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药物治疗概述

糖尿病药物治疗概述

杨云(仪征怡华永康商贸有限公司白沙药店211400)

【中图分类号】R718.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8-023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都市化,患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糖尿病的危害在于长期高血糖所导致的各种慢性并发症,而严格控制血糖能有效控制和减少这些慢性并发症。近年来用于临床的糖尿病药物逐渐增多,本文介绍了糖尿病流行概况,降糖药的治疗现状及发展前景。

糖尿病是机体胰导功能减退,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者胰岛素在靶细胞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而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水或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以高血糖、尿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多,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或消瘦无力,即“三多一少”症状[1],严重者可发生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常并发心脑血管、神经、肾、眼、急性感染等病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慢性病程度和致残性损害吞噬着上千万人的健康,危害程度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症和肿瘤。日前,卫生部公布我国的糖尿病患者约4000万人。专家指出,中国糖尿病人数以每天至少3000人的速度增加,每年糖尿病患者至少增加120万,并且发病年龄更趋于年轻化,目前我国患糖尿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列世界第二位。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糖尿病分类中将其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四大类[3]。我国糖尿病患者主要为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β细胞受损,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所以需要依赖胰岛素治疗。患者有酮症倾向,占糖尿病患者的5%左右。2型糖尿病,又名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常因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缺陷所致,患者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部分病人需要像1型糖尿病患者那样进行胰岛素治疗,患者患病与遗传、环境因素相关,往往伴有肥胖或腹部、内脏脂肪分布增加,很少发生酮症酸中毒,多见于成年人,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4]。

现在上市的西药主要围绕着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促进组织对胰岛素的利用、改善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性等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糖尿病治疗化学降糖药物分为两大类,即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有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促胰岛素分泌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等几类[5,6,7,8]。下面将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以及常用药物作用特点等做逐一介绍。

1磺脲类降糖药本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能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加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空腹血糖。其降糖作用依赖于尚存的相当数量的(30%以上)有功能的胰岛β细胞。常用药物有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瑞易宁)、格列吡嗪(灭特尼智唐)、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美脲(迪北、普仁平、科德平)。不良反应有持久性的低血糖,消化道不良反应、皮肤过敏反应。

2双胍类降糖药作用机制为通过改善外周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肠道葡萄糖的吸收,抑制肝糖原异生,增加外周组织无氧酵解,对抗升血糖激素及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这类药物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和脂毒性起到保护胰岛β细胞的作用,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和基础用药。常用药物有苯乙双胍(降糖灵)、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唐必夫)。苯乙双胍易导致乳酸性酸中毒(LA),且常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故已渐趋淘汰,而二甲双胍副作用小而安全,LA罕见,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它是一类新型口服降糖药,作用机制是通过竞争性抑制小肠黏膜细胞刷状缘处的α-糖苷酶,因此延缓了双糖、低聚糖及多糖分解为葡萄糖,从而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这种抑制呈可逆性,并不抑制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故一般不会引起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对胆固醇也有明显降低作用。可作为轻、中度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对轻度肝脏损害、心脑血管并发症患者和老年人比较安全。常用药物有阿卡波糖(拜糖平,卡博平)、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主要副作用是腹胀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4胰岛素增敏剂作用机制为能增加脂肪组织及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氧化、增加糖原及脂肪合成、减少肝糖原输出及糖原分解、降血糖、降血脂、降低基础胰岛素水平。这类药主要适用于有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病人和肥胖者,糖耐量减低或无糖尿病但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者。此类药物主要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曲格列酮。但目前罗格列酮具有增加心血管风险这一结论已被证实,欧洲药品管理局已暂停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的上市许可,罗格列酮今后将从欧盟退市。而首先在美国上市的本类药品曲格列酮也因严重的肝损害而被停止使用。

5促胰岛素分泌剂此类药物能直接作用于胰岛β细胞,刺激餐后胰岛素的产生,恢复细胞对胰岛素的正常反应。目前上市的药物主要有瑞格列奈(如诺和龙)和那格列奈。这类药物不引起严重的低血糖、肝脏损害,有中度肝肾损害的患者也有很好耐受性,药物相互作用少,是理想的餐时血糖调节剂。

6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这类药物可以有效改善机体聚醇代谢通路异常,从而达到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目的。适用于预防、改善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和末梢神经功能障碍、振动感量异常、心搏异常。常用药物有阿司他丁、依帕司他、托瑞司他等。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关节痛、腹痛、腹泻等。

7胰岛素主要用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晚期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也可用胰岛素进行挽救治疗。胰岛素治疗的副作用很多,包括过敏、浮肿、皮下脂肪萎缩和低血糖症。

8其他胰高糖素样肽1刺激胰岛素分泌,激活与胰岛β细胞增殖有关的信号转导通路。AMP激活蛋白激酶激动剂促进葡萄糖转运子4易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γ双重激动剂增加脂肪酸β氧化,激活葡萄糖转运体2和葡萄糖激酶基因表达。内源性大麻素受体拮抗剂引起脂联素水平升高[9]。胰岛素降解抑制剂,如氯喹和羟基氯喹通过抑制胰岛素酶的活性或直接抑制细胞外途径的胰岛素降解,使胰岛代偿性分泌胰岛素减少,并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ACE抑制剂和A2受体阻滞剂则主要通过扩张血管来增加骨骼肌的血流量,提高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加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它们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并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10]。

中药防治糖尿病(即消渴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实践,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传统中药常用清热生津滋阴补肾的药材入方,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有黄芪、人参、山药、葛根、白芍、地黄、苦瓜、虎仗等60多种,目前从中药植物中发现的降糖成分有萜类、肽和氨基酸类、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和不饱和脂肪酸类等[11]。已上市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制剂有:消渴丸、糖脉康、消渴康、糖乐、玉兰降糖胶囊、玉苓消渴茶、降糖舒、渴乐宁、玉泉丸(片、散、颗粒)、十味玉泉胶囊、参芪降糖片、振源胶囊(口服液、片)等。

目前降糖药物仍以化学药为主,但其有许多局限性,现在广泛使用的胰岛素药物,使病人往往产生依赖或拮抗;而合成类药物作用慢、活性低、存在低血糖症、心血管副反应、乳酸酸性中毒、肝肾毒性和胃肠道反应等诸多不良反应,有些反应较严重甚至引起死亡。中药治疗糖尿病注重整体调整,中药复方可通过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作用于全身多个脏器、系统,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正好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多机制参与的发病病理机制相吻合[12],在改善症状及并发症的防治方面优于西药,而且长期服用毒副作用小。

由于单味药成分的复杂性、复方配伍的多样性及药物剂型的不确定性和灌胃给药的随机性,致使中药降糖机制的研究也存在诸多问题,大部分中草药药效研究都只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还应该加强药物临床应用的研究[13]。

因此糖尿病患者急切地需要使用方便、作用高效、稳定、持久、毒性和副作用较小并可以延缓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降血糖新药。中药治疗糖尿病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传统中草药中研究开发新型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糖尿病的治疗应采用综合治疗原则,在饮食调整、控制体重、监测尿糖和血糖,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随着医药科学的飞速发展及对糖尿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多降血糖新药问世,预计不久在糖尿病防治药的开发上会有新的突破,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更好地控制,阻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  ;  ;  

糖尿病药物治疗概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