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性论文-杨曦,罗平,贾古丽

可信性论文-杨曦,罗平,贾古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信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软件可信性,信任理论,STM,STCM

可信性论文文献综述

杨曦,罗平,贾古丽[1](2019)在《基于社会学信任理论的软件可信性概念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可信性作为软件的一种复杂的高复合概念,几十年间都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本文在对可信性权威定义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这些定义所涉范围彼此矛盾且不相容,进一步说明从本质出发研究软件可信性概念模型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可信"一词源于社会学,所以应该从社会学的信任理论出发来探讨软件可信性的本质.本文在上百篇经典社会学信任理论文献上构建出信任体系模型STM,并与软件的信任体系进行了对比和映射,提出基于社会学信任理论的软件可信性概念模型STCM.在STM和STCM的基础上给出软件可信性概念模型的定义系统.最后通过度量评估实验验证了模型是可行的、有效的,为软件可信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闫杨[2](2019)在《云会计环境下AIS可信性研究文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数据时代云会计环境下的AIS是云计算技术引入会计领域的产物,根据企业需要分模块定制云会计业务,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等特点,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是急需探索的会计领域新技术。云会计环境下AIS可信性的研究引起了学者们广泛关注与热议。本文通过梳理现有国内外学者对云会计环境下AIS可信性研究的相关文献,以期为建立基于云会计的AIS可信性评价体系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来源于《新会计》期刊2019年11期)

王洁,莫雷[3](2019)在《信息环境对面孔可信性判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实世界中观察到的面孔往往镶嵌在一定的环境中,但是前人对面孔可信性的研究往往只基于单一面部特征,而忽略了环境在其中的作用。近期有研究采用鼠标追踪技术探讨了威胁、消极环境对面孔可信性判断的影响问题,得出了威胁环境与消极、中性环境相比会减低面孔可信度的证据。然而,该研究只是简单地比较了威胁环境与消极、中性环境对面孔可信性判断的影响,还不足以得出环境影响面孔可信性判断的结论;并且采用鼠标轨迹作为面孔可信性判断的指标的有效性还需要证明。据此,本研究采用了鼠标轨迹与七点评分两种方法,分别从判断过程和判断结果两方面系统探讨威胁环境、消极环境与积极环境对面孔可信性判断的影响。实验1采用鼠标追踪技术,实验1a、1b、1c从判断过程层面分别研究了威胁、消极和积极环境对面孔可信性判断的影响。结果发现,当面孔位于威胁环境,被试做出可信反应的鼠标轨迹要比中性环境中更曲折,做出不可信反应的鼠标轨迹要比中性环境中更平直;当面孔位于消极环境中,被试做出可信反应的鼠标轨迹要比中性环境更曲折,但是做出不可信反应的鼠标轨迹与中性环境无显着差异;而当面孔位于积极环境中,被试做出可信反应的鼠标轨迹要比中性环境中更平直,做出不可信反应的鼠标轨迹要比中性环境中更曲折。实验2采用李克特7点评分,实验2a、2b、2c从判断结果层面分别研究了威胁、消极和积极环境对面孔可信性判断的影响。结果发现,当面孔处于威胁和消极环境中时,要比处于中性环境中的面孔可信度评分更低;相反,当面孔处于积极环境中时,要比处于中性环境中的面孔可信度评分更高。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环境对面孔可信性的判断具有明显的影响,个体在威胁和消极环境中更容易将面孔判断为不可信,并且处于威胁环境要比消极环境表现得更明显;相反,在积极环境中更容易将面孔判断为可信。(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赵波,李想,严飞,张立强,张焕国[4](2019)在《面向第叁方的云平台可信性在线评测及分析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对用户数据安全产生的严重威胁,必须通过第叁方对云计算是否可信进行评测,才能保障云计算产业的健康发展。由此,总结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课题"面向第叁方的云平台可信性在线评测及分析技术"的研究内容与成果,描述了从云平台可信评测模型与体系结构、可信性动态评测技术、可信证据收集及可信测试机制、可信性的多维量化评估方法、评测原型系统与工具集5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对云平台的可信性进行评测。(本文来源于《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吴戈,黎忠文,黎通,陈二阳,江丹[5](2019)在《物联网感知源数据可信性评估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感知源数据的可信性是决定应用系统安全和可靠与否的重点因素。提出了一种物联网感知源数据可信性评估模型,从直接信任值、能量信任值、同行推荐信任值和综合信任值等多个维度对感知源数据的可信性进行评估,从而可以有效地识别感知设备的状态。仿真实验表明,模型具有算法简单,能耗低,可以进行边缘计算与动态扩展。(本文来源于《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刘晓波[6](2019)在《我国互联网信息可信性研究的现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总结和介绍了我国互联网信息可信性研究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图书馆涉及工作,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传媒论坛》期刊2019年18期)

胡国兵,吴珊珊,杨忠,杨莉,赵嫔姣[7](2019)在《LFM/BPSK混合调制信号盲处理结果可信性评估:一种简化的似然比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以相关谱最大值作为统计量对线性调频/二相编码(LFM/BPSK,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混合调制信号盲处理结果进行可信性检验时,存在概率密度函数复杂,难以得到似然比检验闭合表达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值分布理论(EVT,Extreme Value Theory)的简化处理算法.利用相关谱最大值的极限分布替代其精确分布,基于纽曼-皮尔逊(NP,Neyman-Pearson)准则得到简化的似然比检验,给出了相应判决式及其判决门限的解析表达式.文中给出了不同假设下相关谱最大值的极限分布形式.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与已有的恒虚警方法相当,但优于基于分组极值模型及超阈值模型的两种分布拟合检验法,且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刘波,李洋,孟青,汤小虎,曹玖新[8](2019)在《社交媒体内容可信性分析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社交媒体在拓宽人们获取信息渠道的同时,也方便了虚假信息的传播,并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与传统互联网媒体相比,社交媒体包含的信息更加复杂多样,为内容可信性的判断带来了新的挑战.已有研究在分析社交媒体内容可信性时,对挖掘可信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很多工作,但缺乏对噪音数据的处理,大量的无用推文会对推文可信性判断造成干扰,进而会影响事件层面的可信性判断,从大量噪音数据中筛选出真正有用的推文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推文层面同时考虑用户的主题因素和从众行为,减少了从众转发等噪音数据在可信性判断过程中的作用,对社交媒体内容的可信性进行研究,采用贝叶斯网络建立了社交媒体内容可信性评价模型,并通过新浪微博公开数据集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期刊2019年09期)

董海燕,于枫,程科,黄树成[9](2019)在《基于无干扰理论的在线用户行为可信性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在线应用中用户行为可信性难监测、难评判的现状和当前用户行为可信性分析理论薄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干扰理论的在线用户行为可信性分析方法。首先,从执行单步行为的行为实体身份、状态、环境叁方面定义单步行为静态可信性,给出静态可信验证策略;然后,从行为执行过程和结果两个角度定义行为动态可信性,给出行为动态可信验证策略;最后,基于单步行为构建用户行为流程,提出基于可信扩展思想的用户行为流程可信性判定定理,并应用无干扰理论进行定理证明。证明过程及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9年10期)

刘润恺,于龙,陈德明[10](2019)在《基于AHP-熵权法的高铁接触网可信性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我国高铁接触网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且现有研究在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存在不足等问题,扩充高铁接触网评价指标体系;对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作出融合改进,提出AHP-熵权法(以层次分析法为主、熵权法为辅);引入基于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效度检验步骤,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接触网可信性评价模型,以实现接触网系统的可信性评分和等级划分。选取10条高铁线路的接触网数据,通过上述模型进行实例分析。与当前常用的灰色聚类模型相对比,基于AHP-熵权法评价模型效度更高,功能更为全面,更能有效区分接触网可信性状态。(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可信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数据时代云会计环境下的AIS是云计算技术引入会计领域的产物,根据企业需要分模块定制云会计业务,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等特点,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是急需探索的会计领域新技术。云会计环境下AIS可信性的研究引起了学者们广泛关注与热议。本文通过梳理现有国内外学者对云会计环境下AIS可信性研究的相关文献,以期为建立基于云会计的AIS可信性评价体系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信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杨曦,罗平,贾古丽.基于社会学信任理论的软件可信性概念模型[J].电子学报.2019

[2].闫杨.云会计环境下AIS可信性研究文献综述[J].新会计.2019

[3].王洁,莫雷.信息环境对面孔可信性判断的影响[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4].赵波,李想,严飞,张立强,张焕国.面向第叁方的云平台可信性在线评测及分析技术[J].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2019

[5].吴戈,黎忠文,黎通,陈二阳,江丹.物联网感知源数据可信性评估模型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刘晓波.我国互联网信息可信性研究的现状分析[J].传媒论坛.2019

[7].胡国兵,吴珊珊,杨忠,杨莉,赵嫔姣.LFM/BPSK混合调制信号盲处理结果可信性评估:一种简化的似然比算法[J].电子学报.2019

[8].刘波,李洋,孟青,汤小虎,曹玖新.社交媒体内容可信性分析与评价[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9

[9].董海燕,于枫,程科,黄树成.基于无干扰理论的在线用户行为可信性分析方法[J].计算机应用.2019

[10].刘润恺,于龙,陈德明.基于AHP-熵权法的高铁接触网可信性评价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

标签:;  ;  ;  ;  

可信性论文-杨曦,罗平,贾古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