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开线斜齿轮论文_王彦力,张春兰,潘江

导读:本文包含了渐开线斜齿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齿轮,渐开线,载荷,强度,动力学,圆柱,齿根。

渐开线斜齿轮论文文献综述

王彦力,张春兰,潘江[1](2019)在《基于VB的渐开线圆柱斜齿轮Solid Works模型二次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Solid Works建立渐开线圆柱斜齿轮的参数化模型,并以Visual Basic6.0(简称VB)为开发工具,调用API函数,对齿轮进行二次开发,设计了专门的程序界面用以驱动Solid Works来建立不同参数的齿轮模型。此方法使VB的编程语言和SolidWorks的叁维实体建模进行完美的结合,最终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缩短研发时间的目标。(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31期)

封楠,张敬彩,李金峰,程曼[2](2019)在《渐开线斜齿轮单齿弯曲疲劳加载试验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渐开线斜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测试问题,利用RomaxDesigner仿真软件研究了不同齿宽和螺旋角的齿根弯曲应力变化规律和载荷分配关系,得到了最大应力及相应的接触线位置及其载荷,可用于斜齿轮单齿弯曲疲劳试验的加载位置和加载载荷的确定。对比分析了不同螺旋角齿轮弯曲应力仿真值与GB/T 3480—1997中通过一系列修正系数得到的计算值,发现二者存在较大区别,证明了对斜齿轮进行弯曲疲劳试验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斜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方案。斜齿轮弯曲疲劳试验的结果可以转换到国家标准中,以提高斜齿轮弯曲强度评估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9年07期)

郭凡,凌羡彦,陈田[3](2019)在《渐开线斜齿轮的多目标综合微观修形》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单一齿轮微观修形策略修形效果不全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目标综合微观修形方法,以期改善渐开线斜齿轮的啮合特性。基于建立的风电齿轮箱刚柔耦合模型对其中的高速级齿轮副进行啮合特性分析,并据此分析啮合错位对齿轮副啮合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高速级齿轮副提出修形研究,以期改善齿面载荷分布、降低载荷突变和静态传递误差波动量。分析结果表明,齿向螺旋角修形和齿廓鼓形修形的综合微观修形效果较单一的齿向螺旋角修形效果好,实现了多目标修形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塔里木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邹玉静,庞峰,樊智敏[4](2019)在《渐开线斜齿轮传动摩擦动力学耦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考虑时变啮合刚度、轴承刚度以及摩擦力等对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基于载荷分担理论和动力学、弹流润滑理论,建立12自由度斜齿轮摩擦动力学模型。采用解耦方法求解该摩擦动力学模型,将动力学求解获得的动态轮齿作用力用于润滑分析中,而润滑分析获得的摩擦因数再次用于动力学分析计算中。通过实例研究了齿面摩擦学特性和动力学行为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考虑耦合效应后的斜齿轮动态响应与定摩擦因数下的动态响应相比有较大不同,且时变摩擦力对垂直于啮合线方向的动态响应影响尤为显着;动态载荷等对斜齿轮润滑特性影响较大,转速接近共振转速时,动态载荷作用下的油膜厚度、油膜承载比例、油膜温升和摩擦因数分布规律与幅值与稳态载荷相比差异明显。动态载荷对斜齿轮润滑特性以及时变滑动摩擦力对动态响应的影响不可忽略。(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陈晨,杨国来,董季澄,景泳淼,高文涛[5](2019)在《渐开线外啮合圆柱斜齿轮流量计脉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分析了渐开线外啮合斜齿轮流量计出现困油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且从理论上推导出消除困油现象的重合度公式,最终得出渐开线外啮合圆柱斜齿轮流量计不发生困油现象的临界螺旋角。按照临界条件建立流量计模型,并利用PumpLinx仿真软件对渐开线外啮合圆柱直齿轮流量计和渐开线外啮合圆柱斜齿轮流量计的流量脉动进行比较,说明渐开线外啮合圆柱斜齿轮流量计在减少流量脉动性上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液压气动与密封》期刊2019年01期)

谢坤琪,汪中厚[6](2018)在《基于Vericut的渐开线斜齿轮磨削仿真与接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Vericut仿真软件,对标准渐开线斜齿轮与拓扑修形斜齿轮进行仿真磨削,并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拓扑修形前后的斜齿轮进行瞬时接触分析,对比修形前后的结果,可发现接触应力明显下降且更符合齿轮运载情况。结果表明该组合方法确实可以为渐开线斜齿轮的成形磨削、拓扑修形以及接触分析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理论方法和设计手段。(本文来源于《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林国栋[7](2018)在《渐开线外花键齿形角与斜齿轮螺旋角的精确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零件的测绘中,角度的精确测量有较高的难度,渐开线外花键齿形角与斜齿轮螺旋角是其中的典型。本文阐述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利用常见的量具或设备,实现角度的精确测量,并分析了测量方法相较其它方法的优点。(本文来源于《中国设备工程》期刊2018年06期)

姜文涛,刘荣海,董庆,万书亭[8](2018)在《渐开线圆柱斜齿轮传动强度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多体接触动力学理论,取某减速器的一对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为研究对象,通过Pro/E软件对斜齿轮进行参数化建模。并利用ANSYS Workbench对模型进行有限元划分,结合实际使用状况,对齿轮加载约束和载荷,对该对齿轮的齿面接触强度、齿轮的疲劳强度进行有限元分析,对减速器的设计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云南电力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徐晓辉[9](2017)在《渐开线圆柱斜齿轮传动过程啮合设计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渐开线圆柱斜齿轮早机械传动中应用极为广泛,本文在对渐开线圆柱斜齿轮传动分析的基础上,对啮合传动过程进行了分析设计,给出了斜齿轮端面齿廓方程,为进一步的渐开线圆柱斜齿轮啮合设计奠定一定的分析基础。(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7年14期)

刘建亮,范乃则,田华军,赵家栋,裴帮[10](2017)在《基于有限元法的渐开线斜齿轮接触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高速动车组传动斜齿轮副为例,分析了斜齿轮在传动过程中的齿面应力分布,并用有限元分析软件Workbench计算了不同刚度系数下的齿轮接触应力。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解析法计算出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有限元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对渐开线斜齿轮副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期刊2017年02期)

渐开线斜齿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渐开线斜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测试问题,利用RomaxDesigner仿真软件研究了不同齿宽和螺旋角的齿根弯曲应力变化规律和载荷分配关系,得到了最大应力及相应的接触线位置及其载荷,可用于斜齿轮单齿弯曲疲劳试验的加载位置和加载载荷的确定。对比分析了不同螺旋角齿轮弯曲应力仿真值与GB/T 3480—1997中通过一系列修正系数得到的计算值,发现二者存在较大区别,证明了对斜齿轮进行弯曲疲劳试验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斜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方案。斜齿轮弯曲疲劳试验的结果可以转换到国家标准中,以提高斜齿轮弯曲强度评估的准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渐开线斜齿轮论文参考文献

[1].王彦力,张春兰,潘江.基于VB的渐开线圆柱斜齿轮SolidWorks模型二次开发[J].科技风.2019

[2].封楠,张敬彩,李金峰,程曼.渐开线斜齿轮单齿弯曲疲劳加载试验方法研究[J].机械传动.2019

[3].郭凡,凌羡彦,陈田.渐开线斜齿轮的多目标综合微观修形[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9

[4].邹玉静,庞峰,樊智敏.渐开线斜齿轮传动摩擦动力学耦合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9

[5].陈晨,杨国来,董季澄,景泳淼,高文涛.渐开线外啮合圆柱斜齿轮流量计脉动性研究[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9

[6].谢坤琪,汪中厚.基于Vericut的渐开线斜齿轮磨削仿真与接触分析[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林国栋.渐开线外花键齿形角与斜齿轮螺旋角的精确测量[J].中国设备工程.2018

[8].姜文涛,刘荣海,董庆,万书亭.渐开线圆柱斜齿轮传动强度的有限元分析[J].云南电力技术.2018

[9].徐晓辉.渐开线圆柱斜齿轮传动过程啮合设计概述[J].科技风.2017

[10].刘建亮,范乃则,田华军,赵家栋,裴帮.基于有限元法的渐开线斜齿轮接触强度分析[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7

论文知识图

安川机器人上的帝人RV摆线驱动机构F...大齿轮齿面等效应力云图生成的渐开线斜齿轮考文献:渐开线斜齿轮的叁维图齿数为30的渐开线斜齿轮渐开线斜齿轮端面的渐开线

标签:;  ;  ;  ;  ;  ;  ;  

渐开线斜齿轮论文_王彦力,张春兰,潘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