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萍[1]2004年在《中日两国近代学制形成和发展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和日本在地理上是邻近的国家,经济和文化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在引进近代学制之前,两国的教育制度是相似的。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引进的新教育及近代学制,由于当时两国所处的政治与社会状况的不同,其形成和发展过程有不同之处。因此,有必要进行两国教育制度变迁的比较研究。 本论文分析了两国旧教育制度的废除与近代新学制产生的历史背景,阐明了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研究范围确定为新教育的产生与新学制的成立到现代学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为此,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历史文献研究方法,较广泛地收集运用了中国和日本的文献资料和论文。 开化之前的两国教育制度与引进近代教育制度的动机是类似的。但因为当时两国的政治、社会状况的不同,在引进的教育制度的内容上存在着差异。 本论文通过对中日两国近代学制形成与发展的比较研究,对其做出深刻分析和审思,总结其演变规律,揭示其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论文引论部分通过对近代日本与中国教育改革的比较考察,论述了本研究的意义,目的和研究方法。 正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先介绍了日本近代学制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背景,主要介绍了自立与创新的日本近代学制改革。第二部分先介绍了中国近代学制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背景,主要介绍了“日本型”近代学制萌芽期和确立期,以及从日本到美国的中国近代学制的转型。第叁部分从学制发展与政治变革、社会思想、经济基础的关系等叁个方面比较了中日两国日本近代学制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异同。第四部分从中日近代学制发展的叁个阶段比较了中日近代学制发展特点。第五部分通过对日中两国近代学制发展的回顾、思考和分析,总结出影响近代日中两国教育改革走向的社会政治、经济动因,从历史的比较研究中得出有益的启示,为我国当前正在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提供历史的借鉴。
李斌[2]2008年在《晚清时期中国科技传播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晚清时期是近代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第一次大面积相遇的时期。近代西方文明是科技文明的代表,而中国传统文明则是农业文明的代表,这两种文明广泛的接触和碰撞的后果是引发了西方科技文明向中国的渗透,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由于这两种文明本质的差异,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启发性的东西。另一方面,近代化前中国和日本同为封建制国家,几乎同时引进西方科学和技术,但其命运却大不相同。系统地研究这一时期的科学传播模式,对今天我们做好科技传播和科技发展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洋务运动时期,近代西方科学技术通过实物、传教士、学堂教育、留学生、译书出版等在中国广泛传播。另外,新式医院的开设扩大了科学传播的受众,近代企业的兴办为科学技术传播提供了强大动力。戊戌变法和晚清新政时期,是近代中国从封建帝国向现代国家转变的过渡时期,其学制的确立、留学政策的完善以及现代图书馆的建立等等都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传播,这一时期的科技传播模式从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向“中西学融合会通”转变。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对课题问题的提出、相关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论文的创新之处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进而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晚清洋务运动时期的科技传播途径。通过对洋务运动时期科技传播方式的分析,归纳总结出晚清洋务运动时期我国的科技传播系统。第叁部分为戊戌变法时期和晚清新政时期的科技传播途径,着重对戊戌变法和晚清新政这两个时期的特色传播方式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为晚清时期科技传播模式的比较研究,首先是中西科技传播模式的比较,即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科技传播模式的比较。其次是中日两国科技传播模式的比较,通过晚清时期中日两国科技传播要素(内核要素和外部条件)的比较来说明晚清时期中日两国科技传播模式的差异,并得出这种差异的产生是由中日两国国家的性质不同所决定的。第五部分结束语,是对前四部分分析研究的概括和总结。
董元庆[3]2005年在《晚清时期中日两国新式学校教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东亚邻邦,在晚清时期两国都遭受了西方文明的入侵,这种“外力”冲击促使两国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在两国的近代化进程中,新式学校教育的兴办与发展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近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两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围绕晚清时期中日两国新式学校教育的发展,从叁个方面来进行比较研究,一是概观晚清时期中日两国新式学校教育发展进程,对两国新式学校教育的发展给以总体把握,日本近代新式学校教育经历了一个反复实验的过程后,迅速走上了独特的发展道路,为日本近现代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使日本迅速摆脱落后状态走上了富强之路。而中国新式学校教育经历了一个举步维艰的过程,清政府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初步完成了由古典向近代化的转型,开始真正步入了近代教育的发展轨迹。二是比较晚清时期中日两国第一个颁行全国的新式学校教育教育制度——近代学制的制定模式及实施成效。新式学校教育制度,简称为新学制,它的制定与实施对晚清时期中日两国新式学校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叁是比较分析晚清时期中日两国新式学校教育发展的差距,两国新式学校教育发展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发展状态、基础教育和教育投资效益等方面,分析形成这些差距的原因。本文以期通过晚清时期中日两国新式学校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给我们今天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历史的借鉴和启迪。
文涛[4]2011年在《近代中日技术引进与发展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对于中国与日本近代化比较研究,学术界已有了很多的探讨。中国与日本地理环境上相互毗邻,在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叩关以前,两国都实行了一个世纪的“闭关锁国”政策,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两国几乎同时进行了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与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改革。中国进行了“洋务运动”,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不同的是日本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很快地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二十世纪初已经跻身于西方发达国家之列。而与之相对应的中国同样是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发展,却没能走上近代化道路进而论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境况。对于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结果的原因,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外的学者们主要从中日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得出了一些普遍共识的结论,但从技术角度探讨的相对较少。研究的时间从科技史的视角确定为1840年至1911年,并以中日近代技术引进与发展为比较为对象,应用科学技术体制化建设的理论,运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的对中日近代的技术做一比较,撇开技术发展的政治、文化因素,从技术自身发展的角度找出中国近代技术落后于日本的根本原因,纠正以往人们对于中日近代技术的一些错误看法,探讨中国近代没能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原因,具体拟解决以下问题:中日近代技术观有何异同?中日近代在具体的技术领域谁强谁弱,人们一般以“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为标志,进而推演中国近代技术从引进到发展各个方面都不如日本,尤其是军事技术,这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客观原因,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中日两国在近代科学体制化建设方面有哪些差异?为什么日本顺利的完成了近代科学体制化建设而中国没有?通过近代中日技术引进与发展的比较对落后国家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针对以上问题,系统考察了中日两国近代各时期技术观,阐明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和魂洋才”两种技术观内涵的差异。论述了近代中日两国在基础工业技术领域与军事工业技术领域的技术引进与发展概况。并从技术引进规模上、两国政府对相关领域的支持程度、技术引进的侧重与主导产业的选择几方面对比探讨了中日两国的差异,分析了中国落伍的原因。此外以中日甲午战争为史实,客观地对比了中日近代军事技术,重申在甲午战争以前中国在军事上强于同时期日本的客观史实。着重阐述了中日两国近代科技体制化建设方面的概况,对比了两国在技术教育、留学生与外籍人员的雇佣管理、科学研究体制化领域的差异。强调了日本近代技术的成就是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以技术教育为载体,全面建设科技体制化基础上成长孕育而成的成功经验。以此得出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的学者们长期忽视的结论:从科学技术自身角度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落伍于日本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中国科技体制化建设的全面滞后。最后,结合两国技术引进的史实,重申了发展现代技术教育、重视科技体制化建设对于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魏书玲[5]2016年在《中国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与日本明治文化启蒙运动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日本和中国分别发生了文化启蒙运动,这成为两个东方民族走向国家近代化的重要一步。比较中日在传统文化更新过程中所出现的文化启蒙运动,有利于深化对两国何以走上不同近代化道路的认识。中日文化启蒙运动的时代条件有着显着的异同点。两国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都受到“西学东渐”浪潮的冲击,都建立了近代政权,因而不得不思考国家发展存在的问题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思想文化层面寻找国家危机背后的根源。但同时,由于两国所面临危机严重程度的不同以及国内政治状况的不同,从而使得两国文化启蒙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考察中日文化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在两国否定封建传统思想文化的同时,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都予以积极肯定和倡导。但是,因其最终目标和具体操作有区别,导致其内容侧重点存在很大差异。中国的启蒙是由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目的是反对袁世凯称帝,侧重于对封建帝制背后的封建思想的批判和抨击,最终目的是启发民智,救亡图存。而日本的启蒙是在政府的支持下由具有政府官僚身份的思想家发动的,目的是配合政府的明治维新改革进行欧化走上近代化道路以达独立富强之目的,因而其侧重于对西方的学习。在中日文化启蒙运动的作用方面,由于启蒙时代条件和主要内容的诸多不同,两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影响程度大有差异。在中国,由于新文化学派的启蒙与民国政府的军阀政治相对立,无法得到后者的认可,其作用相当有限,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思想的解放,却并没有对中国近代化的政治进程发挥强有力的影响。而在日本,由于新文化学派的启蒙与明治政府的维新政治相一致,从而得到后者的支持,其作用相当强劲,促使日本很快摆脱民族危机而走上强国之路。总之,国家近代化或现代化必须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几方面同步推进。由于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彼此割裂,中国传统文化难以实现根本变革,导致国家近代化进程屡遭挫折。同时,新文化学派不能孤军作战,而须与政治经济进步力量和国际进步力量相结合,才能使先进文化发挥推动国家进步的革命功效。
朴锐[6]2017年在《女子教育观:8.6*54.4034;知识女性:9.4*43.0479;硕士学位论文:10.8*25.2446;延边大学:8*21.2016;中日两国:22*61.1116;中国:22.8*13.5283;中华人民共和国:22.8*13.5283;近代女子教育:26.2*136.275;教育观:11*50.4821;中日女子教育:8*36.7143;篇长:43285》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打破了中日两国的"闭关锁国",强迫两国签下诸条不平等条约。在这种国际背景下,中日两国开始通商、设立医院和学校。社会的动荡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强烈冲击,随着西方新思想的渗透,中日两国的女子教育开始产生萌芽并得以发展。中日两国在这一点上,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因此,考察中日两国近代女子教育,可以说是对研究中日两国女性史领域上的重要课题。儒教思想的影响和动荡的社会使得近代中日两国女子教育的发展有着很多相同点和不同点。比如,日本政府在女子教育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之相比,中国政府对的近代女子教育的影响支持还远远不够,使得中国的女子教育要落后于日本。女子教育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关系。总之,社会的发展促进女子教育的发展,而接受先进教育的女性反过来又可以给社会的发展带来新气象。本文将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日两国女子教育的发展进行探讨。具体来说,首先,考察近代中日女子教育的发展历史过程;其次,考察近代两国出现的优秀的知识女性以及她们的女子教育观;最后,通过对中日两国近代女子教育的研究,分析女子教育对教育界乃至近代社会的重要贡献,明确女子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序论,主要叙述了该选题的研究目的以及先行研究,并对研究范围和方法进行了叙述。第二章详细考察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对中国近代的女子教育观和知识女性进行概述。第叁章将日本近代女子教育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并对日本近代的女子教育观和知识女性进行概述。第四章在对中日两国近代女子教育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其异同点,并对中日间形式上极其相似的教育观贤妻良母和良妻贤母进行了比较,明确其对近代社会带来的不同影响。第五章是本论文的结论及今后的研究课题。
胡宏伟[7]2005年在《“后李约瑟难题”研究》文中认为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走在世界前列,但为什么近代科学技术没有从中国产生?这是着名的“李约瑟难题”。随着对“李约瑟难题”研究的深入,近年来科技史家的研究走向发生了变化。按照李约瑟的说法,18世纪中国的科学和世界的科学就融为一体了,但是为什么中国的近代科学仍然落后于西方?为什么我们的邻国日本,和中国处在相同的历史背景,但日本的科学近代化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简言之,为什么中国的科学近代化如此艰难?这一问题被学术界称之为“后李约瑟难题”。 作者从一个侧面,即通过对中日两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历史比较分析为切入口,试图对“后李约瑟难题”进行研究,并尝试给出“后李约瑟难题”的解。文章首先考察了中日两国引进西方科技文化的历史背景;近代中日西方科技文化的引进;比较分析了中日两国近代科技发展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作者归纳出了中日两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历史启示。
于甲川[8]2007年在《中日两国林业近代化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史学界对近代化研究相应兴起。而林业近代化研究尚为少见。因此,本文确定林业近代化为研究课题,并以全球史观对同一历史时期中国晚清与日本明治社会林业近代化的地理环境、人为因素、演化进程、优劣得失,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由引言、四篇、十叁章和结语构成。“引言”,阐述了用现代理念和方法对林业近代化进行比较研究,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主导思想及目的。“绪论篇”叁章,从基本理论上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涵义、范围、内容、方法和特点,属于统领研究的史论。“基础篇”和“演进篇”属于具体研究的史实。“基础篇”四章,展示了晚清和明治时期林业近代化之前,自古以来的历史条件——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及其影响下的森林状况。“演进篇”五章,研究了1840年至1912年间中日两国社会及林业在近代化演进过程中,战争动乱、治林思想、社会变革、国民教育、革命斗争所产生的影响——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也有直接的和间接的。“现实篇”是林业近代化研究的深入和继续,将研究进一步引向现实社会,写下了“林业史研究的历史机遇与重任”一章。最后的“结语”,总结了林业近代化研究的感悟。论及了地理环境对林业发展的影响、人为社会因素对现代林业的作用和林业史研究进一步深化的思考。本文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方法,以宏观比较研究为主线,进行了纵向与横向、宏观与微观的比较研究,从而较为充分地凸现出中国晚清与日本明治时期林业近代化的景象。在史料的运用上力求分析对比,史论结合,以史料说明理论认识,赋予其现实的生命力。本文对社会意义的追求和尝试是:通过林业史研究,为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以林业近代化基本成因和规律的研究,印证人类社会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以此历史研究,警示世人避免近代犯过的错误,居安思危,锐意进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商丽浩, 田正平[9]1997年在《清末教育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教育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比较研究●商丽浩田正平中国清朝末年和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是两国新旧教育的交替时期。19世纪中叶,西方的兵轮伴随西方文明鼓浪而来,势不可挡。1842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迫使中国门户开放;1853年,美国培理舰队驶进日...
赵叶珠[10]2006年在《试论中日教育交流对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中日两国女子教育近代化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势差出发,论述了中日教育交流对中国女子教育近代化过程所产生的促进作用,包括促进了女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影响了中国女子教育制度的建立,对中国女子教育实践产生了影响这叁个方面。论文指出,清末民初中日两国教育交流的全方位展开对中国女子教育思想的确立、学制体系的建立、女子教育模式的形成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 中日两国近代学制形成和发展的比较研究[D]. 黄玉萍. 西北师范大学. 2004
[2]. 晚清时期中国科技传播模式研究[D]. 李斌. 武汉理工大学. 2008
[3]. 晚清时期中日两国新式学校教育比较研究[D]. 董元庆. 西南交通大学. 2005
[4]. 近代中日技术引进与发展比较研究[D]. 文涛. 陕西师范大学. 2011
[5]. 中国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与日本明治文化启蒙运动比较研究[D]. 魏书玲. 延边大学. 2016
[6]. 女子教育观:8.6*54.4034;知识女性:9.4*43.0479;硕士学位论文:10.8*25.2446;延边大学:8*21.2016;中日两国:22*61.1116;中国:22.8*13.5283;中华人民共和国:22.8*13.5283;近代女子教育:26.2*136.275;教育观:11*50.4821;中日女子教育:8*36.7143;篇长:43285[D]. 朴锐. 延边大学. 2017
[7]. “后李约瑟难题”研究[D]. 胡宏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05
[8]. 中日两国林业近代化比较研究[D]. 于甲川. 北京林业大学. 2007
[9]. 清末教育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比较研究[J]. 商丽浩, 田正平. 教育研究. 1997
[10]. 试论中日教育交流对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影响[J]. 赵叶珠. 大学教育科学. 2006
标签: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 中日关系论文; 抗日战争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日本中国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中国近代社会论文; 日本政治论文; 中日文化论文; 中国近代化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洋务运动论文; 明治维新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