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518049
摘要:智能手机无线同屏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途径,成为地理“教学新助手”。以同屏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实效、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同屏技术地理教学学生兴趣
近几年来,通过各类培训以及课堂教学实践,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正努力打破黑白条框,利用信息化的技术以及思维不断改革创新助力教育发展,有的老师甚至能熟练地使用几何画板、电子白板。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提升,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更加方便快捷的辅助上课模式,而智能手机无线同屏技术无疑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途径,成为地理“教学新助手”。同屏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运用同屏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教学情境
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例如:在介绍《长江》一课的课前2分钟,可以播放长江的一段影视片段,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能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当讲到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对人类有什么影响时,可以播放一些河流和湖泊图片,启发学生讨论,这样学生可以得出河湖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如水资源、水能资源、航运价值等,同时知道河流也可能造成水灾。就这样,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运用同屏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同屏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可在教学中创设逼真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实现因材施教。许多地理现象无法或很难看得到,又不宜演示或实验,如天体运动、大气运动、洋流、火山地震等。地球的公转及其意义一直是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以往,教师只用一个地球仪很难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妙,而利用多媒体把地球的公转、自转、太阳的高度及变化、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动态地演示出来,变抽象为形象、具体,学生就容易理解,容易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运用同屏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同屏信息技术地理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如上所言,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介绍我国长江中游和下游的洪水原因时,它既是这一课的重点,又是这一课的难点。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出长江水系图,用闪烁的方法显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即宜昌以上的干支流,以及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教师很容易给学生介绍清楚,在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三股主要洪水来自同一时期,河水猛涨,就会使长江干流出现特大洪水。另外再插入一些近年来上中游山区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影视片段去启发学生,它是使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另一主要原因。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运用同屏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现代信息技术有特别的信息处理能力,它能跨越时空限制,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图像等多种媒体综合在一起,将众多学习资料再现课堂上,使地理课中难以理解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变成生动活泼的画面,变静为动。这样使教师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讲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时,可用同屏技术先展示出绘有黄河未形成“地上河”时的河道横剖面图,接着讲述黄河携着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年复一年的沉积,不断演示绘有向上凸的泥沙沉积带图片,说明河床不断抬高,进而造成水位不断升高。这时又演示绘有河水横断面的水位线投映,于是河床承受不了上涨的水位而不断加高堤坝,再演示绘有不断加高的堤坝图片,这样,就展示出河床高出地面的清晰画面。一步步的演示,配合教师的讲解,就把“地上河”这一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运用同屏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认识
中学地理课本中有许多地理过程的教学,从空间看,大到宇宙、天体的运动,小到气团上升过程中的水汽凝结;从时间上看,长到数亿年的地壳海陆演化,短到转瞬即逝的地震波的传递。这些过程都无法直接观察,但我们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模拟。通过这样的演示,就把深奥的地理过程以强烈的动画效果活灵活现地展示给学生,变枯燥的讲解为有趣的观察、思维,从而在学生的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同屏信息技术。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代地理教育必定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