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声乐论文-李光华

古代声乐论文-李光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古代声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古代唱论,声乐表演,审美观

古代声乐论文文献综述

李光华[1](2019)在《中国古代唱论中的声乐审美观对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远古时期,音乐活动较为简单,诗、乐、舞融为一体。西汉史学家刘向、刘歆父子收集先秦古籍中先秦诸子音乐思想的《乐记》所载:"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叁者皆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可以看出早在先秦时期诗歌和演唱就是密不可分、融为一体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歌词和曲调都均来自远古,(本文来源于《民族音乐》期刊2019年02期)

黄茜[2](2018)在《中国古代声乐审美理论的发展进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了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流传到现在,对于我国而言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理论遗产,这些理论遗产其中有审美的要求等美学方面的问题。而先秦时期则是中国古代声乐理论的重要萌芽时期,声乐审美理论在隋唐时期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直到《唱论》等在宋元的出现,这才最终标志着我国古代声乐审美理论的形成。(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24期)

李梓郡[3](2018)在《中国古代声乐审美理论的发展进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为人们留下了较为丰厚的理论遗产,比如歌唱的审美规律、审美要求及声乐美的构成等。我国古代声乐理论最先发展的朝代是先秦时期,声乐审美理论发展鼎盛时期为隋唐时期。发展到宋元《唱论》出现之后,表示已经形成了中国古代声乐理论。文章结合相关的文献,对中国古代声乐审美理论的发展进程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民族艺林》期刊2018年02期)

梁卫金[4](2018)在《从《乐府传声》看当代民族声乐对古代声乐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声乐继承了中国民歌、说唱、戏曲等演唱艺术的精华与特点,吸取了西欧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和优点,成为世界声乐艺术中的璀璨瑰宝。剖析当代民族声乐理论,会发现其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当中,是中国古代声乐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乐府传声》是清代徐大椿所着的关于我国古代声乐演唱艺术的一部论着,该书对歌唱中的各种方法都有详尽的论述。本文以此为参照,对比研究当代民族声乐对古代声乐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本文来源于《音乐创作》期刊2018年04期)

赵慧[5](2017)在《歌唱的语言——声乐学习中值得借鉴的中国古代唱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古代唱论在歌唱的语言上有了很详尽的论述,不仅指出每个字音的构成,更对语言的口法有更准确的认识和实践方法,这些古代唱论的精华要运用到现代的声乐学习中,借鉴到科学的实践中。(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7年23期)

汪明嘉[6](2017)在《“余音绕梁”——中国古代民族声乐技法的现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韩娥之歌"余音绕梁,叁日不绝"。中国古代的民族声乐就能给人以"绕梁余音何以丽,声振林木藉丹田"的震撼。早在中国的远古时期就产生了歌唱,《候人歌》就是中国最早的可吟唱的诗歌。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民族声乐的技法和审美方面来分析其对于现代民族声乐发展的价值,旨在给现代民族声乐实践以启示。(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7年24期)

王维平[7](2017)在《龙言凤语,乐以道和——评安小梅《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源起与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声乐艺术历经千年,在重重波折中不断前进,最终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的声乐体系,是中华文化的宝贵结晶。《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源起与演变》从时间的纵向角度分析阐述了中国古代的声乐艺术历史,并从空间的横向角度对每一朝代的声乐艺术进行分类溯源,探讨古代声乐艺术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7年12期)

高月霞[8](2017)在《中国古代声乐专着《唱论》文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唱论》是中国音乐史上出现的第一部声乐专着,是一部集中了古代声乐理论、演唱方法、歌唱教学理念的史料性着作。从元、明、清代一直到今天,都可以看到人们对它的引用、注解、评价和研究。不管是知名学者还是在校学生、音乐理论工作者抑或声乐教学、表演实践者,都能在《唱论》中找出自己所需的研究价值所在,它的高度精练使中国历代歌唱者和声乐教育者从中获益匪浅。(本文来源于《当代音乐》期刊2017年09期)

高月霞[9](2017)在《从《唱论》看中国古代声乐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唱论》作为一部声乐演唱理论专着,基本涵盖了声乐艺术的主要内容:如古代着名的歌唱家乐曲曲目的选择,曲牌的名称,流行的地域,歌唱调式调性的特点,歌唱的咬字、气息、节奏、演唱技巧、风格、调式运用、常见毛病、不正确声音以及姿势等,对中国古代声乐教育的教学理念、审美要求、歌唱技巧和歌唱毛病都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唱论》对我国一脉相承的声乐教学和演唱规范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对我国歌唱艺术和歌唱教学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当代音乐》期刊2017年08期)

[10](2017)在《《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源起与演变》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安小梅副教授着,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音乐的起源是与漫长的、渐进的人类发展史紧密相连的。依据人类社会发展史的普遍规律及其基础理论,音乐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而人类最早的音乐形态就是声乐。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灿烂的精神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聪慧的祖先们在日常生产劳动中,积淀下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遗产,声乐艺术便是其中之一。(本文来源于《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古代声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经过了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流传到现在,对于我国而言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理论遗产,这些理论遗产其中有审美的要求等美学方面的问题。而先秦时期则是中国古代声乐理论的重要萌芽时期,声乐审美理论在隋唐时期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直到《唱论》等在宋元的出现,这才最终标志着我国古代声乐审美理论的形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代声乐论文参考文献

[1].李光华.中国古代唱论中的声乐审美观对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的启示[J].民族音乐.2019

[2].黄茜.中国古代声乐审美理论的发展进程研究[J].戏剧之家.2018

[3].李梓郡.中国古代声乐审美理论的发展进程[J].民族艺林.2018

[4].梁卫金.从《乐府传声》看当代民族声乐对古代声乐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音乐创作.2018

[5].赵慧.歌唱的语言——声乐学习中值得借鉴的中国古代唱论[J].黄河之声.2017

[6].汪明嘉.“余音绕梁”——中国古代民族声乐技法的现代价值[J].北方音乐.2017

[7].王维平.龙言凤语,乐以道和——评安小梅《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源起与演变》[J].北方音乐.2017

[8].高月霞.中国古代声乐专着《唱论》文献综述[J].当代音乐.2017

[9].高月霞.从《唱论》看中国古代声乐教育[J].当代音乐.2017

[10]..《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源起与演变》简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

标签:;  ;  ;  ;  

古代声乐论文-李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