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偶联反应论文_张文莹,董涛生,王天昀,杜正银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叉偶联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硼酸,亚胺,试剂,官能团,噻吩,甘氨酸,烷基。

交叉偶联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莹,董涛生,王天昀,杜正银[1](2019)在《铜粉催化叁氮唑与芳硼酸的交叉偶联反应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叁氮唑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杂环化合物,也是很多农药、医药和有机合成中间体的合成砌块.许多含有1,2,3-叁氮唑结构单元的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消炎、抗癌等生物活性.以市售铜粉作为催化剂,以芳硼酸作为芳基化试剂,研究了1 H-1,2,3-叁氮唑与芳硼酸的交叉偶联反应.结果表明,1 H-1,2,3-叁氮唑发生了N-芳基化反应,生成了N1-芳基和N2-芳基叁氮唑的异构化产物,总收率最高87%,二者的比例约为(2-5):1.当取代的1 H-1,2,3-苯并叁氮唑作为反应底物时,N1-芳基化产物又出现了两种不易分离的位置异构体.(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李仕林[2](2019)在《可见光催化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研究:α芳基甘氨酸衍生物与1,3—苯并恶嗪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交叉脱氢偶联(CDC)反应是最直接和原子经济的构建C-C键的方法。近年来,可见光催化因为其温和、清洁和环境友好等特性,已成为引发CDC反应的有效方法。本论文主要研究可见光催化的甘氨酸衍生物与富电子芳烃间的氧化交叉脱氢偶联反应,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两部分:1.开发了甘氨酸衍生物与富电子芳烃的直接需氧氧化脱氢偶联反应。该方法在3W的蓝色LED灯照射下,使用便宜、易得的有机染料Rhodamine 6G作为光敏剂,FeSO_4·7H_2O作路易斯酸,在室温下以41-86%的产率成功合成了α芳基取代的甘氨酸衍生物。与之前报道的合成策略相比,此工作的主要创新点是使用廉价且环保的有机染料(罗丹明6G)作为光催化剂,从而避免了昂贵的过渡金属催化剂,这意味着更环保和更具成本效益。此外,该反应还具有条件温和、无需过量氧化剂、操作简单等优点,有望在芳基甘氨酸衍生物的合成中得到重要应用。2.1,3-苯并恶嗪骨架是广泛存在于药物活性分子中的结构单元,同时也是合成许多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重要合成中间体。受上述工作的启发,我们猜想这些芳基甘氨酸是否能捕获另一当量的亚胺中间体,从而合成1,3-苯并恶嗪类产物。最终,我们在3W的蓝色LED灯照射下,使用Ru(bpy)_3Cl_2·6H_2O作光催化剂,Cu(OTf)_2作共催化剂,以甘氨酸脂和β-萘酚为原料在室温下以65-84%的收率得到了一系列1,3-苯并恶嗪衍生物。机理验证实验证明了芳烃甘氨酸衍生物及亚胺是重要的反应中间体。克级规模反应也验证了该方法的潜在合成价值(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6-01)

辛晓东[3](2019)在《3,6-二氢-2H-吡喃与醛的催化不对称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纯的α-取代3,6-二氢-2H-吡喃(DHPs)和四氢吡喃(THPs)是许多生物活性天然产物和合成药物中普遍存在的结构骨架。如何高效地构建光活的α-取代3,6-二氢-2H-吡喃和四氢吡喃是全世界有机化学工作者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合成方法主要是利用有光学活性的中间体进行多步转化,从而得到手性的α-取代含氧杂环化合物。这种多步合成的方法不满足有机合成方法的步骤经济性,在某些情况下,该方法对底物的普适性也有明显的限制。因此,发展更简单更直接更高效的方法来合成手性的α-取代3,6-二氢-2H-吡喃和四氢吡喃类化合物的方法引起了很多有机化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现有的手性α-取代的3,6-二氢-2H-吡喃和四氢吡喃类化合物的催化不对称合成主要依赖于预官能化烯烃底物的对映选择性环化的氧杂环构建策略,如不对称的分子内烯烃烷氧基化,不对称Prins环化,和不对称[4+2]环加成反应。鉴于六元环醚骨架可以通过许多方法快速制备,简单易得。因此,许多有机化学家直接通过对氧鎓离子的不对称亲核加成反应来更方便快捷的合成手性α-取代的3,6-二氢-2H-吡喃和四氢吡喃类化合物。通过结构核心多样化策略,使用各种不同的亲核试剂,可以得到具有不同结构的手性α-取代的含氧杂环化合物,这非常令人着迷,因为它不仅会迅速提高分子的复杂性,还会增加立体化学的多样性。近年来,与杂原子相邻的C(sp3)-H键的催化不对称氧化官能化策略已成为新C-C键锻造过程的强有力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对映选择性交叉-脱氢偶联(CDC)反应优势特别明显,尤其在经济问题方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过去的十年中,N-芳基化环胺的不对称CDC反应已经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然而,相应的醚类物质的催化不对称CDC反应仍然是一项艰巨的挑战。环醚类物质的范围仅限于苯并吡喃。据我们所知,迄今为止从未报道过3,6-二氢-2H-吡喃和四氢吡喃类化合物的催化不对称CDC反应。因此,我们研究并实现了第一个3,6-二氢-2H-吡喃骨架和醛的催化不对称交叉-脱氢偶联反应。本文主要是通过杂原子α-位C(sp3)-H键的催化不对称氧化官能化策略得到光学活性的α-取代3,6-二氢-2H-吡喃。首先将底物中杂原子α-位C(sp3)-H键氧化,然后通过“缩醛池”策略对不稳定的氧化中间体进行了捕捉从而形成稳定性相对较高的缩醛,再对缩醛中间体进行不对称亲核加成,从而高效的实现了不对称的α-取代3,6--二氢-2H-吡喃类化合物的合成,具体做法如下:目前催化对映选择性合成环醚类分子骨架的文章很少,2018年,Scheidt报道了具有附加β-酮酯的烯丙基醚的对映选择性分子内CDC反应,合成得到了具有高对映体控制的取代四氢吡喃-4-酮类化合物。我们课题组之前也报道过2-H苯并吡喃类化合物的分子间CDC反应。然而,分子间反应过程的底物范围仅限于苯并吡喃类化合物。因此,我们想直接用3,6-二氢-2H-吡喃骨架作为底物,来实现α-取代3,6-二氢-2H-吡喃类物质的手性合成。我们的模型反应是4-苯基-3,6-二氢-2H-吡喃作为底物,用DDQ做氧化剂,用手性仲胺做催化剂,用醛做亲核试剂。在上面的条件下,我们依次筛选了催化剂,添加剂,溶剂,温度,氧化剂等条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接下来,我们对底物的范围进行了拓展,发现不同的4-位芳基取代基:苯基,噻吩等都可以高效率高选择性的实现转化;当4-位为苯基时,不同的醛作为亲核试剂都对反应有很好的适应性,可以高产率高选择性的得到光活产物。以上证明该方法的底物适用范围较广。最后,我们通过对反应中间体的分离及进一步实验,验证了反应机理。我们通过氧化“缩醛池”策略第一次成功的实现了 α-取代3,6-二氢-2H-吡喃类物质的手性合成。在这个过程中,DDQ作为氧化剂去氧化氧原子α-位C(sp3)-H键,然后在手性仲胺的催化下,对氧鎓离子实现不对称亲核加成反应,最终得到光活的产物。该反应具有简单的操作,反应条件温和,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以及各种3,6-二氢-2H-吡喃和醛组分的广泛相容性,从而为合成光学纯的α-取代的3,6-二氢-2H-吡喃提供了一种实用和经济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0)

张占金,梁群,任惠玲,陈会英[4](2019)在《N,N,N(O,S),N(O,S)-四齿配体协同下钯促进的C-C交叉偶联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钯配合物催化C-C交叉偶联反应是形成C-C骨架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用于天然产物化学、药物化学、材料化学及超分子配体化学等诸多与化学合成相关的科学研究及应用领域。本文以廉价、易得的1,2-乙二胺、2-呋喃甲醛、2-噻吩甲醛及2-吡啶甲醛等为原料,合成了3种2-噻吩(呋喃、吡啶)甲醛亚胺类N,N,N(O,S),N(O,S)-四齿配体,并通过核磁共振谱(~1H NMR及~(13)C NMR)及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HRMS)对所得产物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在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将其应用到了钯催化的C-C交叉偶联反应中。发展了一种温和、高效的钯催化系统Pd(OAc)_2/N,N-亚乙基二(2-噻吩甲醛)亚胺(2b)/K_3PO_4/DMSO。并将该催化系统用于催化苯硼酸与溴代芳烃的C-C交叉偶联反应,获得了较高分离收率的偶联产物,最高可达94%。(本文来源于《大连民族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章涛[5](2019)在《钯催化氯代叁氟丙烯衍生物的串联环化杂芳基化及肟酯参与的β-C消除交叉偶联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茚和吲哚都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中重要的结构单元,也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天然产物以及功能材料中,茚也可以用作配体的合成。β-C消除策略在有机合成中应用也非常的多,形成的金属络合物可用作亲核试剂,进行一系列偶联反应,炔类化合物不仅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而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就同时含有茚和吲哚结构单元的化合物合成以及利用β-C消除策略形成金属络合物交叉偶联反应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详细概述了近年来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β-C消除策略在C-C键活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2)发展了一例无过渡金属参与,实现了氯化叁氟丙烯与含氮杂环的C-N键偶联反应,该反应对于吲哚、吡咯和吡唑等含氮杂环均适用。所得到的1,5-烯炔可以用来进一步反应构建更大的环状骨架。(3)发展了钯催化串联环化杂芳基化反应合成含叁氟甲基茚基亚甲基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该反应能够实现一个分子同时含有茚和吲哚结构骨架,吡咯也能够很好的发生反应,该分子在新药开发和材料研究中可能会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4)发展了钯催化肟酯通过氧化加成、β-C消除、转金属化和还原消除实现了C-C键活化。该反应成功地实现了羰基与碳碳叁键之间的官能团转化,也为后续药物分子的合成与修饰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其他的官能团转化还在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温州大学》期刊2019-05-01)

王云龙[6](2019)在《铜和钴催化C(sp~2)-H键活化的C-N交叉偶联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导向基辅助下过渡金属催化的C-N键交叉偶联反应,包括铜催化苯甲酰-2-氨基吡啶氮氧化物的C-H键与亚硝酸钠的硝基化反应,及钴催化N-苯基-7-氮杂吲哚C-H键与取代氮杂环丙烷的胺化反应,具体如下:1.2-氨基吡啶氮氧化物导向的邻位C(sp~2)-H键硝基化反应以苯甲酰-2-氨基吡啶氮氧化物和亚硝酸钠为模板反应的底物和偶联试剂,倍量的二水合氯化铜(II)为催化剂,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在110°C空气条件下反应12小时,利用N,O-双齿导向基团实现邻位C(sp~2)-H键的硝基化反应。该反应对绝大多数酰胺底物容忍性好,并以中等至良好的收率得到相应的硝基苯甲酰衍生物,为芳香硝基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廉价、易操作的方法。2.7-氮杂吲哚导向的胺化反应以7-氮杂吲哚和氮杂环丙胺作为模板反应的底物和偶联试剂,Cp~*Co(CO)I_2为催化剂,加入30 mol%的叁氟甲烷亚磺酸银,2倍量的乙酸添加剂,以1,2-二氯乙烷为溶剂,在110 ~oC空气条件下反应12小时,利用氮杂吲哚的单齿导向基团,实现了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反应及芳环2-位碳的胺化反应。系列底物的在反应体系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官能团容忍性,并能以较好的收率得到相应的胺化产物。(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谢文霞[7](2019)在《电化学介导的N-芳基四氢异喹啉与亚磷酸酯和吲哚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P、C-C键的构建是有机合成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催化C-P、C-C键形成是合成有机化学中最有价值的过程之一,因为它们是合成复杂分子的关键步骤。交叉脱氢偶联(cross-dehydrogenative coupling,CDC)是一种高效构建C-C以及C-X键的方法,具有简单和原子利用率高等优点,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通过氧化CDC反应直接形成C-P和C-C键是有机合成中有吸引力的研究领域,因为CDC方法中不需要预官能化前体,且有原子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的优点。与传统的氧化还原反应相比,有机电化学合成通过电子转移避免了反应中过渡金属催化剂和有毒氧化剂的使用,具有环境友好、反应选择性和安全性高的特点。我们在电化学介导下不加任何氧化剂将N-芳基四氢异喹啉与亚磷酸酯和吲哚进行CDC反应成功构建C(sp~3)-P、C(sp~3)-C(sp~2)键,且底物适用性良好。本论文按以下3章就行论述。第一章介绍有机电化学的研究历史,以及有机电化学合成近些年的研究进展、优势及未来展望,并对通过CDC反应构建C(sp~3)-P、C(sp~3)-C(sp~2)键进行了文献总结。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电化学介导的N-芳基四氢异喹啉与亚磷酸酯和吲哚通过CDC反应构建C(sp~3)-P、C(sp~3)-C(sp~2)键的研究。我们以合成(2-苯基-1,2,3,4-四氢异喹啉-1-基)膦酸二乙酯为基本反应,考察溶剂、电解质、电极材料等反应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最终确定以石墨棒作阳极,Pt片作阴极,四丁基溴化铵作电解质,二氯甲烷作溶剂,5 mA恒流电解,在室温下反应为最佳反应条件,以83%的产率得到(2-苯基-1,2,3,4-四氢异喹啉-1-基)膦酸二乙酯。接下来,我们合成了实验所需的前体原料N-芳基四氢异喹啉化合物,并以上述最优条件对CDC反应进行了底物适用性考察,实验结果显示,带有温和吸电子基团的底物比具有强给电子基团或强吸电子的底物具有更高的产率。我们还考察了吲哚为底物的适用性情况,从实验结果来看,以中等至良好的产率得到目标产物,具有独特的区域选择性。从反应结果可以看出,该合成方法具有良好的底物适用性。通过查阅文献及实验结果分析,我们预测反应机理是底物N-芳基四氢异喹啉在阳极上产生的亚胺离子中间体被反应性亲核试剂捕获,得到偶联产物。第叁章的内容涵盖了前体原料的合成方法、电化学介导的N-芳基四氢异喹啉与亚磷酸酯和吲哚通过CDC反应构建C(sp~3)-P、C(sp~3)-C(sp~2)键的方法、前体原料和产物的核磁数据以及核磁图谱。总之,我们使用未分开的电解池成功地开发了N-芳基四氢异喹啉与亚磷酸酯和吲哚的电化学CDC反应。该反应可在室温下进行,无需使用任何催化剂,氧化剂或添加剂。该方法提供了对需要金属催化剂或化学氧化剂的常规方法的替代方法,并且代表了用于氧化C(sp~3)-P和C(sp~3)-C(sp~2)键形成的环境友好工具。(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张庆文[8](2019)在《Negishi交叉偶联反应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赢得诺贝尔化学奖殊荣的Negishi交叉偶联反应是构建碳碳键的强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Negishi反应的基本概况和新近进展,着重以应用实例阐述Negishi反应在药物、候选药物和天然产物等生物活性分子合成中的重要价值,以期促进Negishi反应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运用和创新。(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徐梦雨[9](2019)在《烷基、杂环Germatranes试剂的合成及其交叉偶联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碳键的构筑是有机化学家的重要任务之一,发展过渡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构建碳碳键对于涉及有机分子的学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钯催化的交叉偶联领域,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交叉偶联反应成为有机化学中受广泛欢迎的合成方法,既得益于反应中涉及的亲核试剂的多样性,又受益于这些试剂包含的极其丰富的官能团。尽管sp2有机亲核试剂己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然而,在交叉偶联反应中sp3亲核试剂的发展进程仍然相当缓慢。除此之外,虽然构建联芳环骨架的方法非常之多,然而复杂杂环体系的构筑仍存在困难。我们尝试开发一种新的sp3亲核试剂,试图在烷基亲核试剂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在第二章工作中,我们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良好官能团兼容性的烷基全碳笼状锗(carbagermatranes),并成功实现了烷基全碳笼状锗与芳基亲电试剂的钯催化的无添加sp2-sp3交叉偶联反应。一系列高产率、优秀官能团兼容性的sp2-sp3交叉偶联反应展现出烷基全碳笼状锗独特的偶联活性。机理研究表明:在标准偶联条件下,烷基全碳笼状锗的转金属化过程很有可能经历“非环状SE2(open)”过渡态。此外,我们还对烷基全碳笼状锗的稳定性做了更加深入的探索,研究显示,烷基全碳笼状锗能在多种官能团转化反应中完好的保留。最后,含氨基酸结构的烷基全碳笼状锗顺利被应用到Fmoc固相多肽合成过程中,并在树脂上发生分子内烷基全碳笼状锗与sp2亲电试剂的交叉偶联,高效快捷地合成了双环肽结构。近年来,我们课题组发展了一系列易合成的、空气稳定的氧杂笼状锗(germatranes)试剂作为销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新合成片段。我们报道了杂环卤化物的钯催化锗化反应,通过此方法可以方便地获得多样的杂环氧杂笼状锗试剂,但是得到的杂环氧杂笼状锗受限于杂环卤化物的类型。由此,我们试图进一步探索杂环氧杂笼状锗的构筑方法以拓展杂环氧杂笼状锗的范围。在第叁章工作中,我们发展了炔基氧杂笼状锗的合成方法,并首次通过Rh(Ⅲ)催化导向碳氢活化与炔基氧杂笼状锗的环化反应制备包括异喹啉酮氧杂笼状锗和异喹啉氧杂笼状锗在内的亲核片段。这些含锗的杂环亲核试剂实现的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为杂环特定位点的进一步修饰提供了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4-25)

陈立进[10](2019)在《钯或镍促进的C(sp~3)-H/P-H氧化型交叉偶联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膦化合物因为其特殊的生物活性、优异的光电特性以及特殊的化学反应性,使其在农药、医药、材料化学以及有机催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传统C-P键的构筑主要依赖于Michaelis-Arbuzov反应和Hirao反应,但是这些反应往往具有底物毒性大、适用范围窄、条件难以控制等缺点,而且难以实现C(sp~3)-P键的高效构筑。因此发展新的C(sp~3)-P键构筑的方法显得极为重要也充满挑战。近年来,利用过渡金属活化惰性C(sp~3)-H键,实现碳碳键或碳杂键的交叉偶联取得很大进展。这些反应具有高的原子经济性,同时避免了底物的预活化及难获得等缺点,提升了底物普适性,与现今化学领域所追求的绿色化学发展理念相吻合。因此,利用过渡金属催化实现C(sp~3)-H/P-H交叉偶联合成含有C(sp~3)-P键有机膦化合物无疑是一条理想的途径。本论文展示了两类过渡金属促进C(sp~3)-H/P-H氧化型交叉偶联反应。第一部分是钯催化实现8-甲基喹啉及其衍生物甲基与亚磷酸酯类化合物的氧化交叉偶联反应。我们通过条件筛选以及底物拓展展示了该体系广泛的兼容性,同时利用同位素标记、X-ray单晶衍射等实验方法对机理进行了详细探究。本论文第二部分初步探究了镍促进的8-氨基喹啉导向的非活化C(sp~3)-H键的氧化型膦酰化反应。通过对反应条件的初步探索,我们发现该反应与以往的镍参与的C(sp~3)-H活化反应有所不同,但是目前该反应最优条件尚未确定,机理尚不清楚,仍需进一步探究。(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18)

交叉偶联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交叉脱氢偶联(CDC)反应是最直接和原子经济的构建C-C键的方法。近年来,可见光催化因为其温和、清洁和环境友好等特性,已成为引发CDC反应的有效方法。本论文主要研究可见光催化的甘氨酸衍生物与富电子芳烃间的氧化交叉脱氢偶联反应,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两部分:1.开发了甘氨酸衍生物与富电子芳烃的直接需氧氧化脱氢偶联反应。该方法在3W的蓝色LED灯照射下,使用便宜、易得的有机染料Rhodamine 6G作为光敏剂,FeSO_4·7H_2O作路易斯酸,在室温下以41-86%的产率成功合成了α芳基取代的甘氨酸衍生物。与之前报道的合成策略相比,此工作的主要创新点是使用廉价且环保的有机染料(罗丹明6G)作为光催化剂,从而避免了昂贵的过渡金属催化剂,这意味着更环保和更具成本效益。此外,该反应还具有条件温和、无需过量氧化剂、操作简单等优点,有望在芳基甘氨酸衍生物的合成中得到重要应用。2.1,3-苯并恶嗪骨架是广泛存在于药物活性分子中的结构单元,同时也是合成许多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重要合成中间体。受上述工作的启发,我们猜想这些芳基甘氨酸是否能捕获另一当量的亚胺中间体,从而合成1,3-苯并恶嗪类产物。最终,我们在3W的蓝色LED灯照射下,使用Ru(bpy)_3Cl_2·6H_2O作光催化剂,Cu(OTf)_2作共催化剂,以甘氨酸脂和β-萘酚为原料在室温下以65-84%的收率得到了一系列1,3-苯并恶嗪衍生物。机理验证实验证明了芳烃甘氨酸衍生物及亚胺是重要的反应中间体。克级规模反应也验证了该方法的潜在合成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叉偶联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张文莹,董涛生,王天昀,杜正银.铜粉催化叁氮唑与芳硼酸的交叉偶联反应研究(英文)[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李仕林.可见光催化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研究:α芳基甘氨酸衍生物与1,3—苯并恶嗪的合成[D].兰州大学.2019

[3].辛晓东.3,6-二氢-2H-吡喃与醛的催化不对称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9

[4].张占金,梁群,任惠玲,陈会英.N,N,N(O,S),N(O,S)-四齿配体协同下钯促进的C-C交叉偶联反应[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9

[5].章涛.钯催化氯代叁氟丙烯衍生物的串联环化杂芳基化及肟酯参与的β-C消除交叉偶联反应研究[D].温州大学.2019

[6].王云龙.铜和钴催化C(sp~2)-H键活化的C-N交叉偶联反应研究[D].郑州大学.2019

[7].谢文霞.电化学介导的N-芳基四氢异喹啉与亚磷酸酯和吲哚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9

[8].张庆文.Negishi交叉偶联反应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9

[9].徐梦雨.烷基、杂环Germatranes试剂的合成及其交叉偶联反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10].陈立进.钯或镍促进的C(sp~3)-H/P-H氧化型交叉偶联反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苯基-1,2,3,4-四氢异喹啉及其氧化产...偶联反应通常不仅生成交叉偶联的目标...聚合物PDT-QxF、PBDTT-QxF、PBDTT-Pp...二(4-叁氟甲基苯)-5,8-二溴苯并吡...过渡金属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的发...过渡金属催化的简单酮类化合物参与的...

标签:;  ;  ;  ;  ;  ;  ;  

交叉偶联反应论文_张文莹,董涛生,王天昀,杜正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