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潮原因种铜藻(Sargassum horneri)对关键环境因子的生理响应与机理解析

金潮原因种铜藻(Sargassum horneri)对关键环境因子的生理响应与机理解析

论文摘要

自2015年以来,由漂浮铜藻(Sargassum horneri)形成的金潮在我国黄海及东海近海的出现频次和分布面积均呈大幅上升态势,这预示着继绿潮之后,金潮将可能成为又一个对我国沿海造成重大影响的生态灾害。为了揭示铜藻在漂浮过程中生物量迅速累积并最终发展为金潮的生理生态学机理,本研究以金潮原因种铜藻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无机碳利用的基本特性及重要环境因子光照、温度和营养盐对其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金潮暴发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无机碳利用研究显示:TRIS缓冲剂对铜藻的固碳速率无显著影响(P>0.05),而胞外碳酸酐酶抑制剂(AZ)、总碳酸酐酶抑制剂(EZ)及阴离子交换蛋白抑制剂(DIDS)均显著(P<0.05)抑制铜藻的固碳速率且抑制效率从大至小依次为DIDS>EZ>AZ。藻体的固碳速率随着外源无机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渐趋饱和。此外,藻体的最大固碳速率(Vmax)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而半饱和常数(K0.5)则随着pH的升高而升高,藻体的pH补偿点为9.0左右。表明铜藻光合固碳过程中存在的多种无机碳利用方式,这可能使其在断裂漂浮后能够迅速吸收海水中的外源无机碳而快速生长。2、光强与营养盐的研究显示:硝氮浓度相同时,铜藻的生长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氮吸收速率、最大光合速率(Pmax)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磷浓度相同时,生长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磷吸收速率、Pmax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光照强度下,色素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氮吸收速率及Pmax随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自然海水相比,硝氮加富促进了铜藻的生长、色素合成、氮的吸收速率及Pmax;磷的加富促进了铜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磷吸收速率及Pmax。表明藻体在漂浮过程中,海水富营养化及表层的强光照射能刺激其生长和光合作用。3、温度与营养盐的研究显示:氮浓度相同时,生长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Pmax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磷浓度相同时,生长速率、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磷吸收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同一温度下,生长速率、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Pmax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磷吸收速率随着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藻体在漂浮过程中,适宜的温度和富营养化的海水能够刺激铜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以上结果表明铜藻既可以利用海水中的CO2也可以利用HCO3-进行光合作用;并且铜藻对HCO3-的吸收存在通过阴离子交换蛋白直接转运吸收和利用碳酸酐酶将HCO3-转化为CO2后再吸收两种方式。铜藻对HCO3-的高效吸收利用能力可能是保证其维持较高光合作用、快速积累生物量并最终演变为金潮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铜藻断裂后漂浮于海面极易获得较高光强和适宜的温度条件而快速生长;而近岸富营养化海水中的高氮、高磷条件则会进一步刺激其生长及光合潜能,进而加剧铜藻金潮的暴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金潮的暴发及研究进展
  •     1.1 近海富营养化及其影响
  •     1.2 金潮的暴发及其危害
  •     1.3 金潮藻的研究进展
  •   2.关键环境因子对大型海藻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     2.1 光照
  •     2.2 温度
  •     2.3 营养盐
  •     2.4 其他环境因子
  •     2.5 双因子或多因子耦合效应
  •   3.铜藻
  •     3.1 铜藻的概况
  •     3.2 铜藻金潮的产生及其危害
  •     3.3 铜藻的生理学研究进展
  •   4.论文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   5.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铜藻对外源无机碳利用特征的初步研究
  •   1.材料
  •     1.1 试剂
  •     1.2 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光合固碳速率的测定
  •     2.2 光合作用-无机碳响应曲线(P-C曲线)的测定
  •     2.3 pH漂移曲线(pH-drift)及pH补偿点的测定
  •     2.4 不同 pH、缓冲剂、抑制剂处理
  •     2.5 统计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缓冲液TRIS、抑制剂对铜藻光合固碳的影响
  •     3.2 不同pH值下铜藻光合固碳对对无机碳(Ci)浓度的响应
  •     3.3 pH补偿点
  •   4.讨论
  •   5.小结
  • 第三章 光强与营养盐对铜藻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
  •   1.材料
  •     1.1 试剂
  •     1.2 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培养条件的设置
  •       2.1.1 光照强度和氮浓度
  •       2.1.2 光照强度和磷浓度
  •     2.2 生长测定
  •     2.3 光合色素的含量测定
  •     2.4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2.5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2.6 氮、磷吸收速率测定
  •     2.7 光合作用的测定及光合参数的计算
  •     2.8 统计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光强和硝氮水平对铜藻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
  •       3.1.1 对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
  •       3.1.2 对色素含量的影响
  •       3.1.3 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1.4 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1.5 对氮吸收速率的影响
  •       3.1.6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3.2 光强和磷水平对铜藻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
  •       3.2.1 对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
  •       3.2.2 对色素含量的影响
  •       3.2.3 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4 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5 对磷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6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4.讨论
  •     4.1 光强和硝氮水平对铜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     4.2 光强和磷水平对铜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   5.小结
  • 第四章 营养盐与温度对铜藻光合生理的影响
  •   1.材料
  •     1.1 试剂
  •     1.2 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培养条件的设置
  •       2.1.1 温度和不同氮培养条件
  •       2.1.2 温度和不同磷培养条件
  •     2.2 其他指标的测定
  •     2.3 统计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温度和硝氮水平对铜藻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
  •       3.1.1 对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
  •       3.1.2 对色素含量的影响
  •       3.1.3 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1.4 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1.5 对氮吸收速率的影响
  •       3.1.6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3.2 温度和磷水平对铜藻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
  •       3.2.1 对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
  •       3.2.2 对色素含量的影响
  •       3.2.3 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4 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5 对磷吸收速率的影响
  •       3.2.6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4.讨论
  •     4.1 温度和硝氮水平对铜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     4.2 温度和磷水平对铜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   5.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成果及发表论文情况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刘婷

    导师: 马增岭

    关键词: 铜藻,金潮,无机碳,光照强度,温度,生长,光合作用

    来源: 温州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生物学,海洋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温州大学

    分类号: Q945;X55

    总页数: 90

    文件大小: 5580K

    下载量: 81

    相关论文文献

    • [1].铜藻罐头改进工艺的研究[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 [2].漂浮铜藻室内保存及海上越冬试验[J]. 海洋湖沼通报 2019(02)
    • [3].定生型和漂浮型铜藻的形态及超微结构观察[J]. 生物学杂志 2019(03)
    • [4].不同氮、磷浓度及配比对铜藻(Sargassum horneri)幼苗生长的影响[J]. 海洋与湖沼 2017(02)
    • [5].铜藻多糖在烟丝中的保润性能、热裂解及其生物安全性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17(05)
    • [6].不同培养条件对铜藻生长和营养组分的影响[J]. 渔业科学进展 2019(04)
    • [7].铜藻的分类地位、生物地理分布以及2016年底黄海漂浮铜藻源头的初步分析[J]. 海洋与湖沼 2018(01)
    • [8].铜藻活性组分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性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06)
    • [9].铜藻粉末的关键工艺研究[J]. 河北渔业 2014(07)
    • [10].铜藻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保润性能[J]. 烟草科技 2013(04)
    • [11].南麂列岛铜藻场建设设计与初步实施[J]. 现代渔业信息 2009(07)
    • [12].金潮原因种铜藻外源无机碳利用特征初步研究[J]. 海洋渔业 2019(02)
    • [13].铜藻苗种繁育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 2018(02)
    • [14].漂浮型和定生型铜藻中色素的液质联用分析[J]. 核农学报 2019(06)
    • [15].响应面优化铜藻(Sargassum horneri)中褐藻多酚的提取及其结构鉴定[J]. 食品工业科技 2018(16)
    • [16].绿潮暴发期间我国青岛漂浮铜藻的分子鉴定[J]. 生物学杂志 2016(01)
    • [17].铜藻多糖酶解工艺优化及肠道环境调节功能研究[J]. 核农学报 2018(06)
    • [18].光强和硝态氮水平对铜藻(Sargassum horneri)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9(03)
    • [19].重金属镉对铜藻生长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06)
    • [20].生物酶法提取铜藻中褐藻多酚的工艺优化[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08)
    • [21].不同前处理对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藻中微量元素的对比[J]. 化学世界 2018(05)
    • [22].铜藻提取液对几种中草药种子萌发的影响[J]. 种子 2009(04)
    • [23].铜藻基固体酸催化剂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分析[J]. 浙江化工 2019(04)
    • [24].三十烷醇对铜藻生长及岩藻黄素含量的影响[J]. 水产学报 2019(04)
    • [25].我国长江口及邻近海域铜藻生长和金潮分布变化特征[J]. 海洋渔业 2019(02)
    • [26].沉积物对潮下带岩礁上铜藻早期定居阶段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5)
    • [27].山东半岛漂浮铜藻和底栖铜藻气囊及生殖托的形态学比较分析[J]. 海洋科学 2018(03)
    • [28].铜藻多糖微波辅提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核农学报 2014(06)
    • [29].铜藻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其理化特性研究[J]. 保鲜与加工 2018(06)
    • [30].不同干藻工艺对铜藻岩藻黄素含量的影响[J]. 海洋湖沼通报 2019(01)

    标签:;  ;  ;  ;  ;  ;  ;  

    金潮原因种铜藻(Sargassum horneri)对关键环境因子的生理响应与机理解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