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小学271400
摘要:以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法为主要研究手段,提出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指出把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育教育思想从“教条模仿式”向“创新观念”转变;积极改革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多样化;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体现层次化;改革考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学健康第一
一、研究目的
为构建新的基础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我校五年级1、2班全体学生,共计110人(男54人,女56人)。
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了问卷,内容包括11个问题。共发出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10份,有效率达到100%。(2)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有关教学方面的文献,以便掌握当前相关的研究状况,并提供了理论基础。(3)数据统计法:根据反馈意见和调查问卷情况,对调查所获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三、传统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分重视竞技成绩而忽略了全体学生的健康。传统体育课以竞技运动成绩为教学和考核的依据,以运动素质代替身心素质。这种以运动技术为主造成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对他们来说不是体验乐趣,而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行为,因而教学中会使他们出现厌学情绪。
2.重视运动技术练习,忽视了兴趣、习惯的培养。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力和锻炼习惯,使学生无所适从、无所收获,不但没有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反而对体育产生了厌恶情绪。
3.教学形式单一。多年来,我们习惯于“教师是主导”,而忽略了“学生是主体”。上课的开始部分总是整队、报数,教师讲解上课的内容,然后做准备活动,包括慢跑和做操;其次是基本教材的学习和复习;下课前教师集合队伍,做些放松练习,小结上课情况,喊一声“同学们再见”,课就结束了。
4.教学方法陈旧。传统体育教学更多的是采用传授式教学法,主要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至于学生怎么“学”并不重要。
5.教学内容缺乏灵活性。学生天性好动的心理得不到释放,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上课无自主权、无选择权、无发言权,从而对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方面产生了不利影响。
四、面对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及建议
1.把握新的课程理念。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2.体育教育思想从“教条模仿式”向“创新观念”转变。必须从思想上适应新形势,更新观念,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发挥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注意体育教育的文化性、娱乐性、健身性和创新性,不必追求面面俱到。3.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采取适当的学习策略,并形成自己的认知风格,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个学生才能自由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愉快地吸取知识,形成健全人格。4.更新教学观念,变“教”为“诱”。在教学中要改变教条灌输式,采用创新法、诱导法、问题法等现代教学手法,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5.结合学校实际,大力提倡简化教学法。学校应从实际出发,优化教学过程,主动建立“以人为本”新的体育教育观念,强调对学生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发现学生的优点,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兴趣与爱好。6.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学方法创新的根本宗旨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
五、结论与建议
1.把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2.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平清谢艳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2),97-98。
[2]胡强王玉清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2),89-90。
[3]张亚平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体育函授通讯,2002,(2),66-67。
[4][6]王家英严宇论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3),79-80。
[5]赖德胜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3,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