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斑马鱼cxxc5a基因敲除品系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斑马鱼cxxc5a基因敲除品系

论文摘要

目的:CXXC5基因具有广泛表达性及进化保守性,在心脏中高表达,已被证实影响斑马鱼发育早期的心肌细胞增殖和心脏环化。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精准而高效的基因工程方法,它可以通过对特定DNA片段的插入、敲除、修饰或替换等,实现对生物体中目标基因的编辑;CRISPR/Cas9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基因编辑技术。本研究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斑马鱼cxxc5a基因的基因敲除品系,以期利用该模型对cxxc5a基因影响心脏早期发育的具体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方法:首先通过在线分析,获取cxxc5a基因的完整序列和其他相关信息,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在cxxc5a基因二号外显子上设计两个评分较高的打靶位点和打靶鉴定引物,采用“双靶位点敲除”的方式进行基因敲除。(1)打靶载体的构建:分别合成打靶用的gRNA引物和鉴定引物,通过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DNA回收纯化、体外转录等一系列操作,最终获得打靶用的高纯度gRNA和hCas9 mRNA。(2)显微注射:将构建好的高纯度打靶gRNA与hCas9mRNA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采用显微注射的方法注入野生斑马鱼一细胞期胚胎中。(3)敲除效果的检测与分析:注射后的F0代胚胎培养72 h,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胚胎提基因组,通过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DNA回收纯化、连接pMD18-T载体、转化、克隆、提质粒、测序、序列比对等一系列工作进行打靶有效性分析。剩余胚胎继续培养4个月至性成熟后,剪取成年F0代斑马鱼尾提基因组,重复上述打靶有效性分析中涉及的实验操作步骤,最终筛选并获得有效敲除了cxxc5a基因的斑马鱼F0代嵌合突变体。(4)F1代基因敲除斑马鱼的筛选及研究:将上述的F0代嵌合突变体与野生型斑马鱼进行杂交,检测并分析获得的F1代斑马鱼胚胎;培养72 h后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胚胎提基因组,通过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等初步鉴定F0代斑马鱼的cxxc5a基因敲除是否有效遗传至F1代;继续将剩余的F1代胚胎培养至5个月性成熟后,剪取其尾部提基因组,检测分析,最终筛选敲除了cxxc5a基因且能够稳定遗传的斑马鱼F1代杂合突变体。结果:体外成功合成高纯度的打靶gRNA和hCas9 mRNA;显微注射后F0代胚胎打靶有效性分析的PCR产物凝胶电泳出现目的条带,进一步的测序和序列比对显示,F0代胚胎cxxc5a基因于两个靶位点间发生碱基序列缺失,胚胎内发生了预期的基因编辑;F0代成鱼嵌合突变体筛选的PCR产物凝胶电泳出现目的条带,进一步的测序和序列比对显示,部分F0代成年斑马鱼个体的cxxc5a基因发生移码缺失突变,成功获得F0代嵌合突变体;选择适宜的F1代胚胎,初步分析并鉴定该基因敲除品系是否遗传至F1代,不过其PCR产物的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未出现相应的目的条带;将F1代胚胎培养至性成熟后,继续筛选基因敲除稳定遗传的F1代杂合突变体,在目前已完成筛选的斑马鱼F1代个体中,其PCR产物的凝胶电泳结果也未出现目的条带,原因尚在分析中。其余F1代的筛选工作也正在进行中。目前还不能确定F0代基因敲除已经稳定遗传至F1代。结论: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斑马鱼的cxxc5a基因进行了有效的编辑,使之产生移码缺失突变,在胚胎整体水平上敲除了cxxc5a基因,得到了嵌合突变体,为后续的基因敲除纯合品系的构建奠定了重要基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模式生物斑马鱼
  •     1.1.1 斑马鱼简介
  •     1.1.2 斑马鱼在心脏发育研究中的独特优势
  •   1.2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
  •     1.2.1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简介
  •     1.2.2 CRISPR/Cas9 的作用机制
  •   1.3 cxxc5a基因简介
  •   1.4 本研究的意义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斑马鱼品系
  •     2.1.3 主要质粒和菌株
  •     2.1.4 实验仪器
  •     2.1.5 生物信息学分析主要数据库和软件
  •   2.2 实验方法
  •     2.2.2 PCR产物的纯化回收
  •       2.2.2.1 配制琼脂糖凝胶
  •       2.2.2.2 目的DNA片段纯化回收
  •     2.2.3 目的片段与载体连接
  •     2.2.4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l2法)
  •     2.2.5 连接子的转化(热激法)
  •     2.2.6 挑取单克隆菌落、摇菌和菌液PCR
  •     2.2.7 质粒提取与测序
  •       2.2.7.1 高纯度小提质粒
  •       2.2.7.2 质粒测序
  •     2.2.8 mRNA的转录合成
  •     2.2.9 mRNA的纯化(RNeasy Mini试剂盒法)
  •     2.2.10 斑马鱼的饲养和杂交
  •     2.2.11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方法
  •       2.2.11.1 CRISPR打靶位点设计
  •       2.2.11.2 靶标序列g RNA的合成
  •       2.2.11.3 Cas9 mRNA的合成与制备
  •       2.2.11.4 斑马鱼胚胎显微注射及有效性检测
  •       2.2.11.5 斑马鱼F0、F1 代基因型鉴定
  •     2.2.12 提取斑马鱼基因组
  • 3 结果与分析
  •   3.1 cxxc5a基因的打靶位点设计
  •   3.2 cxxc5a基因打靶g RNA和 Cas9 mRNA的获得
  •   3.3 cxxc5a基因打靶有效性检测分析
  •   3.4 CRISPR/Cas9 打靶cxxc5a的 F0 代突变体筛选
  •   3.5 cxxc5a-CRISPR/Cas9打靶F1 代突变体的筛选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二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王宏波

    导师: 叶湘漓

    关键词: 斑马鱼,基因敲除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生物学,基础医学

    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分类号: Q78;R-332

    总页数: 57

    文件大小: 1907K

    下载量: 323

    相关论文文献

    • [1].益母草挥发油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4)
    • [2].低浓度二甲基亚砜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和成鱼生殖的影响[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0(06)
    • [3].纳米氧化铈对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毒性[J]. 中国职业医学 2020(01)
    • [4].中药乳香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09)
    • [5].乙醇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急性毒害效应[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6].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的资源、技术和服务建设[J]. 遗传 2018(08)
    • [7].啶酰菌胺对斑马鱼胚胎及成鱼的毒性[J]. 农药 2016(12)
    • [8].基于斑马鱼胚胎进行化学品毒性评价的方法[J]. 中国热带医学 2016(12)
    • [9].重金属铅和汞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7(07)
    • [10].非肌性肌球蛋白Ⅱ-C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J]. 交通医学 2016(01)
    • [11].低剂量氯氟氰菊酯对斑马鱼胚胎运动行为的影响[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07)
    • [12].马钱子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11)
    • [13].6种表面活性剂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J]. 生态毒理学报 2014(06)
    • [14].芦荟大黄素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及运动行为学的毒性研究[J]. 山东科学 2015(03)
    • [15].磺胺甲恶唑对斑马鱼胚胎/仔鱼的毒性效应[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0(03)
    • [16].氯化锑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J]. 毒理学杂志 2018(06)
    • [17].汞和铅的单一和复合作用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研究[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18(04)
    • [18].小小斑马鱼帮科学家筛选新药 “水中小白鼠”基因与人类相似度70%[J]. 渔业致富指南 2018(22)
    • [19].碳纳米管与四溴二苯醚复合对斑马鱼胚胎急性发育毒性研究[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20].斑马鱼可为癌症患者试药[J]. 水产科技情报 2017(06)
    • [21].草铵膦对斑马鱼胚胎及仔鱼的毒性研究[J]. 农药学学报 2016(03)
    • [22].木香挥发油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的初步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11)
    • [23].马兜铃酸对斑马鱼胚胎肾毒性作用[J]. 动物学杂志 2015(05)
    • [24].小小斑马鱼:全身透明立奇功[J]. 科学大众(小学版) 2019(Z1)
    • [25].斑马鱼可为癌症病人试药[J]. 老同志之友 2017(23)
    • [26].冰片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安全性评价[J]. 中国药房 2014(19)
    • [27].二甲基亚砜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4(05)
    • [28].5种酰胺类除草剂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J]. 农药 2014(11)
    • [29].富马酸二甲酯对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J]. 动物学杂志 2013(04)
    • [30].斑马鱼胚胎和肿瘤细胞评价细胞毒药物活性比较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27)

    标签:;  ;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斑马鱼cxxc5a基因敲除品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