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华新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新文化运动,鲁迅,中华,新文化,中国,日本,文化。
中华新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何萍[1](2019)在《新文化运动与中国道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而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典型的启蒙运动。这场启蒙运动以五四运动为契机,发生了思想上的变化,形成了叁个节点:第一个节点发生于1915-1916年;第二个节点发生于1917-1920年;第叁个节点发生于1924年。在第二个节点上,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中国知识分子转变成了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框架上实现了由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转化,提出了中国道路的构想;在第叁个节点上,中国道路的理论框架经历了由唯物史观到辩证唯物主义的转化,进而发展出中国道路的完备的理论形态——实践唯物论。这叁个节点的变化表明,中国道路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成果,从而也表明,新文化运动不仅包含了近代社会的科学与民主观念,同时也包含了科学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特殊性,还有贯穿于其中的哲学原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和坚持矛盾特殊性的复杂性。这些都构成了中国的现代性,体现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品格和理性精神。(本文来源于《天津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卢勇,田荣[2](2019)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历史进程与现实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碰撞与融汇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省"再到"文化自信"的曲折发展历程。基于历史的启示和现实的迫切要求,在当今世界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竞争的舞台上,我们应当不忘本来,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吸收外来,通过平等对话,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融通;面向未来,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文化话语权。(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姜志强,徐蕾[3](2019)在《毛泽东在中华民族新文化上避谈民主化的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曾经明确提出了未来文化发展的民主化方向,在理论上他坚决主张在文化发展中贯彻民主主义精神,但出于现实功利主义的考虑,他不赞成引导人们过分关注民主而分散对战争的注意力。新中国成立后,在推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他不自觉地以大众化取代民主化,深层原因或许在于他对民主内涵理解得不够深刻,对封建专制主义遗毒估计不足,对反封建专制主义的长期性准备不足,因此导致了实践中民主化的严重不足,但我们又很难把这一失误归咎于毛泽东一人,因为对于直接脱胎于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中国而言,文化的民主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此过程中出现一些曲折也是难以避免的。(本文来源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曹圣军[4](2018)在《国际理解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以国际理解的视角,从人类不同文化的比较入手,以世界性的宽广意识和包容理念,在开放的坐标系中让学生重新检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彰显时代的张力。本文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着重探讨在国际理解视野下如何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本文来源于《中国教师》期刊2018年06期)
曹胡丹[5](2017)在《浅谈新文化运动对近现代中华文化结构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人为屏蔽新文化运动的政治功能与本质目的,仅从文化层面来考究,我们又会发现新文化运动宣传的内容是直接移植西方文化,一言以蔽之:新文化运动是被中国知识分子强行挤入中国且极富西方文化色调的一张文化标签。(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7年15期)
陈赟[6](2016)在《自由主义与儒家的会通:中华文明的未来建构——评许纪霖教授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论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感谢许纪霖教授的邀请,让我担任他这篇宏大论文的评论,其实我本人对于“五四”那一段并没有研究,根本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评论这方面的论题。与其说我这里说的是评论,毋宁视为我个人的阅读体会,我将阅读中的主要疑难提出来,正好可以有一个就教于讲演者本人的机会。我琢磨,整个活动的安排,让我担任许纪霖教授的评论,让刘擎评论秋风(姚中秋),让白彤东评论周濂,似乎是有一个总体考(本文来源于《知识分子论丛》期刊2016年01期)
高欣然,李永杰[7](2016)在《鲁迅的方向仍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话学者:刘运峰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 张梦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 2016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35周年。一个世纪以来,鲁迅所独有的“人本主义精神”和“始终如一的战斗精(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6-02-02)
姜义华,王学斌,喻文益,刘长林,李德顺[8](2015)在《中华文化变革逻辑探讨——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影响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弘扬与传播新思想、新观念,猛烈抨击旧传统、旧礼教,冲击、动摇了封建主义在思想界的统治,掀起了思想解放的高潮,推动了中国文化向现代的转型。发端于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距今已一百年。百年后,推开历史的旋转门,百年前的革新号角仿佛就在耳畔。如今,身处大转型的时代,我们是否有新文化运动之先驱(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5年28期)
陈辽[9](2015)在《中华抗日新文化制胜日本军国主义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是中日两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力量的一场整体大决战。战争前期,日本在军事上一度得势,占领了几乎半个中国。但由于日本政治上失道寡助,经济上资源稀薄,文化上假、恶、丑,日本最终还是失败。现在,我专就中华抗日新文化制胜日本军国主义文化这一问题进行专题(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5-07-27)
张希宇,王友才,曹木易[10](2014)在《中华新文化建设视域下的儒家公正观与墨家平等观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正和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之一,当然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目标之一。不仅如此,公正与平等还是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来说,伴随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显性化,那么如何通过改革完善法律制度,逐步实现社会公正和平等,既是党和政府的重要使命,也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儒家的社会公正思想比较丰富系统,但没有论及社会的平等问题;墨家公正思想不如儒家的深刻全面,但对平等问题有很好论述,两家恰好形成学术上的优势互补。站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儒家的公正思想和墨家的平等思想,都应是我们建设中华新文化宝贵的思想遗产和重要的文化资源。(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会论坛》期刊2014年03期)
中华新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碰撞与融汇过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省"再到"文化自信"的曲折发展历程。基于历史的启示和现实的迫切要求,在当今世界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竞争的舞台上,我们应当不忘本来,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吸收外来,通过平等对话,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融通;面向未来,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文化话语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华新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何萍.新文化运动与中国道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而作[J].天津社会科学.2019
[2].卢勇,田荣.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历史进程与现实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19
[3].姜志强,徐蕾.毛泽东在中华民族新文化上避谈民主化的原因[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曹圣军.国际理解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J].中国教师.2018
[5].曹胡丹.浅谈新文化运动对近现代中华文化结构性的影响[J].中华少年.2017
[6].陈赟.自由主义与儒家的会通:中华文明的未来建构——评许纪霖教授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论述[J].知识分子论丛.2016
[7].高欣然,李永杰.鲁迅的方向仍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
[8].姜义华,王学斌,喻文益,刘长林,李德顺.中华文化变革逻辑探讨——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J].人民论坛.2015
[9].陈辽.中华抗日新文化制胜日本军国主义文化[N].文艺报.2015
[10].张希宇,王友才,曹木易.中华新文化建设视域下的儒家公正观与墨家平等观的对比研究[J].山东工会论坛.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