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咏史怀古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特征,昭君,太原,文化,意蕴,县城,地域。
咏史怀古诗论文文献综述
胥诗琪[1](2019)在《论苏轼的咏史怀古诗》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咏史怀古诗释义首先,"咏史"就是翻阅古书,拾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或事,或者是针对某一段历史,也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人物,借此表明作者的态度、情怀或讽刺时政。咏古诗长于议论,不一定要写景,不一定要表现时下的时空场景。怀古诗中"古",是指一种古迹,"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怀古诗多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以历史遗迹的诱发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因此,怀古又往往跟登临主体结合(本文来源于《试题与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李颖利[2](2019)在《咏史怀古诗提升明太原县城文化旅游价值路径探究——以苏佑《太原怀古》和元好问《过晋阳故城书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拟以苏佑《太原怀古》、元好问《过晋阳故城书事》为例,深入挖掘这两首咏史怀古诗所包蕴的叁大历史事件,同时阐述了这两首咏史怀古诗所具有的启发智慧、引发思考和升华审美情感的旅游文化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咏史怀古诗提升明太原县城旅游文化价值的具体策略,首先可以将咏史怀古诗融入景区旅游解说系统中去;其次可以将咏史怀古诗这样的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的生产、消费之中:研创融合咏史怀古诗文化元素的物化旅游产品,创制基于咏史怀古诗呈现历史事件基础上的大型旅游体验活动,创编咏史怀古诗所呈现历史事件的大型旅游演艺产品。(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期刊2019年03期)
刘辉[3](2018)在《“叁不朽”思想与李齐贤的咏史怀古诗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咏史怀古诗是韩国古代文人李齐贤诗歌中较有特色的一类,诗中记录了李齐贤在中国的行迹,及其对中国历史人物、故事的感知。李齐贤的咏史怀古诗创作,特别是其中所涉及到的中国历史、人物及其典故,一方面显示了其对于中国文化的熟识,并为其诗歌注入了深厚的思想意蕴;另一方面他还用这些历史典故来表明其对于"立功、立德、立言"的伦理与生命价值的追求。(本文来源于《东疆学刊》期刊2018年04期)
刘秀芬[4](2018)在《试论许浑的咏史怀古诗及其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晚唐时期咏史怀古诗比较发达,许浑是这一诗歌题材领域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诗人。许浑的咏史怀古诗创作与其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联系密切。他这类诗作内容十分丰富,或以古鉴今,着眼独特;或寄情于古,典故精妙;许多诗作景情融合,含蓄隽永;诗风豪丽,苍凉凄美。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24期)
刘秀芬[5](2018)在《试论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及其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刘禹锡是中唐杰出的咏史怀古诗人。他的咏史怀古诗主要有咏史与怀古两方面内容。这些诗作大都能通过怀古今蕴深情,情景融合,虚实相生,意境深远。而且语言高度凝练,含蓄精警,善用典故,用词准确。他的许多咏史怀古诗不仅哲理深刻,含蕴无穷,而且沉雄俊爽,格局宏大,气象开阔。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8年14期)
滕达[6](2018)在《浅谈缘斋之咏史怀古诗》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在中华民族浩瀚的诗词长河里,咏史怀古诗词不胜枚举,其中的名篇被千古传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其中陈子昂、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杜牧、辛弃疾、姜夔等堪为翘楚,当然明清时期乃至于当今也有一大批能手。而今,缘斋此类诗篇大约在五百首以上,实属难得。缘斋的专业本行是在博物馆从事考古鉴定、文物保护。书法、诗赋起初是爱好,致仕以后则臻化境,成为公认的辽沈大家。所谓"咏史",无非翻阅史书,拾点旧说,针对(本文来源于《诗潮》期刊2018年07期)
刘秀芬[7](2018)在《韦庄的咏史怀古诗及其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晚唐着名诗人韦庄的咏史怀古诗在当时文坛占有一席之地,这类诗的创作与他的个人遭遇及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他的咏史怀古诗或借古讽今,或怀古伤今,或借人喻己,而且对仗工整,语言清丽,用典贴切,情感深挚,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8年16期)
杜新宇[8](2018)在《初中语文咏史怀古诗的教学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咏史怀古诗是中国古典诗词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初高中语文课本中常见的古诗类型。咏史怀古诗的作者以历史题材为依托,借助历史往事或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多表现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忧国忧民、讽刺朝政等等。而就教学层面来说,这种类型诗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进行系统的探讨和总结,现在的语文课程强调主题教学、单元主题学习、大语文教学、群文阅读等,在课堂形式的多变中求统一,在统一中发掘课程更多的可能性,这是教师灵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因此,本文借助主题教学的思想模式,在部编版初中教材中提取总结出咏史怀古类诗歌,对其诗歌类型、特点及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同时探究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指出咏史怀古诗的教学方法优化路径。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文末有咏史怀古诗的教学方法总结。第二部分是对咏史怀古诗的探析,包括对咏史怀古诗概念的界定、咏史怀古诗的产生和发展,还有对部编版语文教材咏史怀古诗的梳理,详述了部编版咏史怀古诗的分类,同时总结了咏史怀古诗歌特点,建立起研究基础和方向。第叁部分是咏史怀古诗的教学实践分析,对叁个教学课例进行对比分析,找到其优势经验;进而再从教师、学生、教具叁方面对当前咏史怀古诗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剖析。第四部分为咏史怀古诗教学策略研究,根据当前教学实践提出五大策略:主题教学和文化导入相结合;文本细读与略读相结合;对比阅读和自主探究相结合;情境教学和寓教于乐相结合;讲和练相结合。(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马志英[9](2017)在《清代回族诗人孙鹏咏史怀古诗的地域文化特征与精神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孙鹏的咏史怀古类诗歌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无论是对云南历史遗迹的吟咏,还是对云南历史兴亡的深度思索,均包蕴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地域文化内涵。对云南地域文化的认同与厚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服膺是孙鹏创作此类作品的重要原因。其诗歌凝聚着诗人从青年到老年的生命体味,是其历经人生苦难和人生悲凉之后的一份了然与通脱。(本文来源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张淑君,张强[10](2017)在《论昭君诗与一般咏史怀古诗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咏史怀古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借古史古事古人古物古迹辨善恶、寓褒贬、发议论、寄情怀。诗人借昭君出塞,披上历史的外衣,在反映生活、表达感情上更为自由和真实,昭君诗是承咏史怀古诗绪而弘肆。较之一般的咏史怀古诗,昭君诗题材更丰赡,立意倍加机警,构思愈发奇特,写法更显多样。这是昭君诗经久不衰,历久弥新之缘故所在。(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7年13期)
咏史怀古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拟以苏佑《太原怀古》、元好问《过晋阳故城书事》为例,深入挖掘这两首咏史怀古诗所包蕴的叁大历史事件,同时阐述了这两首咏史怀古诗所具有的启发智慧、引发思考和升华审美情感的旅游文化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咏史怀古诗提升明太原县城旅游文化价值的具体策略,首先可以将咏史怀古诗融入景区旅游解说系统中去;其次可以将咏史怀古诗这样的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的生产、消费之中:研创融合咏史怀古诗文化元素的物化旅游产品,创制基于咏史怀古诗呈现历史事件基础上的大型旅游体验活动,创编咏史怀古诗所呈现历史事件的大型旅游演艺产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咏史怀古诗论文参考文献
[1].胥诗琪.论苏轼的咏史怀古诗[J].试题与研究.2019
[2].李颖利.咏史怀古诗提升明太原县城文化旅游价值路径探究——以苏佑《太原怀古》和元好问《过晋阳故城书事》为例[J].当代旅游.2019
[3].刘辉.“叁不朽”思想与李齐贤的咏史怀古诗创作[J].东疆学刊.2018
[4].刘秀芬.试论许浑的咏史怀古诗及其特征[J].青年文学家.2018
[5].刘秀芬.试论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及其特征[J].汉字文化.2018
[6].滕达.浅谈缘斋之咏史怀古诗[J].诗潮.2018
[7].刘秀芬.韦庄的咏史怀古诗及其特征[J].文教资料.2018
[8].杜新宇.初中语文咏史怀古诗的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9].马志英.清代回族诗人孙鹏咏史怀古诗的地域文化特征与精神意蕴[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10].张淑君,张强.论昭君诗与一般咏史怀古诗的差异[J].明日风尚.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