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脆弱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气候变化适应性,生态脆弱,贫困
脆弱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庞淼[1](2019)在《西部生态脆弱社区气候变化适应性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候变化是具有明显复杂性、长期性和外部性的全球环境问题。以全球变暖为显着特征的气候变化趋势和IPCC报告关于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暖的主流判断是本文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气候变化尤其对西部生态脆弱农村社区构成极大威胁。在这类高生态敏感性和脆弱性,相对贫困的多文化融合的区域,人类活动对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破坏更加严重,农民极端贫困与环境急需保护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本文梳理了气候变化适应性的理论源起和进展,分析气候变化后给农村生态脆弱社区带来的影响,挖掘社区层面的气候变化适应行动,总结出西部生态脆弱社区气候变化适应性的社区启示与反思,提出西部生态脆弱社区气候变化适应性的模式探索建议。(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期刊2019年10期)
伍博炜,杨胜天,邵南方,彭瑞文,管亚兵[2](2019)在《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汾河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利用变化改变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基于汾河流域1980年、2000年、2010年、2016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通过引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指标,从整体和不同阶段上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 1980—2016年汾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整体以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土地利用变化是以耕地向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方式为主,且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呈逐渐增长趋势。(2) 1980—2016年汾河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一直处于减少的趋势,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持续实施是导致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持续减少的关键原因。(3)通过汾河流域主要行政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异分析,1980—2016年汾河流域共有13个行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处于增长的趋势;20个行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处于减少的趋势。(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杨屹涵,王军邦,刘鹏,芦光新,李英年[3](2019)在《气候变化主导高寒脆弱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年际变化趋势(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叁江源,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区,其高寒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使其成为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处于重要地位。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对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的实施至关重要。由于生态系统过程的复杂性、研究数据的可靠性以及模型本身的不确定性等,使得对高原植被生产力变化的驱动因素存在多种归因解释。本研究利用遥感-过程耦合模型(GLOPEM-CEVSA)估算叁江源区2000–2012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基于像元尺度的气温和降水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叁江源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分布格局,探讨气候水热因素对NP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模型模拟NPP与野外采样的地上生物量(AGB)显着线性相关,能够解释AGB空间变异的45%,高于MODIS生产力产品(MOD17A3)的解释能力(21%);(2)1990–2012年间叁江源区的气候呈暖湿化趋势,较之1990–2000年,近10年气候呈暖湿化加速趋势;(3)在暖湿化气候变化背景下,叁江源全区NPP的年际变化呈增加趋势(每10年增加13.7 g m–2),统计置信度为86%(即显着性水平P=0.14);叁大流域对比表明,黄河源头NPP增速最快(17.44g m–2 (10 yr)–1,P=0.158),其次是长江源头,澜沧江增速最低(12.2 g m–2 (10 yr)–1),统计置信度仅为67%;(4)NPP年际变化的气候因素分析发现,气温和降水能够解释全区草地NPP年际变异的83%,可解释全区高、中、低覆盖度草地NPP年际变异的78%、84%和83%。本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在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的植被生产年际变化趋势中起主导作用。这对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对脆弱生态区的影响机制,及因地制宜地实施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具有重要科学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期刊2019年04期)
孙康慧,曾晓东,李芳[4](2019)在《1980~2014年中国生态脆弱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全面把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生态脆弱区气候变化的特征,利用基于全国2000多个站点的格点化逐月资料,对中国典型生态脆弱区1980~2014年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和最低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速和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生态脆弱区日平均气温、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几乎都呈上升趋势;日平均气温增幅北方大于南方;北方生态脆弱区日平均气温、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南方生态脆弱区日最低气温的季节增幅多为春季最大,秋季或冬季最小。(2)全区平均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生态脆弱区降水距平百分率春季多为增长趋势,夏季多为减少趋势,秋、冬季和年北方多为增长趋势,南方多为减少趋势。(3)相对湿度以减少趋势为主,只有黄土高原南部脆弱区秋、冬季和干旱半干旱区脆弱区冬季相对湿度距平百分率的趋势为正,这几个正值区同时也是降水增长大值区。(4)风速基本为减少趋势,春季减少趋势最大。(5)全区平均蒸发皿蒸发量春、夏季和年为减少趋势,冬季为增长趋势;北方生态脆弱区蒸发皿蒸发量四季和年多呈减少趋势;南方生态脆弱区蒸发皿蒸发量春、夏季以减少趋势为主,秋、冬季和年呈增长趋势。(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胡云鹏,李阿龙[5](2019)在《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生态脆弱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地评价水资源承载力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玛纳斯河、塔里木河流域为例,根据生态脆弱的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特点,从社会、经济、环境等不同方面选取主要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作为评价因子,运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对玛纳斯河流域2000、2010、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分析了随时间变化趋势,水资源承载力水平随年限的增长逐渐上升;对塔里木河流域内5个不同区域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分析了空间变化趋势,水资源承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克州、巴州、和田、喀什、阿克苏;将结果与其他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解决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各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模糊性问题。(本文来源于《人民珠江》期刊2019年04期)
吴鹏[6](2018)在《气候变化可能使中国农业更加脆弱》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期嘉宾: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周广胜研究员本期观点: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不利影响比有利影响更普遍,正在发生的气候变化已经并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甚至全球农业生产面临的危机。“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领域之一,气候变化可能使中国农业变(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18-11-27)
刘双,谢正辉,高骏强,曾毓金,刘斌[7](2018)在《高寒生态脆弱区冻土碳水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甘南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及陇南山地过渡带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基于考虑土壤冻融界面变化的陆面过程模式研究了1979-2012年冻土变化及水资源与生态系统碳通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甘南州气候态多年冻土面积约1. 5×104km2,季节性冻土约占2. 5×10~4km~2,多年冻土最大融化深度呈增加趋势,季节冻土最大冻结深度逐渐减少,整体上冻土正随着气温上升逐步退化;尽管降雨有所增加,而气温上升引起的蒸散发增加也可能是产流减少的原因之一,其中多年冻土区更为敏感,水热变化增减率较季节冻土区大;生态系统碳循环方面,北部主要表现为碳源,南部则表现为碳汇,升温促进植被生长,使得进入生态系统的碳呈略微增加的趋势,尽管总初级生产力(GPP)与净初级生产力(NPP)呈增长趋势,但植被碳利用效率逐步减小,表明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有所退化;最后经多元回归分析可知,气候变化在多年冻土区可以解释66%的NPP变化与31%的生态系统净交换量(NEE)变化,而在季节冻土区则能解释45%的净初级生产力变化。(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8年05期)
杨蓉,赵多平[8](2018)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西北脆弱带近54年降水季节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西北脆弱带40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降水量数据资料,采用趋势线拟合、线性倾向估计、普通Kriging插值等数理分析方法,对西北脆弱带近54年的降水量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全球变暖趋势越来越明显,西北脆弱带近54年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2)该区年均降水量空间变化大致是沿东南—西北方向呈现由多到少的过渡,年均降水量倾向率空间变化则大致沿东南—西北方向呈现由减少到增加的逐步过渡;(3)该区54年间四季降水距平变化趋势为春、夏、冬叁季的降水量呈增加趋势,秋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变化速率为夏季>冬季>春季>秋季。四季降水量的空间差异明显,大致都沿东南—西北方向呈现由多到少的逐步过渡趋势。(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杨屹,胡蝶[9](2018)在《生态脆弱区榆林叁维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榆林能源丰富但生态脆弱,是生态工程的重点实施区域。分析榆林自然资本存量及流量的利用状况,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本占用的成因、探讨生态脆弱区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测算榆林2005—2014年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生态压力指数等的基础上,以足迹深度和广度描述了自然资本存量消耗与流量占用的变化关系,并以偏最小二乘法分析了驱动生态足迹变化的因素。结果显示:10 a来榆林人均生态赤字增长幅度为274.18%,其中,能源消耗账户贡献率最高;人均生态承载力增加了61.81%,体现出生态建设的正向作用。榆林对资本存量消耗的速度大于资本流量占用的速度。影响生态足迹变化的显着因素是经济增长和社会消费。这些结论不仅对榆林自然资本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参考意义,而且对生态脆弱区核算自然资本、探讨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张福洋,李全彬,鲍文岚,龙泽美,韩潇翔[10](2018)在《一个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气候变化-国家脆弱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刻画气候变化对于国家脆弱的影响,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判断气候变化-国家脆弱关系的指数,结合K-means算法的运用进一步划分国家脆弱程度的等级,可以建构一个可以实现自动优化的国家脆弱程度评价函数模型,揭示气候变化与国家脆弱之间的关系。该模型注重气候变化趋势系数在评价中的核心地位,其运作可以实现障碍指标的自动筛选,从而确定影响国家脆弱程度的要素,为相关国家干预策略提供启示。(本文来源于《现代计算机(专业版)》期刊2018年20期)
脆弱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土地利用变化改变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基于汾河流域1980年、2000年、2010年、2016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通过引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指标,从整体和不同阶段上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 1980—2016年汾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整体以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土地利用变化是以耕地向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方式为主,且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呈逐渐增长趋势。(2) 1980—2016年汾河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一直处于减少的趋势,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持续实施是导致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持续减少的关键原因。(3)通过汾河流域主要行政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异分析,1980—2016年汾河流域共有13个行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处于增长的趋势;20个行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处于减少的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脆弱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1].庞淼.西部生态脆弱社区气候变化适应性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农村经济.2019
[2].伍博炜,杨胜天,邵南方,彭瑞文,管亚兵.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汾河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9
[3].杨屹涵,王军邦,刘鹏,芦光新,李英年.气候变化主导高寒脆弱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年际变化趋势(英文)[J].JournalofResourcesandEcology.2019
[4].孙康慧,曾晓东,李芳.1980~2014年中国生态脆弱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9
[5].胡云鹏,李阿龙.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生态脆弱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研究[J].人民珠江.2019
[6].吴鹏.气候变化可能使中国农业更加脆弱[N].中国气象报.2018
[7].刘双,谢正辉,高骏强,曾毓金,刘斌.高寒生态脆弱区冻土碳水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甘南州为例[J].高原气象.2018
[8].杨蓉,赵多平.气候变暖背景下西北脆弱带近54年降水季节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8
[9].杨屹,胡蝶.生态脆弱区榆林叁维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J].自然资源学报.2018
[10].张福洋,李全彬,鲍文岚,龙泽美,韩潇翔.一个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气候变化-国家脆弱关系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