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改革对棉花生产、经营、消费和农业发展的影响

棉花改革对棉花生产、经营、消费和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棉改对棉花生产、经营、消费及农发行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洋[1](2018)在《目标价格改革对中国棉花市场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标价格改革对中国棉花市场有何影响?是否促进了中国棉花的市场化?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立足于该项改革,从市场形成价格的角度出发,探究该项改革对中国棉花市场化的影响,并提供相应对策建议。本论文以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的实施为时间节点,首先利用描述统计比较分析方法,归纳总结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实施前后中国棉花市场化的表现特征,然后利用2011年1月-2013年12月和2014年1月-2017年12月国内外棉花市场现货价格的月度数据,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分析目标价格改革前后国内外棉花市场价格整合情况,其次通过建立(G)ARCH类模型,检验目标价格改革对市场的调控效率。研究结果发现,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有利于推进中国棉花市场化的进程,改革以后国内供给和需求方在数量、产业结构、经营行为上的变化具有市场化表现特征,供给和需求总量趋于均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体经营行为的市场化交易更加明显,国内外价格差异率的波动趋势不断缩小,市场间整合程度逐步提高。以此同时,中国棉花市场价格波动的集簇性进一步提高,国内棉花交易对棉花信息表现的更加敏感,说明政策对市场的调控效率逐步趋弱,棉花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但根据研究结果,国内棉花市场依然不具有高风险高回报性,与国际市场存在一定差距。最后,本文基于以上三个实证研究结论,提出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对策建议。

毛德敏[2](2017)在《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新疆棉花种植业信贷支持研究》文中认为2014年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后,棉农资金回流期限加长,植棉风险增大,面对棉花价格下降和棉花种植成本上升,棉农意识到只有改变棉花种植生产方式才能提高植棉收益。然而生产方式的改变离不开信贷资金的支持,因此,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后金融机构如何满足棉农不断上升的植棉资金需求?金融机构能为棉花种植提供哪些支持?金融机构如何适应棉花种植业对资金需求的变化,并对其服务模式和支棉政策做出调整?这是目前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本研究以棉花种植主体和涉农金融机构为研究对象,以推动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为目的,以完善金融服务模式为重点,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探索棉花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信贷支持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路径与对策,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提高植棉收益的根本途径是通过规模化种植降低棉花生产成本。因此,改变棉花种植模式走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的生产之路是大势所趋。这需要信贷资金从棉花良种培育、节水灌溉、信息化田间管理、机械化采收、残膜处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支持。第二,对新疆棉花种植业与信贷支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信贷支持有利于新疆棉花种植业的发展,应该加大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的力度。第三,棉农信贷需求呈现借贷意愿强、借贷金额大额化、借贷需求多样化等特征。面对棉花价格下降和种植成本增加,传统信贷产品已不能满足棉农的信贷需求,需要金融机构及时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而棉农所在地区的金融环境特征对棉农借贷意愿影响最大,因此,金融机构有必要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第四,信贷供给总量下降、信贷风险上升、信贷产品创新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是信贷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后,涉农金融机构没有及时调整其对棉花种植业的信贷供给产品与服务,造成了棉花种植业信贷需求与信贷供给的错位。因此,为支持新疆棉花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涉农金融机构有必要对其金融服务模式进行调整,实现精准支持棉花种植业。第五,认为棉花种植模式的改变、高产棉田示范区建设、绿色农业生产的实现等离不开信贷支持。因此,从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三个层面提出适应于棉花目标价格试点的信贷服务模式。认为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支持棉花种植业的服务模式应有所差异。第六,认为准确定位目标市场和服务对象、积极创新新产品,提供多方位服务、建立农业贷款担保基金和风险预警机制、合理制定信贷政策和加快农村金融立法建设是当前较为有效的政策。本研究深度分析了目标价格试点后棉农信贷变化和信贷供给变化,揭示了棉花种植业信贷需求和信贷供给错位的原因。从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角度,创造性地构建立体的信贷服务模式及其适用对象。提出了棉花信贷产品的创新方向,构造了农业贷款风险预警机制,为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提供改革路径。

李尽梅[3](2017)在《新疆棉农、加工企业、纺纱企业组织模式与绩效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棉农是棉花种植的主体,鉴于新疆棉花产业生产资料不断上涨,拾花费用不断上涨,生产成本上升,比较效益降低,棉农需要不断提高单产,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加工产能过剩,生产效率低下,难以满足新疆棉花高产的加工需要。由于收储政策实行三年,国内外棉价差不断加大,棉纺企业原料价格高居不下,企业亏损严重,为了抵抗市场风险,棉农与加工、棉纺企业在经济目标一致性的前提下,进行利益联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利用组织制度创新理念,组织制度的约束力,提高棉农参于组织化的程度。理论界与实践已经证明,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棉花产业在寻找组织模式上的创新,以解决发展所面临的难题。新疆的棉花生产、加工组织模式主要有哪几种?哪些因素会对棉农的收入产生影响?不同的生产、加工模式有不同的效率?这些问题成为本文研究所需要探寻的主要问题。本研究将根据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从农户和企业的视角对新疆地方棉花生产、加工组织模式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促进新疆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研究分为七章,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简要介绍我国及新疆棉花产业生产、加工、纺纱总体发展现状。首先阐述了我国及新疆棉花产业的总体发展概况,着重介绍了新疆棉花产业的生产、加工、纺织的现状,为研究不同产业经营主体的组织模式与效率做了铺垫。研究内容二:棉农参与不同的产业组织模式及效率的实证分析运用农户行为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以新疆403个棉农的调研数据为基础,研究棉农参与合作社、企业订单、企业生产基地、自由交易四种组织模式的优势与劣势,反映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通过棉花的成本收益四种模式比较分析合作社的棉农纯收入最高。结合典型案例对棉农参与乐源合作社模式进行了重点研究。根据笔者的研究思路,提出以下观点:参与合作社的农户纯收入在四种模式中处于领先地位,与企业签订单的农户纯收入次之,企业生产基地的农户仅仅高于自由交易的农户纯收入,自由交易的农户纯收入排最后。研究内容三:棉花加工企业参与不同产业组织模式与效率的分析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绩效理论,利用新疆60个加工企业实地调研数据,研究加工企业参与企业生产基地、供销社、种棉大户、订单生产、自由交易五种组织模式;分析不同组织模式的优势与劣势,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具有生产基地的加工企业收益最好;运用60个棉花加工企业的调研数据,构建DEA模型对不同组织模式棉花加工企业的效率进行研究。运用典型案例对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加工企业进行了重点研究。本章分析新疆地方轧花厂的链接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采用DEA模型计算结果揭示不同组织模式的加工企业具有不同的效率。提出以下观点:新疆地方参与组织模式的轧花厂能够获得比不参与组织模式的轧花厂更高的经济效益。参与企业生产基地的轧花厂效率排第一,供销社的轧花厂的效率排第二;与企业签订订单的轧花厂效率排第三,与农户自由交易收购棉花的轧花厂效率排第四。研究内容四:对棉纺企业不同的产业组织模式及效率进行分析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绩效理论,运用36个棉纺企业的实地调研数据,进行分组为有生产基地和轧花厂的棉纺企业、仅有轧花厂的棉纺企业、自由交易的棉纺企业。分析棉纺企业不同组织模式的优势与劣势;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有生产基地和轧花厂的棉纺企业收益排第一,大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并分析其原因;运用36个棉纺企业的实地调研数据构建DEA模型对不同组织模式棉纺企业的效率进行分析,运用典型案例对生产、加工、纺纱一体化的棉纺企业进行了重点研究。本章分析新疆地方纺织企业的链接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采用DEA模型计算结果揭示不同组织模式的纺织企业具有不同的效率。提出了以下观点:拥有生产基地的纺织企业效率最高,有加工厂的纺织企业效率排第二,独立的纺织企业效率最低。研究结论一、通过对棉农参与四种组织模式与效率分析,鼓励棉田向植棉能手集中;改变土地细碎,分散种植,个体经营的传统种植方式,提高棉农的组织化程度,棉花合作社是农户参与组织模式的首选,通过土地入股,联耕联种,托管等方式促进土地合理流转,推动棉花合作社的发展,种植棉花优良品种,扩大优质细绒棉的种植,提高棉花质量和品级。积极与加工企业链接,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使用先进技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户收入。因南北疆地区差异大,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的组织模式。研究结论二、通过对加工企业四种组织模式与效率分析,有生产基地的加工企业效率排第一,供销社的加工企业效率排第二,与订单生产的加工企业效率排第三,与农户自由交易的加工企业的效率排第四。按照棉纺企业的要求组织生产加工,提供了价格合理的优质原棉。加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通过收购、兼并、重组,减少加工企业的数量,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经营。棉花加工企业与棉农利益紧密链接,保证棉花的收购数量与轧花质量。研究结论三、通过对棉纺企业三种组织模式与效率分析,生产基地和轧花厂、棉纺企业一体化经营模式与效率最好,一体化经营节约交易费用,稳定经营环境。棉纺企业在纺纱环节后必须增加织布、服装、销售环节,延长产业链条,打造完整的棉花产业链,提高抗风险能力。一般的棉纺企业与棉农、加工企业无论是部分产权一体或契约链接,按照棉纺企业对原棉的要求,加工企业与棉纺企业签约,然后再与棉花合作社签约,由合作社组织生产经营,种植棉花交给加工企业加工、销售,三者实现利益的紧密链接。只要有链接的需要,合作的愿望、合作的能力,相互交流、沟通、协调,就能合作共赢。南北疆条件不同,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选择适宜的组织模式和效率。

赵梅[4](2015)在《农发行支持新疆棉花生产与经营的路径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植棉区,在棉花种植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其棉花产量等各个方面均居于全国首位,为全国棉花产业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自成立以来,逐步优化服务,大力扶持农业发展。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扶持领域逐步延伸,现已遍布棉花产业链众多环节,且扶持力度不断提升。农发行、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在棉花产业链的不同环节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支持,在收购流通环节,农发行占主导地位。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农发行对棉花产业的支持情况,以此来调整和提升农发行对棉花产业的服务质量和保证农发行的资金安全。农发行的职责决定了它的服务对象和范围,随着市场情况的不断变动,探索支持新疆棉花生产与经营的路径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农业政策性金融做了详细的了解,从国内到国外、概念到理论做了一个具体的阐述,该内容分布在文章的第二章、第三章。在文章的第四章,通过作者在农发行为期4个月的实习的了解,对农发行支持新疆棉花产业的现状做一个具体的概括,在对现状进行分析和面临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之上,总结农发行支持棉花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的第五章为农发行棉花市场价格指数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棉花市场价格的预测有利于指导农发行进行相关的信贷工作,减少信贷风险,保证信贷资金安全,同时,也能起到调节相关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的作用,提升企业效率以及棉农的积极性,使得我国在国际棉花市场上地位逐步提升。文章的第六章在前面所有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农发行支持棉花产业的路径和相应的对策。

施长虹[5](2014)在《棉花价格波动下农业政策性银行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策性金融是市场条件下体现政策导向、弥补市场不足的重要手段。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以及国家支持农业、惠农富农政策的不断深化,作为我国直属国务院领导的、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发行运行机制、贷款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已不能适应市场化条件下业务管理和风险防范的要求。研究棉花价格波动情况下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风险控制问题,对充分发挥农发行的支农职能、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阐释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在棉花价格波动的情况下,其风险的概念、类型、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说明防范与化解信贷风险的必要性。通过总结国内外一些银行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并予以借鉴。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完善政策性信贷资金管理机制、提高风险识别水平、加强信贷队伍建设等防范与化解信贷风险的有效措施与对策,旨在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在棉花价格波动情况下的全面信贷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拟在从棉花价格波动分析及农业政策性银行风险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分析在棉花价格波动下,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做好风险管理。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结合工作实际、数据分析、查阅文献等方法,以便从中归纳出新的结论。

刘建凤[6](2008)在《中国棉花流通中的政府规制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和政府权威相结合的一种混合经济体制,其目的是借助政府之手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实现社会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政府规制是政府对社会经济进行微观干预和控制的一种代表性手段。中国正处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当务之急是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同时,优化政府职能,使政府权威和市场机制更好的结合,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其中进行政府规制改革是一个重要环节。政府不仅要改变过去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而且需要建立起一个以微观经济理论为基础采用经济立法等各种手段,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制体制。本文介绍了棉花资源的重要性:是我国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棉花在我国约占纺织品原料的60%左右,纺织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它的流通资源的配置和营运不仅关系到1亿多棉农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以它为主要原材料投入的纺织业的绩效。通过对棉花流通领域政府规制的发展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对曾有和现行的规制措施给予评价,肯定了经过几次大的流通体制改革,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依靠市场实现资源配置的棉花流通体制,但市场失灵的存在导致许多问题仍不断出现。通过寻找问题的根源,借鉴国外对棉花流通规制的理念和方法,探讨并建立发挥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的新型政府规制措施,完善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促进流通效率的提高,提升棉花产业的竞争力。

李景跃,王丹丹,郭晖[7](2006)在《农业发展银行与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新疆棉花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此起到了巨大支持作用。农发行新疆分行积极参与棉花收购价格制定,利用信贷杠杆作用减少市场波动,提供政策性贷款支持,但也存在着棉花信贷资金管理风险大、成本高、经营效益低等众多问题。农发行应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重视对棉花市场波动规律特点的研究,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收购,推进新疆棉花品牌战略,更好地促进新疆区域经济的发展。

卢秀茹[8](2006)在《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棉花生产仍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任务。棉花作为一种工业初级原料,商品率高达95%,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棉花产业不仅是我国3亿棉农的重要经济来源,而且关系到1000万纺织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稳定及棉纺工业发展。 针对棉花生产、经营出现大小年的局面,价格忽高忽低,质量不能保证,出现惜售、压库、霉烂、变质等情况。本文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经营风险,对棉花生产、经营、管理风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综合性研究。全文共分九章。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1.第一章阐述了问题的提出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应用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现状,明确了行文过程中几个重要概念,如风险、风险管理、不确定性、信息技术等;描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内容和框架,提出了本研究的创新点。 2.第二章给出了信息技术规避棉花风险的基本理论:(1)研究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信息经济理论;(2)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具有一定的风险,与人们的风险偏好密切相关,但带来的效用是不可低估的;(3)信息技术的外溢效应带动着整个棉花链条的生产率提高,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棉农的福利待遇:(4)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棉花的精准生产,开展了期货期权交易,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降低了风险发生的频率和程度;(5)农业生产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农业生产函数中的投入产出关系;(6)风险管理理论为人们认识风险、利用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 3.第三章分析了我国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的现状。认识了棉花生产经营所面临的风险种类,了解了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情况以及加剧我国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的主要原因,以便对症下药;第四章分析了棉花产业与其它各业的市场关系、棉农因素、体制因素、市场环境等对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经营分析的影响。 4.第五章阐述了规避棉花生产风险,由于棉花生产是一个不可逆过程,而且面临着物资风险、生长管理风险、区域规划风险和种植风险,对种植面积、产量、贸易、政策等信息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利用时间序列预测法构建了单位面积产量的预测模型以及生产与消费的相关关系,以供棉农参考,规避决策风险。同时,辩证利用棉农行为与信息技术采用特点,提高棉花的精准生产。 5.第六章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转移、回避价格风险,进行风险投资获取风险收益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棉花经营成本,摒弃了棉花现货交易的诸多缺陷,可以锁定生产成本、实现风险控制、节省仓储资金、稳定供销渠道,赚取风险利润。 6.第七章阐述了棉花风险管理的客观必要性,分析棉花分析管理的战略意义及目标基础上,提出了风险控制、风险融资、内部风险抑制等风险管理方法,期货期权、保险市场作为风险管理的措施。构建了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棉花风险管理体系结构。 7.第八章提出了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的对策建议:建立信息网络体

杜珉[9](2005)在《我国农户植棉收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棉花是我国仅次于粮食的大宗农产品。我国的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3000多万农户、1亿多农民参与棉花生产。1999年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后,特别是2002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我国棉花市场出现一个特殊现象:一方面棉花需求每年依约10%的速度递增,国内棉花市场供不应求,出现短缺;而另一方面,农户植棉收益不稳,总体下降。本文分析认为,在棉花市场化改革以后,由于棉花市场的发育程度与我国现阶段棉花生产水平的较大差距,棉花的大工业使用与小农户生产的自然属性与商品属性的矛盾以及我国政府大大调减了对棉花生产的扶持与补贴政策等等是影响棉农植棉收益的主要原因。

张海森[10](2005)在《不同市场协整条件下取消MFA对中国棉业经济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棉花供求形势的巨大变化,1999年我国进行了新一轮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提出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棉花市场体系,而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相关承诺,也必将对中国棉花市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运用市场协整理论和方法,研究国内外和国内不同地区棉花价格传递规律,客观地评估新形势下中国棉花市场运行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国棉花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国内外棉花市场联系日益紧密,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中国棉花价格和国际棉花价格相互影响,存在双向的因果互动关系。由于中国在棉花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内棉花供求关系显着地影响国际棉花价格的波动。而且棉花主销区比主产区对国际棉花价格的影响更大。误差纠正模型则显示,当短期内中国和国际棉花价格偏离长期均衡时,价格的调整速度也越来越快。但另一方面,国内配额管理、国营贸易限制、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制约着中国棉花的生产、流通和进出口贸易。 作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主要出口创汇产品之一,中国纺织服装业对外依存度高,深受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2005年1月1日起将全部取消“多种纤维协定”(MFA)项下的纺织品服装配额,从而有可能引起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的重大变化,进而影响作为重要纺织原料的棉花的生产和贸易。本文采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模拟取消MFA以及取消配额后实施不同的贸易安排对中国棉花价格和贸易的影响。进一步地,我们在对中国不同地区棉农的供给价格弹性进行估计的基础上,研究了取消MFA后国际棉花价格上涨对中国棉花产出和价格等影响。结果表明纺织品服装贸易的一体化进程将促进中国棉业经济的发展,而且将有助于中国棉农的就业和增收。最后,我们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棉花市场体系的政策建议。

二、棉改对棉花生产、经营、消费及农发行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棉改对棉花生产、经营、消费及农发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目标价格改革对中国棉花市场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第3章 目标价格改革前后中国棉花市场化的表征分析
    3.1 目标价格改革前后中国棉花市场化表征的现状分析
    3.2 目标价格改革后中国棉花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4章 目标价格改革对国内外棉花市场整合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择
    4.2 目标价格改革对国内外棉花市场整合影响的实证分析
    4.3 目标价格改革对国内外棉花市场整合影响的结果分析
第5章 目标价格改革对中国棉花市场调控效率的检验
    5.1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择
    5.2 目标价格改革对中国棉花市场调控效率的实证分析
    5.3 目标价格改革对中国棉花市场调控效率的结果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作者简历

(2)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新疆棉花种植业信贷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之处
    1.5 相关说明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
        2.1.1 金融深化理论
        2.1.2 金融约束理论
    2.2 农村金融理论
        2.2.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第3章 新疆棉花种植业与信贷支持关系分析
    3.1 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3.1.1 棉花种植面积
        3.1.2 棉花产量
        3.1.3 棉花种植主体
        3.1.4 棉花种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3.2 新疆棉花种植业面临的困境
        3.2.1 成本困境
        3.2.2 品质困境
        3.2.3 资金困境
        3.2.4 政策困境
        3.2.5 信息困境
    3.3 棉花种植与信贷支持关系分析
        3.3.1 时间序列分析
        3.3.2 面板数据分析
第4章 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棉农信贷需求及分析
    4.1 临时收储政策与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分析
        4.1.1 临时收储政策
        4.1.2 目标价格补贴政策
        4.1.3 临时收储政策与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比较分析
    4.2 目标价格政策对棉花种植业信贷需求的影响
        4.2.1 棉花种植成本变化对信贷需求的影响
        4.2.2 棉花种植收益变化对信贷需求的影响
        4.2.3 棉花种植风险变化对信贷需求的影响
    4.3 棉农信贷需求及特征
        4.3.1 棉农基本情况分析
        4.3.2 棉农信贷需求的一般分析
        4.3.3 棉农信贷需求基本特征
    4.4 棉农信贷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4.1 模型构建及指标选取
        4.4.2 理论假设
        4.4.3 影响棉农借贷意愿的交叉列联表分析
        4.4.4 实证分析
第5章 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及分析
    5.1 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主体分析
        5.1.1 商业性金融机构
        5.1.2 政策性金融机构
        5.1.3 合作性金融机构
    5.2 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产品分析
        5.2.1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5.2.2 农户保证贷款
        5.2.3 农户抵押贷款
        5.2.4 六个棉花主产区棉花贷款供给情况
    5.3 棉花种植业金融服务分析
        5.3.1 信贷服务
        5.3.2 支付结算服务
        5.3.3 其他服务
    5.4 目标价格试点后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变化及分析
        5.4.1 信贷供给总量的变化
        5.4.2 信贷供给风险的变化
        5.4.3 信贷供给产品的变化
        5.4.4 信贷供给服务的变化
        5.4.5 信贷供给政策的变化
    5.5 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不足原因分析
        5.5.1 信贷供给不足的直接原因
        5.5.2 信贷供给不足的间接原因
        5.5.3 信贷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
第6章 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的信贷服务模式探析
    6.1 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的主要方向
        6.1.1 优良棉花新品种选育需要信贷支持
        6.1.2 棉花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信贷支持
        6.1.3 棉花种植模式的改变需要信贷支持
        6.1.4 高产棉田示范区建设需要信贷支持
        6.1.5 绿色农业生产的实现需要信贷支持
    6.2 信贷服务模式探析
        6.2.1 商业性金融服务模式
        6.2.2 政策性金融服务模式
        6.2.3 合作性金融服务模式
第7章 信贷支持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路径与对策
    7.1 国外信贷支持农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7.1.1 美国信贷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
        7.1.2 印度信贷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
        7.1.3 巴西信贷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
    7.2 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发展路径与对策
        7.2.1 明确市场定位,建立优势互补的农村信贷服务体系
        7.2.2 积极创新新产品,提供多方位服务
        7.2.3 建立农业贷款担保基金和农业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7.2.4 合理制定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
        7.2.5 加快农村金融立法建设,促进农村金融健康发展
第8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金融(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的调查问卷
附录2:玛纳斯、呼图壁调研纪实
附录3:阿克苏、巴州地区调研纪实
附录4:农户调研纪实
案例1:阿瓦提县丰收三场”鲁泰”模式
案例2:尉犁县众望棉花合作社
致谢
作者简历

(3)新疆棉农、加工企业、纺纱企业组织模式与绩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的界定
        1.1.1 相关概念界定
        1.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理论框架和分析机理
        1.4.1 研究框架
        1.4.2 分析机理
        1.4.3 研究方法
    1.5 数据来源
    1.6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1.6.1 论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1.7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7.1 研究中的创新
        1.7.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农户行为理论
        2.1.2 产业组织理论
        2.1.3 完全契约理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
        2.1.4 企业绩效理论
        2.1.5 企业能力理论
        2.1.6 农业产业链理论
        2.1.7 价值链理论
        2.1.8 战略联盟理论
        2.1.9 战略联盟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文献综述
        2.2.2 文献述评
第三章 我国和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概况
    3.1 我国棉花产业发展概况
        3.1.1 我国棉花生产概况
        3.1.2 我国棉花加工现状
        3.1.3 我国纺织业的发展概况
        3.1.4 我国棉花产业消费情况
    3.2 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情况
        3.2.1 新疆的自然禀赋
        3.2.2 新疆棉花发展概况
        3.2.3 新疆棉花生产现状
        3.2.4 新疆棉花加工情况
        3.2.5 新疆棉花流通情况
        3.2.6 新疆棉纺织业发展概况
    3.3 新疆棉花产业链
        3.3.1 有关的产业链论述
        3.3.2 棉花产业链的结构与功能
        3.3.3 新疆棉花产业链类型
        3.3.4 新疆棉花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疆棉花生产组织模式与效率的研究
    4.1 棉农参与不同组织模式的类型
    4.2 棉农主体与上下游企业的链接方式
    4.3 不同组织模式棉花生产的成本收益分析
        4.3.1 成本收益分析的意义
        4.3.2 成本收益分析的指标体系
        4.3.3 成本收益分析公式
        4.3.4 不同组织模式的棉农成本收益率分析比较
    4.4 参与不同组织模式棉农每亩纯收入影响因素的分析
        4.4.1 分析框架
        4.4.2 数据来源与棉农的统计分析
        4.4.3 构建数学模型与假说
        4.4.4 计量分析结果
    4.5 对棉农生产组织模式的研究探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疆棉花加工组织模式与效率研究
    5.1 棉花加工企业的基本概况
        5.1.1 籽棉收购
        5.1.2 皮棉加工
        5.1.3 皮棉仓储与销售
    5.2 棉花加工企业组织模式的的类型
    5.3 关于新疆加工棉花组织模式链接方式与评价
    5.4 棉花加工企业组织模式的成本收益分析
        5.4.1 不同组织模式轧花厂的成本概念及指标解释
        5.4.2 有关调研的问题说明
        5.4.3 不同组织模式加工企业皮棉加工成本收益分析
    5.5 棉花加工企业组织模式的效率分析
        5.5.1 研究方法
        5.5.2 数据来源
        5.5.3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5.5.4 各加工企业技术效率的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疆棉纺织企业的组织模式与效率的研究
    6.1 棉纺企业的基本情况简介
        6.1.1 棉纺的生产特点
        6.1.2 棉纺厂主要工序、机器设备及功能
        6.1.3 棉纺生产的工艺流程
        6.1.4 棉纺企业的有关问题的说明
    6.2 棉纺织企业的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6.2.1 棉纺企业的组织模式类型
        6.2.2 不同组织模式棉纺企业一体化经营模式的特点
    6.3 纺织企业与轧花企业链接的方式与评价
    6.4 不同组织模式棉纺企业的成本收益分析
        6.4.1 成本收益的意义
        6.4.2 不同模式棉纺企业棉纱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6.4.3 环境因素(产业环境、资源环境、市场环境、制度环境)对棉纺企业的影响
    6.5 新疆纺织企业的组织效率分析
        6.5.1 分析框架
        6.5.2 各组织模式内棉纺企业效率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策建议
    7.1 全文总结
    7.2 对策建议
        7.2.1 发挥组织模式优势,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7.2.3 整合加工企业,提高加工效率
        7.2.4 延长棉花产业链,发挥规模效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农发行支持新疆棉花生产与经营的路径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相关理论基础
第3章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实践经验和启示
    3.1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实践经验
    3.2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启示
第4章 支持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农发行支持新疆棉花产业的现状介绍
    4.2 农发行支持新疆棉花产业中面临的问题
第5章 农发行棉花市场价格指数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5.1 模型和方法
    5.2 模型市场价格指数模型的建立
第6章 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
    6.1 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棉花价格波动下农业政策性银行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之处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关于棉花价格波动的研究
    2.2 关于农业政策性银行风险的研究
        2.2.1 政策性银行(金融)理论
        2.2.2 银行风险管理理论
        2.2.3 政策性银行风险研究
3.棉花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棉花价格波动情况回顾
    3.2 棉花价格波动因素年度分析
    3.3 棉花价格波动因素综合分析
        3.3.1 供给方面影响因素
        3.3.2 需求方面影响因素
        3.3.3 影响棉花价格的宏观因素
4.农业政策性银行风险分析
    4.1 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背景介绍
        4.1.1 政策性银行的性质和功能
        4.1.2 农业政策性银行组建背景
        4.1.3 农业政策性银行业务发展背景
    4.2 农业政策性银行风险分析
        4.2.1 银行风险类别
        4.2.2 农业政策性银行贷款分类
        4.2.3 农业政策性银行风险管理
5.棉花价格波动下农业政策性银行风险管理
    5.1 农发行涉棉业务介绍
        5.1.1 棉花信贷业务分类
        5.1.2 棉花财务挂账贷款
    5.2 棉花信贷政策介绍
    5.3 棉花价格波动下农业政策性银行风险管理
        5.3.1 农发行涉棉贷款风险管理
        5.3.2 农发行挂账贷款风险管理
    5.4 国内外经验借鉴
        5.4.1 香港银行管理经验
        5.4.2 美国的全方位支持农业政策
        5.4.3 德国银行体系特点
        5.4.4 启示与借鉴
6.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6)中国棉花流通中的政府规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2.1 研究内容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1.4 相关文献综述及其评价
2 棉花流通与政府规制
    2.1 棉花与棉花流通
        2.1.1 棉花
        2.1.2 我国棉花生产、消费特点
        2.1.3 棉花流通
        2.1.4 目前棉花流通状况
    2.2 政府规制与流通规制
        2.2.1 政府规制
        2.2.2 流通规制
    2.3 中国棉花流通体制的发展与改革
        2.3.1 棉花流通体制
        2.3.2 发展与改革历程
    2.4 世界主要产棉国棉花流通体制--以美国为例
3 我国棉花流通中政府规制的主要内容
    3.1 棉花流通中政府规制背景
        3.1.1 政府规制背景
        3.1.2 棉花流通中政府规制背景
    3.2 棉花流通中政府规制的历史演变状况
        3.2.1 1949-1996 年棉改前的政府规制
        3.2.2 1996-2001 年棉改后的政府规制
    3.3 棉花流通中政府规制的现实状况
    3.4 本章小结
4 棉花流通中政府规制的作用和效果
    4.1 政府规制对棉花流通市场的作用
        4.1.1 1949-1996 年棉改前的作用分析
        4.1.2 棉改后的作用分析
    4.2 政府规制对棉花流通主体的作用
        4.2.1 棉改前的作用分析
        4.2.2 棉改后的作用分析
    4.3 政府规制行为的效果评价
        4.3.1 棉改前效果评价
        4.3.2 棉改后效果评价
    4.4 本章小结
        4.4.1 政府规制的必要性
        4.4.2 政府规制的目标取向
5 棉花流通中的政府规制创新
    5.1 棉花流通市场化条件下政府规制的着力点
    5.2 市场建设方面规制创新
        5.2.1 加强法律规制
        5.2.2 完善价格规制
        5.2.3 促进质量规制
        5.2.4 推进进出口贸易
        5.2.5 期货市场建设
    5.3 对棉花流通主体的规制创新
        5.3.1 调整对棉农的补贴机制
        5.3.2 改革棉花流通企业的规制
        5.3.3 完善棉花购销信贷规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农业发展银行与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疆地区棉花产业发展概况
二、农业发展银行对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一) 参与棉花收购价格的制定, 降低价格风险
    (二) 发挥信贷杠杆调节作用, 稳定新疆棉花市场的波动
        1.在棉花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
        2.在市场低迷、棉花销售困难的情况下。
    (三) 农发行稳定棉花收购价格的积极作用
三、农业发展银行支持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经营效益分析
    (一) 发放政策性贷款支持棉花储备收购获得的经营效益
    (二) 影响农业发展银行经营效益发挥的因素
        1.农业发展银行承受着巨大的信贷风险。
        2.政策性信贷资产质量对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的影响。
        3.利率政策和农发行自身成本费用开支对经营的影响。
四、农发行与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关系与促进措施
    (一) 加强风险管理, 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二) 重视对棉花市场波动规律特点的研究
    (三) 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收购, 推进新疆棉花品牌战略

(8)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应用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应用研究现状综述
        1.3.3 中美棉花政策的比较
    1.4 概念的界定
        1.4.1 棉花生产经营
        1.4.2 信息技术
        1.4.3 农业信息技术
        1.4.4 不确定性
        1.4.5 风险
        1.4.6 风险管理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内容和框架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2 本文的技术路线
        1.5.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1.6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的经济理论依据
    2.1 信息经济理论
    2.2 风险效用理论
    2.3 新经济增长理论
        2.3.1 信息技术要素对生产力要素的影响
        2.3.2 信息技术可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
    2.4 精准农业理论
        2.4.1 精准农业的技术内容和要求
        2.4.2 信息技术应用于精准农业的科学性原则
        2.4.3 精准生产技术作用机理
    2.5 农业生产经济学理论
        2.5.1 农业生产函数分析
        2.5.2 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市场分析
    2.6 农业风险管理理论
        2.6.1 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2.6.2 识别自然风险
        2.6.3 识别市场风险
        2.6.4 风险分析方法
        2.6.5 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模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的现状
    3.1 棉花风险的种类
        3.1.1 棉花自然风险
        3.1.2 棉花市场风险
        3.1.3 政策风险
        3.1.4 体制风险
        3.1.5 信用风险
        3.1.6 社会风险
        3.1.7 健康及生态风险
        3.1.8 信贷风险
    3.2 我国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情况
    3.3 加剧我国棉花风险的主要原因
        3.3.1 供求失衡
        3.3.2 成本增加
        3.3.3 生产价格波动剧烈
        3.3.4 粮棉争地现象严重
        3.3.5 灾害频繁
        3.3.6 缺乏合理的调控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的因素分析
    4.1 棉花产业与其它各业的市场关系
    4.2 棉农因素
        4.2.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4.2.2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需求和传播途径现状分析
        4.2.3 农村科技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4.2.4 东营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的经验和成绩
    4.3 信息服务体系因素
    4.4 政策与体制因素
        4.4.1 政府观念的影响
        4.4.2 农村基层互助组织的衰落
        4.4.3 我国现有农业保险体制不健全
        4.4.4 期货市场发育不完善
    4.5 相关行业因素
        4.5.1 棉纺织行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5.2 充分发挥棉花行业协会的作用
        4.5.3 加大整改力度,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4.6 市场环境因素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的风险
    5.1 棉农采用信息技术的行为特征
        5.1.1 棉农固有的行为特性
        5.1.2 棉农采用信息技术的行为过程
    5.2 棉花生产风险的分析
        5.2.1 物资风险
        5.2.2 种植风险
        5.2.3 生长管理风险
        5.2.4 区域规划风险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经营的风险
    6.1 棉花现货交易的特点
        6.1.1 传统棉花生产经营的弊端
        6.1.2 棉花现货交易的特点
    6.2 棉花价格变动对经营带来的风险
    6.3 棉花期货交易的产生和程序
        6.3.1 期货市场产生背景
        6.3.2 期货交易市场运行程序
    6.4 棉花期货市场需要新的市场环境
        6.4.1 价格市场化
        6.4.2 棉花产业化
        6.4.3 统一健全的棉花市场体系
        6.4.4 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风险的协调
        6.4.5 高效的棉花储备运作系统
    6.5 期货市场的规避风险功能及经济效应
        6.5.1 期货市场的功能
        6.5.2 期货市场的经济效益
    6.6 套期保值交易的操作案例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应用信息技术实施棉花风险管理
    7.1 实施棉花风险管理的客观必要性
        7.1.1 实施棉花风险管理提供行业安全发展空间
        7.1.2 实施棉花风险管理促进宏观调控规避风险
        7.1.3 实施风险管理控制棉花生产波动
    7.2 棉花风险管理的战略意义及目标
        7.2.1 实施棉花风险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涉棉人员的利益
        7.2.2 实行棉花风险管理合理利用和开发我国现有农业资源
        7.2.3 实行风险管理可实现棉花可持续发展
        7.2.4 实行风险管理可合理承担棉花风险损失
    7.3 棉花风险管理的方法
        7.3.1 风险控制
        7.3.2 风险融资
        7.3.3 内部风险抑制
    7.4 棉花风险管理体系结构
        7.4.1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组织管理体系
        7.4.2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财务管理体系
        7.4.3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商务管理体系
        7.4.4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物流管理体系
        7.4.5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市场管理体系
        7.4.6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的对策建议
    8.1 建立信息网络体系,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工作
        8.1.1 建立信息网络体系
        8.1.2 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工作
    8.2 提高棉花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启动储备棉应急机制
    8.3 棉花风险管理的措施
        8.3.1 期货期权风险管理
        8.3.2 保险市场的应用
    8.4 利用网络视频技术强化棉农对风险的认识
    8.5 加强棉农信息素质教育
        8.5.1 确立棉农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
        8.5.2 提高棉农信息素质的途径和对策
    8.6 建立棉花数据库
    8.7 加强棉花信息化研究和服务,建立棉花预警系统
        8.7.1 研究和开发棉花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8.7.2 棉花预警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应用
    8.8 加强棉花生产风险的管理措施
        8.8.1 设立棉花生产风险基金
        8.8.2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棉花生产的精准度
    8.9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回顾与展望
    9.1 全文的总结
    9.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高等农业教育

(10)不同市场协整条件下取消MFA对中国棉业经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市场协整的实证研究
        1.2.2 中国棉花市场建设的研究
        1.2.3 关于研究现状的评价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4 研究的创新说明与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中国棉花市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交易费用理论
        2.1.2 市场协整理论
        2.1.3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2.2 市场协整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2.3 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 中国棉花市场的建立与发展进程
    3.1 中国棉花生产和交易的特性
    3.2 中国棉花市场建立的制度环境
        3.2.1 中国棉花流通体制的演变
        3.2.2 加入WTO对棉花流通的影响
    3.3 当前中国棉花市场的发展现状
        3.3.1 中国棉花市场建设进展
        3.3.2 当前棉花市场面临主要问题
    3.4 美国、澳大利亚棉花流通体制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棉花市场协整实证研究
    4.1 中国棉花价格体制改革和棉花价格波动
    4.2 共聚合检验方法和数据说明
        4.2.1 具体步骤
        4.2.2 数据选取
    4.3 中国与国际棉花市场的协整
        4.3.1 当前国内外棉花市场协整总体情况
        4.3.2 中国棉花市场协整的分阶段考察
        4.3.3 近年来中国棉花进出口贸易效率
    4.4 中国国内棉花市场协整的区域考察
    4.5 影响中国棉花市场协整的因素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市场环境下棉农的供给反应
    5.1 生产者行为理论和价格预期理论
    5.2 供给反应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5.3 棉农供给弹性的估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入世后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对我国棉花的影响
    6.1 国外棉花补贴对中国棉花产业的影响
        6.1.1 当前国外棉花补贴的总体情况
        6.1.2 补贴对世界棉业经济的影响
        6.1.3 棉花补贴对中国棉花市场和产业的影响
    6.2 “多种纤维协定”与中国棉花产业
        6.2.1 世界纺织服装一体化进程
        6.2.2 中国纺织服装贸易发展的国际比较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取消MFA后的贸易安排对我国棉业经济的影响
    7.1 研究方法和方案设计
    7.2 模拟结果及分析
        7.2.1 按期取消MFA对世界和我国福利的影响
        7.2.2 取消MFA后不同方案对我国棉花及其相关产业生产和贸易的影响
        7.2.3 取消MFA对国际以及中国棉花价格的影响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棉改对棉花生产、经营、消费及农发行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目标价格改革对中国棉花市场化的影响[D]. 王洋.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2]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新疆棉花种植业信贷支持研究[D]. 毛德敏. 新疆农业大学, 2017
  • [3]新疆棉农、加工企业、纺纱企业组织模式与绩效的研究[D]. 李尽梅.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4]农发行支持新疆棉花生产与经营的路径与对策研究[D]. 赵梅. 新疆农业大学, 2015(06)
  • [5]棉花价格波动下农业政策性银行风险研究[D]. 施长虹. 新疆大学, 2014(02)
  • [6]中国棉花流通中的政府规制问题研究[D]. 刘建凤. 山西财经大学, 2008(S2)
  • [7]农业发展银行与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研究[J]. 李景跃,王丹丹,郭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 [8]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的研究[D]. 卢秀茹. 河北农业大学, 2006(09)
  • [9]我国农户植棉收益影响因素分析[A]. 杜珉. 2005’中国国际棉花会议论文集, 2005
  • [10]不同市场协整条件下取消MFA对中国棉业经济的影响[D]. 张海森.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棉花改革对棉花生产、经营、消费和农业发展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