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萘酚喹论文-江海龙,卢丽琨,常学辉,卞婷婷,田利源

磷酸萘酚喹论文-江海龙,卢丽琨,常学辉,卞婷婷,田利源

导读:本文包含了磷酸萘酚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磷酸萘酚喹,青蒿素,非洲,恶性疟

磷酸萘酚喹论文文献综述

江海龙,卢丽琨,常学辉,卞婷婷,田利源[1](2016)在《复方磷酸萘酚喹片治疗非洲恶性疟疾35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复方磷酸萘酚喹片治疗非洲恶性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显微镜血检恶性疟原虫阳性患者为观察对象。复方磷酸萘酚喹片顿服成人总量含磷酸萘酚喹400 mg及青蒿素1 000 mg。服药后按时测量体温和血检疟原虫。随访28d,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复方磷酸萘酚喹片治疗非洲恶性疟35例,平均退热时间为(36.7±16.3)h,原虫转阴时间为(58.1±15.3)h,治愈率为97.3%,服药后除少数(2例)出现恶心、胃部不适外,无其它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磷酸萘酚喹片治疗非洲恶性疟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医学》期刊2016年02期)

范亚刚,张利,李萍[2](2015)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磷酸萘酚喹片中青蒿素的溶出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磷酸萘酚喹片中青蒿素的溶出度。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C18(150×4.6 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柱温30℃,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10 nm。结果复方磷酸萘酚喹片中青蒿素进样量在1.32-26.4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回收率为100.83%,RSD=1.76%(n=9)。结论本方法测定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复方磷酸萘酚喹片中青蒿素的溶出度的测定。(本文来源于《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期刊2015年03期)

韩平[3](2013)在《磷酸萘酚喹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磷酸萘酚喹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10只beagle犬单次口服500mg/kg,服药后0~216h间隔内定时采集血样,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联用测试样品浓度,梯形面积法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Ke为(0.013+0.004)h-1;t1/2为(54.32+16.3)h,tmax为(3.55+2.37)h,Cmax为(54.68+19.18)μg·L-1,CL/F为(4.49+1.8)L·h-1/kg),AUC0-216和AUC分别为(1158.26±584.64)mg·h-1/L和(1277.29+530.99)mg·h-1/L。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快速、简便、无杂质干扰,适合于磷酸萘酚喹浓度检测以及生物等效性研究。(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13年31期)

唐克香[4](2012)在《磷酸萘酚喹预防疟疾Ⅲ期临床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观察评价磷酸萘酚喹预防疟疾的保护性;2观察评价磷酸萘酚喹预防疟疾的安全性;3观察评价磷酸萘酚喹预防疟疾依从性;方法(1)本研究选择在缅甸克钦邦拉咱市,以自然村为单位开展疟疾带虫率基线调查,选择4个带虫率在10%以上的自然村为研究现场。(2)选择5-65岁村民,疟疾镜检阴性、通过健康体检和自愿参加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人员为研究对象,将符合标准的400例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配入组,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各200例。疟疾带虫率基线调查中发现的疟原虫阳性病人和带虫者给予正规治疗。(3)药物组成人剂量600mg,5~12岁组为1/2成人量,13~16岁为3/4成人量,每月服药一次,共服药2次。安慰剂组服用方法和剂量与药物组相同。(4)首次服药当天及服药后每周随访观察,以及第2次服用后的第2周和第4周,对受试者进行全身各系统体格检查,镜检是否有感染疟原虫,对感染疟原虫的受试者给予正确的治疗药物。在服药的当天和服药后的第1、4、8周分别进行尿常规、血常规、血生化检测。(5)详细记录每次随访的不良事件以及感染疟原虫的情况,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受试者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分布结果在基线期筛选的604例中,选择符合标准的400例,进行首次服药。期中有370例接受至少一次服药后安全评价,为入组总人数的92.50%,期中药物组181例,安慰剂组189例。有309例进行了第2次服药,为入组总人数的77.25%,其实药物组为156例,安慰剂组153例。(2)两组受试者基本情况比较结果临床观察的370名受试者中,年龄是5到65岁,平均年龄为(25.57±18.46),药物组的平均年龄是(24.50±17.36),安慰剂组的平均年龄是(26.63±19.56)。二组受试者基线期体温在35.7~37.1℃之间,无发热,药物组平均体温是(36.46±0.199),安慰剂组平均体温是(36.45±0.238)。370例受试验者中,女性人数为58.10%(215/370),男性人数为41.89%(155/370)。药物组女性为59.67%(108/181),男性为40.33%(73/181)。安慰剂组女性为56.61%(107/189),男性人数为43.38%(82/189)。组间比较性别构成P值=0.552>0.05,无统计学差异。在370例受试者中,有129例(34.86%)在入组2周前有疟疾病史,其中药物组有63例34.80%(63/118),在安慰组有66例34.92%(66/189),组间比较P值=0.982>0.05,无统计学差异。(3)磷酸萘酚喹预防疟疾的保护性结果药物组60天的累计出虫率是0.64%,安慰剂组60天累计出虫率为12.50%,两组间比较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差异。药物组30天保护率为94.16%,60天保护率为94.88%。(4)磷酸萘酚喹预防疟疾的安全性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药物组有15例不良事件,安慰剂组有14例不良事件。两组间比较P值=0.847>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磷酸萘酚喹对疟疾流行区有一定免疫力人群具有很好预防效果。本研究每月口服一次,连续观察二个月,60天保护率为94.88%,保护率与美国近期推出的马拉龙相似,提示该药物在流行区对疟疾具有很好预防作用。2磷酸萘酚喹预防疟疾安全性高。本研究在60天服药临床观察过程中药物组实验室异常发生率7.50%(15/200),安慰剂组的实验室异常发生率7.00%(14/200),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所有不良事件均属轻度且在用药后1周内恢复正常。提示该药物在疟疾流行区预防疟疾安全性较好。3磷酸萘酚喹预防疟疾依从性好。本试验在60天的观察中,除部分受者因局部战争等客观原因未能完成全程观察外,药物组156名中仅1名观察对象拒接服药,其他155名乐意接受预防药。(本文来源于《大理学院》期刊2012-05-28)

姜洋[5](2011)在《新型抗疟药物磷酸萘酚喹衍生物的合成与药效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疟疾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虫媒传染病之一,是当今世界公共卫生的突出问题之一,是世界上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寄生虫病。据WHO报道全球有约108各国家和地区,全球近半人口受到疟疾的危害,多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并且亚洲、拉美、中东以及欧洲也受到影响。其中2008年全年就有2.74亿的临床报告病例,有近百万人死亡。在非洲,每45秒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死于该病的儿童数目高达儿童死亡总数的20%。我国60年代初及70年代初,都曾发生过大范围的流行,患病人数逾3 000万。近年来,经过医药工作者的努力工作,已经有效的控制了疟疾的大规模流行。但是在局部地区疟疾仍然很严重,疫情呈现不稳定,点状爆发的特点。据报道,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全国的疟疾疫情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但疟原虫的抗药性日益严重且扩散极快,已经严重影响了疟疾的控制,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磷酸萘酚喹是我研究所研制的I类抗疟新药,与氯喹同属4-氨基喹啉类抗疟药。动物实验显示,磷酸萘酚喹具有很高的抗疟活性。临床实验显示磷酸萘酚喹消除半衰期长达255h以上。长半衰期药物的优点是临床用药疗程短、依从性好,缺点是由于血液中较长时间存在低浓度药物,故与短半衰期药物相比容易产生抗性。所以,我们用新型胺类化合物作为氨基侧链末端基团合成新型磷酸萘酚喹衍生物,以筛选出抗疟活性强且耐药性小的抗疟新药,为磷酸萘酚喹类衍生物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目的:1、通过选择不同的胺类化合物作为侧链,合成新型磷酸萘酚喹衍生物;2、在新的目标化合物中发现抗疟效果比较好的化合物,为进行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科研基础;3、由于磷酸萘酚喹不易溶于水,所以通过以β-氨基醇为原料合成新型磷酸萘酚喹衍生物,得到易溶于水的磷酸萘酚喹衍生物化合物。4、简化中间体II的制备方法,提高中间II的收率,优化该类药物的制备方法;5、以伯氏疟原虫K173株,进行新型抗疟药物的药效学筛选工作,并结合药效学结果,指导今后该类化合物合成研究时氨基末端侧链类型的选择方向。方法:1、优化合成路线,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平行实验对收率较低的反应步骤加以改进以提高中间体的产率。2、根据相关文献报道,选择3种不含有羟基的胺类化合物,利用Mannich反应合成新型磷酸萘酚喹衍生物目标化合物;3、选择了7种β-氨基醇类化合物,利用Mannich反应合成新型磷酸萘酚喹衍生物,并用柱层析的方法进行分离纯化;4、通过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熔点测定等方法分析目标化合物的结构。5、使用国际通用的4日抑制法,对新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药效学评价。6、使用伯氏疟原虫K173株,在昆明小鼠体内测试新化合物的抗疟活性,指导以后的药效学研究。结果:1、对中间体II的制备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该方法较文献报道的方法产率有较大的提高。2、合成了10个目标化合物,国内外均未见报道,其中3个为以不含羟基的胺类(4-甲基哌啶,丙烯胺,环丙胺)作为氨基侧链末端基团合成的新化合物,另外7个为以β-氨基醇类(异丁醇胺、氨基丙醇的外消旋体和手性旋光异构体、2-氨基-1-丁醇、2-氨基-2-甲基-1-丙醇、3-氨基-1,2-丙二醇)作为氨基侧链末端基团合成的新化合物。3、根据1H-NMR,Q-FT-MS等的结果,可以确定其结构特征与目标化合物一致。并对目标化合物的熔点和旋光度等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4、4日抑制实验法的药效学结果显示,不含有羟基的胺类为侧链的化合物,对伯氏疟原虫K173株抑制剂量范围为ED50=1.75-2.02uM,ED90=6.58-9.08uM ;以β-氨基醇类为侧链的化合物的药效学结果为ED50=1.19-1.87uM,ED90=2.72-8.13uM。其中化合物V10的ED50仅为1.19uM,化合物V4的ED90=2.72uM。目标化合物均有进行深入研究的价值。结论:药物合成研究结果显示,中间体II的制备方法优化后,产率可提高至50%左右,缩短了整条路线的反应时间。在中间体IV制备过程中,以不含羟基的胺类化合物作为Mannich反应原料时,反应时间短,反应迅速,产物易得,且纯化方法简单、收率高。而以β-氨基醇类化合物作为Mannich反应原料时,反应时间长,反应速度慢,产物需使用柱层析方法纯化,导致产物收率低。初步药效学研究结果显示,含有β-氨基醇类侧链的磷酸萘酚喹衍生物在小鼠体内抗疟活性均优于以不含羟基的胺类为侧链的磷酸萘酚喹衍生物;作为侧链的β-氨基醇中含有的羟基的个数越多,抗疟活性越强。据文献报道4-氨基喹啉类化合物中4位氨基侧链末端的脂溶性越强其抗疟活性越强,但本论文的实验结果表明,以水溶性化合物作为4位氨基末端侧链的4-氨基喹啉类化合物也可以获得很好的抗疟效果,该研究结果为此类药物的研究开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期刊2011-06-17)

李海燕,高洪志,曲恒燕,郝光涛,李媛媛[6](2010)在《磷酸萘酚喹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寄生虫病,近年来全球疟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也成为很多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的最大障碍,因而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从60年代起,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等主要抗疟药产生愈来愈强的抗药性,这种抗氯喹的恶性疟呈蔓延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传统抗疟药疗效低、副作用大的弊端已日渐显现,因此亟需寻找新型抗疟药。(本文来源于《第十二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期刊2010-10-22)

王红[7](2010)在《磷酸萘酚喹抗药性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疟疾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虫媒传染病之一。在四种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中,恶性疟原虫感染人导致的恶性疟症状最为严重,死亡率也最高。自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产生抗药性以来,疟原虫的抗药性不断蔓延,抗性程度不断增强,在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多药抗性、交叉抗性,使疟疾防治面临严峻困难,甚至影响了新药的使用。美军从1963-1974年用12年时间从25万个化合物中筛选出26个较有希望的新化合物进入临床研究,其中只有4--喹啉甲醇类中的甲氟喹被美军作为王牌药推向市场,但甲氟喹上市仅半年在泰国就报道出现抗性。对此,国内外学者对抗疟药抗性机制展开了大量研究。但目前唯一能确定抗性机制的仅有抗叶酸药,认为恶性疟原虫二氢叶酸还原酶(Dihyrofolateredctase, DHFR)基因的突变导致了这类药物抗性的产生,而其他常用抗疟药如氯喹等喹啉类抗疟药的抗性机制目前仍未明确。磷酸萘酚喹是我所研制的I类抗疟新药,与氯喹同属4-氨基喹啉类抗疟药。动物实验显示,磷酸萘酚喹具有很高的抗疟活性。临床实验显示磷酸萘酚喹消除半衰期长达255h以上。长半衰期药物的优点是临床用药疗程短、依从性好,缺点是由于血液中较长时间存在低浓度药物,故与短半衰期药物相比容易产生抗性。因此,为保护新药,更合理地使用新药,延长新药的使用寿命,有必要对我国研制的抗疟新药磷酸萘酚喹抗性产生的情况及其抗性机制进行了解和研究。目前国内外均未见有关磷酸萘酚喹抗性机制的报道,但对氯喹的抗性机制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研究普遍认为恶性疟原虫多药抗性基因1(Plasmodium falciparum 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1, pfmdr1)、cg2和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转运蛋白(Plasmodium falciparum chloroquine resistance transporter, pfcrt)基因与氯喹抗性有关,其中研究的热点是crt基因,认为crt突变是氯喹抗性产生的关键。因此,本实验从crt基因入手,利用基因打靶技术展开磷酸萘酚喹抗性机制的研究。对基因功能研究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等位基因替换,目前在疟原虫体内进行的等位基因替换实验大多是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完成的。pPyrFlu是伯氏疟原虫转染的有效介质,将质粒载体与crt基因构建得到CRT targeting重组质粒,通过基因转染技术,利用质粒可进行的单交换机制,将敏感株和抗性株的crt等位基因进行替换来研究crt基因与磷酸萘酚喹抗性的关系。方法:(1)首先建立磷酸萘酚喹抗性株模型。在鼠疟动物模型上采用小剂量递增(ST)法培育磷酸萘酚喹抗性株,经4日抑制实验法测定ED50、ED90和抗性指数I50、I90;停药体内血传10代及冷冻保存12个月检测该抗性株抗性是否稳定;测定交叉抗性,评价该抗性株对青蒿素、氯喹、本芴醇和乙胺嘧啶等的药物敏感性;(2)参考伯氏疟原虫ANKA株的crt基因设计反转录及PCR引物,获得K173株、NQR株、CQR株的crt基因,分析所得目的基因与其它疟原虫crt基因和蛋白的同源性并比较磷酸萘酚喹抗性株crt基因与K173株、CQR株crt基因之间的差别;(3)构建CRT突变重组株并对其抗性表型进行鉴定。首先是crt Targetting质粒的构建,将K173株或抗性株的crt基因片段克隆到伯氏疟原虫转染质粒pPyrFlu中,获得以单交换机制整合的重组质粒PyrFlu/Pbcrt,经双酶切及PCR鉴定;其次是转染条件的优化,通过重组质粒线性化,伯氏疟原虫体外培养和设定不同的电转体系选择最优的转染条件;再次是乙胺嘧啶药物筛选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获得阳性转化子并做PCR鉴定;最后,测定重组K173-NQR/CQR株、NQR-K173株和CQR-K173株对磷酸萘酚喹、氯喹的敏感性分析重组株抗性表型的变化。结果:(1)在磷酸萘酚喹的持续压力下血传100代,历时23个月培育得到了伯氏疟原虫磷酸萘酚喹高度抗性株NQR,经测定EDs0、ED90分别为41.25mg/kg和152.23mg/kg,抗性指数I50和I90分别为105.8和200.3,均达到高度抗性;经停药血传10代和冷冻保存12个月测定,其抗性指数仍然保持200以上,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其抗性程度比较稳定;交叉抗性实验中发现该抗性株对青蒿素、本芴醇和乙胺嘧啶具有中度交叉抗性,而与氯喹具有高度交叉抗性(I90=14.5);(2)经RT-PCR首次扩增得到了伯氏疟原虫K173株的crt基因编码序列,经序列测定目的基因长1278bp,编码426个氨基酸,具有10个跨膜结构的膜转运蛋白;经比对该序列与其它疟原虫的crt基因和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序列比对发现NQR株目的基因全长1275bp,编码425个氨基酸,与K173株相比,NQR株crt基因存在41个碱基突变及3个碱基缺失,其中有意义的氨基酸突变有11个;NQR株、CQR株的crt基因序列相同;(3)得到以单交换机制获得整合的重组质粒PyrFlu/Pbcrt,经双酶切及PCR鉴定,证明目的基因crt已整合到载体中;体外培养伯氏疟原虫同步化于成熟裂殖体期的优化条件为20%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细胞压积比1%,在37℃蜡烛缸中培养18-22h;分别采用梯度密度离心法和磁珠分选法富集成熟裂殖体,比较富集得到的裂殖体比例及裂殖体活性,发现两种方法所获裂殖体质量均较好,无较大差别,只是操作时间上存在差别,梯度密度离心法富集裂殖体需要30min而磁珠分选法需要2h以上;选择100-400ul不同的电转体系,1.1kv,25uF,电阻无穷大的条件下进行电转化,只在300ul电转体系中获得了阳性转化子;经2轮乙胺嘧啶筛选后的阳性转化子在荧光显微镜下发出绿色荧光,经PCR鉴定也扩增得到了2kb的预期片段,说明重组质粒已正确地整合在伯氏疟原虫基因组中并进行了表达;(4)经测定,重组K173-NQR/CQR株的药物敏感性显着下降,对磷酸萘酚喹、氯喹的ED90分别为36.06±2.79mg/kg和93.70±8.83mg/kg,抗性表型I90分别为60.1和44.2;而重组NQR-K173株对磷酸萘酚喹、氯喹的敏感性则显着提高,ED90分别为2.76±0.79mg/kg和6.92±1.07mg/kg,I90分别为4.6和11.5;重组CQR-K173株对磷酸萘酚喹、氯喹的敏感性也显着提高,ED90分别为4.66±1.32mg/kg和19.08±3.39mg/kg,I90分别为2.2和9.0。结论:(1)通过ST法培育得到稳定的磷酸萘酚喹抗性株,实验显示磷酸萘酚喹在鼠疟模型上很容易产生抗性,且抗性程度高而强。因此,对其抗性机制的研究很有必要。研究证实,该抗性株对氯喹具有高度交叉抗性,提示我们在氯喹抗性区使用磷酸萘酚喹时要提高警惕,避免抗性程度的交叉累积。本研究提示,磷酸萘酚喹的抗性机制与氯喹有相同之处但不完全相同;(2)首次获得伯氏疟原虫K173株的crt基因;分析结果说明该基因突变很有可能与NQR抗性产生有关,且该基因与磷酸萘酚喹抗性产生的关系与氯喹抗性产生类似;(3)建立了伯氏疟原虫基因打靶技术,并运用此技术获得了表达NQR株crt基因、CQR株crt基因的重组伯氏疟原虫K173株和表达K173株crt基因的重组伯氏疟原虫NQR株、CQR株;(4)通过测定重组株的抗性表型,重组伯氏疟原虫K173对药物敏感性显着降低及重组伯氏疟原虫抗性株对药物敏感性显着增高充分说明crt基因在磷酸萘酚喹抗性产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5)除crt基因,可能还有其它因素共同决定了磷酸萘酚喹抗性的产生。有关磷酸萘酚喹的抗性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期刊2010-06-16)

杜坤庭,葛勤利,杨伟捷,万顺梅,罗菲[8](2010)在《蒿甲醚注射液联合复方磷酸萘酚喹片治疗恶性疟疾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蒿甲醚联合复方磷酸萘酚喹片治疗恶性疟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名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采用蒿甲醚注射液治疗、B组采用复方磷酸萘酚喹片治疗、C组采用A组和B组联合用药的方式。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蒿甲醚联合复方磷酸萘酚喹片组平均退热时间、外周血疟原虫转阴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复燃率和复燃天数均小于A、B组相应的观察指标(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蒿甲醚联合复方磷酸萘酚喹片组的总有效率也高于其他两组的有效率(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蒿甲醚注射液联合复方磷酸萘酚喹片治疗恶性疟临床效果明显,复燃率低,建议临床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0年16期)

彭茗,宋冬梅,杨永健[9](2010)在《RP-HPLC法测定磷酸萘酚喹的有关物质及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磷酸萘酚喹中有关物质和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为该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方法:Agilent SB-C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组成A:0.1%叁氟乙酸溶液(叁乙胺调节pH=3.0),B:乙腈,有关物质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含量测定等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检测波长为275 nm,柱温为35℃。结果:合成中间体Ⅰ~Ⅳ分别在2.057~51.428,2.333~58.336,1.766~44.140和2.113~52.828μg.mL-1的浓度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均在96.1%~99.6%,RSD均在0.8%~3.0%,最低检测限均在0.5~8.8 ng;磷酸萘酚喹的线性范围为114.16~266.38μg.mL-1(r=0.999 9),低、中、高3个浓度RSD为0.24%(n=9)。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高,可用于磷酸萘酚喹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0年10期)

方翼,王静,潘志恒,李玉珍,李鹏飞[10](2009)在《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青蒿素和磷酸萘酚喹的浓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青蒿素和磷酸萘酚喹的浓度。方法:选用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以甲醇-10mmol·L-1乙酸铵为流动相,样品用液-液萃取法处理后进样,选用Q-TrapTM型叁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的多重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检测。结果:青蒿素和磷酸萘酚喹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00~1000ng·mL-1和0.500~500ng·mL-1,最低定量限分别为4.00ng·mL-1和0.500ng·mL-1,精密度在92.3%~106.5%之间,日间和日内相对标准差均低于10.6%,相对偏差-4.6%~8.7%,方法提取回收率均大于75%,稳定性较好。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灵敏、专属性强、重现性高,可用于复方磷酸萘酚喹片药动学研究。(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09年08期)

磷酸萘酚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磷酸萘酚喹片中青蒿素的溶出度。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C18(150×4.6 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柱温30℃,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10 nm。结果复方磷酸萘酚喹片中青蒿素进样量在1.32-26.4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回收率为100.83%,RSD=1.76%(n=9)。结论本方法测定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复方磷酸萘酚喹片中青蒿素的溶出度的测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磷酸萘酚喹论文参考文献

[1].江海龙,卢丽琨,常学辉,卞婷婷,田利源.复方磷酸萘酚喹片治疗非洲恶性疟疾35例[J].中国热带医学.2016

[2].范亚刚,张利,李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磷酸萘酚喹片中青蒿素的溶出度[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

[3].韩平.磷酸萘酚喹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3

[4].唐克香.磷酸萘酚喹预防疟疾Ⅲ期临床试验[D].大理学院.2012

[5].姜洋.新型抗疟药物磷酸萘酚喹衍生物的合成与药效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

[6].李海燕,高洪志,曲恒燕,郝光涛,李媛媛.磷酸萘酚喹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C].第十二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2010

[7].王红.磷酸萘酚喹抗药性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

[8].杜坤庭,葛勤利,杨伟捷,万顺梅,罗菲.蒿甲醚注射液联合复方磷酸萘酚喹片治疗恶性疟疾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

[9].彭茗,宋冬梅,杨永健.RP-HPLC法测定磷酸萘酚喹的有关物质及含量[J].中国新药杂志.2010

[10].方翼,王静,潘志恒,李玉珍,李鹏飞.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青蒿素和磷酸萘酚喹的浓度[J].药物分析杂志.2009

标签:;  ;  ;  ;  

磷酸萘酚喹论文-江海龙,卢丽琨,常学辉,卞婷婷,田利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