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施中的异变及对策研究

课程实施中的异变及对策研究

胡庆山[1]2009年在《体育课程实施主体论》文中研究表明在主体教育思想的启迪和当前新一轮体育课程实施实践需要的驱动下,本文确立了体育课程实施主体论这一议题。本文通过对体育课程实施主体问题的研究,以期为主体教育理论的深化与具体化、课程实施理论以及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体育课程改革实施实践的顺利推进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本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原则,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调查访谈法、个案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力求对体育课程实施的主体问题作一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考察。除导论与全文小结两部分外,本文的主体部分共设五章:第一章,从边缘融入中心:体育课程实施研究兴起的必然。该章首先从课程实施研究的边缘地位谈起,而后从体育课程实施理论研究的缺失及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的呼唤两个方面烘托出体育课程实施研究的迫切性、必要性与重要性,最后对体育课程实施研究的意义及本质问题进行了阐释。研究认为:课程实施研究的短暂历程和有限成果反映了课程实施研究的边缘地位;母体学科在课程实施问题上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体育课程实施的研究,我国体育课程实施研究除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母体学科课程实施研究的共性问题外,还具有研究者偏少、研究惰性突出等问题;现时加强对体育课程实施的研究是体育课程实施实践的亟需和体育课程改革完善的保证;研究体育课程实施有利于了解体育课程变革的实际、深化对体育课程变革过程的认识、修缮既定的体育课程计划方案、丰富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指导体育课程与教学实践;体育课程实施是把体育课程计划付诸体育教育实践并在实践中对其进行调适的一种体育课程变革过程;对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应作动态性、发展性、建构性的理解,即从本质上而言体育课程实施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非线性发展的过程,是学校个性生成的过程,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经验生长的过程。第二章,课程实施的主体:体育课程实施研究的核心问题。该章首先论析并试图构建了体育课程实施的研究范畴。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体育课程实施研究范式的弊端及其规避问题,强调要重视体育课程实施主体问题的研究。最后,论述了体育课程实施主体的地位、作用及其构成。研究指出:体育课程实施的范畴体系由本体论范畴、过程论范畴和主体论范畴叁大部分组成,体育课程实施研究的范畴主要有:体育课程实施的概念与本质问题、体育课程实施与体育课程变革的关系问题、体育课程实施研究的意义及其对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作用问题、体育课程实施的现状问题、体育课程实施的策略问题、体育课程实施的模式问题、体育课程实施的取向问题、体育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问题、体育课程实施的主体问题、体育课程实施的评价问题等;体育课程实施的已有研究存在着“重物轻人”的研究范式之弊端;体育课程实施主体是指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对体育课程计划进行解读、调适并参与执行的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的人;体育课程实施主体的构成是多元的,一般由体育教师、学生、校长、体育教研人员、家长及社区成员等组成;体育课程实施主体的地位主要体现为:体育课程实施的主体是连结体育课程实施理论与实践的中间桥梁,体育课程实施的主体是体育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执行者与调适者,体育课程实施的主体是体育课程改革成败的评判员与首席发言人;体育课程实施主体在体育课程实施实践中可以发挥如下作用:解读并贯彻既定的体育课程计划,将自身的阅历与禀赋倾注于实践,修正并完善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总结并升华体育课程实施的经验。第叁章,聚焦现实的主体:体育课程实施主体参与的现状剖析。该章以21世纪初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为现实背景,通过实证调研和访谈所得的一手资料,分别分析体育教师、学生、校长、体育教研人员和家长等多元主体参与体育新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其呈现的问题,以为后期的理论分析提供实践依据。研究认为:体育课程实施多元主体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且体育课程实施多元主体在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尚未形成一股合力,需要对其进行整合,使其处于一种融合状态。第四章,透视实然的主体:体育课程实施主体参与的理论厘析。该章分析了体育课程实施各主体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双向共赢关系,且根据体育课程实施各主体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现状,归纳并深入剖析了影响体育课程实施各主体参与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体育课程实施各主体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若干建议。第五章,整合应然的主体:体育课程实施多元主体的融合。该章阐释了融合体育课程实施多元主体的一个视角和一个机制,并试图勾勒了体育课程实施多元主体的整合路径。研究指出:体育课程实施中的异变问题为体育课程实施多元主体的融合提供了一个有益视角,主体间性为体育课程实施多元主体的融合提供了一个理论机制。认为可以通过如下路径促进体育课程实施多元主体的整合:顺素质教育之势打造和谐的融合环境,借阳光体育之风营造浓厚的融合氛围;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中介和桥梁作用,增强体育课程实施多元主体的凝聚力;建立多元主体互融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提供多元主体融合的政策和组织保障;构筑多元主体融合的沟通与交流平台,植根多元主体的融合于交往实践活动。

彭惠芳[2]2003年在《课程实施中的异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试点、实施阶段,这促使课程实施研究成为课程专家们关注的热点和重点。而从课程内涵的历史发展、课程实施概念的提出、课程实施含义的辨析、课程开发模式的发展变迁以及课程研究理念的发展趋势和现实的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课程实施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异变问题逐渐凸现,到目前为止已成为课程实施领域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做一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本文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本研究的缘起。 第二部分,分析课程实施中的“异变”问题的历史凸现和研究必然。从课程的含义的历史发展、课程实施概念的提出、课程实施含义的辨析、课程开发模式的发展变迁、课程研究理念的发展趋势、现实的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及我国课程学者的相关研究,逐步展现课程实施中“异变”问题的研究必然。 第叁部分,探讨课程实施中“异变”的两种效应:建构效应与阻碍效应。具体分析“异变”可能带来的各种建构效应与阻碍效应。 第四部分,具体分析课程实施中“异变”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预设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计划的可行性、课程计划的弹性等课程本身的原因;教育系统内部课程规划、设计者与课程实施者的异质性、课程实施过程中主体链沟通障碍也容易引起异变的产生、课程实施者的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外部环境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政府部门的配套政策与支持、课程实施的地域特点、时代的发展变化等方面的原因。 第五部分,具体探讨在课程实施中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异变”的建构效应的产生,抑制其阻碍效应的产生。 第六部分,结语。

刘琼[3]2011年在《教学内容的异变及其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改革成为教学论专家关注的热点和重点。而从教学内容的内涵及其在形成、接受、传授过程中的发展趋势来看,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异变问题逐渐凸显,到目前为止已成为教材改革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做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教学内容在形成、传授、接受叁个过程中可能发生异变,在形成过程中教学内容异变的表现主要是绘画与插图失真、教学内容真实性的失真、教学内容的冗余、语言运用失真;传授过程中异变的主要表现是教案撰写的失真、教学语言运用的失真;在接受过程中异变的主要表现是学生对教学内容创生的偏离。影响教学内容异变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编着者、教师、学生及其他因素,由于编着者之间的异质性及个体差异、编着者的选择性知觉效应、编着者的素质、编着者知识储备、编着者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的不同导致了异变;教师之间的异质性及个体差异、教师的选择性知觉效应、教师传授时语言运筹负效应、教师素质等的不同也导致了异变的发生;学生之间的异质性及个体差异、学生认知风格存在差异以及学生的期待效应导致异变,加上国家权力介入、意识形态的渗透等其他因素加剧了异变的程度。教学内容异变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合理控制的,首先,要控制教学内容异变要从源头开始,对编着者采取有效措施,有进行资格审定等,其次是要对教师采取一些措施,如进行科研等,再次是学生,学生要具备批判性思维,最后是采取一些其他辅助措施。

雷冬玉[4]2010年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础教育改革一直是各国教育改革的重头戏。而课程改革又是其重中之重。纵观国内外有影响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其课程改革总是处于核心地位。课程改革的成效也因之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课程改革的历史表明,几乎每一次改革人们都总是寄予厚望,课程改革的目标则是这些厚望的集中体现。但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发现,许多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并没有得到有效实现,改革并没有像我们所预期的那样取得应有效果,课程改革总是伴随着预期目标的偏离。而这种偏离不但制约着课程改革目标自身的实现程度,而且还很大程度地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成效,有些偏离甚至导致改革功亏一篑。本研究遵循问题研究的逻辑思路,在明确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首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课程改革进行扫描,分析了每次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状况,接着对预期目标偏离的内涵、类型以及在现实中的表现进行了理论解读和系统梳理,接下来再从目标质量、课程改革政策及其执行、课程实施、课程改革的推行环境等环节详细剖析预期目标偏离的具体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控的策略与建议。论文从整体上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课程改革预期目标偏离与调控的理论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有关教育改革或课程改革的理论体系。同时本研究的实践意义也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调控策略方面将对地方和学校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将为教育行政部门的改革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首先对课程改革和预期目标偏离进行解读:课程改革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或教育哲学对课程系统中不符合时代精神和人的发展要求的课程问题所进行的系统变革,具体而言,是对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作出系统的、持续的改进、完善和创新;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是指在改革实施过程中,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不相符,甚至是远离或与预期目标背道而驰的一种现象。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在基础教育领域己开展了八次规模较大的课程改革:第一次课程改革(1949-1952),第二次课程改革(1953-1957),第叁次课程改革(1958-1962),第四次课程改革(1963-1965),第五次课程改革(1977-1980),第六次课程改革(1981-1984),第七次课程改革(1985-1998),第八次课程改革(1999年至今)。研究发现,从课程改革的实施结果看,每次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偏离。第二章对预期目标偏离的内涵、类型与表现进行了阐述。根据不同的标准,预期目标偏离可分为调适性偏离和背离性偏离、创生性偏离和衰减性偏离、结构性偏离和操作性偏离。但从总体上看,预期目标偏离有正偏离和负偏离。课程改革鼓励和倡导正偏离,防止和力避负偏离。预期目标偏离在现实中表现为:预期目标被架空、预期目标被替换、预期目标减损性走样和预期目标创生性拓展。第叁章从目标质量来分析课程改革预期目标偏离的原因。首先预期目标的价值追求与性质影响预期目标偏离、预期目标的现实可行性、目标理论基础的异域化、目标设计的弹性和包容性以及目标表述的清晰性与否都可能影响预期目标偏离。第四章探讨课程改革政策及其执行方面影响预期目标偏离:课程改革政策的利益博弈、一致性和灵活性、课程改革的决策主体的统筹权威、价值取向和决策水平与能力、课程改革政策的执行失真导致预期目标偏离。第五章从课程实施的取向来分析预期目标偏离。研究发现忠实取向、得过且过取向容易导致负向偏离;而相互调适与创生取向可能产生正向偏离;其次是对实施者的不同态度、实施者的意愿和能力;最后实施主体的异质性、实施内容的流变性以及实施过程的多层级性导致预期目标的偏离。第六章从课程改革的推行环境方面分析:课程改革自上而下的推行策略容易导致目标偏离,“运动式”、“突变式”的课程改革最易导致目标偏离;社会公众的消极态度和舆论误导引起预期目标偏离;领导集团和中心工作的转移导致预期目标偏离。第七章针对预期目标偏离的原因分析,提出有效调控措施,防止预期目标负偏离的发生。调控中主要采用如下策略:确立明晰的课程改革价值追求,增强目标的可操控性;完善目标预设过程,提高预设目标质量;加强课程改革政策研究,有效控制政策偏差;做好课程改革培训工作,提高课程实施成效;创建课程改革共同体,营造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

卢■[5]2006年在《农村中学化学教研组开展“说、听、评”校本教研实践中的异变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农村中学化学教研组“说、听、评”互动式校本教研中,我们常发现,教学研究更多只是停留在一种说教和形式上,没有落实到教师的自觉行动当中。形式主义倾向、内容窄化倾向、经验主义倾向、研教分离倾向已经成了化学教研组“说、听、评”校本教研的“拦路虎”。为此,笔者认为:新理念下,化学校本教研只有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具备扎实的制度与行动的良性互促,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农村中学化学教研组同样应该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策略研究,努力实现校本教研活动框架的科学构建,建立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制度,提升校本教研的质量和品位,最终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和教师、学生的共同成长这样一个多赢的目的。

胡秋菊[6]2005年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技术学科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适应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高等学校体育专业课程改革提出的更新要求;适应体育改革,特别是新形势下全民健身计划、实现普遍提高国民素质的新要求,国家教育部于2003年6月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于2003年10月到2004年5月由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力量研发各类主干课程的教学指导纲要,于2004年秋季开始实施。 回顾课程发展史和课程研究史,我们发现许多重大的甚至影响深远的课程改革计划不是昙花一现、中途夭折,就是其实施的效果与原先的理想相去甚远。为了尽量缩小此次技术学科课程在实施时与最初的课程设计之间的差距,笔者选择了此课题。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辨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两个方面分析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技术学科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一)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科学技术构成了课程选择与发展的客观制约因素,是构成社会大环境影响因素的四个主要方面。国家教育管理部门下放课程权利,对整个高等教育进行宏观调控、保证经费投入、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现代教育技术观念是保证新一轮技术学科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二) 课程方案自身的影响包括培养目标与教育理念、课程内容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的影响。要保证新一轮技术学科课程的顺利实施,各高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更新教育观念、构建“以校为本”的研究制度、加强技术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

汪勇[7]2004年在《论新时期的大学生信仰教育》文中指出面向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这并不必然意味着社会和谐和人民生活幸福。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科技日新月异,以国家利益为目的的国际竞争、冲突日益剧烈;国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更加明显,经济结构、利益的调整以及道德和法治的贯彻执行不力等,使得社会中诸多矛盾、问题突出。诸多大学生面对各种前所未有的越来越大的学习、生活、就业竞争压力,加之学校信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缺失人文关怀、精神支撑和信仰动摇而呈现出与新世纪合格公民和社会发展、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不相适应的诸多症状。表现为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价值观扭曲,甚至自责轻生和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等,无不令人触目惊心!面对骄子的失落、世人失色的严峻事实,人们不得不反思这一切……因为这不仅涉及到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中国人民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意味物质财富的极大富足,同时也更是人文精神的极大丰富和提升! 21世纪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还是教育的竞争。而信仰教育却是教育的灵魂和根本,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立足于当前的社会现实,通过大量的调查、走访、资料查阅和留心观察,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存在决定意识的社会历史观等原则,以新时期大学生信仰的变异、原因及学校信仰教育的不力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客观生活社会现实等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探讨和论证,从而提出反映鲜明时代特征的新世纪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科学内容和正确方法。新世纪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不仅要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有效性,而且还要取得实效性,就必须以“叁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内容的基础和重点在于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法纪道德教育、弘扬“叁个代表”重要思想;方法是要以纯洁校园为前提、由显性转向隐性、由灌输转向主体性的提问对话、力戒“左”和右的干扰、净化社会环境形成合力,使新世纪的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信仰,形成其强大的精神支柱,保证其身心健康、热爱生活,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勇于创新,成为新一代“四有”公民和保证国家繁荣、民族昌盛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体育课程实施主体论[D]. 胡庆山. 华中师范大学. 2009

[2]. 课程实施中的异变及对策研究[D]. 彭惠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03

[3]. 教学内容的异变及其控制[D]. 刘琼. 湖南科技大学. 2011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 雷冬玉.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5]. 农村中学化学教研组开展“说、听、评”校本教研实践中的异变及对策[C]. 卢■. 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 2006

[6].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技术学科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对策[D]. 胡秋菊. 湖南师范大学. 2005

[7]. 论新时期的大学生信仰教育[D]. 汪勇. 贵州师范大学. 2004

标签:;  ;  ;  ;  

课程实施中的异变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