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蓬勃[1]2003年在《新时期新闻文体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文体改革作为新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982年由穆青同志首倡的“散文式新闻”走俏报坛,对推动新闻文体改革产生了很大作用。80年代中期,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从国外引进了深度报道理念。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刹“长风”,抓“活鱼”,现场短新闻作为新闻文体改革的突破口,在新闻界普遍倡导。与此同时,体验式新闻由于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以散文式新闻、深度报道、现场短新闻、体验式新闻为代表的一大批新闻报道样式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新闻文体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为今后的新闻文体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张雅[2]2015年在《“新华体”的历史脉络和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华体”被公认为我国历史较长、影响较大的新闻报道体式,它形成于战争年代,相对来说是一种具有高效传播效率的报道模式。时至今日,作为党报新闻体系和宣传范式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体”在党报体制下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新华体”各个阶段的变化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理念和党报新闻写作特点的变迁。本文首先立足于文本,研究“新华体”的历时性发展脉络。选取新华社自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后至今的新闻作品选集和各时期自觉运用“新华体”的新闻报道作为样本来源,研究发现,“新华体”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叁个主要阶段:1942-1978年:强政治范式主导阶段、1979-2010年:新闻改革背景下的变革阶段和2011年之后“走转改”背景下的探索阶段。自1942年党报新闻体制确立后至1978年新闻改革之前,“新华体”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写作模式,表现为:概述式导语、时序性结构、带有政治烙印的新闻语言。1978年之后,随着新闻改革的进程推进,“新华体”逐步在新闻题材、新闻语言和叙事结构上进行突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先僵化的模式。2011年之后,伴随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新闻实践,“新华体”开始在信息的呈现上逐渐全面,并且改善了新闻文风,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对领导人特写的突破上。其次,本文通过对“新华体”的历史名篇进行分类,研究“新华体”在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主要对“新华体”的军事新闻、领导人活动新闻、灾难新闻和讣闻报道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新华体”在军事新闻报道的写作中政治立场鲜明、呈现的事实大多为“过去式”形态、报道中消息来源模糊、善用“用事实说话”的方式,并且行文中主观色彩浓厚。在领导人活动新闻中的会晤新闻写作方面,“新华体”通常在导语中概述双方情况、报道中常常描述会晤氛围、在篇幅安排上以我国领导人为主、内容推进上以谈话方式为主、并常以出席会议的人物名单结尾。在灾难新闻中,“新华体”偏向于采取与“灾难”二元对立的叙事框架,以“救灾”而非“灾难”为报道主体,重视时宜性、忽视时效性,并且惯用“负面新闻正面报道”的方式。在讣闻报道中,“新华体”通常在开端处介绍逝者的政治身份、死因、逝世时年龄、主体部分对逝者生平经历做简历化的叙述,再到结尾处对逝者的政治地位和贡献进行再次强调。通过对这四类具有代表性的“新华体”的新闻报道进行考察,进一步解释了“什么是‘新华体’”和“‘新华体’是如何呈现新闻”的问题。再次,本文以穆青的新闻实践和穆青的通讯作品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穆青早期的新闻实践对“新华体”的塑造,具体表现在:多选取见闻式报道的方式,对消息来源的出示模糊,在典型人物通讯的写作中注重把握时代需求、善于挖掘细节、行文笔触较为感性。与此同时,也关注了新时期后穆青的新闻改革思想在其实践中的体现,考察了穆青提出的“用散文笔法写新闻”、“视觉新闻”和“实录性新闻”在其通讯作品中有哪些具体表现。再者,探讨了穆青新时期的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报道类型的多样化和消息来源的不断明确上。最后,本文思考了“新华体”的本质,即将其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联系党的宣传思想和新闻写作质的规定性来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新华体”在写作中保留了中国传统的传记叙事文本的底色,也沿袭了20世纪初期“报章体”的写作特色和梁启超“以报救国”的新闻思想。与此同时,“新华体”密切配合了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宣传目标,通过“叙事宏大、感情丰沛”的表达在报道中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从而成功地营造出一个“共同体”的概念,积极发挥了党报的宣传功能和舆论引导作用。而“新华体”在写作中不断遵循和坚守着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的基本规律,并结合本土情况进行改善和吸收,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用事实说话”的特色。因此,“新华体”不失为当下多元报道体式的一种有益补充。
刘勇[3]2008年在《嬗变的轨迹》文中研究指明1978年以来,伴随新闻改革的历程,我国报纸新闻文体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其背后蕴涵了哪些规律性的质素?不同因素又如何促发和影响了新闻文体的发展?本论文立足历时性维度,试图在考察新时期新闻文体发展脉络的研究中,对这些问题予以回答。本研究从“历史—现实”、“理论—实践”两条路径切入,着力贯通新闻学研究的叁大领域,将新闻文体研究置于历史、理论与业务的立体网状的研究框架中,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既立足于新闻文体自身的发展逻辑,又力图跳出单纯的业务研究层次,从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历时地考察新闻文体的实存状态和发展脉络,从中探寻新闻文体与社会生态环境、媒体竞争格局、读者的接受心理以及新闻从业者自身独立的文体意识、学术界的对应性研究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寻求其中的普适性规律,最终从“实然”中探索“应然”。论文还借鉴文体学的相关知识,从内涵上厘清新闻文体的基本特质及其发展的逻辑线索,加强对不同历史分期新闻文体的原色分析、原因解析以及规律探寻,进而探索新时期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基本趋势,从整体上为新闻工作者勾勒出新闻写作理论、历史与实务的“知识地图”。本文以报纸新闻文体作为研究切口,不仅对10届“全国好新闻评选”(1979-1988年)和17届“中国新闻奖”(1990-2006年)获奖作品中的796件样本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还选取了不同历史分期具有代表性的文本进行了个案解读,力图透过不同阶段具体的新闻作品来描述、解释和评价新时期新闻文体的发展历程。本论文也着力探究新闻文体发展进程中“人”(记者)的因素的影响,对记者群体和“名记者”个体的研究交相呼应。同时,对于新闻学术界的贡献,我们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着力从梳理文体研究史的角度出发,重新剖析和评价了文体发展中的重要学术观点、学术论争,进而探察学术界之于新闻文体发展的影响。相比而言,在同类研究中,这种整合式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胡韵[4]2006年在《新时期广州报纸新闻文体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改革历经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广州,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中国新闻改革的前沿。它是我国拥有报业集团最多的城市,叁大报业集团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集团化发展之路。作为广州报纸领军者的《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和《广州日报》对新闻文体大胆进行创新,在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前提下,运用多种适合的报道样式、方法,伴随时代的发展、受众的需要,开掘出新闻事实中蕴含的信息内容,以变化的文体反映丰富的新闻内容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增强可读性与社会功能。 本文选取《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和《广州日报》作为广州报纸的代表,结合其中的多篇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总结出新时期广州报纸新闻文体创新的两大表现:传统新闻文体的创新和新闻新文体的创新,并且试图通过广州报纸新闻文体的创新分析,反映报纸改革的历程和时代的变迁,最后初步总结出新时期广州报纸新闻文体的创新动因和趋势。
刘勇[5]2012年在《记录、认可与导向——论新时期新闻作品评奖对新闻文体发展的影响》文中认为在新时期新闻文体的发展进程中,以"好新闻评选"为开端、"中国新闻奖"为高潮的新闻评奖制度发挥了巨大作用,它不仅是对过去新闻实践尤其是文体实践成绩的回顾与检阅,也对未来新闻文体的发展具有示范与引导作用。
赖荣玉[6]2012年在《新华体的建构及其演变探析》文中指出新华通讯社,从“红色中国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算起,1937年在延安更名为新华社,到现在已经走过80多年的实践历程。新华体作为新华通讯社的产品,是新华通讯社在新闻实践中的最直接体现。但目前还鲜有人对新华体这一新华社的实践成果进行历时性的系统的总结和研究。本研究从新闻文体学的视角出发,将新华体置于一种写作体式的框架下,对新华体的文体构建和发展演变进行描述和总结研究。本研究主要分叁个维度:第一,以选取的272篇优秀新闻作品为研究样本,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标题、导语、主体的话语形式和结构方式的历时分析,试图理出这些作品表层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新华人对新闻事实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模式,从而达到从总体上描述新华体的目的;第二,将新华体置于宏观的历史的视野下,探讨各个时期新华体的文体风格特征,试图勾勒出新华体文体建构和发展的演变图谱;第叁,从文体的创造群体和文体的建构演变关系维度,分析以穆青和郭玲春为代表的新华体的创造群体对建构和革新新华体的影响。相比同类研究而言,本文将新华体置于文体的建构和演变的框架下,对其所作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在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刘亚萍[7]2010年在《《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新闻文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栏目自1995年1月6日创刊以来,多篇作品曾引起重大社会反响,对社会的发展也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学界和业界纷纷作出研究。在市场经济下,受众的闲暇时间极为有限,《冰点》凭借长篇文章如何抓住读者的视线,并能深入人心,《冰点》的选题和报道方式有何独特之处,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冰点》新闻文体呈现出变化的趋势,促使这些变化的因素是什么。本文拟通过选取1995年—2009年《冰点》的代表作品进行文本分析,从《冰点》新闻文体的角度介入,对《冰点》新闻文体的形成、特征以及演变脉络进行分析和梳理,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语境,试图发现隐藏于《冰点》新闻文体演变背后的因素,透视各因素如何形成《冰点》新闻文体演变的动力机制。将《冰点》置于宏观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观照,窥视《冰点》新闻文体在演变的进程中与政治、经济、文化、受众等因素的互动。引言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现状、选题来源和研究方法、思路,笔者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围绕《冰点》的办刊宗旨、选题、理念、以及记者的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论文居多,但多数文章只是抓住《冰点》的某一个侧面进行论述,研究性的文章数量甚少,其中对《冰点》做深度研究的更是屈指可数。本文将从新闻文体的角度介入,结合新闻学和叙事学相关理论,对《冰点》进行文本解读,分析和梳理出《冰点》新闻文体演变的脉络。廓清概念是研究的第一步,作为本论文的核心概念,“新闻文体”内涵的界定是我们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一章从宏观的角度考察《冰点》诞生的社会背景。结合当时的社会语境和传媒业的生存环境,重点阐述信息概念的引进和深度报道的崛起突破了传统的新闻思维,促成了新闻业界多种报道手段和方法的尝试,《中国青年报》的增容扩版催生了《冰点》的诞生。第二章从历时性的角度对《冰点》作品进行文本分析。重点选取《冰点》在各个阶段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代表作品进行分析。运用叙事学和新闻学的相关理论,从新闻文体的结构、语言、风格、修辞、叙述主体等方面进行论述,并结合《冰点》的选题,归纳每一阶段的《冰点》新闻文体的典型特征,试图从纵向上概括各阶段《冰点》新闻文体的演变历程。第叁章探寻《冰点》新闻文体演变原因。新闻文体的产生和演变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态相联系,社会环境的变化一般不会直接作用于新闻文体的演变,而是通过对记者的主观意识、读者的阅读兴趣、媒体的市场竞争等方面产生影响,从而间接作用于新闻文体的演变。本章将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上考察促使《冰点》新闻文体演变的原因,透视各因素如何形成《冰点》新闻文体演变的动力机制,结合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报社的微观环境,窥视《冰点》新闻文体在演变的进程中如何与政治、经济、文化、受众等因素的互动。第四章《冰点》新闻文体的演变趋势及对其评价。结合《冰点》新闻文体演变的内在逻辑,我们可以预测《冰点》新闻文体发展的方向。在对《冰点》新闻文体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从中找到了可供借鉴的方法,也发现了它的不足之处,发现问题并不是要我们对此进行批判,而是帮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事物,从而更能准确的指引我们的实践活动。
王晓楠[8]2010年在《新时期新闻写作研究及其发展趋向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新闻写作研究的基本内容出发,分析了新闻写作的基本内涵,为本研究寻找了基础的理论依据。文中着重分析了对这一时期新闻写作研究有代表性、对其有发展推动意义的研究及改革。80年代的新闻写作研究以指导实践为主,90年代的新闻写作研究理论性更强,在新闻写作在新闻学学科中的地位确立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进入21世纪,新闻写作,研究在“全球化”视野下,走向跨学科研究的阶段,网络时代的新闻写作研究也呈现了新的特点和研究方向。本文在第叁部分分析了新时代新闻写作研究的发展趋向,结合之前学者研究的内容,根据新时期学术研究呈现的新特点,尝试分析了新闻写作发展的方向,为新闻写作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蒋瑞森[9]2013年在《五四时评与五四精神》文中研究说明时评在五四时期受五四精神的影响,而得以在继承维新派报人时评风格的基础之上又有了更好的发展,并较之维新派报人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体现出了它独特的风格。五四时评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构建和体现了五四精神的主要内涵。新时期,时评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个“报刊利器”的作用,成为了新闻人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文章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并辅以个案分析和历史分析法,以及依照唯物论普遍联系的方法从五四精神与五四时评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角度,对五四精神、时评和五四时评以及新时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资料整合和分析研究。文章共分为叁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文章对五四精神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整合对五四时评是如何体现五四精神进行了研究。在这一章节中,文章认为时评作为报刊的灵魂,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最有力的言论武器,所以它也必然能够体现和表达五四精神。在第二部分中,文章主要从五四精神是如何促进时评这种报刊文体的转型的角度,从时评的写作内容和时评写作形式两个方面上的转型上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得出结论,五四精神不仅鼓舞了五四人所开展的各项革命,也对整个社会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时评的内容和时评写作形式的影响同样也是深远的。在第叁部分中,文章还对新时期新时评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和分析。可以说,对五四精神和五四时评的借鉴或者是反思,是时评要想在新时期继续扮演好舆论引导这一角色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刘勇[10]2010年在《新时期中国报纸新闻文体发展脉络剖析——基于历时性维度的考察》文中指出1978年以来,伴随社会生态环境、媒体格局、读者需求、新闻业界与学界等多重因素的变化,中国报纸新闻文体经历了五个主要阶段,每一次文体变迁的背后无不展示出特定阶段的"问题意识"与观念变革。
参考文献:
[1]. 新时期新闻文体改革研究[D]. 石蓬勃. 河北大学. 2003
[2]. “新华体”的历史脉络和演进研究[D]. 张雅. 安徽大学. 2015
[3]. 嬗变的轨迹[D]. 刘勇. 复旦大学. 2008
[4]. 新时期广州报纸新闻文体创新研究[D]. 胡韵. 暨南大学. 2006
[5]. 记录、认可与导向——论新时期新闻作品评奖对新闻文体发展的影响[J]. 刘勇. 新闻记者. 2012
[6]. 新华体的建构及其演变探析[D]. 赖荣玉. 广西大学. 2012
[7]. 《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新闻文体研究[D]. 刘亚萍. 安徽大学. 2010
[8]. 新时期新闻写作研究及其发展趋向探析[D]. 王晓楠. 长春理工大学. 2010
[9]. 五四时评与五四精神[D]. 蒋瑞森. 湘潭大学. 2013
[10]. 新时期中国报纸新闻文体发展脉络剖析——基于历时性维度的考察[J]. 刘勇. 新闻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