管理
        4.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4.2.2 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全虾体组成的影响
        4.2.3 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2.4 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4.2.5 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肠道细菌数量的影响
        4.2.6 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力的影响
        4.2.7 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4.2.8 硫酸安普霉素在凡纳滨对虾组织内的残留
    4.3 讨论
        4.3.1 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3.2 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4.3.3 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数量的影响
        4.3.4 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力的影响
        4.3.5 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肠道结构的影响
        4.3.6 凡纳滨对虾组织内硫酸安普霉素的残留
    4.4 结论
第五章 硫酸安普霉素在凡纳滨对虾组织中的残留消除
    5.1 材料
        5.1.1 试验药品
        5.1.2 试验饲料
        5.1.3 试验虾与饲养管理
        5.1.4 样品采集
    5.2 检测方法
        5.2.1 测定原理
        5.2.2 试液的配置
        5.2.3 样品前处理
        5.2.4 标准曲线的制备与样品的检测
    5.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5.5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斑点叉尾鮰源温和气单胞菌生物学及药物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生物学特性及养殖现状
        1.1.1 形态特征
        1.1.2 生态习性
        1.1.3 常见疾病
        1.1.4 我国斑点叉尾鮰的养殖现状
    1.2 气单胞菌(Aeromonas)
        1.2.1 气单胞菌的分类地位
        1.2.2 气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
        1.2.3 气单胞菌导致的疾病
        1.2.4 气单胞菌的检测
        1.2.5 气单胞菌的致病因子
        1.2.6 气单胞菌的致病过程
    1.3 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药物防治现状
    1.4 抗菌药物的副作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1.1 病鱼来源
        2.1.2 试剂
        2.1.3 仪器
    2.2 方法
        2.2.1 自然病例的临床症状
        2.2.2 培养基的配制
        2.2.3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2.2.4 菌种的保藏
        2.2.5 纯化菌株的人工感染实验
        2.2.6 菌落形态的观察
        2.2.7 革兰氏染色观察
        2.2.8 扫描电镜观察
        2.2.9 菌株的鉴定
        2.2.10 毒力基因的检测
        2.2.11 温度对 XX-1 菌株生长的影响
        2.2.12 pH 值对 XX-1 菌株生长的影响
        2.2.13 盐度对 XX-1 菌株生长的影响
        2.2.14 药敏试验
        2.2.15 乳酸恩诺沙星对 XX-1 体外 MIC,MBC 的测定
        2.2.16 乳酸恩诺沙星对 XX-1 菌株生长的影响
        2.2.17 乳酸恩诺沙星对 XX-1 菌株体外杀菌曲线的测定
        2.2.18 乳酸恩诺沙星对 XX-1 菌株体外抗生素后效应(PAE)的测定
3 结果
    3.1 自然病例的临床症状
    3.2 病原菌的分离
    3.3 菌落形态特征
    3.4 革兰氏染色
    3.5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3.6 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3.7 分子鉴定
    3.8 多重 PCR 扩增毒力基因的结果
    3.9 温度对 XX-1 菌株生长的影响
    3.10 pH 值对 XX-1 菌株生长的影响
    3.11 盐度对 XX-1 菌株生长的影响
    3.12 XX-1 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
    3.13 乳酸恩诺沙星对 XX-1 菌株体外 MIC,MBC
    3.14 乳酸恩诺沙星对 XX-1 号菌株生长的影响
    3.15 乳酸恩诺沙星对 XX-1 菌株体外杀菌作用
    3.16 乳酸恩诺沙星对 XX-1 菌株的体外抗菌后效应
4 讨论
    4.1 病原菌的分类鉴定方法
    4.2 毒力基因与致病性
    4.3 环境因子对温和气单胞菌的影响
    4.4 斑点叉尾鮰源温和气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
    4.5 乳酸恩诺沙星对温和气单胞菌的体外药效学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嗜水气单胞菌防控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因子
2 防治方法
    2.1 抗生素防治
    2.2 中草药防治
    2.3 疫苗的使用
    2.4 益生菌防控
3 结语

(10)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对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和氟苯尼考的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黄颡鱼及其主要病害
    1.2 嗜水气单胞菌及其致病性的研究概况
        1.2.1 嗜水气单胞菌简介
        1.2.2 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
    1.3 关于氟喹诺酮类药物
        1.3.1 分类
        1.3.2 药动学特征
    1.4 嗜水气单胞菌对氟喹诺酮耐药现状
    1.5 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1.5.1 改变药物作用的靶位点
        1.5.2 控制细菌主动外排系统调控基因改变
        1.5.3 细菌细胞壁通透性改变
        1.5.4 耐药质粒
        1.5.5 嗜水气单胞菌对氟喹诺酮耐药机制
    1.6 氟苯尼考的使用与耐药关系
    1.7 耐药性的检测方法
    1.8 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的主要方法
        1.8.1 开发对耐药菌敏感的新型药物
        1.8.2 药物的科学、合理应用
    1.9 本试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广西黄颡鱼源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分离与鉴定
    2.1 试验材料
        2.1.1 病样来源
        2.1.2 健康黄颡鱼
        2.1.3 主要培养基与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临床症状观察
        2.2.2 细菌分离与纯化
        2.2.3 细菌的鉴定
        2.2.4 人工感染试验
    2.3 试验结果
        2.3.1 临床症状观察结果
        2.3.2 细菌分离结果
        2.3.3 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2.3.4 人工感染试验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性测定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菌株及其来源
        3.1.2 供试药物与药敏纸片
        3.1.3 培养基
    3.2 试验方法
        3.2.1 药敏纸片法测定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性
        3.2.2 菌株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3.3 药敏试验结果
        3.3.1 药敏试验结果
        3.3.2 MIC试验结果
    3.4 讨论
        3.4.1 关于19种抗菌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药敏结果
        3.4.2 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性判断标准
第四章 嗜水气单胞菌对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和氟苯尼考耐药性获得速率研究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临床分离株耐药性获得速率测定
        4.2.2 耐药突变株耐药遗传稳定性
        4.2.3 耐药突变株的保存条件探索
        4.2.4 耐药突变株交叉耐药试验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临床分离株耐药性获得速率
        4.3.2 耐药突变株耐药性的遗传稳定性
        4.3.3 耐药菌的保存条件探讨结果
        4.3.4 耐氟喹诺酮类药突变株对同类氟喹诺酮类和氟苯尼考药物的交叉耐药
    4.4 讨论
        4.4.1 关于菌株耐药性获得速率与耐药突变株耐药的遗传稳定性
        4.4.2 关于耐药突变株的保存条件
        4.4.3 关于耐药突变株对药物的交叉耐药性
第五章 嗜水气单胞菌gyrA、parC氟喹诺酮类抗性决定区扩增与分析
    5.1 试验材料
        5.1.1 菌株
        5.1.2 克隆载体
        5.1.3 主要酶
        5.1.4 试剂盒
        5.1.5 其它试剂与培养基
        5.1.6 感受态细胞制备
        5.1.7 主要仪器
    5.2 试验方法
        5.2.1 技术路线
        5.2.2 试验方法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gyrA、parC氟喹诺酮抗性决定区的PCR扩增结果
        5.3.2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菌液PCR鉴定结果
        5.3.3 嗜水气单胞菌gyrA、parC基因的系列结果
        5.3.4 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
        5.3.5 gyrA基因和ParC基因的QRDR的系列测序结果
    5.4 讨论
        5.4.1 gyrA和parC喹诺酮抗性决定区突变分析
        5.4.2 gyrA、parC基因突变与耐药性的关系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几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外药效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及弯口吸虫病初步研究[D]. 李芳. 西南大学, 2019(01)
  • [2]抗氧化胁迫相关基因在嗜水气单胞菌胞内存活的作用和机制[D]. 张梅梅. 集美大学, 2018(01)
  • [3]恩诺沙星在鲫鱼体内的药动学及其体外抗菌后效应研究[D]. 范晶晶. 上海海洋大学, 2017(02)
  • [4]碳酸氢钠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及毒力的影响[D]. 陈江凤. 上海海洋大学, 2016(02)
  • [5]常用渔药有效含量、杀菌效果比较及抗生素耐药性初步研究[D]. 张文文. 浙江海洋学院, 2014(07)
  • [6]恩诺沙星控制淡水鱼类嗜水气单胞菌性败血症的防耐药用药方案研究[D]. 徐丽娟. 上海海洋大学, 2014(03)
  • [7]硫酸安普霉素对凡纳滨对虾的安全性评价[D]. 孙智武.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3)
  • [8]斑点叉尾鮰源温和气单胞菌生物学及药物敏感性研究[D]. 谢旭阳. 河南师范大学, 2013(01)
  • [9]嗜水气单胞菌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 周宇,周秋白. 生物灾害科学, 2012(02)
  • [10]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对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和氟苯尼考的耐药性研究[D]. 温华成. 广西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几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