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爆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理,载荷,动力,荷载,钢筋混凝土,防护门,近距。
抗爆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静静,张庆建,葛童,曲刚,秦玉姣[1](2019)在《汽油中非法添加物对汽油抗爆机理及理化指标变化规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汽油中非法添加物含锰抗爆剂甲基环戊二烯叁羰基锰(MMT)的添加量对汽油抗爆机理及理化指标的影响,结合实验室对含锰汽油的检验,考察含锰抗爆剂汽油的锰含量、避光措施和储存时间等因素对汽油颜色、诱导期、胶质含量和辛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透明PE瓶储存的含锰汽油对样品色度、诱导期、胶质含量和辛烷值的影响较大,甚至随着时间的增加,不能满足汽油产品标准的要求。用棕色瓶储存的汽油部分指标随着时间的延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入16 mg/L的锰能提高约2个辛烷值。将锰含量从16 mg/L提高到28 mg/L,其辛烷值只提高0.8个单位。研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MMT可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但其辛烷值的增幅与MMT的加入量并不是线性增长。汽油中加入MMT虽能提高辛烷值,但会导致其他安定性指标不合格,容易引起贸易纠纷。(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张磊[2](2019)在《碳纤维金属层合板的抗爆性能及失效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类新型材料,拥有高刚度、高拉伸强度、质量轻、耐化学腐蚀、耐高温以及低热膨胀性等很多优点,目前碳纤维已普遍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制造、国防等各种高新技术产业。碳纤维-金属层合板是将金属或合金材料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交替层铺形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相比于单种金属材料,相同厚度的碳纤维金属层合板质量更轻,应用于飞机、汽车能够减少很多能量的消耗。另外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有效地抑制金属层间裂纹扩展,很快成为各行各业青睐的新型材料。近些年来,纤维金属层合板在爆炸荷载冲击下的动力响应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课题,但国内对轻质材料或复合材料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实验研究却很少,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不断深入,纤维金属层合板将会在工业工程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本文使用自制冲击摆锤系统对碳纤维金属层合板进行了爆炸加载实验,采用爆炸冲击的加载方式,对碳纤维铝合金层合板在爆炸载荷冲击下的变形失效模式以及失效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中通过改变炸药质量获得不同的加载冲量,分析了不同面板配置、不同冲量下碳纤维铝合金层合板的变形失效模式和塑性动力响应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面板的变形失效模式大部分为非弹性大变形,定义为模式I,无复合材料层的纯铝板损伤表现为拉伸撕裂,定义为模式II。根据试件的损伤特征,将其分为叁个不同的变形区域:a.夹持区域b.整体变形区域c.局部变形区域。在爆炸载荷冲击作用下,碳纤维金属层合板的主要变形失效特征为金属层的塑性大变形以及局部破坏,纤维复合材料层的基质失效和纤维断裂以及金属层和复合材料层的分层剥离。碳纤维金属层合板的变形具有连续性和对称性,随着冲量的增加,试件的整体变形区域范围和残余挠度增大,局部塑性变形也逐渐增大,层合板的内部出现分层,剥离以及基质失效等变形失效特征。相同冲量加载下,碳纤维金属层合板比纯铝板拥有更强的抗爆性能,随着碳纤维层数的不断增加,层合板在爆炸加载中将吸收更多的能量,拥有更好的抗爆性能。基于实验结果,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爆炸冲击碳纤维金属层合板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了冲击载荷加载层合板的整个过程,分析研究了碳纤维金属层合板速度时程、位移时程、抗变形能力和吸能能力。仿真模拟中得到前后面板的变形失效模式,与实验中爆炸冲击后试件的损伤变形基本一致,比如基质的破裂,复合材料层与铝合金板的分层,整体变形区域发生剪切变形,仿真模拟中横截面中心处层间分离,单元格出现扭曲以及整体变形区域的剪切滑移量较大。面板局部变形区域中心速度在引爆后迅速达到峰值,随着层合板的变形,速度开始下降,同时前后面板中心速度几乎同时开始变化。仿真模拟中最大挠度与实验中测得的数值基本一致,有限元模型最大挠度发生时刻皆为0.5ms至1ms之间。同一铺层类型碳纤维金属层合板的最大挠度随着冲量的增大而增大,同一冲量下,随着铺层的增加,挠度会越来越小。在吸收能量的过程中,铝板发生塑性变形吸收了较大比例的能量,而弹性应变吸收了较小部分的冲击能量。随着冲量的增加,铝板塑性变形吸收的能量在增加,但是相对吸能能力在下降,弹性变形的相对吸能能力在增加。(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张磊,马小敏,李如江,李鑫,吴桂英[3](2019)在《纤维金属层合板的抗爆性能及失效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爆炸冲击摆锤系统,对玄武岩纤维-铝合金层合板和碳纤维-铝合金层合板进行了爆炸加载实验。实验中通过改变炸药质量获得不同的加载冲量,分析了载荷冲量、结构组合形式以及纤维类型对纤维金属层合板变形/失效模式的影响。实验中观察到分层、基质失效、金属撕裂、塑性大变形等典型的变形失效模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冲量的增加,纤维金属层合板中铝合金层的塑性变形以及纤维层的损伤区域不断增大;纤维金属层合板相对于单一的金属层合板具有更优异的抗冲击性能。(本文来源于《高压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许珂,李秀地,刘佳鑫,毛怀源[4](2018)在《高阻尼橡胶加固防护门抗爆机理的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高阻尼橡胶在加固防护门方面的效果和机理,利用LS-DYNA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表面有高阻尼橡胶的防护门在冲击波作用下变形的数值计算模型,并利用激波管试验数据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防护门迎爆面放置高阻尼橡胶的加固机理和各个因素对其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有高阻尼橡胶的防护门的变形可分为叁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钢板和橡胶不存在分离,后两个阶段二者出现分离;增加橡胶和钢板厚度提高加固效果时,均存在使加固效果提升明显的最优厚度范围;高阻尼橡胶和钢板之间粘接程度对防护门峰值变形影响较小,对残余变形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樊源,陈力,任辉启,冯鹏,方秦[5](2019)在《起波配筋RC梁抗爆作用机理及抗力动力系数的理论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钢筋混凝土(RC)梁,提出了一种通过对抗拉纵筋进行局部弯折,形成钢筋起波,从而提高RC梁抗爆能力的高效新方法。结合已有的实验结果和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起波配筋RC梁的受荷破坏全过程,揭示了其抗爆作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RC梁底部适当位置设置纵筋起波,能增大RC梁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允许变形,有效吸收爆炸能量,大幅度提高RC梁的抗爆性能。基于能量法,建立了起波配筋RC梁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理论计算模型,给出了抗力动力系数的显示计算公式;讨论了平屈抗力比、平弹变形比以及屈弹变形比3个关键设计参数对起波配筋RC梁抗爆性能的影响规律,以便为进一步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爆炸与冲击》期刊2019年03期)
张玉堂[6](2018)在《钢筋混凝土加固柱爆炸效应及抗爆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意外爆炸事故和世界各地恐怖爆炸袭击事件频发,爆炸事故将威胁城市中建筑物的安全,对社会影响极大。因此,建筑物的抗爆防爆设计备受关注。钢筋混凝土柱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重要的受力构件,是建筑结构抗爆减灾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为了提高已建建筑物中柱等关键构件的抗爆性能,采用抗爆加固的方式是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探索不同抗爆加固措施的抗爆加固效果,本文设计制作了普通钢筋混凝土柱,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粘贴钢板以及钢带加固柱试件,对其进行了不同比例距离下的野外爆炸试验,对比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柱的破坏形态、裂缝发展等试验现象及规律,并且探究了钢筋的应变时程曲线、位移时程曲线等动态响应特性,还考虑了聚合物砂浆强度、高强钢绞线间距及钢板厚度等加固参数,揭示了不同抗爆加固措施的抗爆加固机理。之后,基于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及爆炸后的剩余承载力试验,提出了加固柱构件的损伤评估方法。同时,利用LS-DYNA有限元显式动力分析软件,进一步地揭示了爆炸荷载作用下加固柱的破坏机理及破坏特点。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粘贴钢板加固方式能有效地减少背爆面混凝土的震塌破坏及混凝土碎块飞散,并且提高了原有钢筋混凝土柱抵抗破坏和变形的能力,特别体现在位移响应上。但该加固方式存在加固层和原钢筋混凝土结构分离现象,而且对内部钢筋的应变响应影响较小。(2)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加固措施大幅度地减少了钢筋变形以及柱中部侧向变形,从而使原有钢筋混凝土柱所能承受爆炸效应的能力显着增强。同时,在遭受爆炸冲击损伤后,加固柱仍能保持较高的剩余承载力值。另外,在未受损构件的静力承载力试验中,加固柱的破坏特征发生了改变,大幅提高了原有钢筋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3)采用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加固后,钢筋混凝土柱的损伤程度显着减少,并且砂浆强度、钢绞线间距等不同加固参数会影响其损伤程度。随着聚合物砂浆强度的增加和高强钢绞线间距的减小,加固柱的损伤度逐渐降低,前者的变化幅度尤为明显,其破坏程度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中度损伤降低为轻度损伤。(4)通过钢带加固后,由于钢带对混凝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钢筋混凝土柱的抗爆能力得到提高,但在钢筋应变和位移的动态响应上效果不显着。另外,在剩余承载力试验研究中,加固柱虽然能够提高试件的剩余承载力以及防止钢筋压屈,但效果远不及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加固柱。将两者加固方式共同使用,其抗爆加固效果更为明显。(5)基于野外爆炸试验模型,利用LS-DYNA有限元显式动力分析软件建立了未加固柱的数值模型,并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对比分析了试件的破坏现象及位移动态响应规律,进一步证实了野外爆炸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8-06-01)
谌勇[7](2018)在《舰船柔性抗冲覆盖层抗爆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有效提高舰船受到水下爆炸时的生存能力是舰船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环节。舰船柔性抗冲覆盖层技术通过在舰船水线以下的船体外板敷设具有柔性吸能特性的覆盖层来削减水中冲击波载荷并减缓船体结构的爆炸响应,已被试验证明能有效提高全船的爆炸防护能力。本报告围绕舰船柔性抗冲覆盖层对水下爆炸载荷的抗爆机理,从水下爆炸载荷特征、柔性覆盖层瞬态大变形机制、流固耦合面空化起始、扩展及闭合过程以及由此引起的冲击载荷加载机制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理论建模、分析与试验研究工作,解释了柔性抗冲覆盖层抗爆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影响抗冲覆盖层防护效能的主要特征参数,研究结果为柔性抗冲覆盖层的全船敷设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8年S1期)
刘燕红,陈长海,朱锡,李万,侯海量[8](2014)在《近距空爆载荷作用下迭层薄板抗爆机理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战斗部近距爆炸下大尺寸迭层薄板的抗爆机理,结合模型试验,采用有限元对近距空爆载荷作用下固支迭层方板的爆炸载荷、变形过程、应变分布和变形吸能情况进行了数值分析,并与相同材料同等总厚度的单层方板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层间间距、迭层层数和边界条件对迭层板抗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单层板而言,试验工况下迭层板的变形吸能较大,但其最大应变较小且应变分布更为均匀;而在极限应变状态下,迭层板变形吸能较单层板有很大提高;适当增大层间间距能一定程度地提高迭层板的抗爆变形能力,但过大的层间间距不利于迭层板的整体协调变形;层数的增加能提高迭层板的抗爆变形能力;简支边界条件较固支边界条件而言,能更充分地发挥迭层板的抗爆变形吸能能力。(本文来源于《船舶力学》期刊2014年07期)
张小勇,龚顺风[9](2013)在《隧道内爆炸作用下衬砌结构损伤机理及抗爆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隧道内爆炸作用下衬砌结构抗爆性能,采用AUTODYN软件建立炸药-空气-衬砌结构-围岩与土体叁维耦合体系模型,并考虑应变率对混凝土材料动力本构模型影响及炸药-空气-结构间流固耦合作用,分析隧道内爆炸荷载作用下衬砌结构动力响应及损伤机理,研究不同炸药量、衬砌结构配筋率及地质条件等对隧道衬砌结构抗爆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隧道内爆炸作用下爆炸荷载存在振荡且沿隧道纵向、径向以不同规律衰减;损伤主要发生在衬砌结构底板、底板与侧帮及侧帮与拱肋连接部位;衬砌结构配筋率越高,围岩质量越好,衬砌结构损伤程度越低,隧道整体抗爆性能越好。(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3年22期)
肖锋[10](2013)在《舰艇抗冲防护覆盖层水下抗爆机理及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舰艇的水下爆炸抗冲击性能与它的战斗力、生命力密切有关,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根据当今我国舰艇设计新的发展需求,强化和提高舰艇整体抗冲击水平,达到保护主船体结构和改善设备冲击环境的目的,本文重点开展艇体湿表面抗冲防护覆盖层水下抗爆机理及实验的基础研究。研究成果对不同覆盖层的水下爆炸动响应特性、抗冲击性能和机理认识做出深刻的阐释,为新型结构形式的设计和进一步优化提供方法,同时也为在实船上的应用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覆盖层压缩行为和力学特性的参数化分析:根据橡胶材料实验数据,选择合适的超弹性本构模型,确定材料模型参数,对不同周期性蜂窝覆盖层(手性、六角凹孔、圆孔)的压缩行为和动力学特性进行细致分析。探讨压缩速度、覆盖层胞元拓扑形式、高度及镂空率对压缩性能的影响。研究覆盖层的变形机制、能量吸收特性及缓冲机理,寻找给定基体材料和重量下承压性能优良的覆盖层结构。(2)水下爆炸冲击载荷和覆盖层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冲击载荷下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水下非接触性爆炸下流体和覆盖层之间的流固耦合效应、覆盖层的动态响应过程、冲击波能量的耗散机制。比较相同材料和重量的实芯橡胶与蜂窝覆盖层在抗冲击性能上的差异。从覆盖层胞元拓扑结构、高度、镂空率、面板材料对防护性能的影响,探讨基于阻抗失配、变形吸能原理的覆盖层隔冲、耗能机理。(3)分层圆孔蜂窝覆盖层的优化设计:利用流固耦合效应和结构的分段能量吸收特性,将功能梯度材料引入到覆盖层的水下爆炸抗冲击设计中,主要探讨不同压力幅值入射冲击波载荷作用下梯度半径圆孔覆盖层的压缩性能和水下冲击防护效果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从频域的角度,分析空爆和水下爆炸下不同覆盖层对板冲击环境的影响。(4)潜艇覆盖层在高静水压及冲击作用下变形吸能特性的探讨:为解决覆盖层承压与抗冲之间存在的矛盾,借鉴“高的静刚度、低的动刚度”的思想,对六边形蜂窝覆盖层做进一步改进,即在空腔中放置两薄弯曲钢片,开展覆盖层在高静水压及冲击作用下的变形吸能特性研究。重点讨论钢片厚度和偏距对压缩特性和抗冲击性能的影响。(5)抗冲覆盖层的试验研究:针对覆盖层的实际抗冲效果,分别开展不同覆盖层-气背壳板结构的水下抗爆性能对比试验和敷设不同覆盖层圆板结构的水下爆炸响应特性研究。通过比较敷设覆盖层前后的爆炸压力、壁压、加速度及应变时域响应,分析覆盖层的抗爆作用机理及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并与仿真结果做对比。同时,结合耦合面附近空化及射流的形成过程及溃灭的影像资料进一步考察水下冲击波、气泡对柔性覆盖层的作用过程,解释有无柔性覆盖层的抗冲击防护机理。(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3-09-01)
抗爆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类新型材料,拥有高刚度、高拉伸强度、质量轻、耐化学腐蚀、耐高温以及低热膨胀性等很多优点,目前碳纤维已普遍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制造、国防等各种高新技术产业。碳纤维-金属层合板是将金属或合金材料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交替层铺形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相比于单种金属材料,相同厚度的碳纤维金属层合板质量更轻,应用于飞机、汽车能够减少很多能量的消耗。另外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有效地抑制金属层间裂纹扩展,很快成为各行各业青睐的新型材料。近些年来,纤维金属层合板在爆炸荷载冲击下的动力响应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课题,但国内对轻质材料或复合材料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实验研究却很少,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不断深入,纤维金属层合板将会在工业工程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本文使用自制冲击摆锤系统对碳纤维金属层合板进行了爆炸加载实验,采用爆炸冲击的加载方式,对碳纤维铝合金层合板在爆炸载荷冲击下的变形失效模式以及失效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中通过改变炸药质量获得不同的加载冲量,分析了不同面板配置、不同冲量下碳纤维铝合金层合板的变形失效模式和塑性动力响应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面板的变形失效模式大部分为非弹性大变形,定义为模式I,无复合材料层的纯铝板损伤表现为拉伸撕裂,定义为模式II。根据试件的损伤特征,将其分为叁个不同的变形区域:a.夹持区域b.整体变形区域c.局部变形区域。在爆炸载荷冲击作用下,碳纤维金属层合板的主要变形失效特征为金属层的塑性大变形以及局部破坏,纤维复合材料层的基质失效和纤维断裂以及金属层和复合材料层的分层剥离。碳纤维金属层合板的变形具有连续性和对称性,随着冲量的增加,试件的整体变形区域范围和残余挠度增大,局部塑性变形也逐渐增大,层合板的内部出现分层,剥离以及基质失效等变形失效特征。相同冲量加载下,碳纤维金属层合板比纯铝板拥有更强的抗爆性能,随着碳纤维层数的不断增加,层合板在爆炸加载中将吸收更多的能量,拥有更好的抗爆性能。基于实验结果,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爆炸冲击碳纤维金属层合板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了冲击载荷加载层合板的整个过程,分析研究了碳纤维金属层合板速度时程、位移时程、抗变形能力和吸能能力。仿真模拟中得到前后面板的变形失效模式,与实验中爆炸冲击后试件的损伤变形基本一致,比如基质的破裂,复合材料层与铝合金板的分层,整体变形区域发生剪切变形,仿真模拟中横截面中心处层间分离,单元格出现扭曲以及整体变形区域的剪切滑移量较大。面板局部变形区域中心速度在引爆后迅速达到峰值,随着层合板的变形,速度开始下降,同时前后面板中心速度几乎同时开始变化。仿真模拟中最大挠度与实验中测得的数值基本一致,有限元模型最大挠度发生时刻皆为0.5ms至1ms之间。同一铺层类型碳纤维金属层合板的最大挠度随着冲量的增大而增大,同一冲量下,随着铺层的增加,挠度会越来越小。在吸收能量的过程中,铝板发生塑性变形吸收了较大比例的能量,而弹性应变吸收了较小部分的冲击能量。随着冲量的增加,铝板塑性变形吸收的能量在增加,但是相对吸能能力在下降,弹性变形的相对吸能能力在增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爆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王静静,张庆建,葛童,曲刚,秦玉姣.汽油中非法添加物对汽油抗爆机理及理化指标变化规律的影响[J].当代化工.2019
[2].张磊.碳纤维金属层合板的抗爆性能及失效机理[D].太原理工大学.2019
[3].张磊,马小敏,李如江,李鑫,吴桂英.纤维金属层合板的抗爆性能及失效机理[J].高压物理学报.2019
[4].许珂,李秀地,刘佳鑫,毛怀源.高阻尼橡胶加固防护门抗爆机理的数值分析[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8
[5].樊源,陈力,任辉启,冯鹏,方秦.起波配筋RC梁抗爆作用机理及抗力动力系数的理论计算方法[J].爆炸与冲击.2019
[6].张玉堂.钢筋混凝土加固柱爆炸效应及抗爆机理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8
[7].谌勇.舰船柔性抗冲覆盖层抗爆机理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8
[8].刘燕红,陈长海,朱锡,李万,侯海量.近距空爆载荷作用下迭层薄板抗爆机理数值分析[J].船舶力学.2014
[9].张小勇,龚顺风.隧道内爆炸作用下衬砌结构损伤机理及抗爆性能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3
[10].肖锋.舰艇抗冲防护覆盖层水下抗爆机理及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