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碳高氮废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ASBR,近红外光谱技术,荧光光谱技术
高碳高氮废水论文文献综述
王萌[1](2016)在《高碳氮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VFA及DOM的光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因为投资少,操作便捷和管理方便等特点受到众多的关注,但是其厌氧污泥的培养周期长以及在厌氧过程中出现的挥发性有机酸(VFA)易形成积累等问题,制约了该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而近红外光谱技术和荧光光谱技术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两种高新技术分析手段能够快速反映厌氧过程中各类物质的变化情况。因此本实验探求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和荧光光谱技术对ASBR反应器实行在线监测的可行性。该实验采用ASBR处理高碳氮废水,以某污水厂厌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经过79天长期稳定的运行,现得到以下结果:(1)本实验中ASBR反应器的启动,采用逐步提升水力负荷的方法,经过39天的启动培养后,ASBR的COD去除率稳定在60%以上,同时总氮浓度维持不变,氨氮浓度略有上涨。当反应器的进水COD浓度为9000~10250 mg/L时,运行周期为96h,反应器的出水COD浓度基本稳定在2000 mg/L~2500 mg/L之间,COD的去除率保持在80%。与此同时反应初期的VFA浓度为600~700 mg/L左右,经过稳定周期的运行过程中,出水阶段的VFA浓度为200~300 mg/L,反映出ASBR反应器处于稳定的良好运行状态。(2)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VFA的校正模型。该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去噪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再结合i PLS筛选出优质的光谱区间建立模型。结果显示在9091.30~9511.73cm~(-1)区间内建立的VFA校正模型,其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_c)为0.8275,RMSECV=0.3899;同时采集两个周期24个水样用于验证VFA校正模型,结果显示:相关系数(r_p)为0.8913,RMSEP=0.2453,因此说明模型对VFA的预测效果较好。(3)结合荧光光谱技术分别建立类蛋白质荧光峰强度与氨氮浓度、COD去除率的线性关系,得到其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140,0.9230,说明类蛋白质荧光峰强度与氨氮浓度、COD去除率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从而可以利用荧光光谱技术实现对ASBR反应器的实时监控。因此利用ASBR反应器不仅能够有效降解高碳氮废水,将其与近红外光谱技术和荧光光谱技术结合后,还能够实现对ASBR反应器的实时监控,为其稳定运行提供支持。(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大学》期刊2016-03-01)
黄健,王萌,宋箭,张勇,张华[2](2015)在《高碳氮废水处理中有机物的荧光光谱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叁维荧光光谱技术考察某厂高碳氮废水中有机物的荧光光谱特征及荧光强度与COD去除效果和氨氮浓度变化的关系。反应器稳定运行后进出水COD分别为5 500和1 510mg/L,对COD的去除率达到72.5%,氨氮浓度增加了40.6%,总氮浓度基本保持不变。通过荧光光谱分析,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由类蛋白质和类腐殖酸组成,荧光峰中心位置分别为Ex/Em=275/355 nm和Ex/Em=330/425 nm;蛋白质荧光强度从4 175减少至1 318,其与周期内COD去除率、氨氮浓度均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性,R2分别为0.943和0.965。说明可以通过荧光光谱技术定性表征生物处理废水过程中有机物的转化情况及其与碳、氮变化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5年03期)
代嫣然,梁威,吴振斌[3](2010)在《低碳高氮废水的人工湿地脱氮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如何提高人工湿地对低碳高氮废水中氮的去除效率,介绍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脱氮的机理,归纳阐述了碳源、溶解氧、温度以及pH值等因素对人工湿地处理低碳高氮废水时脱氮效果的影响,并对人工湿地处理低碳高氮废水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0年S1期)
代嫣然,梁威,吴振斌[4](2009)在《低碳高氮废水的人工湿地脱氮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脱氮的机理,阐述了碳源、溶解氧、温度以及pH值等因素对人工湿地处理低碳高氮废水时脱氮效果的影响,并对人工湿地处理低碳高氮废水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9-10-01)
周飞飞,张捍民,付志敏,杨凤林[5](2009)在《MBR-RO组合工艺深度处理高碳高氮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A/O-MBR/RO工艺深度处理模拟高碳高氮废水,考察了不同进水的COD/N对有机物和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并且深入考察反渗透膜的污染特性.结果表明,A/O-MBR能够实现95.6%的有机污染物去除率,反渗透的出水水质指标TOC<0.9mg.L-1、TN<12.65 mg.L-1、总硬度<0.038 mol.L-1、总碱度<14.6 mg.L-1,达到了城镇污水回用一级标准.COD/N对有机物去除率影响不大,但影响总氮的脱除过程.当COD/N的平均值为10.2时,总氮的去除主要通过好氧区内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完成,总氮的平均去除率为89.4%;当COD/N的平均值为7.1、5.6时,总氮的去除主要通过传统的硝化反硝化和同步硝化反硝化共同完成,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2%、74%.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反渗透膜污染的状态,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了膜污染物质的红外吸收光谱,指出膜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A/O-MBR出水中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09年06期)
陈亮[6](2008)在《厌氧氨氧化处理低碳高氮废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厌氧氨氧化技术与传统的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相比,无需外加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既可节省费用,又可防止二次污染,具有节省能耗,节省中和试剂等优点,厌氧氨氧化及其工艺技术极具研究价值和开发前景。本文以自制UASB为反应器,利用高氮模拟废水,接种厌氧消化污泥培养厌氧氨氧化菌,成功地完成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低有机碳源条件下厌氧氨氧化反应的控制边界条件;分析研究了反应器内主要反应的发生过程。并对养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进行了厌氧氨氧化脱氮处理。试验研究表明:1、以养猪场厌氧反应污泥为种泥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利用高氮模拟废水在150d左右成功培养出具有较高活性的浅红色厌氧氨氧化污泥;反应器对NH_4~+-N去除率最高达95.7%,NO_2~--N去除率最高达96.2%;NH_4~+-N的容积负荷为453.2g/(m~3.d)、NO_2~--N的容积负荷为471.3g/(m~3.d)。2、在低碳高氮模拟废水中当COD的浓度高于250mg/L时厌氧氨氧化反应受到抑制,COD浓度越高异养菌与自养菌的竞争愈趋激烈。有机碳源存在控制边界条件为:COD250mg/L、pH值8、温度38℃、水力停留时间24h。3、分析了有机碳源条件下反应器内的主要反应过程,证明低碳源微量溶解氧条件下好氧硝化菌、厌氧氨氧化菌和异养反硝化菌能够共存。反应器内开始由于少量DO的存在,首先发生好氧硝化反应为厌氧氨氧化解毒,同时有异养反硝化反应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发生以及少量氨的释放;其后是厌氧氨氧化反应占主导地位。论证了厌氧氨氧化工艺在不需特殊除氧条件下处理低碳高氮废水是可行的。4、低碳高氮模拟废水培养成熟的厌氧氨氧化菌经过61d天的驯化可对养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进行处理并达到稳定状态,但养猪场废水中有害物质的存在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活性产生较大影响:NH_4~+-N去除率为45.5%、NO_2~--N去除率为95.1%、TN去除率为62.6%。5、SHARON-ANANMMOX联动处理养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NH_4~+-N出水维持在80mg/L左右,去除率在81.6%左右;TN去除率维持在80.0%左右,大大高于硝化/反硝化处理工艺,出水COD维持在80-100mg/L之间,去除率在90.2%左右,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可以有效的除碳脱氮。(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高碳高氮废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叁维荧光光谱技术考察某厂高碳氮废水中有机物的荧光光谱特征及荧光强度与COD去除效果和氨氮浓度变化的关系。反应器稳定运行后进出水COD分别为5 500和1 510mg/L,对COD的去除率达到72.5%,氨氮浓度增加了40.6%,总氮浓度基本保持不变。通过荧光光谱分析,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由类蛋白质和类腐殖酸组成,荧光峰中心位置分别为Ex/Em=275/355 nm和Ex/Em=330/425 nm;蛋白质荧光强度从4 175减少至1 318,其与周期内COD去除率、氨氮浓度均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性,R2分别为0.943和0.965。说明可以通过荧光光谱技术定性表征生物处理废水过程中有机物的转化情况及其与碳、氮变化的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碳高氮废水论文参考文献
[1].王萌.高碳氮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VFA及DOM的光谱分析[D].安徽建筑大学.2016
[2].黄健,王萌,宋箭,张勇,张华.高碳氮废水处理中有机物的荧光光谱特征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5
[3].代嫣然,梁威,吴振斌.低碳高氮废水的人工湿地脱氮研究进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
[4].代嫣然,梁威,吴振斌.低碳高氮废水的人工湿地脱氮研究进展[C].第叁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5].周飞飞,张捍民,付志敏,杨凤林.MBR-RO组合工艺深度处理高碳高氮废水的研究[J].环境科学.2009
[6].陈亮.厌氧氨氧化处理低碳高氮废水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