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晶石型铁氧体论文_唐凯

导读:本文包含了尖晶石型铁氧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铁氧体,尖晶石,磁性,纳米,电化学,电阻率,性能。

尖晶石型铁氧体论文文献综述

唐凯[1](2019)在《尖晶石铁氧体纳米吸附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了尖晶石铁氧体纳米粒子的晶体结构、常见的合成方法;简要分析了尖晶石铁氧体纳米粒子吸附剂的特点、吸附机理和影响吸附性能的因素;简要概述了尖晶石铁氧体纳米粒子对金属离子、染料和其它污染物(酚类、农药等)的吸附研究概况;简要展望了未来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马志军,高静,翁兴媛,程亮,关智浩[2](2019)在《不同钴原料制备尖晶石型钴铁氧体及吸波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硝酸钴、硫酸钴、氯化钴和乙酸钴分别作为Co2+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尖晶石型纳米钴铁氧体吸波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NA)对制备的钴铁氧体进行表征和分析。以CTAB为表面活性剂,晶化温度为180℃、晶化时间为8 h,通过对比不同原料制备的钴铁氧体形貌、粒径、电磁损耗和吸波性能可以得出结论:以硝酸钴和氯化钴为原料制备出的钴铁氧体存在杂质峰,以硫酸钴和乙酸钴为原料可以制备出纯相纳米钴铁氧体,晶面距离分别为0. 25246 nm和0. 25730 nm,平均粒径为35 nm和28. 5 nm。以乙酸钴为原料制备的钴铁氧体吸波反射率最小,为-8. 3dB,电磁波吸波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郭建琴[3](2019)在《尖晶石铁氧体材料的制备及磁、电、气敏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尖晶石铁氧体材料MFe_2O_4(M=Zn,Co,Ni等金属元素)是一种具有铁磁性的金属氧化物,其中M一般为二价的金属离子。MFe_2O_4铁氧体材料具有较好的磁性能和介电性能。在医疗诊断、微波吸收、磁存储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除此之外,铁氧体材料作为一种气敏材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气体选择性,进一步拓宽了铁氧体材料的应用范围。铁氧体材料虽然具有多功能的特点,但是铁氧体材料在一些应用领域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如饱和磁矩偏低、介电常数的温度/频率稳定性不够好以及气敏性能的灵敏度较差等。研究发现,样品的掺杂和烧结条件的改变对铁氧体的微观结构有很大影响,进而会影响磁、电及气敏性能。因此,本文利用不同阳离子对MnFe_2O_4、NiFe_2O_4等铁氧体材料进行掺杂,优化设计样品的制备及烧结条件,对材料进行了改性,达到了改善其性能的目的,获得了一系列性能优异的铁氧体材料,主要的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利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Mn_(1-x)Zn_xFe_2O_4(x=0.2-0.8)样品。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结果表明Mn_(1-x)Zn_xFe_2O_4形成了纯的尖晶石相。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发现不同浓度的Zn~(2+)掺杂和不同的烧结温度对Mn_(1-x)Zn_xFe_2O_4的微观结构具有很大的影响;当烧结温度为1100~oC时,Mn_(0.6)Zn_(0.4)Fe_2O_4的平均晶粒尺寸大约为9.48μm。除此之外,通过对Mn_(1-x)Zn_xFe_2O_4样品的磁性能和介电性能的测试表明不论是Zn~(2+)掺杂浓度还是不同的烧结温度对于磁性能和电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例如饱和磁矩和介电常数。当Mn_(0.6)Zn_(0.4)Fe_2O_4样品在1100~oC的条件下烧结8 h,样品得到了最大的饱和磁矩(M_s=77.30 emu/g),这些结果表明改变Zn~(2+)掺杂浓度和改变烧结温度对于Mn_(1-x)Zn_xFe_2O_4(x=0.2-0.8)样品的微观结构、磁性能以及电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_xNi_(1-x)Fe_2O_4样品的粉末,并且对Cu_xNi_(1-x)Fe_2O_4样品的微观结构、磁性能和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XRD、SEM表征发现Cu~(2+)在Cu_xNi_(1-x)Fe_2O_4样品的晶体结构和晶粒分布上都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对Cu_xNi_(1-x)Fe_2O_4样品磁性能的测试表明Cu~(2+)的掺杂和烧结温度的改变对样品的饱和磁矩和剩磁、甚至是磁性材料的类型都有很显着的影响。Cu_(0.2)Ni_(0.8)Fe_2O_4在900~oC的条件下烧结时得到了最大的饱和磁矩M_s为34.61emu/g,剩磁M_r为17.85 emu/g,最小的矫顽力H_c为0.17 kOe。对于Cu_xNi_(1-x)Fe_2O_4样品,其介电性能具有很强的频率依赖性。随着Cu~(2+)的掺杂和烧结温度升高,样品的介电损耗的特征峰移动到更高的频率,上述结果表明Cu~(2+)的掺杂对NiFe_2O_4的微观结构和磁、电性能均有很大的影响。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i_xCo_(1-x)Fe_2O_4和Mg_xZn_(1-x)Fe_2O_4铁氧体样品,对所制备的Ni_xCo_(1-x)Fe_2O_4和Mg_xZn_(1-x)Fe_2O_4铁氧体样品进行了晶体结构、表面形貌、磁性能和气敏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Ni_xCo_(1-x)Fe_2O_4样品的XRD、SEM表征发现Ni~(2+)离子在Ni_xCo_(1-x)Fe_2O_4样品的晶体结构和晶粒分布上都起了重要作用。磁性测试结果表明Ni~(2+)的掺杂和烧结温度的改变对样品的饱和磁矩和剩磁有很显着的影响。CoFe_2O_4在750~oC的条件下烧结时饱和磁矩M_s达到最大(139.73 emu/g),剩磁M_r(66.95 emu/g),矫顽力H_c(1185.59Oe)。气敏性能测试表明:Ni_(0.6)Co_(0.4)Fe_2O_4材料对乙醇气体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对乙醇气体的最佳工作温度为210~oC。在100 ppm乙醇气体、210~oC的工作温度下,样品的灵敏度达到3.38。通过对Mg_xZn_(1-x)Fe_2O_4样品的XRD、SEM表征发现Mg~(2+)离子在Mg_xZn_(1-x)Fe_2O_4样品的晶体结构和晶粒分布上都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对Mg_xZn_(1-x)Fe_2O_4样品磁性能的测试表明Mg~(2+)的掺杂和烧结温度的改变对样品的饱和磁矩和剩磁都有影响。Mg_(0.8)Zn_(0.2)Fe_2O_4样品在750~oC时具有最大的M_s(93.59 emu/g),M_r也达到了最大(23.36 emu/g),矫顽力H_c并没有随温度发生太大的变化。气敏性能测试表明:Mg_(0.8)Zn_(0.2)Fe_2O_4材料在230~oC工作温度下,气体的灵敏度在100 ppm的乙醇气体浓度下对乙醇气体的灵敏度为4.29。相比较乙醇气体而言,这种材料对丙酮气体有更好的选择性。(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陈慕云[4](2019)在《硼掺杂MFe_2O_4(M=Ni、Mn)尖晶石铁氧体的磁性和阳离子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尖晶石结构铁氧体是一种应用范围极广的磁性材料。每个(A)[B]_2O_4型尖晶石铁氧体晶胞中包含8个结构单元,其中32个氧离子呈面心立方密堆积排列,形成两种不同的间隙,64个四面体间隙和32个八面体间隙。有8个阳离子占据四面体间隙,称为(A)位;有16个阳离子占据八面体间隙,称为[B]位。关于元素B掺杂尖晶石铁氧体的研究比较少,其研究者认为B离子更偏向于占据[B]位,但并没有给出有关的磁性能分析。本文利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_(x1)Ni_(x2)Fe_(3-x1-x2)O_4(0.0≤x_1≤0.333)和B_(x1)Mn_(x2)Fe_(3-x1-x2)O_4(0.0≤x_1≤0.176)系列样品,分别简称为硼镍系列样品和硼锰系列样品。测量并分析了硼镍系列中2个样品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两个系列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和在10K及300K下的磁滞回线。研究了样品的晶体结构、磁性和阳离子分布,得到以下结果:(1)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显示,在经过热处理之后,只有约25%的B元素进入到尖晶石铁氧体结构中。因此,初始配制的B_xNi_(1-x)-x Fe_2O_4和B_xMn_(1-x)Fe_2O_4系列样品,经热处理后的实际化学表达式分别为B_(x1)Ni_(x2)Fe_(3-x1-x2)O_4和B_(x1)Mn_(x2)Fe_(3-x1-x2)O_4。(2)两个系列样品均为单相立方尖晶石结构,空间群为Fd 3 m。硼镍系列样品的晶格常数随B含量x_1的增大而增大,硼锰系列样品的晶格常数随B含量x_1的增大而减小。(3)磁性测量结果表明,在10K温度下,硼镍系列样品的平均分子磁矩实验值?_(obs)随B含量x_1的增加而增大;当x_1>0.026时,硼锰系列样品的?_(obs)值随x_1的增大而减小。(4)利用量子力学势垒模型和O2p巡游电子模型拟合了?_(obs)值随x_1的变化曲线,从而得到两个系列样品中各种离子在尖晶石结构(A)、[B]子晶格的分布情况。在硼镍系列样品中,进入[B]位的B~(2+)离子占B离子总含量的85%以上,进入[B]位的B~(2+)与B~(3+)离子之和占B离子总含量的比例在92%以上。在硼锰系列样品中,随着B含量x_1的增大,占据(A)位和[B]位的B离子含量同时增大,但占据[B]位B离子的含量较多;在(A)位与[B]位的B~(2+)离子之和约占B离子总含量的92%。在两个系列样品中,Mn和Ni离子的分布特点相似。(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3-20)

张丽娜,李光磊,罗铭宇,段红珍[5](2019)在《纳米尖晶石铁氧体电化学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铁氧体因其成本低,环保友好,资源丰富而被广泛研究。然而,纳米铁氧体在制备中团聚现象严重使其有效表面积降低,导致比电容量下降,影响其推广和使用。综述了纳米尖晶石型铁氧体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改善其性能的方法,讨论了材料结构和形貌、原子掺杂、复合、电解质及其浓度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中间体》期刊2019年01期)

[6](2018)在《热处理对压粉磁芯尖-晶石型铁氧体电阻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Junghwan HWANG等人采用雾化铸造法制造包覆铁粉的尖晶石型铁氧体,然后进行两次热处理。第一次热处理温度为873K,第二次热处理温度为773K。对铁氧体相态和电阻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873K热处理后,尖晶石型铁氧体包覆物的电阻率很低,而773K热处理后,电阻率反而增高;(2)873K热处理后形成FeO,而773K热处理后FeO相消失了,只有尖晶石型铁氧体相,电阻率的变化估计与FeO相有(本文来源于《金属功能材料》期刊2018年06期)

房刊[7](2018)在《尖晶石镁铁氧体、锰铁氧体及其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磁性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在现代科学的众多领域如磁存储、催化、磁流体、靶向给药以及磁热疗等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AB_2O_4型尖晶石铁氧体磁性纳米材料以其优异的电、磁性能和巨大的应用潜力而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纳米铁氧体的粒径大小、颗粒形貌、化学组成等因素对其物理化学性能和应用有重要影响,因此对纳米铁氧体的粒径、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调控合成,并深入研究其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二氧化硅(SiO_2)作为一种包覆材料具有许多特殊的优点:阻止磁性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好的稳定性、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等,除此之外二氧化硅作为壳层还具有很好的亲水性和抗酸性。因此,具有核壳结构的AB_2O_4@SiO_2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应用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采用溶剂热法和化学共沉淀法对镁铁氧体和锰铁氧体两种典型的尖晶石型铁氧体磁性纳米材料进行合成及结构性能调控,研究了它们的粒径、形貌和化学组成等对磁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探讨了铁氧体磁性纳米材料表面包覆二氧化硅对其磁性能的影响规律。主要实验内容如下:(1)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具有良好分散性的镁铁氧体尖晶石磁性纳米颗粒。研究发现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合成的镁铁氧体磁性纳米颗粒的粒径和磁性能有显着影响,所以设计了不同反应条件的合成路线来进行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XRD)数据分析,在180℃反应12 h合成的镁铁氧体磁性纳米颗粒相结构为典型的尖晶石结构,并且合成的镁铁氧体产量高,具有良好的结晶度;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发现大多数合成的磁性纳米颗粒的粒径在100~150 nm的范围内;通过扫描电镜EDS能谱仪测量镁铁氧体磁性纳米颗粒的成分得知,合成的镁铁氧体粉末的主要元素为Mg、Fe和O,没有发现其它杂质元素;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合成的镁铁氧体磁性纳米颗粒进行磁性能测试发现,在180℃下反应12 h获得的尖晶石型镁铁氧体磁性纳米颗粒的饱和磁化强度最高为67.35 emu/g。(2)采用化学共沉淀方法添加聚(4-苯乙烯磺酸-共聚-马来酸)钠盐(PSSMA)合成了具有尖晶石型结构的MnFe_2O_4磁性纳米颗粒。XRD的结果表明,合成的MnFe_2O_4磁性纳米颗粒具有典型的尖晶石结构,其中添加PSSMA合成的MnFe_2O_4磁性纳米颗粒产量高、结晶度好;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图谱中清晰地显示出了Fe、Mn、O和C元素的结合能峰,由于制备的样品在空气中放置,所以出现少量的杂质N元素,除此之外没有发现其它杂质元素存在,分析XPS窄扫描图谱确定Mn和Fe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和3+价;从TEM图像看出添加PSSMA所合成的MnFe_2O_4磁性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多都在80~90 nm之间,具有好的分散度和窄的粒径分布;通过VSM测试磁性能得知,与未加入PSSMA的样品相比,PSSMA的加入使MnFe_2O_4磁性纳米颗粒的饱和磁化强度从22.79 emu/g提高到44.45 emu/g。(3)采用加入正硅酸乙酯(TEOS)的方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MnFe_2O_4@SiO_2磁性纳米复合颗粒。从TEM图像发现,加入的TEOS量仅为0.05mL时,就会在添加PSSMA合成的MnFe_2O_4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包覆上一层薄薄约十几纳米的SiO_2,从而形成一种核壳结构。从整体来看,得到的MnFe_2O_4@SiO_2磁性纳米颗粒大小尺寸均一,SiO_2表面包覆均匀完整,分散度好;EDS能谱测试结果表明包覆前添加PSSMA合成的MnFe_2O_4粉末的主要组成元素是Mg、Fe和O,没有发现其它杂质元素,包覆SiO_2后MnFe_2O_4@SiO_2磁性纳米粉末的主要组成元素是Mn、Fe、Si和O,没有发现其它杂质元素;用VSM测试磁性能结果表明,包覆前添加PSSMA合成的MnFe_2O_4磁性纳米粉末的饱和磁化强度为44.45 emu/g,与包覆后MnFe_2O_4@SiO_2磁性纳米粉末的饱和磁化强度(43.59 emu/g)几乎相等,增加TEOS的加入量到0.1 mL,由于包覆层SiO_2增厚,MnFe_2O_4@SiO_2磁性纳米粉末的饱和磁化强度大幅度下降,仅为22.14emu/g。(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期刊2018-12-01)

李颖,朱小雪,张纪梅,刘文博[8](2017)在《尖晶石锰铁氧体复合材料MnFe_2O_4@RGO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尖晶石锰铁氧体材料(MnFe_2O_4)和氧化石墨烯(GO),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得尖晶石锰铁氧体复合材料(MnFe_2O_4@RGO),并对制得的MnFe_2O_4@RGO进行SEM、XRD和电化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EG∶DEG的体积配合比为20∶0条件下,制得的MnFe_2O_4@RGO电化学信号最强,循环伏安氧化峰电流强度最高可达到93μA,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7年12期)

朱洁[9](2017)在《尖晶石型锌铁氧体的生长调制及其机理的原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尖晶石型铁氧体因其优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在催化、磁存储、生物医药等领域。如何在保持材料超顺磁性(小颗粒)的同时,有效提高其磁化强度是影响该类型材料研发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本论文以锌铁氧体(ZnFe2O4)为目标产物,通过改变产物中的Fe、Zn离子摩尔比、添加多齿配体等,制备了不同形貌(簇状、纳米片、单分散纳米颗粒)的高饱和磁化强度的锌铁氧体。应用原位微量热技术研究了其相应的形成机理。为研制超顺磁、高饱和磁化强度的尖晶石型纳米材料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同时,通过添加六齿配体EDTA,成功制备了 ZnFe2O4/ZnO共存的磁性纳米材料。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选择组成为Zn0.2Fe2.8O4的超顺磁、高饱和磁化强度的纳米簇作为目标产物,通过原位量热并技术结合XRD、ICP-AES、TEM、XPS、FTIR等表征手段,深入探索纳米簇的形成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体系中的Fe3+首先和HOCH2CH2OH反应生成Fe(OCH2CH2OH)3,然后部分 Fe(OCH2CH2OH)3 中的 Fe3+ 被 Zn2+ 替代,形成Zn(OCH2CH2OH)2。Fe(OCH2CH2OH)3和Zn(OCH2CH2OH)2 聚合作为凝胶因子,形成凝胶。随着反应温度升高,氢键被破坏,凝胶会转化成溶液。该过程发生了取代反应,生成了(Fe,Zn)OOH,其中-OCH2CH2O-作为桥联基团与Fe3+和Zn2+成键,诱导了簇状结构的形成。然后簇状(Fe,Zn)OOH脱水生成了簇状α-Fe203,最后转变为簇状Zn0.2Fe2.8O4。并通过加入EDA抑制醇盐的生成和聚合,进一步证明是聚合物的形成促使产物形成簇状结构,-OCH2CH2O-的桥联作用是形成簇状结构的关键。对磁性纳米簇形成机理的研究,将为研制该类型材料提供思路和理论基础,为类似的科学问题提供实验依据。2、通过简单的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和大表面积的单分散Zn掺杂Fe3O4磁性纳米片。使用原位微量热法,结合XRD、ICP-AES、XPS、FTIR、TEM等表征手段详细研究了 EDA调控下Zn掺杂Fe304磁性纳米片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EDA改变了产物的生成机理。体系中Fe(EDA)3]3+和[Zn(EDA)3]2+配合物的形成,降低了游离Fe3+和Zn2+浓度,抑制了部分反应的发生,并导致部分反应在更高的温度发生。同时,Zn掺杂Fe3O4的(111)面变得稳定,这诱导了纳米片的形成。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和大表面积的Zn掺杂的Fe304纳米片在不同领域,如吸附、生物分子分离和药物靶向传递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3、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表面积较大的ZnFe204/Zn0磁性复合材料。利用原位微量热法研究了 ZnFe2O4/ZnO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Fe3+-EDTA和Zn2+-EDTA配离子的形成,降低了游离Fe3+和Zn2+浓度,抑制了醇盐的形成。同时,适量的EDTA作为配体,可以吸附在晶体的表面,从而使得临近的晶核在氨基和羧基的作用下,自组装成球,与第二章中-OCH2CH2O-类似。制备的ZnFe2O4/ZnO磁性复合材料因为比表面积较大且分散性好,在吸附、光催化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7-06-20)

尉国栋[10](2017)在《锂离子电化学嵌入/脱嵌对尖晶石结构铁氧体磁性动态调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磁电调控指的是通过施加一个电场来改变(控制)材料磁性的方法。目前,常用的调控技术有:以输运电荷为媒介利用强关联体系磁性对能级占据的敏感性进行磁电调控;以界面间的应力为媒介利用材料间的耦合效应进行的调控;以及利用本征的多重铁性材料及其复合结构进行的调控方法等。在这些方法中,大多数研究的开展都是基于表面或界面效应,因此人工磁电调控体系的作用范围基本被限制在界面附近,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器件的应用。为了克服现有磁电调控技术的不足,我们开展了以锂电池结构为基础,基于锂离子电化学迁移的材料磁性电调控特性研究。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利用锂离子进行储能/供能的能源器件。由于锂离子带有一个单位正电荷,在嵌入和脱嵌电极材料的过程中会引起材料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进而引起电极材料中部分元素得失电荷的过程。对于一些电极材料,如过渡族金属氧化物中的铁氧体,这一过程伴随有磁性的变化,因而可以将其用作磁电调控的一种手段。同时,由于锂离子的作用范围可以深入到材料内部,可以突破界面限制,获得较大的磁性变化值。在传统的磁学研究中,这种磁电调控方法很少被人研究。我们希望借助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结构,研究锂离子在尖晶石相铁氧体电极材料中嵌入/脱嵌所引起的磁性变化,以锂离子为媒介,开发新的磁电调控器件。这不仅能够突破传统人工磁电调控体系在作用深度上的限制,磁性的变化还能够作为电池充放电过程的一种原位表征手段,帮助我们理解锂电池中的动态反应机理。本文中我们首先利用自制的可用于原位磁性测量的胶囊电池探索了尖晶石相铁氧体中磁性的电化学调控,利用Fe304和特殊结构的NiFe_2O_4初步研究了材料种类和微观形貌等因素对调控结果的影响。实现了对磁性信号较大的调控效果,将循环时间缩短到10分钟左右,并且可以通过施加更大的电流实现更快的磁性变化。同时我们借助非原位结构、理化性质的表征尝试理解调控过程中磁性变化的机理,认为除了价态以外存在其他的影响着磁性响应的因素。为了搞清楚锂离子电化学过程中引起磁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我们在MnFe_2O_4和γ-Fe_2O_3电极材料中做了一系列工作。通过结构、磁性和电化学特性等表征手段和理论模拟计算,分析了锂离子从刚刚嵌入材料晶格到使得电极材料从尖晶石相完全转化为岩盐相间的整个过程,发现Li嵌入导致的磁性离子交换作用的改变是磁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为了克服液态电解质带来的容易泄漏、组装困难、稳定性差等问题,我们制备了全固态的薄膜锂离子电池。选用Fe_3O_4作为磁性材料,选用LiCoO_2为对电极,采用锂离子传输速率接近液态电解质的0.3mm厚商用LISICON(Li_(1.5)Al_(0.5)Ge_(1.5)P_3O_(12))陶瓷基片作为固态电解质和基底。在充电态和放电态,我们检测到器件具有两个明显不同的饱和磁化强度,证明了离子电化学调控是一种稳定、有效的磁电调控手段。(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5-25)

尖晶石型铁氧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硝酸钴、硫酸钴、氯化钴和乙酸钴分别作为Co2+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尖晶石型纳米钴铁氧体吸波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NA)对制备的钴铁氧体进行表征和分析。以CTAB为表面活性剂,晶化温度为180℃、晶化时间为8 h,通过对比不同原料制备的钴铁氧体形貌、粒径、电磁损耗和吸波性能可以得出结论:以硝酸钴和氯化钴为原料制备出的钴铁氧体存在杂质峰,以硫酸钴和乙酸钴为原料可以制备出纯相纳米钴铁氧体,晶面距离分别为0. 25246 nm和0. 25730 nm,平均粒径为35 nm和28. 5 nm。以乙酸钴为原料制备的钴铁氧体吸波反射率最小,为-8. 3dB,电磁波吸波效果最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尖晶石型铁氧体论文参考文献

[1].唐凯.尖晶石铁氧体纳米吸附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应用化工.2019

[2].马志军,高静,翁兴媛,程亮,关智浩.不同钴原料制备尖晶石型钴铁氧体及吸波性能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9

[3].郭建琴.尖晶石铁氧体材料的制备及磁、电、气敏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4].陈慕云.硼掺杂MFe_2O_4(M=Ni、Mn)尖晶石铁氧体的磁性和阳离子分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5].张丽娜,李光磊,罗铭宇,段红珍.纳米尖晶石铁氧体电化学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9

[6]..热处理对压粉磁芯尖-晶石型铁氧体电阻影响[J].金属功能材料.2018

[7].房刊.尖晶石镁铁氧体、锰铁氧体及其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调控[D].河北工程大学.2018

[8].李颖,朱小雪,张纪梅,刘文博.尖晶石锰铁氧体复合材料MnFe_2O_4@RGO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7

[9].朱洁.尖晶石型锌铁氧体的生长调制及其机理的原位研究[D].扬州大学.2017

[10].尉国栋.锂离子电化学嵌入/脱嵌对尖晶石结构铁氧体磁性动态调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Au示意图包覆Fe3O4的磁滞回线晶体结构AB2O4绿色原子为A,棕色原子...物质的磁性分类铁磁性材料磁滞回线纳米材料的磁学性能

标签:;  ;  ;  ;  ;  ;  ;  

尖晶石型铁氧体论文_唐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