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活性鉴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因,蛋白,活性,抗体,密码子,黄色素,质粒。
活性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李俊龙,刘小康,王祎[1](2019)在《TFF1基因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及活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含有野生型或突变型人叁叶因子1(Trefoil factor 1,TFF1)基因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并研究雌激素对上述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设计人野生型和突变型TFF1基因启动子的引物,扩增回收片段,将其克隆到含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载体pGL3-Basic中构建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染胆囊癌GBC-SD细胞,24h后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荧光素酶的表达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野生型pGL3-TFF1质粒和雌激素应答元件(Estrogen response elements,ERE)位点突变的pGL3-TFF1-△ERE突变质粒,激活蛋白1(Activating protein-1,AP-1)位点突变的pGL3-TFF1-△AP-1突变质粒以及pGL3-TFF1-△ERE+△AP-1双突变质粒。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分析,pGL3-TFF1质粒和pGL3-TFF1-△ERE突变质粒均具有基础转录活性,与对照组比较(P<0.001)。雌激素能进一步增强野生型TFF1启动子质粒和pGL3-TFF1-△ERE突变质粒的启动子转录活性(P<0.01),而对pGL3-TFF1-△AP-1突变质粒以及pGL3-TFF1-△ERE+△AP-1双突变质粒的活性无影响(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野生型以及突变型TFF1启动子质粒,发现非经典雌激素受体结合部位——激活蛋白1(AP-1)位点对雌激素诱导的TFF1启动子转录活性增强发挥决定性作用。(本文来源于《四川生理科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王宁,靳艳飞,邢天宇,崔婷婷,黄佳新[2](2019)在《鸡miR-17-92基因簇上游A/T富集区启动子活性鉴定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基因定点突变和报告基因技术作A/T富集区启动子鉴定和转录调控分析,研究鸡miR-17-92基因簇上游A/T富集区是否具有启动子活性。PromPredict预测分析提示miR-17-92基因簇上游-388~-444 bp处可能是启动子区域。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发现,A/T富集区存在3个E2F1潜在结合位点,分别位于miR-17-92基因簇上游-1 273 bp(结合位点1)、-1 186 bp(结合位点2)和-753 bp(结合位点3)处。报告基因活性分析发现,鸡miR-17-92基因簇上游A/T富集区具有启动子活性,其中miR-17-92基因簇上游-440/-1区域启动子活性最强。共转染分析显示,转录因子E2F1极显着抑制该A/T富集区启动子活性(P<0.01);进一步定点突变分析表明E2F1通过E2F1结合位点1和2抑制A/T富集区启动子活性。报告基因分析发现,与对A/T富集区启动子作用不同,E2F1促进miR-17-92基因簇宿主基因(MIR17HG)启动子活性。文章首次发现鸡miR-17-92基因簇上游存在一个新的转录调控区,对揭示鸡miR-17-92基因簇转录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王文斌,于欢,杨燕新,邱相坡[3](2019)在《甘薯IbTPS1基因的克隆与活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发掘植物海藻糖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探究其编码蛋白TPS活性,为作物遗传改良抗多种胁迫提供优良的候选基因。[方法]本研究基于干旱条件下从甘薯转录组数据库中得到一条与拟南芥AtTPS1基因高度同源的Unigene序列,通过RT-PCR技术克隆了甘薯TPS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序列特征,酵母互补试验鉴定编码蛋白TPS活性。[结果]IbTPS1基因cDNA序列全长2 811bp,编码936个氨基酸,且具有典型的GT1-TPS和HAD-TPP结构域;生物信息学预测表明IbTPS1编码的蛋白是一个不稳定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定位于细胞质中;二级结构元件多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酵母互补实验证明表达IbTPS1基因的TPS突变酵母菌株(tps1Δ)和TPS,TPP双突变酵母菌株(tps1Δtps2Δ),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的尿嘧啶缺失培养基上可恢复生长。[结论]证实甘薯IbTPS1基因的编码蛋白具有生物活性。(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董雪[4](2019)在《重组人VEGF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活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调节血管发育和血管生成的最重要的生长因子之一。信号转导涉及与酪氨酸激酶受体结合,导致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新血管形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系的生长。因此,抗VEGF单克隆抗体可以作为肿瘤血管治疗的重要方向。这类新药已证明在阻断VEGF诱导血管生成中具有治疗效用。目前对于VEGF在肿瘤中的作用及表达的研究主要通过异种移植瘤或体外细胞培养实现的。在肾癌,乳腺癌,黑素瘤,肝癌,胃癌,膀胱癌,子宫内膜癌及胚胎组织性肿瘤中多有报道。新药可通过阻断微血管的形成和生长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目前,已经证实多种上市抗VEGF抗体药物对肺癌、乳腺癌和结肠癌的血管生成具有很好的阻断作用。在本研究中,通过密码子优化和其他改进,针对肿瘤的治疗研制出具有更好抑制活性的抗体。在该研究中,从Genbank获得人源抗VEGF抗体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将序列与信号肽,人重链和人轻链恒定区的DNA序列组装,获得重链和轻链的多条DNA序列与抗体蛋白。分别构建表达载体pcDNA-VEGF1H,pcDNA-VEGF1V,pcDNA-VEGF2H,pcDNA-VEGF2V,ptt5-VEGF1H和ptt5-VEGF1V。将两种表达载体pcDNA-VEGF1H+pcDNA-VEGF1V、pcDNA-VEGF2H+pcDNA-VEGF2V分别通过PEI介导的瞬时转染在HEK-293细胞中进行表达,表达的上清蛋白与C6胶质瘤细胞共培养,MTT证实C6细胞增殖受到显着抑制(P<0.01)。pcDNA-VEGF1H+pcDNA-VEGF1V,pcDNA-VEGF2H+pcDNA-VEGF2V,ptt5-VEGF1H+ptt5-VEGF1V分别与HEK-293F细胞共转染,SDS-PAGE证实,细胞培养上清在转染24h~72h后表达了蛋白。通过使用HEK 293-F细胞共转染pcDNA-VEGF1H+pcDNA-VEGF1V获得的蛋白利用亲和层析的方法分离和纯化,SDS-PAGE和Western-blot结果证实所纯化的蛋白和蛋白样品一致。通过间接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的抗VEGF抗体样品浓度为200ng/mlL。MTT法检测纯化抗体蛋白的活性和生物学功能,表明该抗体能够明显抑制C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与标准品蛋白质相似(P<0.05~0.01)。通过论文的研究,建立了实验室抗体的制备及纯化工艺,为今后的中等规模试验及产业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李华,杨玲玲,杜红旗[5](2019)在《重组Tth DNA聚合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活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Tth DNA聚合酶具有聚合酶与反转录酶两种功能,而且耐高温,但是国内并未实现高效生产.本研究以粗提的嗜热栖热菌Thermus thermophilus基因组为模板,采用PCR分段扩增和酶切连接的方法获得Tth DNA聚合酶基因全长序列;然后构建重组质粒pXT99b/Tth并转化表达菌E.coli DH5α,利用IPTG诱导Tth基因表达,并采用热处理、Ni2+柱纯化融合His-tag的Tth DNA聚合酶,最后利用PCR、RT-PCR鉴定其活性.结果显示,本研究获得Tth DNA聚合酶基因全长2 505bp,成功表达并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重组Tth DNA聚合酶,1L发酵液所得粗酶液中,酶活性约有800 000U,酶的比活约为6 315U/mg.本研究最终实现了Tth DNA聚合酶的高效国产化并降低了实验成本.(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省,李坤,卢曾军,刘在新,李冬[6](2019)在《口蹄疫病毒VP2蛋白特异性单克隆工程抗体的表达与活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牛上应用单个B细胞抗体技术制备口蹄疫病毒(FMD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本研究利用生物素标记O型FMDV 146S抗原,从免疫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分选单个抗原特异性B细胞,通过单个B细胞抗体基因测定,获得Ig G抗体重链与轻链可变区编码序列,将可变区基因插入含有牛Ig G抗体恒定区的pcDNA3.4载体中,构建完整Ig G抗体的表达质粒。将表达质粒转染中国仓鼠卵巢悬浮细胞(CHO-S)进行抗体表达与纯化。经病毒中和试验(VNT)、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Western-blot验证抗体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获得了4株FMDV特异性单克隆工程抗体,其中2株(A35、B57)可以中和O型FMDV;2株(A7、E32)IFA检测为阳性,其中E32可特异性结合O型和A型FMDV两种抗原,但没有病毒中和活性;ELISA结果显示,E32具有较好的亲合力;Western-blot结果显示,E32可特异性结合衣壳蛋白VP2,说明在衣壳蛋白VP2存在型间保守的抗原位点,为通用型FMDV抗原检测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材料。(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张珂嘉[7](2019)在《七鳃鳗LIP蛋白晶体结构解析和相关位点突变的活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七鳃鳗属于原始的无颌类脊椎动物,是研究免疫起源与进化的重要模式生物。本实验室发现七鳃鳗体内存在一种具有细胞毒性作用的蛋白分子,并命名为LIP(Lamprey Immune Protein)蛋白。现已比较深入的了解到这种独特蛋白的信息及功能,比如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活性,并且对于正常细胞没有杀伤现象,以及从多个角度证实了LIP蛋白能够损伤肿瘤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器,并明确了LIP蛋白作用肿瘤细胞的信号通路等,这就为LIP能够作为治疗肿瘤药物提供了实验基础。天然活性的LIP蛋白是否有翻译后修饰现象至今未知。本研究通过DIA蛋白质组学定量技术检测到LIP蛋白存在多种不同的修饰方式,在Asn286具有N-糖基化残基修饰,在Ser295具有O-糖基化残基修饰,为检测糖基化位点的作用,将这两个氨基酸均突变为Ala称为第一号突变体LIPN286A和第二号突变体LIPS295A。为能够深入探究LIP空间结构方面的信息,随后解析LIP蛋白结晶结构,通过数据收集、相位解析、分析数据后建模得出LIP蛋白结构为P4_32_12空间群,分辨率为44.5~2.25?。LIP中存在一个与甘油分子稳定结合的氢键网络,并发现Asp135残基位于与配体结合的最中心位置,遂将这个氨基酸残基突变为Ala作为第叁号突变体LIP~(D135A),进而确定这个残基位点对LIP的空间构造是否具有重要作用。LIP晶体结构解析还显示其具有Jacalin-like和Aerolysin两个结构域,将LIP通过与其结构类似的斑马鱼气单胞菌家族蛋白Dln1(Danio rerio aerolysin-like protein 1)同源建模后,发现二体相互作用面上的Met158、Phe229和Pro163、Phe227残基彼此能够形成氢键,将这四个氨基酸突变成半胱氨酸,期望在突变体中形成二硫键,此作为第四号突变体LIP~(M158C-F229C)和第五号突变体LIP~(P163C-F227C)。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疏水性分析表明,LIP的一段氨基酸链(Phe209至Gly232)可形成两个含有疏水亲水残基的两亲性β链,遂将这一氨基酸链去除作为第六号突变体LIP~(Ser212-Ala238)。通过圆二色谱和荧光光谱检测LIP蛋白及六种突变体蛋白二级结构,发现它们都是以β片层为主,除突变体LIP~(Ser212-Ala238)变得更亲水外,其它突变体二级结构没有较大差异。LDH检测细胞活力实验发现突变体LIP~(D135A)、LIP~(M158C-F229C)和LIP~(P163C-F227C)不能与癌细胞膜表面特异性结合并丧失了杀伤作用,结果说明二体相互作用面上彼此形成氢键的Met158、Phe229和Pro163、Phe227残基和氢键网络中心的Asp135残基对于LIP蛋白特异性识别并杀伤癌细胞有重要作用;而LIP和LIP~(S295A)蛋白对MCF-7细胞显示明显的杀伤作用,在免疫荧光检测结果中LIP、LIP~(N286A)和LIP~(S295A)蛋白均定位于HeLa细胞的细胞膜上,并且呈现荧光颗粒状。免疫印迹结果显示LIP、LIP~(N286A)和LIP~(S295A)蛋白以多聚体形式存在细胞膜上。突变体LIP~(S295A)和野生型LIP蛋白的活性相似度很高,说明Ser295位点的O-糖基化残基的去除不影响LIP蛋白功能;突变体LIP~(N286A)保留与LIP蛋白可特异性结合细胞膜的这一功能下对细胞没有明显的杀伤作用,说明Asn286位点的N-糖基化残基的去除能够在不影响和细胞膜结合的情况下极大的减弱LIP的杀伤作用。值得注意的是,LIP~(N286A)突变体蛋白对MCF-7细胞不仅没有明显的杀伤作用,而且可以与细胞膜表面特异性结合,超高荧光显微镜结果表明LIP~(N286A)突变体蛋白与商品化的膜标记染料Cholera Toxin Subunit B Cenjugates Alexa 555在细胞膜表面不完全重合,证明了可以将LIP~(N286A)突变体蛋白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细胞膜染料。(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黄敏华[8](2019)在《降糖肽Aglycin的高效表达及活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Ⅱ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以及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占全球糖尿病的90%以上。Ⅱ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征是高血糖,而长期的高血糖症状会引发各种慢性并发症,这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餐后血糖水平是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为减少餐后高血糖,临床上通常会使用一些合成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等)进行治疗,以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延缓葡萄糖的吸收。但临床发现有些患者长期使用合成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会引起一些不良副作用,包括胃肠胀气和腹部绞痛等。因此,开发一些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安全生物活性肽和蛋白质至关重要。Aglycin是一种具有降血糖活性的新型生物活性肽,分子量只有3.7 kDa,由3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含有叁对分子内二硫键,目前仅可以从大豆或豌豆种子中进行提取分离制备,步骤繁琐,回收率低至1-5 mg/100 g干种子,同时比较难避免试剂残留。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生产高纯度Aglycin的简单方法并研究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降糖活性,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本研究中,以活性肽Aglycin为研究目标,主要尝试Aglycin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体系中的高效表达方式,并以阿卡波糖为对照,检测重组表达Aglycin的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基于Trx标签的促溶功能,将Trx蛋白和Aglycin进行连接,构建融合表达载体并实现在大肠杆菌的体内表达,最终成功获得纯度高达95%的Trx-Aglycin重组蛋白,并且蛋白浓度可达300μg/mL,产量约为25 mg/L菌液。基于自组装肽ELK16和18A能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进行自聚集的特性,将Aglycin通过一个内含肽Mxe GyrA与自组装肽连接,构建能在体外自剪切的高效表达载体。首先,对含有自组装肽(ELK16/18A)的两种表达载体进行蛋白表达条件和Mxe GyrA内含肽切割效率的优化,然后对这两种载体所获得的Aglycin的产率和纯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用自组装肽18A制备的Aglycin的产率(4.50 mg/g菌体湿重)和纯度(~95.63%)相比,ELK16具有比18A更好的制备效果,具有更高的产率(5.53 mg/g菌体湿重)和纯度(~98.15%)。通过自组装肽(ELK16或18A)重组表达生产的Aglycin的产率比化学提取方法(1-5 mg/100 g干种子)提高了近100倍。因此,采用自组装肽的基因工程手段重组表达Aglycin,工艺简单且产率高,优于化学提取方法。最后,对重组表达得到的Trx-Aglycin蛋白和Aglycin多肽进行了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体外降糖活性检测。经体外实验证明,Trx-Aglycin融合蛋白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大约为44.83μmol/L,而Aglycin多肽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IC_(50)大约为36.48μmol/L,这比Trx-Aglycin融合蛋白降低了约20%,说明Aglycin多肽比其带Trx融合标签的蛋白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要强。另外,不管是Aglycin多肽还是Trx-Aglycin融合蛋白,均比阿卡波糖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IC_(50)(990μmol/L)低,说明Aglycin比阿卡波糖有更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这进一步证明Aglycin有开发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潜力。本研究主要提供了Aglycin在大肠杆菌中的两种高效表达方式,首次通过基因工程的生物方法实现了Aglycin的重组表达,并且验证其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的活性,这为Aglycin开发为降糖多肽药物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20)
谭海玲[9](2019)在《PEG表面活性剂促进胞外红曲黄色素代谢与产物活性鉴定及可食用薄膜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曲色素是红曲霉菌经过次级代谢产生的聚酮类化合物,根据颜色的差异可以分为红、橙、黄叁大类。红曲黄色素热稳定性高,着色能力强,具有抗肥胖,抗糖尿病,抗氧化应激和抗肿瘤等功能活性,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市面流通的红曲黄色素是采用化学法改性得到的红曲色素衍生物,与直接发酵生产的天然红曲黄色素在结构与功能方面有差异。本论文就水溶性红曲黄色素发酵生产进行优化,探讨其功能活性及其在可食用薄膜领域的应用,取得如下结果。首先研究高产水溶性红曲黄色素工艺,降低天然水溶性红曲黄色素的生产成本。将PEG-4000添加到在红曲霉菌发酵液中,研究其对菌体生长、色素代谢和细胞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发酵初期添加10 g/L的PEG-4000,菌丝体含量增加,胞外水溶性红曲黄色素的产量达到163.20 AU_(350)/mL。在菌丝形态方面,菌丝短,直径大,分支多的形态下适合胞外水溶性红曲黄色素的生成。添加PEG-4000并不会影响胞外色素的组分,但会改变胞内色素的组成。比较了市售的还原型水溶性红曲黄色素与通过液态发酵直接生产的天然水溶性红曲黄色素的抗氧化活性,发现两者都有抗氧化活性,然而天然型比还原型抗氧化活性高。进一步研究天然水溶性红曲黄色素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的影响,发现其对MCF-7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但会对MCF-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有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MMP-2和VEGF的表达有关。因此,天然水溶性红曲黄色素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及具有潜在的抑制癌细胞活性。挖掘了天然水溶性红曲黄色素除作为着色剂以外的潜在应用价值。将天然水溶性红曲黄色素添加到以羧甲基壳聚糖与明胶为基质的可食用薄膜中,发现薄膜的厚度减少,含水量、水溶性、透湿性、透光性降低,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增加。薄膜的抗氧化能力显着提高。以不同pH缓冲溶液处理薄膜,薄膜颜色发生显着变化,说明薄膜的pH传感能力。因此,天然水溶性红曲黄色素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添加到可食用薄膜中,增加抗氧化活性,同时还可以监控食品变质。研究结果将为天然水溶性红曲黄色素的开发提供参考,并为其在功能食品添加剂及功能包装膜领域开发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18)
严俊杰,杨绮玲,林艺君,石路怀,王宏[10](2019)在《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的NSP7蛋白密码子优化和表达及其免疫学活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高蓝耳病毒NSP7基因的表达水平和促进其可溶性表达,验证重组蛋白的免疫学活性,为猪繁殖呼吸综合征血清学鉴定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同源性分析软件分析28株NSP7基因的保守性,抗原表位预测网站预测NSP7蛋白的抗原表位,可溶性表达预测网站分析NSP7基因可溶性表达概率,随后挑选保守性高的NSP7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并合成,最后利用SDS-PAGE探究重组蛋白表达产物存在的形式和表达的最佳条件,Western blot和ELISA探究重组蛋白的免疫学活性。结果:蓝耳病毒NSP7基因较保守,抗原表位较多,经过密码子优化后以可溶性形式表达; 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9 k D,最佳表达条件为34℃0. 8 mmol/L IPTG 7 h; Western blot和ELISA结果显示纯化的蛋白具有免疫学活性。结论:重组蛋白以可溶性形式表达且具有免疫学活性,为PRRSV血清学鉴定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活性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采用基因定点突变和报告基因技术作A/T富集区启动子鉴定和转录调控分析,研究鸡miR-17-92基因簇上游A/T富集区是否具有启动子活性。PromPredict预测分析提示miR-17-92基因簇上游-388~-444 bp处可能是启动子区域。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发现,A/T富集区存在3个E2F1潜在结合位点,分别位于miR-17-92基因簇上游-1 273 bp(结合位点1)、-1 186 bp(结合位点2)和-753 bp(结合位点3)处。报告基因活性分析发现,鸡miR-17-92基因簇上游A/T富集区具有启动子活性,其中miR-17-92基因簇上游-440/-1区域启动子活性最强。共转染分析显示,转录因子E2F1极显着抑制该A/T富集区启动子活性(P<0.01);进一步定点突变分析表明E2F1通过E2F1结合位点1和2抑制A/T富集区启动子活性。报告基因分析发现,与对A/T富集区启动子作用不同,E2F1促进miR-17-92基因簇宿主基因(MIR17HG)启动子活性。文章首次发现鸡miR-17-92基因簇上游存在一个新的转录调控区,对揭示鸡miR-17-92基因簇转录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活性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1].李俊龙,刘小康,王祎.TFF1基因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及活性鉴定[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9
[2].王宁,靳艳飞,邢天宇,崔婷婷,黄佳新.鸡miR-17-92基因簇上游A/T富集区启动子活性鉴定与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9
[3].王文斌,于欢,杨燕新,邱相坡.甘薯IbTPS1基因的克隆与活性鉴定[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董雪.重组人VEGF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活性鉴定[D].长春工业大学.2019
[5].李华,杨玲玲,杜红旗.重组TthDNA聚合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活性鉴定[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王省,李坤,卢曾军,刘在新,李冬.口蹄疫病毒VP2蛋白特异性单克隆工程抗体的表达与活性鉴定[J].中国兽医科学.2019
[7].张珂嘉.七鳃鳗LIP蛋白晶体结构解析和相关位点突变的活性鉴定[D].辽宁师范大学.2019
[8].黄敏华.降糖肽Aglycin的高效表达及活性鉴定[D].华南理工大学.2019
[9].谭海玲.PEG表面活性剂促进胞外红曲黄色素代谢与产物活性鉴定及可食用薄膜制备[D].华南理工大学.2019
[10].严俊杰,杨绮玲,林艺君,石路怀,王宏.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的NSP7蛋白密码子优化和表达及其免疫学活性鉴定[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